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need to enable JavaScript to run this app.
跳转至内容
跳转至主菜单
跳转到更多DW网站
最新视频
地区
中国
德国
台湾
欧洲
香港
亚洲
主题
人权
新闻自由
法治国家
气候环境
分类
政治
经济
文化
科技创新
焦点
习近平
俄罗斯入侵乌克兰
第二次世界大战
最新视频
电视直播节目
繁
广告
德中关系
德国和中国均为二十国集团成员国,并互为最为重要的贸易伙伴之一。与此同时,两国在人权法治等议题上存在分歧。
跳转至下一栏 所有相关主题内容
所有相关主题内容
不用中国货了!德国本土厂商接盘北海风电场
去年,德国北海的一个大型海上风电项目拟使用中国制造的风力发电机,引发了欧洲经济界以及政界的质疑,他们担心这会让北京获得对欧洲能源关键基础设施的过大影响力。现在,项目运营商主动宣布,不再采用中国设备,转而由德国本土厂商供货。
德国外长批评中国挑衅印太、破坏稳定
正在日本访问的德国外交部长瓦德富尔批评,中国与朝鲜在印太地区的挑衅举动,已经对国际稳定构成威胁,并呼吁不得以武力改变现状。
德语媒体:“德国制造”需要“中国速度”
媒体看中国
《商报》客座评论认为,德国必须在坚持自由与民主的同时,学习中国的效率与执行力,否则就无法在制度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商业内幕》杂志发表评论称,随着电动车技术的快速发展,燃油车不可替代的神话正在快速破灭。
德语媒体:京东也带来了机遇
媒体看中国
《日报》发表评论称,中国电商巨头京东对德国最大电子产品零售连锁企业的收购,折射出中国科技企业在全球布局的新逻辑:以技术、效率和供应链优势撬动西方市场。《南德意志报》则以大幅文章介绍了京东创办者刘强东的其人其事。
德国外贸联合会:中国对德出口跃升
德国外贸联合会(BGA)认为,有明确迹象显示,中国原本面向美国市场的产品正在转向欧洲。
中国军舰激光瞄准德国飞机 到底怎么回事?
德中之间围绕红海激光瞄准事件继续打口水仗。7月8日,德国外长瓦德富表示,中方必须对此事“给个说法”。中国外交部则强调其军舰在该海域“履行大国责任,为维护国际航道安全作出贡献”,认为中德双方应避免误解误判。
德语媒体:不要高兴过早
媒体看中国
《商报》发表评论称,虽然中方已经承诺为德国企业获取稀土提供便利,但中国以资源施压的战略并不会因此而改变,因而德国不应高兴过早。《法兰克福汇报》称,中国军舰在红海用激光锁定德国侦察机是一次非常不明智的军事冒险。
德语媒体:稀土——中国的武器还是肮脏的生意
媒体看中国
中国外长王毅在访问柏林时表示,稀土出口从来不是、也不应成为中欧之间的问题。德国则已有生产线因稀土供应紧张而停转。《明镜周刊》、《法兰克福汇报》都关注这一点。《商报》详细报道中国在缅甸进行 “对环境危害特别大”的稀土开采。
德语媒体:王毅访德 考验“新对华政策”
媒体看中国
中国外长王毅本周先后访问布鲁塞尔和柏林。《商报》写道,德国新政府曾要求“新的对华政策”,这次访问将成为首次检验。《法兰克福汇报》认为,欧盟外交专员卡拉斯直白点明双方分歧,在外交关系上是最大限度的对抗。
德国机械制造行业指控中国同行不公平竞争
德国机械设备制造联合会6月12日表示,中国竞争对手除了拥有成本低、技术进步等优势外,也从中国政府补贴中大量获益。该机构主席呼吁欧洲政界运用反倾销、反补贴等政策工具予以回应。今年第一季度,德国机械制造业在中国的交付量比去年同期暴跌12.2%。
就任后首通电话 梅尔茨向习近平发出呼吁
新就任的德国总理梅尔茨与中国领导人习近平在本周五通电话,他呼吁习近平支持西方为乌克兰停火所做的努力。此外,梅尔茨和习近平均强调了两国经济关系的重要性。
德语媒体:中国是一个可靠的伙伴吗?
媒体看中国
《商报》评论指出,新任总理梅尔茨发表的第一个政府声明显示,德国新政府可能将会执行更为强硬和坚定的对华政策。《科隆城市报》报道称,欧盟正在拟议对境外小额包裹征收费用的计划,以遏制来自中国的廉价商品。
德语媒体:关税影响堪比新冠疫情?
媒体看中国
五年前,新冠疫情席卷全球,各国采取的不同程度的封控措施使经济活动几乎陷入停滞。五年后的今天,美国总统特朗普发起的关税战也正在令全球经济经受严峻考验。
德语媒体:中国把德国甩在了后面
媒体看中国
今天的汽车能和你聊天、能自动驾驶、必要情况下,还能飞行一段距离,这是上海车展上展示的最新技术,而传统汽车大——德国在这场技术转型中所处的被动境地,也在上海车展上暴露无遗。
中国车在德市占率不足0.2% 电动车占七成
尽管在全球市场对德国车企构成激烈竞争,但中国品牌汽车在德国本土的实际保有量仍极为有限。
德国候任总理担心被中国商品“淹没”
即将在5月出任新一届德国总理的梅尔茨4月18日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警告,随着美中贸易战的持续,德国市场可能会被来自中国的进口商品淹没。近期,欧洲已经有不少中国问题专家就此风险提出过警告。
研究机构:中美打架 德国遭殃
德国经济研究机构最新发布的模型推演显示,特朗普加征关税的政策,可能会直接或间接导致德国数万个工作岗位的流失,并使经济增长受到显著的抑制。
中德商会:中国人申请德国签证仍太麻烦
德中两国的商界人士抱怨,中国人申请赴德签证难度大,阻碍了商业来往。官方数据则显示,德国驻华使领馆收到的签证申请数量仍大大低于新冠疫情之前。
中德特斯拉车主怎么看马斯克“干政” ?
马斯克创办的特斯拉是受中国车主喜爱的电动车品牌之一,该品牌也常驻欧洲的电动车热销排行榜。如今马斯克受到特朗普重用,并且时常出言批判他国政治,汽车买主会怎么看待他和他创办的品牌呢?
中国媒体如何看待德国大选?对梅尔茨有何期待?
德国大选初步结果出炉,引发中国媒体广泛关注。报道聚焦选民不满、政治右转、执政联盟失利,以及梅尔茨胜选对中德关系的影响。
德国选项党为何在中国受欢迎?
右翼民粹的德国选项党(AfD)在本次大选后成为议会第二大党,让德国政坛其他党派以及许多民众忧心忡忡。但在中国社媒网站上,AfD及其党主席魏德尔却颇受欢迎。分析人士指出,该党立场和中国官方、民间的意识形态颇多相似。
德语媒体:重商主义的胜利
再度入主白宫的特朗普表示,他认为,“关税”是词典里最美好的词汇之一。特朗普“美国优先”的施政理念下,全球自由贸易将面临怎样的挑战?美国、欧洲以及中国三大经济体之间的关系又将发生怎样的变化?
中资收购将是大众在德工厂新出路?
由于营销业绩不佳,大众公司正在考虑关闭部分在德工厂或实施大规模裁员。有消息称,中国汽车厂家有意接盘,而大众员工和管理层似乎对中资收购也并不排斥。
特朗普上台前 中国全球贸易顺差创纪录
2024年中国出口势头强劲。特别是美国候任总统特朗普即将上台前,中国出口再次发力。不过,接下来中国将面临何种挑战,以及与德国的贸易走势如何?
德语媒体:物美价廉的中国产品威胁德国经济
媒体看中国
柏林出版的德国《日报》警告指出,竞争力不断增强的中国商品正在蚕食原本属于德国企业的高端市场,原本依靠出口贸易解决一切国内问题的德国经济模式注定难以为继。奥地利《新闻报》则担心,特朗普可能会牺牲台湾利益来换取中国在贸易问题上对美让步。
德语媒体:中国核电热潮的背后
《南德意志报》写道,中国正在大举兴建核电站,并希望出口核电技术。《法兰克福汇报》关注,面对中国的出口攻势,德国政界采取更严格措施的意愿明显增加。
德语媒体:欧洲工业界靠什么和中国人竞争?
《经济周刊》的一篇评论指出,欧洲人试图效仿中国的“以技术换市场”政策来强迫中国企业与欧洲分享电动汽车技术,但这样的作法很难成功。《法兰克福汇报》则警告说,面对中国竞争者,德国机械制造行业没法再笃信“高品质配得上高价格”。
解码德国:中国如何看待德国?
中国对德国有多深的了解?中国发布的《德国蓝皮书:德国发展报告(2024)》也许可以为此提供部分答案。政治向右转和贸易保护主义是其中的关键词。
客座评论:在中国的世界地图上,德国在缩小
Alexander Görlach
在中国领导人看来,德国是一个走向没落的国家。因此德国外长贝尔博克此次访华受到的接待相应的冷淡。但北京有可能打错了算盘。
肖尔茨会见习近平:没有人应该生活在对邻国的恐惧中
中德两位领导人借G20里约峰会之机,就俄乌战争、国际刑事已经双边关系进行了闭门会谈。这有可能是肖尔茨最后一次以联邦总理身份会见习近平。
德语媒体:用印度替代中国,靠谱吗?
几天前,德国总理肖尔茨率团访问印度,与印度总理莫迪召开双边政府间磋商会议。德语区各大报刊因此纷纷抛出了一个问题:在强调德中关系“去风险”的今天,印度能够取代中国的地位吗?
中科院领导访德 德中科研合作存争议
本周,中国科学院院长侯建国携代表团到访德国,与德国马克斯·普朗克研究院、利奥波蒂纳国家科学院的代表举行会晤。这也是新冠疫情之后中科院高层首次访德。但是,德中科研合作的氛围如今明显比疫情前紧张。
德语媒体:打不败对手怎么办?
美国对中国的芯片制裁到底有没有效?瑞士《新苏黎世报》认为,中国似乎有着相当强的调整能力来躲开美国的打击,华盛顿制裁加码的难度却越来越大。德国《商报》则注意到,技术落后于中国的德国车企,近期出现了和对手结盟的趋势,违背了欧盟的“去风险”方针。
德语媒体:为什么柏林不愿得罪北京?
《南德意志报》认为,中国对德国企业一直持“用完即弃”的态度,而且习近平也越来越重视安全而不是经济,但是德国政界商界迄今不愿正视这一点。《商报》的客席评论则抨击柏林依然将对华关系置于对美关系之上。
解码中国:德国外长与北京打交道时的麻烦
德国外长贝尔博克即将前往北京进行访问。这也是柏林出台中国战略后,贝尔博克的首度访华。目前,北京和柏林之间存在着诸多争议话题。
纳米比亚最大太阳能电站:德国出钱 中国建造
今年9月,纳米比亚国家电力公司和两家中资企业签署协议,建设该国最大的太阳能电站,大幅提高发电能力。值得注意的是,该项目八成资金由德国提供。业内人士披露,德国太阳能厂商根本就没有参与竞标。
德语媒体:欧中渐行渐远是谁的责任?
欧盟对华电动汽车关税依然是德语报刊高度关注的话题。瑞士《新苏黎世报》认为,造成如今局面的主要责任在于习近平,他宁可牺牲经济也要坚持地缘政治对抗。Telepolis的客席评论则认为事情的本质在于西方想要打压中国竞争对手。
德语媒体:师夷长技以制夷
上周五通过的欧盟对华电动汽车关税案,依然是德语媒体关心的话题。德国《商报》认为,挑起欧中贸易战的并非欧盟,而是许多年前就大肆补贴本国产业的中国政府。《法兰克福汇报》则建议欧洲也迫使中国企业转让先进技术。
德国无力回天 对华电动汽车关税成定局
欧盟各成员国已经在10月4日上午的投票中支持对中国产电动汽车加征关税,而德国则投了反对票。在随后的声明中,欧盟委员会以及中国商务部都表示,欧中双方仍将继续谈判,寻找替代解决方案。
德国反对也没用:欧盟通过对华电动车关税
10月4日,欧盟将就是否正式引入针对中国产电动汽车关税进行投票。尽管德国投票反对,该动议依然获得通过。这意味着欧盟委员会必须在几周内将临时关税转为为期五年的正式关税。
德国基础设施 做好抵御中国间谍之准备了吗?
一名中国籍女子涉嫌向另一名中国间谍提供莱比锡机场货运信息、尤其是涉及德国军火商的物流情况,已经在本周早些时候被捕。这起案件也引发了各界对德国机场、港口抵御中国间谍渗透能力的担忧。
德语媒体:欧洲应学美国 更警惕“中国制造”
面对步步紧逼的中国产电动汽车,欧洲需要怎样的战略?《南德意志报》呼吁欧盟各国不要相互阻挠,而应当支持布鲁塞尔的降低对华依赖之措施。《每日镜报》则撰文分析了德国军队可以在印太地区扮演怎样的角色。
研究:特朗普若当选 德国外贸将遭重创
根据德国慕尼黑大学莱布尼茨经济学研究所的最新估算,如果特朗普今年11月重新当选为美国总统,德国对美出口贸易额可能会暴跌14.9%,对中国出口量也可能受到连累而下降9.6%。目前,德国出口贸易已经处于不景气状态。
德语媒体:以其人之道 还治其人之身
《南德意志报》评论称,面对经济严重疲软,中国领导人习近平却因循守旧,不肯推动改革。《商报》评论认为,欧盟应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要求中国电动车企业只能以合资方式进入欧盟市场。
默尔茨的对华政策如何?曾呼吁总理访华会胡锦涛
联盟党是德国目前最大的在野党,该党主席默尔茨如今成为总理候选人。他曾批评现任总理肖尔茨批准中国远洋海运集团入股汉堡港,也曾批评肖尔茨在中共二十大后作为首位西方领导人访华。
欧中电动车关税谈不拢 王文涛称对欧盟失望
为了与欧盟各国谈判电动车关税议题,中国商务部长王文涛本周造访欧洲。在柏林,王文涛对德国官员表示,中国对此案“付出巨大努力”却遭欧盟无视,让中方“深感失望”。
德语媒体:早该发出的信号
9月13日,不顾中方的强烈反对,两艘德国军舰穿越了台湾海峡。这是22年来,德国军舰首次穿越台湾海峡,自然也引起了德语媒体的广泛关注。
德语媒体:德国应该威慑的不是中国而是俄罗斯
对于德国军舰穿越台海,《法兰克福汇报》评论认为,此行动原则上无需质疑,但是柏林不应该忘记德国经济仍然依赖于中国,且德国国防政策的重点在欧洲而不是远东。
德语媒体:中国市场正在失去吸引力
欧盟驻华商会发布的最新立场文件中称,由于中国政府未能履行改革诺言,中国市场对欧洲企业的吸引力正在下降,对一些企业而言,在华投资的风险与收益已经不成比例。
德语媒体:台海若有事 谁会来帮忙?
德国政府想通过军舰航行台海来表明自己支持亚洲地区民主政权的立场,但《法兰克福汇报》指出,这不过是柏林的象征性举动。《每日镜报》的一篇客席评论则认为,就算特朗普上台,美国也不太可能为了台湾向中国开战。
前一页面
第1 页,共28 页
下一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