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need to enable JavaScript to run this app.
跳转至内容
跳转至主菜单
跳转到更多DW网站
最新视频
地区
中国
德国
台湾
欧洲
香港
亚洲
主题
人权
新闻自由
法治国家
气候环境
分类
政治
经济
文化
科技创新
焦点
习近平
俄罗斯入侵乌克兰
第二次世界大战
最新视频
电视直播节目
繁
广告
国内生产总值
是一定时期内,一个区域内的经济活动中所生产出之全部最终成果(产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
跳转至下一栏 所有相关主题内容
所有相关主题内容
去年基数太低 中国二季度增长率或“虚高”
第二季度的中国经济数据即将发布,不少专家都预计增长率将高达7%。但是不论是出口贸易还是消费市场,中国经济的几大传统引擎近期都动力不足。分析人士指出,增长数字走高只是因为去年的基数惨不忍睹。
德语媒体:中国正在步入“失去的十年”吗?
端午节并未给中国带来预期中的消费热潮,而且根据最新公布的统计数据,前5个月,中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同比下降18.8%。要求北京政府采取更有力的刺激措施的呼声越来越高。
李强批西方“降风险”概念 对中国经济乐观
中国总理李强27日在世界经济论坛于天津举办的“新领军者年会”上称,部分国家的“去依赖、降风险”说法是把经贸问题政治化的伪命题。他还称,中国今年第二季经济增速会加快,有望达成5%的年增长目标。
中国上季GDP加速成长 达一年来最高
中国自去年底松绑清零政策后,经济情况有所好转。中国官方18日公布数据显示,今年第一季GDP年增率为4.5%。北京还将继续在经济上走“求稳”路线,详细情况为何?
去年德国高病假率给国民经济造成数百亿损失
流感、新冠肺炎、支气管炎,这些呼吸道疾病在德国的发病率创下30多年来的新高,仅去年一年就给德国经济造成270亿到420亿欧元的损失。根据基尔世界经济研究所所做的调查,传染病高发让GDP至少少增长0.7%。
中国经济增长目标5%偏保守 专家:一定可达到
李克强告别中国总理一职前,5日在人大会议上发表最后一次政府工作报告。专家告诉DW,中国今年把经济成长目标订为5%,是“记取了去年的经验教训”。李克强在报告中还说了什么?
“两会”将让中共权力更加集中
随着中国“橡皮图章”人大会议周末在北京召开,中国领导人习近平将正式开始第三次任期。与此同时,中共正准备进行更多机构改革。分析师们如何看待今年的“两会”?
乌克兰战争导致全球GDP去年损失逾1.6万亿美元
据科隆德国经济研究所(IW)的一项研究,乌克兰战争去年给全球经济造成了超过1.6万亿美元的损失。
德国经济第四季度陷衰退 2023有望增长
能源危机以及俄乌战争的多重压力令德国经济在2022年第四季度陷入了负增长,其中私人消费表现尤为疲软。不过,分析人士指出,德国经济陷入长期萧条的可能性并不大。
分析:清零防疫结束了 中国经济会好吗?
根据中国国家统计局的数字,2022年中国GDP只比上一年增长了3%,远远低于原定的5.5%增长目标。而现在,被广泛认为是造成经济疲软首要原因的动态清零防疫策略,已经被抛弃,那么,中国经济是否有望恢复以往的高增长?
IMF副总裁:中国经济或在一季度后迅速复苏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副总裁吉塔• 戈皮纳特本周三(1月18日)表示,根据目前的新冠感染趋势,中国的经济增长可能从第二季度起大幅反弹。中国欧盟商会主席伍德克认为,放开防疫措施后,中国经济正逐步恢复,问题在于3月即将组成的新一届政府如何刺激经济。
中国2022年经济增速3% 未达目标
1月17日,中国国家统计局发布报告称,初步核算,2022年全年中国GDP比上一年增长3%。这个数字不到2021年(8.4%)的一半,远低于中国政府提出的5.5%的目标,是除2020年以外,中国经济几十年来最差的表现。
中国经济增长2022年或跌至40年来最低
周二中国将发布去年GDP数据。分析人士认为,在经历了新冠疫情和房地产困境的双重危机之后,中国2022年的经济增长预计将跌至四十年来最低水平。
2023经济恐衰退 世银下修增长预测
世界银行下修2023年的经济增长预测,警告全球经济正在下一次衰退边缘。中国的增长率预测亦因清零政策等限制,进一步调降。
越南今年的GDP增速达8%
越南有关当局表示,越南今年的经济增长超过预期,达到8%,超过政府设定的6%-6.5%的目标。
客座评论:GDP主义能够重振中国经济吗?
政治评论员邓聿文认为,最好的提振信心的方式,当然是改变之前国进民退的政策取向,重新拥抱资本和私营经济。不过,之前中国政府常用的办法是否还能适用于目前的局面?曾经让中国高速发展了40年的GDP主义,又对中国造成了哪些负面影响?
中国10月出口大幅下降 进口呈负增长
中国10月份出口同比下降0.3%,远逊于经济分析师的预期,为2020年5月以来的最差表现。分析认为,其原因之一在于中国严格的“动态清零”防疫政策。
经济数据终见分晓:中国三季度增长高于预期
中国经济第三季度增长回升速度高于预期。但严格的防疫清零措施、房地产市场持续低迷和全球经济衰退的风险正在挑战中国政府推动经济强劲复苏的努力。
增长放缓 复苏乏力 北京即将公布第三季度GDP
北京将在二十大召开期间公布包括第三季度GDP增长率等一系列经济数据。严格的防疫措施,房地产危机拖累等因素,令专家们并不看好增长数据。有专家还表示,中国经济未来十年的增长数字仅会在零至4.5%的间区徘徊。
中美对决:中国经济真的可以赶超美国吗?
虽然中国经济增速放缓,但是中国的专家学者们还是坚信,到2030年前中国一定会取代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大经济体。不过外国专家对这一预测表示怀疑。而且即便中国GDP赶超美国,可能赢的也只是面子。
德语媒体:降息能提振中国经济吗?
中国央行周一再次宣布降息,希望以此提振疲软的房地产市场和受到疫情严重冲击的国民经济。不过,多数经济学家都对降息措施的效果持悲观态度。
疫情封控拖累经济 中国应届生就业前景黯淡
今年以来,中国多个城市轮番爆发疫情,而在当局严格的清零政策下,产业受到冲击,带来庞大损失。另根据中国教育部数据显示,今年应届毕业生首次突破千万,创历史新高,许多人在求职过程遇上挫折。
经济新势头?中国出口呈现意外强劲增长
严格的新冠防疫政策和房地产等行业的危机困扰着中国经济。不过,7月最新的强劲出口数字让专家们感到意外。其中,中国与俄罗斯的外贸往来增幅尤为明显。
中国对台湾的威胁有多大?
佩洛西访台之后,中国对台湾展示了空前的军事威胁。然而,专家认为,目前这些仍然是花拳绣腿,真正的报复将发生在中国成为世界第一大经济体之后。
中共中央经济会议 不再提增长目标
根据官媒新华社发布的通稿,中共中央政治局最新会议讨论了疫情、财政货币政策、粮食安全、金融风险、一带一路、社会保障等内容。值得注意的是,会议没有提及任何GDP增长目标,而是强调“力争实现最好结果”。
韩国央行:朝鲜经济连续第二年萎缩,但速度放缓
据韩国央行估计,朝鲜经济2021年连续第二年萎缩。该国去年的国内生产总值(GDP)实际下降0.1%。2020年,朝鲜经历了1997年来最严重的经济萎缩。GDP暴跌4.5%。
欧盟经济前景预测:通胀加快 增长放缓
在能源价格一路攀升的背景下,欧盟委员会预测,欧元区本年度通胀率将创历史新高,均值7.6%。与此同时,预计GDP增长仅为2.6%;而2023年的增长前景更是惨淡。
动态清零、房市困境 中国第二季GDP年增0.4%
中国第二季度GDP同比增长0.4%,大幅低于第一季度而且比市场预期的还要低。分析将经济放缓原因导向中国严厉的“清零”政策及房地产困境。
德语媒体:每五个中国年轻人就有一个失业
中国第二季度官方经济数据公布在即,德国《商报》分析指出,严格的“清零”防疫政策和封城措施给经济造成了多大损失,将从这些数字中得到体现。《新苏黎世报》则关注到中国的“高学历失业人群”,以及造成这些年轻人就业困境的背景。
中国二季度经济数据:这些要素值得看
受到防疫“清零”措施的重压和全球经济景气前景不佳的影响,过去数月中国经济增长低于此前预期。即将发布的今年第二季度经济数据,愈发受到广泛的关注。
中国经济遭遇严重逆流 年轻人推迟购房计划
中国的房地产市场在GDP中的占比达到四分之一。但是今年4月中国全国失业率攀升至6.1%,即便是收益高的互联网和科技公司也在裁员。年轻人的购房决定却变得越来越谨慎。这为北京的决策者们带来了一项巨大挑战。
“世界不会等着中国收拾完‘烂摊子’”
上海市政府计划6月召开20场政企沟通圆桌会议,恢复外企投资信心。中国欧盟商会主席伍德克说,清零政策不仅削弱了上海的吸引力,而且削弱了整个中国的吸引力,“世界不会等着中国收拾完这个烂摊子”。
清零政策或使中国2022年经济增速低于美国
不久前美媒曾报道习近平下达指令要求今年中国经济增长率要保证高于美国。不过根据“彭博经济”日前发布的研究报告,这一目标恐难以达成。严格的防疫措施可能造成中国2022年GDP增长率仅有2%,这一数值也远低于其它研究机构的预测。
高盛下调今年中国经济增长预估至4%
投资银行高盛的分析师认为,近两个月来中国的疫情防控措施对经济造成的影响,将让政府的经济增长目标难以实现。与此同时,中国总理李克强主持座谈会,着眼“稳增长稳市场主体保就业”。
“动态清零”之下的中国
中国目前正面临一波严峻的疫情。当局继续采取“动态清零”的防疫措施,多个城市进入封控、管控、防控。然而,随着具有高度传染性的奥密克戎变体传播,清零战略面临挑战,也受质疑。第一季度受疫情冲击严重的吉林省,GDP遭遇大滑坡。
封城冲击经济 美媒称习近平要求确保今年GDP增速超美
多家投行近日下调了对中国2022年经济前景预期。《华尔街日报》援引消息人士称,习近平告诉官员“要确保中国今年经济增速超美”。专家对DW表示,对待奥密克戎采取清零政策,对中国经济的冲击巨大。如何在防疫与经济发展之间达到平衡值得进一步审视。
中国2022年第一季度GDP增幅超过预期
中国今年第一季度的GDP以4.8%的增幅超过预期。但这一成绩是今年前两个月的功劳。3月下行压力开始增大,失业人口也增多。
客座评论:中国经济下滑?别开玩笑了吧!
中国经济学者沈凌此前发文对美国的国债做了一点讨论,对未来升息背景下的宏观经济政策表达了悲观的预期,觉得美国可能要面临货币和财政的双收缩。那么作为美国的最大竞争对手,中国的情况又如何呢?
习近平对中国经济发展前景充满信心
虽然经济成长预期被下调,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仍对发展前景充满信心。奥密克戎对中国将产生怎样的影响,是目前人们最关心的问题。
中国2021GDP成长率8.1% 贸易顺差创新高
中国国家统计局17日公布2021全年GDP数据,相比去年增长8.1%,赢过外界预期的8%。中国外需势头强,贸易顺差创新高,但与此同时,中国内需的疲弱也减缓了经济复苏的速度。
中国GDP:2021估计增加8% 2022预将大幅放缓
在预计中国下周将公布经济成绩单之前,多方估计2021年中国GDP年增长可达8%,为十年来最高,但是去年下半年以来中国经济下行压力持续加大。
保5无望? 高盛下调中国GDP增长预测
据传中国当局想在3月份的两会上宣布2022年至少5%的增长预测,但现在疫情遍地开花,加上严格的清零政策,有机会达到这个水平吗?
全球经济疫后复苏 美中成为引擎
在全球经济从新冠疫情的打击下逐步复苏的过程中,美中两大经济体已远远跑在前面。还有哪些国家表现不俗,或成为意外赢家?
客座评论: 从2022年开始,中国要真正过苦日子
稳,稳,稳!这是中共最近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即将到来的2022年经济工作向外界发出的明确信号。政论家邓聿文认为,这说明北京当局充分意识到,中国崛起的战略红利释放完毕,从2022年开始,中国将真正进入最困难的时期,未来的挑战会更艰巨。
中国第三季GDP4.9%低于预期 恒大成隐忧
在限电限产及恒大债务风暴等多重危机下,中国经济增长也受影响。中国国家统计局公布,中国第三季GDP年比成长率为4.9%,比路透社综合43间机构预期的5.2%来得低。
倒还是不倒?恒大或步海航后尘
长期奉行"高负债、高周转"运作模式的中国恒大徘徊在违约边缘。而另一个高负债扩张的典型--海航集团据悉已在破产重组的道路上"开始走出至暗时刻"。海航的今天就是恒大的明天?恒大危机将在多大程度上影响中国的GDP?
德语媒体:谁是世界经济的拯救者——美国还是中国?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预测,今年中美两国将分别可实现8.4%和6.4%的GDP增长。德国《商报》撰文分析中美两国谁将成为新冠疫情之下全球经济恢复增长的驱动力。
美中角色互调?美经济增长未来数季超越中国
多家研调机构指出,美国经济成长在未来三到五个季度将会强压中国。这可能是自1990年以来,美国经济增长速度首度持续超过中国的时期。
韩国央行:朝鲜2020年GDP大幅下滑
根据韩国的估算,严密封锁中的朝鲜经济去年再次大幅下滑。新冠疫情、洪水和国际制裁等各方面都对GDP产生了严重影响。
复苏放缓:中国经济二季度增长7.9%
中国经济今年第二季度增长,略低于预期。原材料价格的上涨、多处新冠疫情区域爆发都影响到经济继续恢复。业界人士期待有更多的政策助力经济复苏。
前一页面
第2 页,共5 页
下一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