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need to enable JavaScript to run this app.
跳转至内容
跳转至主菜单
跳转到更多DW网站
最新视频
地区
中国
德国
台湾
欧洲
香港
亚洲
主题
人权
新闻自由
法治国家
气候环境
分类
政治
经济
文化
科技创新
焦点
习近平
俄罗斯入侵乌克兰
第二次世界大战
最新视频
电视直播节目
繁
广告
图像来源: Ann Wang/REUTERS
台湾
台湾是位于中国海岸之外的一个自治岛屿。北京将该地区视为中国的一个省份,但许多台湾人希望被承认为一个独立国家。
跳转至下一栏 所有相关主题内容
所有相关主题内容
英媒:7国助台湾研发先进潜艇 应对中国武力威胁
路透社29日独家报导,自2017年起台湾展开潜艇国造计划,总共有7个国家的厂商与专业人员协助台湾打造先进柴电潜艇。为了避免中国向这些厂商施压,台湾的相关计划人员也制定了低调的策略来应对。
波海三国议员见蔡英文 议员:帮助台湾就是帮助立陶宛
波罗的海三国的议员29日上午与台湾总统蔡英文会晤,双方都提到确保民主自由价值的重要性。立陶宛国会友台小组主席马玛窦在接受德国之声访问时也提到,确保台湾成功,对立陶宛的国家安全也有好处。
洪都拉斯大选:愿与中国建交的卡斯特罗大幅领先
台湾邦交国洪都拉斯大选投票结束,曾说若当选将与台湾断交,并与中国建交的反对党候选人卡斯特罗目前得票率领先。外界关注这场大选结果,会不会使台湾失去一个邦交国。
波罗的海三国议员抵台访问
继美国议员访问台湾后,立陶宛、爱沙尼亚及拉脱维亚的国会议员也抵达台湾,展开访问行程。其中有立陶宛国会议员表示,此行非常具有启发性和意义,很荣幸被中国列入黑名单。
金马奖:《时代革命》获最佳纪录片奖
一部反映香港民主运动的纪录片11月27日获得第58届台湾金马奖最佳纪录片奖。导演周冠威说,希望将他的电影献给“有良知、有公义和为香港流过泪的香港人”。
小国立陶宛何以成为抗中先锋?
立陶宛今年5月宣布退出17+1中国-中东欧合作机制,之后又宣布允许台湾当局以“台湾”名义在该国设立“代表处”。11月18日驻立陶宛台湾代表处正式挂牌后,中国将与立陶宛的外交关系降至“代办”等级。人口280万的东欧小国立陶宛为何成为抗中先锋?
一中政策=世界和平 台湾独立=世界核平?
本周早些时候,德国阿登纳基金会在新加坡举行了一场研讨会,新加坡资深外交官马凯硕与德国《世界报》出版人奥斯特就中国崛起议题展开了对谈。而在听众提问环节,焦点则转向了台海局势。
所罗门群岛发生暴乱 责任在中国吗?
数日来,所罗门群岛爆发的暴乱中,首都霍尼亚拉中国城内的商铺遭到抗议者抢劫和焚毁。这场暴乱背后的起因究竟是什么呢?中国大陆和台湾为何会被卷入其中?
力挺台湾惹怒北京 中驻立陶宛使馆短暂停止业务
“驻立陶宛台湾代表处”上周正式挂牌运作,中国外交部决定将中立两国外交关系降为代办级,但立陶宛似乎无惧北京威胁,持续走在抗中前线,12月初国会议员将赴台访问。
美国5议员访问台湾 中国大使馆要求取消行程
五名美国国会议员25日晚间搭机抵达台湾,准备展开为期两天的出访行程。根据官方消息,代表团此次出访将着重在安全事务,也会与台湾国防部官员与台湾总统蔡英文见面。这是过去一个月来,美国二度有国会议员出访台湾。
德语媒体:中国禁得起开玩笑吗?
《法兰克福汇报》关注摩根大通的首席执行官戴蒙的失言风波;《慕尼黑信使报》分析台湾受邀参与美国民主峰会背后的意义。
洪都拉斯大选在即 台湾邦交岌岌可危?
在洪都拉斯大选进入最后倒数之际,美国政府再次向两组候选人表明,华府希望洪都拉斯与台湾保持外交关系。而之前曾扬言当选要与台湾断交的反对派候选人则透过助理表示,目前她尚未做出最后决定。
无惧北京威胁 立陶宛抗中打先锋
立陶宛外长24日出访华府时表示,立陶宛正透过实现供应链多样化与连结其他民主国家来力抗来自中国的压力。他也呼吁欧洲各国提高印太地区事务的参与度。
台湾枪手潜逃中国 两岸司法互助受考验
台湾新北一名枪手22日在杀害一名4旬男子后搭机潜逃中国厦门,目前入住当地防疫旅馆。台警方称已向对岸公安寻求司法互助,但在台海关系紧张下,两岸司法互助能顺利运作吗?
美邀台湾参与民主峰会 中国:坚决反对
美国即将在12月9日到10日举办线上“民主峰会”,邀请名单上不但不包括中国和俄罗斯,还邀请了台湾,此举很有可能激怒北京。
摩根大通CEO“妄议”中共 改口称后悔
华尔街任职时间最长、最直言不讳的首席执行官戴蒙虽然敢开中国共产党的玩笑,但随后又急于改口补救。在同一场合,戴蒙还针对台湾、言论自由和中国商业环境发表了可能刺激北京的言论。
德语媒体:沦为专制帮凶的国际奥委会
中国网球明星彭帅几天来的"报平安"举动,非但未能消除人们对其个人安危的的疑虑,反而使国际奥委会及其德国籍主席巴赫也卷入了舆论的漩涡。
美驱逐舰穿越台湾海峡
在美中两国领导人视频通话一周后,又一艘美国军舰穿越了台湾海峡。美国军方称这属于例行活动。中国批评此举破坏地区稳定。
客座评论:习近平的“台湾红线”
中国外交部将中立(陶宛)外交关系从大使级降为代办级,以抗议立当局允许设立“驻立台湾代表处”。政论家邓聿文认为,某种程度上,北京的这一举动可以用来检视中国在台湾问题上划定的红线的具体标准。
洪都拉斯大选将至 会否与台湾断交成焦点
台湾邦交国洪都拉斯总统大选将在28日登场,民调领先的反对党候选人曾在竞选中誓言,若当选将带来改变,包括与中国建立外交和经贸关系。这将意味与台湾断交。
德语媒体:彭帅事件的转机
发布微博后即告消失的中国网球选手彭帅,周末再度“现身”。德语媒体认为,国际舆论的压力显然促成了彭帅事件的转机。
日首相与欧盟高官下周会晤 台海议题成讨论重点
日媒报导,日本首相岸田文雄下周将与欧洲理事会主席米歇尔会晤,而中国与台海情势将是会晤的焦点话题。此外,台湾外长22日也重申,他敬佩立陶宛对抗中国威权扩张时展现的道德勇气。
中国宣布外交降级 欧美力挺立陶宛
在台湾驻立陶宛代表处正式挂牌数日后,中国外交部声明表示,将与立陶宛之间的外交关系降为代办级,并敦促立方“立即纠正错误”。立陶宛这一边则有欧盟的支持与美国经济合作的保证。
墙外文摘:封印《丑陋的中国人》,中国人更丑还是更美?
有评论认为,柏杨的遗孀要禁止他的书如何使用,这正好认证了酱缸某程度上存在。2008 年在台北去世的柏杨,今天还是不能从酱缸中爬出来,还在与它战斗着。
七张图看一周大事
拜习会落幕,拜登反对单方面改变台海现状;彭帅究竟在哪里?各国球星齐声援;欧洲首个以“台湾”为名的代表处在立陶宛揭牌;本周还有哪些值得关注的国际大事?
台湾同婚通过了,然后呢?
台湾2019同婚合法是亚洲第一,但社会依然在适应当中。根据民调有大约6成民众接受同志议员或是立法委员,但全台湾目前只有4位公开出柜的议员,同志参政在台湾有什么挑战?
柏杨遗孀封印《丑陋的中国人》 引发两岸讨论
台湾知名作家柏杨的遗孀张香华日前宣布,将永远停止发行《丑陋的中国人》,理由是该书应“功成身退”,担心被台当局利用。对于这一决定,两岸网民各有不同的解读。
德语媒体:迁就中国 有害无益
过去几十年以来,北京一直尝试在国际社会上让台湾陷入孤立境地。任何国家胆敢发展同台湾的往来,都会招致北京暴风骤雨般的报复。
驻立陶宛台湾代表处揭牌 中国怒批“性质恶劣”
中国对台湾设立“驻立陶宛台湾代表处”表达强烈抗议。中国外交部发言人赵立坚怒批立陶宛“损害中国主权和领土完整,粗暴干涉中国内政”,并警告由此产生的一切后果必须由立陶宛负责。
台湾F-16战机接装典礼 蔡英文:战力更强
在台海局势持续紧张的背景下,台湾军方周四(11月18日)举行F-16V升级战机接装典礼,标志台湾拥有了最先进版的F-16喷气战机。
港媒:欧盟推迟与台湾提升经贸关系的机密计划
香港《南华早报》报道称,欧盟推迟了一项与台湾提升经贸关系的机密计划,这显示出“欧盟内部对如何最好地平衡与台北和北京的关系存在不确定性”。
华盛顿:美中将寻求讨论战略稳定
美国国家安全顾问沙利文周二表示,美国将在多个层面加强与中国的接触,包括评估裁军对话的可能性,以确保两个大国之间的竞争不会演变为冲突。
台湾民主运动第一手画面 史塔西博物馆展出
台湾80年代民主运动风起云涌,人民走上街头,要求解严,最后推翻国民党一党独大的专制统治。摄影师宋隆泉将台湾这段追求民主自由的过程纪录下来,精选16幅照片,即日起在柏林史塔西博物馆展出。
德语媒体:台湾需要更多支持
过去的一年当中,台湾打破国际孤立的努力有了一些收获,但总体而言,台湾的处境仍非常危险。
“拜登不支持台独”上热搜 专家:美留模糊空间
众所瞩目的拜习会于北京时间16日结束,台湾议题成为讨论焦点之一。在会议结束第一时间,中国社交媒体上“拜登不支持台独”成了热搜条目,但在白宫声明中,并无提到这一段话。
拜习会:拜登和习近平谈了什么?
华盛顿时间11月15日晚间,北京时间11月16日上午,美国总统拜登和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举行视频会晤。双方强调了他们有责任确保两国不会走向冲突。
专访:台湾是拜习会最大分歧点
德国之声专访美国对外关系委员会高级研究员库普乾,请他谈谈即将举行中美首脑峰会,拜登与习近平可能谈及的内容,以及这次会议的重要性。
习近平和拜登 究竟能谈些什么?
美国总统拜登即将与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举行虚拟峰会,时间定在美国时间11月15日晚上、中国时间16日上午。在中美关系毫无缓和迹象的大背景下,两人究竟能谈些什么呢?
洪都拉斯大选在即 专家:美国《台北法》固台洪关系
预计将赢得大选的洪都拉斯在野党候选人称当选后将与中国建交,引发台湾各界诸多讨论。德国之声访问专家,进一步了解台洪关系是否将出现变数,以及美国在其中所扮演的角色。
“世界同志游行”称台湾地区 台外交部:遭中国施压
“世界同志游行”主办单位InterPride在官网称台湾为“地区”引发争议,台湾外交部称这是遭到中国方面施压,使民间社会的同志活动演变为政治事件。
墙外文摘:中共“历史决议”中的台湾问题
有评论认为,习近平新时代的第三份历史决议提及台湾问题,但是这并不是中共历史决议首次纳入台湾。对中共而言,第二个百年征程(2049年)必然要解决台湾问题。然而,邓小平下决心仍办不成的事,习近平就能够搞定吗?
洪都拉斯总统访台: “真朋友患难见真情”
洪都拉斯总统叶南德兹周六对台湾进行访问,此行旨在消除台湾与洪都拉斯邦交不稳的担忧,传达支持台湾的强烈信息。此前该国在野党总统候选人表示,若当选将与中国建交。
拜习峰会在即 中国警告不得支持“台独”
美国总统拜登与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即将举行在线峰会。白宫发言人表示,会议目的不在于寻求特定成果,而是为双方竞争订立规则。中国外长王毅则事先警告美国,勿向“‘台独’势力发出错误信号”。
专访:美中关系“处于螺旋式下坠的危险局面”
自从特朗普担任美国总统之后,美中关系出现剧烈变化,在贸易、科技、人权和地缘政治几乎处于全方位对抗态势。即便拜登政府上台之后,局面也并没有发生明显改变。美国中国问题专家李成认为,美中关系已经无法回到从前,但也并非全无缓和的希望。
评论:通篇习近平,满满自信心
在中国的政治精英会议之后,一个特别具有爆炸性的冲突却没有被提及。这是为什么?
达赖喇嘛:中共不懂领导人文化多样性
周三,西藏精神领袖达赖喇嘛在印度流亡地达兰萨拉接受日本外国记者俱乐部组织的集体采访,谈到了中国的少数民族政策、台海局势以及他现时为何不准备访问台湾等问题。
澳前总理称新核潜艇交易保护的只是美国
澳大利亚前总理基廷周三在国家记者俱乐部表示,澳大利亚购买美国核技术驱动潜艇的交易旨在保护美国免受来自中国的核打击,同时改变了澳中关系。
客座评论:交卷之后的台积电还是“护国神山”?
一如预期,台积电准时交出了美国商务部要求的问卷,并且强调没有泄露客户机密。但美国对于台积电的“期望”就此告一段落了吗?德国之声客座评论作者乌凌翔的观点是:恐怕未必如此。
四个关键词看中共六中全会
中共第三份历史决议重要吗?习近平透过这份决议到底想要做什么?“共同富裕”是六中全会后的中国发展主轴?会议和决议会对台湾产生什么重大影响?德国之声专访三位研究中国与两岸的台湾专家剖析这些关键议题。
专访:中国瞄准台湾年轻人进行反美日认知战
中国对台湾的认知作战近年受台湾政府重视,其官方发布的“国防报告书”中,更详列中国认知战的目的及手段。德国之声专访资讯战专家沈伯洋,以了解在网路时代,认知战是如何发展?
前一页面
第33 页,共106 页
下一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