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need to enable JavaScript to run this app.
跳转至内容
跳转至主菜单
跳转到更多DW网站
最新视频
地区
中国
德国
台湾
欧洲
香港
亚洲
主题
人权
新闻自由
法治国家
气候环境
分类
政治
经济
文化
科技创新
焦点
习近平
俄罗斯入侵乌克兰
第二次世界大战
最新视频
电视直播节目
繁
广告
基础设施
亦称公共设施或公共建设,是指为社会生产和居民生活提供公共服务的物质工程设施,它是社会赖以生存发展的一般物质条件。
跳转至下一栏 所有相关主题内容
所有相关主题内容
肯尼亚新铁路开通 中资占九成
一条主要由中国出资和建设、连接肯尼亚首都内罗毕和港口城市蒙巴萨的新铁路线开通。它不仅将推动当地经济发展,还应使东部非洲在经济上连成网络。
两名中国人在巴基斯坦遭绑架
一对年轻的中国夫妇在巴基斯坦西南部俾路支省遭到绑架,中方使馆表示正在为人质获释而努力。据警方透露被绑架者是当地的中文语言班教师。还有一名中国女子得以从劫持者手中逃脱。
沉寂半年多 中国再度出手南海
中国计划在南中国海岛礁上建立第一个永久性设施,这一行动是否会让一度平静的这一争议海域再次掀起波澜?
菲律宾大搞基建 亚投行慷慨解囊
菲律宾财长表示,作为寻求与北京建立更密切关系的一部分,该国总统杜特尔特已决定接受中国主导的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贷款,为菲政府“史无前例的基础设施建设”融资。
中方来投资 塔利班保安全?
恐怖主义极端组织塔利班近日表示,愿通过支持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和矿业项目,共同参与阿富汗的和平发展,项目中据称包括与中国的铜矿开采合作。
李克强抵达里加 欲在中东欧"大兴土木"
本周六(11月5日),李克强和16个中东欧国家首脑在拉脱维亚首都里加举行会晤。德新社指出,本次峰会的一个主要议题是中东欧地区的基础设施项目。
放眼非洲大陆 日中一争高低
在非洲市场中抢占一席之地不仅仅是美国、欧盟和中国。如今,日本也盯上了非洲的经济潜力,摆出了要强势回归的架势。
日本承诺投资非洲300亿美元
日本首相安倍晋三表示,从今年至2018年,日本将提供300亿美元,重点是支持非洲的基础设施开发。东京以此加大力度,与中国在非洲展开竞争。
中欧峰会将谈些啥?
中国-欧盟峰会将于7月12日至13日在北京召开。据路透社报道,中国将在峰会上兑现向欧盟新的基础设施基金投资20亿欧元的承诺。欧盟贸易委员马尔斯托姆本周一在北京呼吁中国向欧洲企业给予对等市场准入。
习近平出访东南欧 塞尔维亚期待投资
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即将对塞尔维亚和波兰进行国事访问。中国一直将巴尔干和东南欧国家视为通往欧洲的重要门户。
在欧洲投资 德国最受青睐
一项企业问卷调查显示,德国是国际企业在欧洲投资的首选地点之一。德国的社会稳定、基础设施和人才素质成为吸引外资的关键。
专访:国际仲裁会给解决南海争端增加难度
香港媒体援引消息人士报道,中国将在其实际控制的南海斯卡伯勒浅滩修建基础设施。而该岛海域被菲律宾视为其专属经济区。波恩大学国际法专家塔尔蒙(Stefan Talmon)教授从国际法的角度解释了这一争端的现状。
中国在南海有争议岛屿扩展基建
北京计划年内启动在菲律宾声称为其专属经济区内的一岛屿上的基建项目。
“巴拿马文件”李嘉诚“榜上有名”
据澳大利亚ABC电视台报道,香港首富李嘉诚也是“巴拿马文件”所涉及的莫萨克•冯赛卡律师事务所的客户。
国内经济不振,中国仍将引领G20峰会
股市灾情、经济放缓,过去数月从中国传出的经济新闻基本上为负面。而正是这一背景下,G20国峰会将于今年9月在杭州举行。
亚投行执行副行长将由德国人担任
在亚投行副行长人选的博弈中,伦敦失误,而一位富有经验的德国人将担任执行副行长。
习近平开始访问伊朗 经济合作先走一步
在国际社会刚刚放松对伊朗制裁力度之际,习近平也深知“早起的鸟儿有虫吃 ”的道理。
菲律宾将加入亚投行
虽然菲律宾同中国在南海部分海域存在领海主权争议,但马尼拉仍在最后一刻决定加入中国主导的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
德语媒体:来自北京的银行家
由中国牵头的亚投行即将投入运作,《南德意志报》指出,部分人士担心北京会将亚投行的借贷作为外交用途。《法兰克福汇报》关注了马云在世界互联网大会上有关网络管理的言论。
泽林视点:中国与非洲的一拍即合
中国与非洲之间的关系要好过西方国家。德国之声专栏作者泽林认为,其中原因在于,中国为非洲提供长期的投资。
中非合作论坛:“非洲兄弟”的“讨价还价”
在原油和大宗商品价格下跌的情况下,大幅从中国举债的非洲各国已经准备好了和习近平进行一番讨价还价。
中国网民批TPP意在抗衡中国
北京对TPP的签订做出表态称,TPP是当前亚太地区重要的自贸协定之一。而中国社交媒体上则出现批评声浪,认为这个新设立的自贸区意在抗衡中国的影响力。
金立群:20多国等待加入亚投行
候任的亚投行行长金立群透露,超过20个国家在等待加入亚投行。他还暗示美日,亚投行大门对他们始终敞开。
泽林视点:争取非洲的赛跑
德国之声专栏作者泽林认为,美国已经无可挽回地落在了亚洲人,尤其是中国人的身后。
德语媒体:中国版的“世界银行”
周一,来自50个国家的代表在北京签署《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协定》。意味着中国版本的“世界银行”即将正式启动。德语媒体认为,北京在分配投票权时尤其在意欧洲伙伴的心情。
欧中峰会恰逢希腊危机
因希腊债务危机,欧中峰会的日程安排不得不作出调整,欧委会主席容克向来访的中国总理李克强致歉。李克强表示,愿与欧盟在大型基础设施项目上合作。
德语媒体:中国的“基建外交”
政论杂志《德国与欧洲政治》分析基础设施建设与投资在中国外交政策中的地位。
创始成员国签署亚投行“基本大法”
由中国主导的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按部就班的完成了成立协定的签字仪式。
泽林视点:中国主宰2016年奥运会
德国之声专栏作者泽林认为,2016年奥运会的建设资金恐怕又将是大部分来自中国。
拉美成中国的新“后院”
中国总理李克强携大规模经济代表团访问巴西、哥伦比亚、秘鲁和智利。在巴西,他宣布对该地区基础设施予以“巨额”投资。
日本将为亚洲基建投资1000亿美元
日本宣布出资1000亿美元投资亚洲的公路、铁路以及其他基建设施。这个数字同中国主导的亚投行的首批融资目标"恰巧"一致。
中国斥资500亿帮助巴西打造全新基础设施
巴西官方宣布,中国将投资500亿美元帮助巴西全面改善其基础设施建设。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下周将对巴西进行访问。
专访:莫迪访华侧重经济 边界问题难现突破
印度总理莫迪周四将前往中国访问。德国墨卡托中国研究中心的鲁德华认为,中印边界问题应无法出现突破,主要的看点仍在经济合作上。
硬通货,软标准?
中国主导的亚投行成功吸引了近50个国家加盟,现在北京面临新的挑战。
搭乘“东方快车”的最后机会
亚投行到了申请加盟的最后期限,目前已经有40多个国家成为创始成员国或是已经递交意向确认函。
亚投行人气不减 拉加德北京表态
国际货币基金总裁拉加德表示,她对北京政府推动建立的基础设施投资银行表示欢迎。该银行目前已得到来自欧洲多个国家的支持,但华盛顿始终对之抱持怀疑态度。
加入亚投行 各国“根本停不下来”
两大欧洲金融业发达国家瑞士和卢森堡均已申请加入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
欧盟多国愿加盟亚投行
北京方面把欧洲多国不顾华盛顿“阻挠”而表示愿意加盟中国牵头的亚投行,视为中美在国际金融体系主导较量中的小胜。
“亚投行”成功分裂西方?
英德法等西方国家先后宣布,愿意加入中国倡议的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澳大利亚等国也准备跟进。而美国则始终对此持反对态度。“亚投行”让美国与其盟友之间产生裂痕?
中国在挖美国墙角?
美国的四个盟国先后表示希望加入中国牵头成立的亚投行,美中两个大国在亚太地区争夺影响力的角逐愈演愈烈。
泽林视点:高瞻远瞩的中国
英国申请加入亚洲投行。专栏作者泽林认为,这是历史性的一步。
惊人增长背后的风险
德语媒体周二注意到了中国各地正在大兴土木兴建机场。而不少中国产妇本周扎堆产子躲避羊年,也是一些报刊所关注的话题。
泽林视点:中国打造更多“超级”
许多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在中国拔地而起,德国之声专栏作者泽林认为,对于世界市场来说,中国这些基建设施的广告效益越来越重要。
斯里兰卡改变“亲中”政策 平衡与印关系?
斯里兰卡新政府将重新评估中国在该国的基建项目。
北京:批巨额投资促增长?
据媒体消息,中国国务院2014年底为七大类基础设施项目批准了总额逾10万亿元的投资,试图为增长放缓的中国经济打入一支强心针。
中国巨资投入东欧基建
中国出资兴建的一座贝尔格莱德跨多瑙河大桥举行启用仪式。北京政府还将在塞尔维亚和周边地区进行大量基础设施建设。
日本印度扩大双边合作
印度总理莫迪正在日本进行访问。日印两国周一同意加强经济和安全合作,日方更承诺支持莫迪振兴印度经济的计划。
中国的非洲新战略
没有哪个国家在非洲的基础设施工程项目上像中国这样积极活跃。90年代以来中国在非洲的活动纯粹出于经济利益的考虑。现在中国希望能摆脱唯利是图的能源进口国形象。
中国高铁的全球化之路
专家认为,现在是欧洲企业应该警惕中国在高速列车市场上参与竞争的时候了。
我们准备好了!但还没完工……
世界杯来了,巴西没有一个比赛城市的建设项目能彻底完工。
前一页面
第4 页,共5 页
下一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