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什邀施罗德小聚
2004年2月1日上次施罗德造访白宫是在2002年初,后来由于两国在伊拉克问题上南辕北辙,德美关系自然也降至冰点。随着西班牙首相阿斯纳尔、土耳其总理埃尔多安、波兰总统克瓦希涅夫斯基陆续作客白宫之后,身为欧洲大国的领导人,施罗德也即将成为华府的座上宾。
冬季的华盛顿严寒刺骨、冰天雪地,然而德美关系却似乎提前进入解冻期。其间白宫公开表示,德国总理施罗德又将是那里受欢迎的客人,他们对他今年2月27日的拜访翘首以待。布什政府在一次公开讲话中指出,如果美国想继续深化欧美之间的政治及经济联系,德国将是非常重要的伙伴国。
德国总理的此次美国之行将持续两天。按照日程计划,施罗德将于2月26日当日前往芝加哥,并在外交议会上发表演说。随后,施罗德将抵达华盛顿与美国总统布什共进午餐,讨论议题是双边关系,以及远东、阿富汗、伊拉克等国际问题。
施罗德还将飞往密西西比州的杰克逊,出席“巴罗克风格的德累斯顿奇迹”展览开幕式。华盛顿的德国使馆将之赞誉为“德美文化交流的经典硕果”。
从政治层面上来看,德美两国在伊拉克战争问题上初生龃龉,施罗德的一个“不”字否定了德方的参战意向,也否定了德美双方的互助情谊。用美国国家安全顾问莱斯的话来说,双边气氛紧张地好比“毒气泄漏”。去年年中,施罗德与布什在圣-彼得堡的300年庆典上邂逅,随后又在法国埃维昂的G8峰会上异地相逢,冰冷的脸孔上似乎结了层霜。
但是德美关系终有峰回路转的时候。去年九月底双方领导人在纽约再次见面,虽然布什的表现不算温暖亲切,但是态度已经有所缓和。不久之后,德国外长菲舍尔来到美国首都,对于伊拉克问题的立场依然没有做出改变。但是最好的朋友都往往各持己见,更何况两国之间呢?
布什此次邀请施罗德不失为一种积极信号,表明两国关系开始进入正常化轨道。伊拉克重建、政权组合、证实战争理由--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存在,解决这些棘手事情仅有布什的忠实伙伴--布莱尔的支持是远远不够的,美国人越来越意识到,离开了“老欧洲”,又何来“新伊拉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