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地利大选:真正的胜者是右翼党派
2006年10月4日改革往往伴随着阵痛,而改革者也经常受到选民的惩罚。这一点德国前总理施罗德已经体验过,现在轮到保守派的许塞尔了。养老金改革,对企业税收优惠和收取学费,虽然许塞尔的这些措施受到经济学家的赞扬,也给奥地利带来了经济增长,但在选举中,这些都是不利因素。
曾经风光无限的总理许塞尔如今退去了光环。他在选战中传达出来的信息是,奥地利的繁荣归于我一人的功劳。但事实并不是这样,虽然奥地利这个国家在许多德国人眼里是很好的榜样。
诚然,奥地利的失业率之低让人羡慕,但为此付出的代价是扩大收入偏低的阶层,而高收入人群却很少,此外很多工作岗位并不稳定。在就业者必须支付高额所得税的同时,企业税却在降低。而许塞尔竞争对手古森鲍尔的竞选宣言则讨巧得多,财富必须得到更公正的分配。
此外,这个音乐和文学的国度目前非常缺乏大学生,平均教育水平很差。在欧洲经合组织中,大学生人数仅仅优于土耳其。许塞尔政府收取学费,但是这笔钱却没有用于扩建大学方面。大学生们对此不满,很多人把选票投给了绿党和社民党。
奥地利是退休人员的天堂,没有一个欧洲国家能像奥地利那样让人这么早就退休。但是供养这些人的负担就落在今天人的身上。许塞尔进行的激烈的养老金改革触动了这些人的利益,也把许多选票拱手送给了社民党。
这次大选中可以称作丑闻的是右翼政党抢眼的表现。6年半前,许塞尔联合右翼政党进入了奥地利总理府,这让右翼政党有了表现的机会,而且许塞尔也没有对右翼党派采取承诺的限制措施。目前,每7张选票中就有一张投给了宣称要将30万外国人扫地出门并反对穆斯林的右翼政党。而许塞尔因为这些人是自己的联盟伙伴也没有对他们给与足够的打击。
德国人眼中的样板国家奥地利的确存在不少问题,青少年失业,教育体系问题,老年人护理以及昂贵低效的医疗保险体系等等。
奥地利还必须进行改革,改革仍然将伴随着阵痛。不知道在许塞尔苦涩的教训后,还有谁有胆量进行这样的改革。从许塞尔的教训中至少可以得到一条经验,说漂亮话是没有用的,说实话才是更好的办法,这一点大约很多人在最近都学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