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need to enable JavaScript to run this app.
跳转至内容
跳转至主菜单
跳转到更多DW网站
最新视频
地区
中国
德国
台湾
欧洲
香港
亚洲
主题
人权
新闻自由
法治国家
气候环境
分类
政治
经济
文化
科技创新
焦点
习近平
俄罗斯入侵乌克兰
第二次世界大战
最新视频
电视直播节目
繁
广告
图像来源: Ann Wang/REUTERS
台湾
台湾是位于中国海岸之外的一个自治岛屿。北京将该地区视为中国的一个省份,但许多台湾人希望被承认为一个独立国家。
跳转至下一栏 所有相关主题内容
所有相关主题内容
2022后中国对台策略解析
北京近日不断宣传“解决台湾问题总体方略”,各方也传出,2022下半年中共会在二十大对“台湾问题”提出新对策,德国之声专访两位专家,让你用一篇文章看懂未来两岸局势可能发展。
蔡英文发表春节讲话感谢民主伙伴
台湾总统蔡英文周日发表视频春节讲话,呼吁民众尽快接种疫苗,并感谢民主伙伴过去一年对台湾的支持。台湾副总统赖清德周日结束6天对洪都拉斯的访问,返回台湾。他在脸书上发文表示,世界友人眼中的台湾是一体的,不分蓝绿。
墙外文摘:台湾蓝绿联手反共将会如何?
中共官方智库人士称,台湾的敌⼈不只是来⾃于绿营的台独势⼒,也包括蓝营的反共⼈⼠。有评论认为,若“台独”与“华独”开始联⼿,中国的统战策略将遇到最⼤障碍。
专访陈瑞斌:带着使命感在德国开演奏会
陈瑞斌(Rueibin Chen)13岁时便单枪匹马负笈欧洲学音乐。在征战全世界各大钢琴比赛,荣获各种殊荣之际,却为2月份即将举办的德国巡回演出感到悸动。
美台副总统洪都拉斯同台 北京游说盟友杯葛就职仪式
美国与台湾两国副总统在洪都拉斯总统就职仪式同台寒暄,提升台湾外交筹码。北京也不示弱,游说盟友取消或降低出席代表级别,防止台湾藉此增加国际曝光度。
赖清德再与美方互动 中国驻美大使提出罕见警告
在从洪都拉斯返回台湾的途中,台湾副总统赖清德再次在美国停留,并与美国众议院议长佩洛西进行连线。此前,赖清德已经在洪都拉斯与美副总统哈里斯有所互动。这引起北京强烈不满。中国驻美大使警告,如果美国支持台湾独立,中美可能会有军事冲突。
七张图看一周大事
雄安封城,西安解封,中国疫情政策受到高度关注,此外,美国在南海坠落的战机以及赖清德在洪都拉斯完成了怎样的外交突破,下面这个图集会一一道来。
客座评论:台湾与乌克兰的相似与不相似
在全世界围绕着乌克兰危机紧张地斡旋的时候,不少人不免想起台湾,因为这也是目前世界一个非常容易爆发的一个定时炸弹。但是,如同熟语所说,任何比较都是坡脚的。因此,在这里有必要看一下,两者到底有那些相似和不相似,以便找出解决危机的办法。毕竟当今世
洪都拉斯首位女总统就职 台美互动受关注
台湾副总统赖清德与美国副总统哈里斯在总统就职典礼上见面,这是台美副元首次在国际场合自然互动。两人谈了什么?
台湾“蛙人”部队的艰苦训练
吃不了苦就当不了“蛙人”:要进入台湾海军陆战队两栖侦搜大队(ARP)就像进入美国海豹突击队一样难。来看看这些学员在最后“综合考验周”的训练。
中国立陶宛之争:欧盟提起诉讼 中国劝欧盟明辨是非
立陶宛允许台湾开设代表处引发的外交争执仍在发酵。欧盟周四向世贸组织提起诉讼,状告北京对立陶宛实施歧视性贸易政策。
香港移居台湾人数 第二年创新高
根据台湾移民署数据,2021年有11173名港人获得台湾居留许可丶1685名港人获得台湾定居许可,两个数字皆创下历史新高。然而台湾同时也加强针对移民港人的背景审查,像大陆出生的港人即难以获得居留许可。
移居台湾的香港记者:我被“幸存者的罪恶感”所包围
近几个月来,越来越多的在地记者离开香港,以逃避港府对新闻媒体的打压。一位移居台湾的香港记者向德国之声讲述了她的经历。
立陶宛再传欲改台湾代表处名称 台称“未获要求”
路透社报道,立国外长蓝斯柏吉斯上周提议修改驻立陶宛台湾代表处的中文名称,以降低与中国的紧张关系。驻立陶宛台湾代表则称,未获改名相关要求,并表示台湾代表处名称为立台双方共识。
美军一架F-35战机在南海参加军演时坠毁航母甲板
美国海军一架F-35C闪电2型战斗机在南海一艘航空母舰上降落时发生事故,造成包括飞行员在内的7人受伤。目前美军派出两个航母打击群在南海举行军演。
美日完成联合军演 中国派39架军机扰台
中国解放军周日派出39架军机飞入台湾的防空识别区,派使台湾空军再次派兵力应对。同日,日本宣布与美国在冲绳南方海域完成联合军演,共有10艘舰艇参与此次军演。
应对中国打击 立陶宛设1.3亿欧元贷款基金
在去年立陶宛允许驻该国“台湾代表处”设立后,中国施压跨国公司与这个波罗的海国家断绝关系,令企业卷入政治争端。目前,立陶宛正为受到中国行动打击的企业建立1.3亿欧元的贷款基金。
美日领导人视频会议承诺共同抗中
美国总统拜登与日本首相岸田文雄周五举行了线上会谈,双方同意加强在紧迫的经济和安全议题上的合作,包括应对中国扩张、朝鲜导弹和俄罗斯对乌克兰的威胁。
拒当“现代奴工”!台湾移工大游行
在台湾,生活着数十万名移工,其中很多人缺乏劳基法保障。近日,数百名移工走上台北街头,提出“自由转换雇主”等诉求。
传美曾建议台湾驻立陶宛办事处改名 专家:此举不明智
在近期中国加大对立陶宛施压后,《金融时报》21日在报导中称美国曾建议立陶宛考虑更改台湾办事处名称来降低紧张关系,但专家却认为,此举发生的可能性不大,因为会向中国释放错误的讯息。
英媒:美国设法加速向台湾交付新战机
拦截中国飞机的任务给台湾空军带来很大压力,去年台湾空军发生了几次事故,包括三件飞安事件,造成2位飞官殉职,并造成2架F-5E战机全毁。
德语媒体:“台湾是新的西柏林”
来自德国的欧盟保守党政治家提出了“台湾是新的西柏林”的说法,他具体是什么意思呢?看似迅速走出了第一波新冠疫情,在经济上交出高分答卷的中国,未来路在何方?这些都是德媒关注的话题。
赖清德将参加洪都拉斯总统就职仪式 途径美国
清楚的是,洪都拉斯新当选总统没有与台湾断交;不清楚的是,出席同一典礼的美国副总统哈里斯是否会见赖清德,而他在美"过夜"途中,有没有美方高官拜访。
不再被“卡脖子”?中国芯片销售再超台湾
芯片作为此轮中美大国角力中的一个重要筹码,已经成为全球制造业的命脉。美国行业机构最新发布的调查显示,曾经在芯片供应上被“卡脖子”的中国,如今已经超过台湾,虎视全球第二。
客座评论:“不公不义的台湾”——纷争的时代悲音
台湾知名学者的庞建国1月11日清晨于台北家中坠亡。其生前连夜在社交媒体发表遗言:“不公不义的台湾,我生不如死!”。此事不仅引发政界广泛震惊,也引起世界范围内华人学界深切悲鸣。与庞建国教授曾有数面之缘的德国汉学家吕恒君亦深有感触。
供危地马拉90万美元游说美国 学者称台湾“被迫买单”
危地马拉是台湾仅存的14个邦交国之一,近日该国以90万美元雇佣华府说客来影响美国官员,而这一笔费用是由台湾来支付。在中国刚与台湾前邦交国尼加拉瓜建交之际,台危此举引来了各方关注。
墙外文摘:中共控制不了病毒,但可以控制人民
有评论指出,即使中国实施严厉的清零,也无法控制疫情的蔓延。对于西安居民无法忍受饥饿而发出的求救信号,官方一律以“有害信息”加以封锁,于是,“清零”实际上是“清人”,也叫“求救无门”,它清除不了病毒,却清除了人性。
台湾海军启用快速布雷艇 蔡英文出席成军典礼
台湾周五启用了新的海军布雷艇,媒体认为,台湾希望增加其对中国的防御能力。
专访吴睿人:“台湾人违反《香港国安法》?荒谬!”
中研院台湾史研究所研究员吴睿人是首位遭到港媒点名违反《香港国安法》的台湾学者。他接受德国之声专访时表示,报道中,香港法律人附和北京说法足证香港法治精神沦丧。
立陶宛指小米内建审查 德国调查结果出炉
立陶宛在2021年9月称中国制手机含有内建审查,建议国民不要使用中国手机,若正在使用中国手机则呼吁丢弃。德国联邦网络安全监督机构BSI经过数月调查公布结果。
民调:近60%立陶宛人不支持政府对台政策
一份由立陶宛政府委托私人公司制作的民意调查显示,将近60%的人消极看待其政府选择强化对台关系的作法。尽管如此,立陶宛政府没有计划改变对华政策方向。
德语媒体:奥运车队经过时请屏住呼吸
立陶宛同中国之间关系紧张,德国企业夹在中间两头犯难。《明镜周刊》关注这一“危险的先例”。《南德意志报》发表的杂文调侃中国“零容忍”防疫策略,“如果有奥运的车辆从身边经过,(北京)市民最好屏住呼吸并把目光垂下来”。
近年台湾军机坠机10起重大意外
近几年,台湾军方数度发生军机坠机事件,在2020年甚至有四次军机坠落意外发生。此篇整理了自2014年以来,台湾军机意外坠毁的相关重大事件。
立陶宛政坛分歧下 台湾再送10亿融资大礼
在台湾议题于立陶宛国内政坛掀起正反派看法之际,台立经济高层11日在召开会议后,台湾宣布加码至10亿美元来投资台立经济合作项目。立国外长也再次重申对开设台湾办事处的支持。
甫增国防预算 台F16失事坠海
面对中国军事威胁,台湾通过千亿元国防预算,以加强军方的海空战力,但同一天傍晚,却传出F16战机在海上执行任务时坠海失联,机上一名飞行员仍下落不明。
台湾与加拿大宣布启动FIPA“探索性讨论”
加拿大与台湾周一宣布将启动双边投资保障协议的探索性讨论。加拿大贸易专家指出,在加拿大推动印太战略之际,台湾是合适的合作对象。加拿大前驻华大使赵朴认为,遵守国际贸易规则的台湾是比中国更可靠且可预测的商业伙伴。
国民党在台湾选战接连吞败 未来发展受各界关注
台湾周日举行的两场选举结果,被视为对最大在野党国民党的沈重打击,但部分专家认为,国民党接连的选战挫败,并不能作为2022年底地方选举的指标,因为台湾的地方派系仍有一定的社会动员力。
中国海协会副会长:2022两岸关系会出现新变化
中国海峡两岸关系协会副会长孙亚夫近日接受采访,回顾2021年两岸关系,同时对2022年提出展望。他说,“2022年两岸关系会出现新变化”,中共“二十大会提出未来五年对台工作的指导思想,做出新的决策部署”,而“九二共识这一页翻不过去”。
墙外文摘:2022年,“武统台湾”稍停?
有评论认为,习近平发布军队开训动员令,突出保二十大,训词细节和往年有明显变化,不提备战,意味着海峡两岸在2022年没有战争风险。
两岸罕见合作 台湾遣返21名中国籍偷渡犯
台湾政府周四证实,已启动一年多来的首次遣返中国偷渡犯作业。上月,中国曾遣返一名台湾枪击案逃犯。这是紧张局势升级背景下两岸之间的一次罕见合作。
美欧协助抵抗北京 立陶宛再挡中资企业
立陶宛国内传出对于设立台湾代表处的不同意见,执政团队继续向美国和欧盟求援,解决北京在外交和经贸上的胁迫行为。
买酒加投资 台湾力挺立陶宛
“立(国)挺我,我挺立(国)”——台湾烟酒公司日前宣布购买了2万多瓶被中国拒收的立陶宛朗姆酒。台湾驻立陶宛代表周三表示,台湾将设2亿美元中东欧基金,优先投资立陶宛。
亚洲首例 台湾同志收养家庭诞生
台湾2019年通过亚洲首例同性婚姻,但法律规定同性配偶不得共同收养非血缘子女。来自高雄的一对男同志伴侣经过近3年的诉讼,终获法院裁定许可,成为台湾乃至亚洲第一个同志共同收养家庭。
北京外交经贸施压 立陶宛陷“台湾”困局
立陶宛遭北京外交降级后,与中国供应链有关的企业持续受压。美国近日拉盟友持续公开声援,立陶宛也持续向欧盟喊话。但这个同时,立陶宛国内的政治与民意也悄悄出现了变化。
一年四起罢免案:台湾民主民粹一线间
过去两年,台湾有高达14件罢免案,一名村长和两名民意代表因被罢免而下台,更有近30万个选民不到3个月就投了三次票,罢免案对民主制度是利是弊,台湾的民主出问题了吗?
台湾前驻尼加拉瓜大使滞留不归 民进党大佬质疑其“叛国”
台湾前驻尼加拉瓜大使吴进木在断交前夕请辞,断交次日被尼加拉瓜授予国籍,离任后一直未返回台湾。民进党前立委林浊水质疑吴进木的行为属于“叛国”,要求国安系统对其展开调查。台湾外交部周一做出澄清解释。
韩国瑜重出江湖:能再撼动台湾政治吗?
韩国瑜尚未松口要重返政坛,但2日的新书发表会被台媒解读为可能重新投入台湾选举,就连中国官媒也高度关注,并称“基层期望韩国瑜复出”。“韩流”有可能再现吗?
《立场新闻》关闭:香港团体从台湾跨海声援
香港《立场新闻》29日高层遭拘捕,并宣布停止营运的隔天,台湾及香港青年组织及人权团体在台北举办声援活动,批评港府摧毁公民自由,并称这是“以言入罪”罗织罪名。
尼加拉瓜为何两度与台湾断交?
尼加拉瓜本月初宣布与台湾断绝外交关系。这已是1985年来,尼加拉瓜第二度与台湾断交,两次的主政者都是该国左翼领导人奥尔特加。
国台办发言人:“明年台海局势会进一步复杂严峻”
中国大陆国台办发言人在周三举办的新闻例会上表示,“明年台海局势会进一步复杂严峻”。他表示,不排除大陆与“民进党当局谋独挑衅”和“外部势力插手干预”的斗争“可能更尖锐、更激烈”。
前一页面
第31 页,共106 页
下一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