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两家公司涉嫌向巴基斯坦提供核技术
2004年2月19日在第一桩案子中涉及的是提供Alpha-Gamma-光谱测量仪系统以及校正源。虽然德国联邦出口监测局早在2002年底就明文规定禁止这类产品的出口,这家公司的经理还是想尽办法,企图将校正源卖到国外。但这项生意最后没有成行。
去年11月,这家公司向伊斯兰堡的一家企业提供Alpha-Gamma-光谱仪的生意终于成交。按照目前检察院调查的结果,德方供货公司在供货单上填写的数据资料是“不真实”的。这样做,是为了骗取审查部门的批准。
名义上,德国公司提供产品的接受单位是巴基斯坦一家医疗卫生机构。然而,据调查这家位于伊斯兰堡的机构却是Khan-实验室的中介,而Khan-实验室则是参与巴基斯坦核武器研发的主力干将。自1998年以来巴基斯坦就拥有了可以发射的原子弹。
前不久,有“巴基斯坦原子弹之父”美誉的Abdul Qadir Khan公开承认,他们也从其它国家获取到了核技术。此言既出,国际原子能侦讯人员便开始追踪巴基斯坦核研究的各类渠道脉络,比如,从一份利比亚交出的文件可以看出,巴基斯坦同利比亚在核研究方面有着某些联系。
德国公司同巴基斯坦方面的非法交易大约价值为10万欧元。本周一,调查警方搜查了有嫌公司,没收了嫌疑资料。对以上德国公司经理的逮捕令在下达后又有条件撤销了。
德国提供的器械都是所谓的“两用”仪器,也就是说,它们并不是只能为制造原子弹服务。校正源便是医学科研中经常用到的。然而,这些仪器按照德国法律需有关部门批准后才能出口国外。德国的一名高级检察官说,有线索显示德国科技在巴基斯坦原子计划中得到了运用。
上述所说都是文章开始时提到的第一桩案子。
第二桩案子涉及的是大宗出口石墨生意。据称,一家位于德国的巴基斯坦公司不顾有关部门的明确警告,向巴基斯坦出口石墨,但没有成功。阻止这桩生意的原因是,巴基斯坦境内的购买商涉嫌为其政府的核武计划收购石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