德国记者不满伯尔基金会研究报告
2010年6月18日本周一,伯尔基金会(Heinrich Böll Stiftung)公布了一份长达300多页有关德国媒体报道中国的调查研究报告。参与这一项目的两名学者在对8700多篇有关中国的报道进行调查研究之后得出结论:一多半报道都属于模式化的报道,报道中充满对中国的偏见。
这份报告发表3天后,德国驻华记者佛兰克·霍尔曼(Frank Hollmann)致信伯尔基金会,表示他对这项研究的研究方法和一些结论都无法表示赞同。霍尔曼说,这项调查没有选取德国广播一台这样一个"比任何其它媒体都要更多更广泛地报道中国的媒体作为调查样本",他认为这项调查"从一开始就是不全面的"。
霍尔曼认为,伯尔基金会做的这项调查"最大的问题在于选取2008年作为研究年份"。"单纯是由于奥运会,这一年的报道已经不具备代表性了。2008年德国媒体对中国的报道相对于之前以及现在要多得多。当时有很多从德国直接派到中国去的记者在那里采写通讯报道,但是他们当中很多人对中国的背景知识一无所知。这一年还发生了很多比较特殊极端的事件,比如西藏事件,汶川地震。所以从我的观点来看,2008年根本算不上一个具有代表性的年份。"
霍尔曼指出,2008年过去已经一年半的时间,无论是中国人对待外国媒体的态度,还是外国媒体报道中国新闻本身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他认为,伯尔基金会的报告中提出的数据结论都已经过时。他举了一个例子说:"报告中说2008年德国媒体对西藏事件的部分报道过于片面。那么为什么这些报道会出现片面的问题?因为西藏骚乱发生最初的时候,外国记者根本不让进入西藏,所以他们也无法了解当地的情况。一年之后乌鲁木齐发生骚乱,中国政府这一次允许外国媒体进疆采访,结果呢,根据我的判断,有关新疆的报道就要比西藏报道恰当得多。"
德国《明镜周刊》驻华记者安德雷亚斯·罗伦茨(Andreas Lorenz)表示,伯尔基金会的这份研究报告中对德国媒体"模式化、片面、歪曲"报道中国的指责完全没有道理。这几项指责同最近几年中国官方对德国媒体提出的批评是一致的。"我觉得,中国很多领导人还是不太清楚西方媒体怎么工作,西方记者们怎样报道,他们对什么感兴趣。很多领导人脑子里认为,中国是特别的国家。过去30年中国在经济、社会等方面取得了大量的进步。4亿中国人通过他们辛勤劳动摆脱了贫困。这是巨大的成就。中国政府认为西方媒体对这些巨大的成就没有给与足够的赞赏。但实际上我们在这方面做了大量的报道。"
罗伦茨说,德国媒体的确也写了大量批评性的中国报道。但是这些批评是有道理的。他说,例如对于违反人权或者破坏环境的事情又怎么能进行正面报道呢?即便是中国媒体也对这些现象予以批评。"有的时候一些标题比较粗糙,有时候比较夸张,有时候甚至充满火药味,但是这种情况下中国并不是例外。这同样也发生在有关美国、非洲、拉美的报道中。但是这种做法并不是充满敌意,也不是反华的,所以也犯不上为此去做一个长达300多页的研究报告。"
德国媒体对伯尔基金会所做的这项研究报告并没有给与过多的关注。中国官方通讯社新华社在做相关报道时使用的标题为"德调研报告认为德主流媒体涉华报道有失全面"。但相关报道中并没有提及调查报告中否认德国媒体存在"反华阴谋"以及呼吁中国政府应保障驻华记者采访自由的内容。
作者:洪沙
责编:达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