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加拉议会大选
2014年1月5日(德国之声中文网)本周末,孟加拉安全力量向示威人群开枪,反对派活动者焚烧100多处选举站。至少有13人在同选举相关的暴力事件中丧生。周日孟加拉议会大选遭到反对派强烈抵制。在全国300个选区中,反对派抵制153个,在这些选区,执政党及其联盟不战而胜。换言之,选举只在余下的147个选区进行。
此前,孟加拉国总理谢赫·哈西娜(Sheikh Hasina)拒绝反对派提出的下台以及任命一名中立仲裁者监督大选的要求。美联社分析认为,这是导致反对派抵制大选的原因;而反对派抵制大选使本次选举的合法性成了问题。
反对派抵制大选
反对派采取各种袭击手段,他们组织罢工、拦截运输,自去年下半年以来,该国在政治暴力中丧生人数已超过286人。首都达卡的一位没有参加投票的市民说,"从未想到选举会成现在这个样子。政府和反对派都要对目前的状况负责。他们都不愿设立民主机制。"
在孟加拉北部的朗布尔市(Rangpur),警察向企图占领一处选举站的人开枪,射杀两人。在尼尔帕玛市(Nilphamari)发生类似情形,警察向约20人开枪,打死两人。《达卡明星日报》报道,以上4名死者均是反对党伊斯兰大会党成员。警方称,其他7名死者在其他地方被杀,其中包括一名国家选举委员会的官员。当地媒体报道,选举前的夜间,袭击者在各地焚烧了127座临时作为选举站的学校。
周一公布选举结果
周日的投票于当地时间8点开始,16点结束。计票工作随后开始,最终官方数据要到周一早晨公布。
直到周日下午,参选率显得较低。选举委员会主席阿赫马德(Kazi Rakibuddin Ahmad)认为,这同若干政党的抵制有关。欧盟、美国和英联邦均没有派观察员前往孟加拉国。美国国务院的一名新闻副官说,华盛顿对孟加拉各主要政党未能就自由、公正及可信的选举达成共识而深表遗憾。
不长的历史上总统遇刺多次
孟加拉国的政治暴力由来已久。该国自1971年独立以来,两名总统遇刺身亡,19次暗杀总统未遂。
今次的权力斗争也在执政的哈西娜总理同前总理卡莉达·齐亚(Begum Khaleda Zia)之间展开。齐亚是孟加拉国第一位当选的女总理,曾主导该国政坛达20年之久。她是被刺杀的齐亚·拉赫曼的遗孀,现又有意参与角逐。上周,当局限制齐亚出门。
齐亚当年率领民族主义党赢得竞选,但其主要执政联盟(2001-2006)是伊斯兰大会党,该党是孟加拉国最大的伊斯兰政党。该党的政敌认为,像伊斯兰大会党这样的伊斯兰激进党派在一个世俗的孟加拉社会里没有地盘。孟加拉国的居民虽多数信仰伊斯兰教,但国家却是受着建立在英国普通法基础上的世俗法统治。
三分之一人口生活在贫困线以下
孟加拉国目前仍然是亚洲最贫困国家之一,然而过去5年间,该国的经济总量每年在以6%的速度增长,并成为仅次于中国的纺织品生产大国。这段期间,孟加拉的贫困人口比例也下降了2%,不过该国1.54亿人口的三分之一仍生活在贫困线以下。
法新社评论称,周日的议会选举本来是这个年轻的国家向国际社会展现民主成就的良好契机,但随着该国主要反对派抵制选举,且围绕选举不断发生造成严重伤亡的暴力,外国投资者很可能望而却步。
来源:美联社、法新社 编译:李鱼
责编:苗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