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need to enable JavaScript to run this app.
跳转至内容
跳转至主菜单
跳转到更多DW网站
最新视频
地区
中国
德国
台湾
欧洲
香港
亚洲
主题
人权
新闻自由
法治国家
气候环境
分类
政治
经济
文化
科技创新
焦点
习近平
俄罗斯入侵乌克兰
第二次世界大战
最新视频
电视直播节目
繁
广告
图像来源: Ann Wang/REUTERS
台湾
台湾是位于中国海岸之外的一个自治岛屿。北京将该地区视为中国的一个省份,但许多台湾人希望被承认为一个独立国家。
跳转至下一栏 所有相关主题内容
所有相关主题内容
尼加拉瓜没收台湾外馆转交中国 两岸口水战
中美洲国家尼加拉瓜在当地时间9日宣布与中华民国断交,并转为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唯一合法的政府。台湾政府也随即宣布与尼加拉瓜断交。此消息让台湾的邦交国数量下降至14个。不过这场风波还没完,三方继续就台湾留在尼国的资产角力。
回顾2021挑战 欧盟代表点名中国
欧盟外交与安全政策高级代表博雷利把2021年定义为欧盟转型的一年。他说,这一年的地缘政治变化一再挑战欧盟,来年必须更坚定捍卫其价值观。
应对中俄威胁 美2022国防增支
美国2022财年的《国防授权法》本月稍早在参议院和众议院以压倒性优势投票通过,现在经过总统拜登签署后将正式施行。法案中有哪些重点?
回顾中国2021:8大新闻重点
一年将尽,又是回顾与展望的时刻,2021年的中国开头从习近平与美国新任总统拜登互动开始,展开了以中美对抗为主轴的事件,还有哪些新闻事件标志了中国这一年所面对的挑战?
当德国遇到台湾:德国建筑通过日本重现台湾
“台湾总统府”的建筑雏形是德国柏林的“红色市政厅”?真的吗?这种联结并非不可能,因为台湾早期在接受西方文化时,经常透过第三地的转介,特别是日本殖民台湾五十年的期间。
德语媒体:2022年中国将如何影响世界?
2022年,中国会武力攻台吗?会结束在新疆的种族灭绝吗?会支持俄罗斯入侵乌克兰吗?“商业内幕”网站发表的评论文章分析预测明年中国如何决定世界政治议题设置。《慕尼黑信使报》关注到由于全球制造业出现的“芯片荒”与台湾安全之间的关联。
2022年美中关系将走向何方?
美国和中国陷入日益严重的经济和地缘政治之争,这样的竞争关系预期会在明年继续加剧。
为应对中朝 日本国防预算再创新高
日本国防预算连续10年增长,2022年度更达到5.4万亿日元。这笔经费将用于采购、研发新型战斗机和武器,以应对来自中国和朝鲜的压力。
台湾民众传目击中国火箭 专家:小心太空战
台海局势紧张,两岸一举一动备受关注。 23日,台湾南部有民众表示在夜空目击不明飞行物,有专家分析就是中国长征七号火箭。如果为真,对于台湾有什么意义?
取消台湾官员演讲后 韩国与中国举行会谈
中国在会谈中说明了北京冬奥准备状况,韩国则以平昌冬奥经验给予建议。这场会议在韩国上周取消台湾官员演讲后举行,时机显得敏感。
日美拟建军事基地 应对台海突发情况
据日本共同社报道,一旦台海局势发生突变,日美军方计划以西南岛链为基地,向台湾施援。报道称,相关的联合行动方案草案已经制定完毕。
立陶宛得罪北京 德企左右为难
中国同立陶宛的外交冲突愈演愈烈,德国企业也受到冲击。德国波罗的海商会致函立陶宛政府,声称北京和维尔纽斯之间的紧张关系,令立陶宛境内的德国企业也纷纷陷入困难。
立陶宛总理与布林肯通话 讨论中国问题
布林肯向立陶宛承诺,会与盟国共同对抗北京胁迫。与此同时,中国外交部再次向立陶宛喊话,警告若试图“对中方进行政治讹诈,是打错算盘”。
德海军将领:将更多参与印太安全和防务
德国军舰19年来首次穿越南中国海后,德国海军参谋长舍恩巴赫中将12月20日在新加坡表示,德国将加强在印太地区的安全和防务参与,并希望从2023年起向该地区派遣船只和军机。
唐凤被韩方取消演讲邀约 台湾外交部提抗议
台湾行政院政务委员唐凤原定12月16日参加一场韩国政府举办的线上会议并发表演讲,后来韩方临时取消邀约。台湾外交部周二表示,已经就此提出抗议。此前唐凤在美国线上民主峰会发言时,简报上出现的地图将中国大陆和台湾标为不同颜色,白宫曾将其视讯画面切
英媒:中国间谍渗透台湾军方 蔡英文保安也在内
路透社引用台湾官方文件发布调查报导称,中国间谍以现金、礼物收买退役军官,涉及层面已遍及包括高阶将领在内的军方各级别。这会影响紧密的美台关系吗?
德语媒体:立陶宛d额问题变成了德国的问题
《汉堡早邮报》认为,在疫苗接种问题上将德国和中国比较特别荒唐并解释原因。《南德意志报》则关注了身陷中国和立陶宛矛盾之中的德国企业。
台湾四大公投皆未通过 蔡英文:人民希望走向世界
台湾四大公投的计票结果于周六晚间出炉,重启核四、反莱猪进口等四个议题皆未通过。台湾总统蔡英文表示,此次公投结果传递出台湾人民希望走向世界、积极参与国际的讯息。
台湾公投:核废料比邻40年 兰屿人的真实告白
台湾“兰屿”因盛产蝴蝶兰而得名,岛上居民达悟族称之为“人之岛”(Pongso No Tao)。自1982年起,一桶桶核废料从台湾本岛迁至这座岛屿,成为台湾唯一的核废贮存场。“人之岛”从此变成“核废贮存之岛”,居民抗争长达40年,却始终等不到核废料迁离。德国之声走访兰屿,聆听当地人对核能及核废的心声。
路透社: 中国敦促一德企停用立陶宛制造的零部件
据路透社援引知情人士报道,德国大陆集团已经被中方敦促,停止使用产地为立陶宛的零部件。这家汽车部件制造商在该国设有生产基地。立陶宛在因台湾问题惹怒中国之后,曾一度被中国海关系统“除名”。
专访:过于频繁的选举恐影响台湾民主发展
台湾即将在18日针对四个议题进行公投,其中包含各界认为可能影响台美关系的莱猪议题,以及与能源相关的核四议题。专家认为,台湾由于过去几年频繁举办选举,可能导致重要议题无法得到政治人物的重视。
与中国陷外交争端:立陶宛将向欧盟求援
继外交降级后,立陶宛驻华临时代办近日又匆匆撤离北京。据媒体报道,立陶宛方面表示,将向欧盟领导人求助,应对来自中国的压力。对于这次撤离,北京和台北也都做出了回应。
台湾公投:核废料比邻40年 兰屿人的抗争与共生
自1982年起,一桶桶核废料迁至台湾离岛兰屿,是台湾唯一的专门的核废料贮存场。德国之声在台湾公民投票前夕走访兰屿,聆听当地人对核废料及核能的真实告白。
美军研发新软件 预测中国“过激反应”
随着中美关系走入低谷,如何回避激烈冲突成了重要关键。美国军方近期研发了一个新的软件工具,透过过往数据来预测哪些行动恐怕会引起中方的过激反应,以确保行动落在安全范围内。
美参院通过国防授权法案 吁提升与台军事战略合作
美国参议院15日通过《国防授权法案》,授权了美国政府在2022年会有7077亿的国防开支。法案中也包含多项呼吁提升与台湾军事跟战略交流的条例,包含邀请台湾参与2022的环太平洋军演。
德语媒体:小国惹出了大麻烦
立陶宛同北京愈演愈烈的外交纠纷,也使台湾问题从幕后走上了前台。欧盟如何回应北京对立陶宛的制裁,尤为值得关注。
法国议员代表团开启五天访台行程
由法国下议院国民议会友台小组主席戴扈杰率领的议员代表团15日到访台湾,将会见台湾总统蔡英文和其他台湾高级官员。这是三个月之内,第二度有法国议员访问台湾。
对华关系继续恶化 立陶宛召回临时代办
立陶宛驻华临时代办12月15日离开北京,显示因台湾问题,立、中双边关系继续恶化。上个月,台湾在立陶宛首都维尔纽斯设立了事实上的大使馆。
布林肯指责中国在印太地区行为具有侵略性
美国国务卿布林肯上任以来出访东南亚国家的首站是印度尼西亚。他在印尼访问期间表示,印太地区“到处都存在着对北京侵略性行为的担忧”。他表示,华盛顿方面“决心确保南中国海的航行自由”以及“台湾海峡的和平和稳定”。
安倍连两周谈台湾民主 称特定情况可用自卫权
日本前首相安倍晋三多次发表支持台湾的言论,称台湾民主受威胁将是日本的严峻挑战。他要求美日台深化各领域合作,并警告中国不应寻求军事行动,安倍的言论受到日本媒体极大关注。
立陶宛为何逆行挑战中国?
立陶宛不仅告别"17加1"中国与中东欧的合作论坛,呼吁抵制中国制造的手机,还同意台北设立"驻立陶宛台湾代表处"。一个人口不足三百万的欧洲小国为何竟向中国叫板?
德语媒体:德国的中国难题
九月份的联邦大选中,对华政策曾是重要选战议题之一。反对党批评默克尔政府出于经济利益,对北京一味姑息迁就。
英媒:疑地图惹祸 传白宫下令切断台部长民主峰会画面
路透社披露,在上周五美国政府举办的民主峰会期间,传出白宫因台湾政委唐凤在演说简报中呈现了一张台湾与中国不同颜色的地图,下令切掉唐凤演说画面。专家认为,美国此举可能是为了避免认可台湾非中国一部分的情况。
北京:民主是美国的“大规模杀伤性武器”
在美国总统拜登主持的全球“民主峰会”落幕后,中国政府再次发出抨击,称此次活动是转移视线,民主已成为美国“干涉别国的大规模杀伤性武器”。
德语媒体:欧盟要对中国拿出“撒手锏”
欧盟不愿继续对中国等国的霸权行为保持沉默,因此计划出台制裁工具以便将来欧盟必要时采取统一行动。要想对北京当局有所触动,这可能也是唯一行之有效的办法。问题在于,欧盟各国能采取统一行动吗?
尼台断交受瞩目 专家:对台国际发展影响有限
尼加拉瓜10日宣布与台湾断交后,外界关注此举会对台湾的外交发展与国际空间造成什麽样的影响。部分专家认为,中国此举是为了台湾受邀参加民主峰会发出警告,但实际上对台湾的影响有限。
北京要求跨国企业“站队” 与立陶宛划清界限
路透社指出,中国向跨国公司施压,要求其断绝与立陶宛的商业合作,否则将被排斥于中国市场之外。立陶宛副外长阿多梅纳斯表示,已发现有公司取消了与立陶宛供应商的合同。他同时表示“我们不会屈服于这种压力”。
拜登为民主峰会开幕 中俄批美制造隔阂
美国总统拜登向全球111个国家的领导人和政府首脑发出了参加世界民主视频峰会的邀请。美国方面希望,此次峰会能够推动正受到专制国家威胁的全球民主化进程。台湾代表将以预录影片方式发表“国家声明”。
中国军机秀肌肉 美称加强台湾防御“急迫任务”
美国与台湾没有正式关系,但却是其最大的武器供应国,并一直试图在国际体系中为其开辟更多的空间,以应对北京不断升级的孤立行动。
两岸合作? 厦门警方决定遣返台湾枪击案嫌犯
中国大陆官员周二(12月7日)称,将遣返上月逃入大陆的一名台湾枪杀案嫌犯。这是台海两岸在紧张局势加剧之际的一次罕见合作。
所罗门总理挺过不信任案 友台省份酝酿独立公投
经历了多日骚乱之后,反对派发起的针对所罗门群岛总理索加瓦雷的不信任案投票未获通过。索加瓦雷谴责该国最大省份马莱塔是“台湾代理人”。该省省长苏伊达尼此前曾表示,如果不信任案无法通过,将寻求通过公投寻求独立。
斯洛伐克经济部政务次长率团访问台湾
12月5日,斯洛伐克经济部政务次长卡罗尔·加莱克率团访问台湾,参加“第一届台斯跨部会经济合作咨商会议”。台湾方面表示,此为斯洛伐克2003年在台设处以来,首度派遣规模及层级都具代表性的重要官员访台。
日本:寻求安全 加强军备
日本新政府继续推行前首相安倍晋三的军事强化和独立路线。该国国防开支更是创下新高,而这都和中国不无关系。
彭博社:《苹果日报》将关闭台湾业务
彭博社援引知情人士称,《苹果日报》的台湾业务将在本月关闭。这意味着这个曾经颇具影响力的传媒帝国彻底走向消亡。《苹果日报》此前已经在香港停刊,其创始人黎智英也身在狱中。
所罗门省长支持台湾 美中角力成隐忧
与所罗门中央政府不睦的该国最大省马莱塔,其省长苏伊达尼3日表示,支持与台湾维系邦谊,且称“马莱塔省及其人民将必须思考继续留在所罗门群岛有何意义”。外界关心,所罗门群岛是否体现了美中角力已逐渐扩散到世界各国。
美韩防长声明首提台湾 美欧再议中国
美国国防部长奥斯汀在首尔出席韩美安保会议后,双方宣布将更新防务计划,因应来自朝鲜的威胁。美韩还重申了台湾海峡和平的重要性。此外,美欧2日将再度举行中国议题对话。
安倍称“台湾有事就是日本有事” 北京约见大使表抗议
日本前首相安倍晋三日前在通过视讯参加台湾智库会议时表示,如果北京攻台,日美同盟绝不会袖手旁观,请中方领导人不要误判。中国外交部紧急约见了日本驻华大使表示抗议。
报告:六百多名海外台湾人遭“送中”
人权组织“保护卫士”公布中国针对台湾人的全球引渡行动报告指出,2016年至2019年之间,至少有约610名台湾人,从世界各地被引渡或遣返到中国。报告称此举相当于破坏台湾主权,以实现中国政治目标。
洪都拉斯左翼新总统的困难抉择
洪都拉斯大选目前的计票结果预示着,左翼“自由联盟”党候选人卡斯特罗的领先优势几乎不可逆转。若她成功当选,上任后首先要面临的不仅是该国经济陷入困境的难题,还包括如何处理和台湾以及中国大陆的关系。
英媒:7国助台湾研发先进潜艇 应对中国武力威胁
路透社29日独家报导,自2017年起台湾展开潜艇国造计划,总共有7个国家的厂商与专业人员协助台湾打造先进柴电潜艇。为了避免中国向这些厂商施压,台湾的相关计划人员也制定了低调的策略来应对。
前一页面
第32 页,共106 页
下一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