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need to enable JavaScript to run this app.
跳转至内容
跳转至主菜单
跳转到更多DW网站
最新视频
地区
中国
德国
台湾
欧洲
香港
亚洲
主题
人权
新闻自由
法治国家
气候环境
分类
政治
经济
文化
科技创新
焦点
习近平
俄罗斯入侵乌克兰
第二次世界大战
最新视频
电视直播节目
繁
广告
图像来源: Ann Wang/REUTERS
台湾
台湾是位于中国海岸之外的一个自治岛屿。北京将该地区视为中国的一个省份,但许多台湾人希望被承认为一个独立国家。
跳转至下一栏 所有相关主题内容
所有相关主题内容
德国朝野政党支持台湾重返世卫全体大会
德国议院四大党团呼呼政府向世卫施压,邀请台湾以观察员身份出席即将举行的世卫全体大会。柏林在这个问题上是否能有作为,人们拭目以待。台湾方面示,至今尚未收到世卫的邀请函。
拜登亚洲行前夕 杨洁篪警告美方勿打“台湾牌”
美国总统拜登出访亚洲前夕,中美高层再次通话。中国最高外交官杨洁篪警告,美国在台湾问题上“走错了路”,可能导致“危险局势”。他与美国白宫国家安全顾问沙利文(Jake Sullivan)通话还谈了什么?
德语媒体:太平洋 - 中国和西方没有硝烟的战场
中国同所罗门群岛签署安全协定的消息,在西方世界引起了极大的不安。种种迹象显示,二战后,美国及其盟友在太平洋海域建立起的主导地位正在受到来自北京的挑战。
南加州枪击案 专家:突显“在美华人”异质性
南加州教会枪击案凶手证实为台湾外省二代。警方表示,周嫌疑因不满“台湾与中国的紧张关系”行凶,已展开仇恨犯罪调查。此案引发许多关于“在美华人”国族身份及政治立场的讨论。这对“在美华人”、美国及海峡两岸可能带来什么影响?
南加州教会枪击案 警方:凶嫌对台湾不满
美国南加州一家台湾长老教会週日发生枪击案,造成1死5伤,死伤者大部分为台湾侨民。警方週一(5月16日)表示,遭逮捕的周姓嫌犯其犯案动机是“出于政治动机的仇恨事件”。
冲绳回归日本50年:居民们落空的希望
五十年来,冲绳居民一直对美国在冲绳岛的军事存在感到不满。冲绳县知事提醒首相岸田文雄,居民们希望削减美军的愿望至今没有得到满意的答复。
客座评论:乌克兰战争改变台湾战略思考
号称世界第二军事强国的俄罗斯在乌克兰踢到铁板,而这场发生在欧洲的战争也令地球另一端的台湾,加速改变应对中国武力威胁的战略思考。
美国务院官网更新美台关系 专家:更明确阐述对台政策
美国国务院官网5日移除“台湾是中国一部分”等内容,引发海峡两岸关注。中国批评美国此举是在掏空“一中原则”,美国则重申其对台政策不变。专家认为,此举只是更明确的呈现美对台政策,而非含有任何实质改变。
台湾与病毒共存:“医疗吃紧”基层医护怎么说?
面对奥密克戎变异株来势汹汹,台湾依然决定朝“共存”前进,但近期医疗量能却传出“濒临崩溃”。德国之声访问三名基层医护相关人员,了解抗疫第一线的他们正面臨哪些困境?
拜登将访日韩 日大使:有望启动印太经济框架
美国总统拜登预计两週后出访日韩。日本驻美大使9日在一场活动中称,美国总统出访预料会与华府正式启动“印太经济框架”的时间吻合。对此,美国驻日大使重申,该框架不会成为经济竞争。
中情局局长:汲取俄乌战争教训,中国掂量对台动武
美国中央情报局局长伯恩斯称,中国正在密切注意俄乌冲突,而这将影响到中国领导人在台湾问题上的考量计算。
台湾:如果中国武力侵略 希望国际社会制裁
台湾宣布经济制裁白俄罗斯,采取与俄罗斯相同的出口管制措施。台湾外交部长吴钊燮表示,如果未来中国武力侵略台湾,希望国际社会也能够予以制裁。
美售台武器又夭折?台:反潜直升机太贵不买了
从自走炮、“刺针”导弹,到反潜直升机,台湾采购美国武器週四(5月5日)又传出最新变数,怎么一回事?
德语媒体:普京的战争迫使习近平改变计划
《时代周报》刊登客席分析文章指出,台湾和乌克兰之间存在很大差异,普京和习近平的政治风格也大相径庭。但是乌克兰发生的一切促使北京和台北都对自己的军事部署进行了重新思考。
不只自走炮 美售台“刺针”导弹恐也延迟交付
台湾国防部週二(3日)证实,向美国采购的“刺针”防空导弹今年恐延迟交付。继M109A6自走炮军售案后,美军售台武器接连延宕会否影响台美关系?与此同时,有美国参议员提案呼吁美方优先处理对台军售、不再限制只售台防卫性武器,以抗衡中国。
“辽宁”号航母编队在西太平洋进行实战化训练
中国海军5月3日宣布,辽宁舰航母编队日前在西太平洋海域进行远海实战化训练。日本自卫队本周一(5月2日)观察到包括一艘航母在内的八艘中国海军舰艇通过日本南部冲绳群岛,并在东海起降了舰载直升机。
俄乌战争给中国提供了哪些经验教训?
一场侵略战争使得俄罗斯在乌克兰深陷泥潭,而这对北京有关台湾问题的思考有何参考意义?分析人士指出,从如何与西方打 “信息战”,到如何使用震慑手段迅速制服台湾军力——中国的战略分析师正在从乌克兰战争的案例中吸取教训。
墙外文摘:病毒无法消灭,记忆却被清零
有评论指出,中国为抗疫政治化付出了沉重的代价。虽然距离实现新冠病毒“动态清零“的目标仍然遥遥无期,但记忆却被“动态清零”,语言则被“静默管理”。
台北指中国“粗暴封城”北京称秉承“生命至上”
台湾行政院长苏贞昌在谈到台湾防疫策略时称,台湾不会像大陆一样“粗暴锁国封城”。中国方面则强调“在秉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理念”。上海当局称,本轮疫情防控取得了阶段性成效。
日增万例 台湾如何与病毒“共存”?
确诊人数屡创新高,但台湾除了延长配戴口罩的规定之外,并没有实施更严格的限制政策。从清零到试着与病毒共存,台湾是如何应对的?
德语媒体:德国总理的“反华之行”
德国总理肖尔茨4月28日前往日本访问。“明镜在线”及《世界报》皆认为,肖尔茨一改过去德国总理访问亚洲会先前往北京的传统,选择日本作为首站,这是对北京发出的政治信号。
台湾确诊暴增快筛不足 德国经验是什么?
近日台湾单日新冠确诊数破万,虽然超过99%都是轻症,仍引起民众恐惧心理,快筛供不应求。台湾有民意代表呼吁进口“台币30元的德国唾液快筛”,并称德国人“几乎每天快筛才出门”,但这与事实似乎有一定差距。
英外长:北约应确保台湾免于中国侵犯
继早前英国首相约翰逊表达对中国侵台可能的担忧后,英国外交大臣特拉斯(Liz Truss )再提台海局势。她週三(4月28日)警告中国遵守全球规则,并指北约应确保台湾免于中国侵犯。英国接连表态,透露了什么信号?
台湾国防部:汉光演习借镜俄乌战争启示
台湾国防部周三召开线上记者会表示,台湾本年度“汉光军演”将借镜俄乌战争启示,精进不对称作战、认知作战、资电作战等可恃战力的组建。
客座评论:“与病毒共存”在台湾能做不能说?
台湾新冠肺炎确诊人数最近日益增加,政府却采取大幅地简化通报程序、缩短隔离时间等等因应措施,但是官员并不承认这就是“与病毒共存”。
马克龙连任 各国领导人怎么说?
法国总统大选结果尘埃落定。现任总统马克龙击败极右翼候选人勒庞成功连任。多国领导人对马克龙表示祝贺。乌克兰总统泽伦斯基称马克龙是乌克兰真正的朋友。美国总统拜登则期待在多方领域与对方合作。
中国能从俄罗斯的失败学到什么前车之鉴?
俄罗斯侵略乌克兰以来,失误频传,专家们认为普京(Vladimir Putin)错估局势。而将台湾视为中国领土、数次表示“祖国必须统一”的习近平,又能从俄乌战争悟出什么道理?
德语媒体:西方愿意牺牲经济利益、为价值观而战吗?
《新苏黎世报》呼吁,西方国家必须在乌克兰战场向北京专制者发出一个明确的信号:“西方愿为价值观而战”。《焦点杂志》刊评认为,当年苏军入侵阿富汗时,贪婪的西德就未曾停止进口俄罗斯天然气;如果这种贪婪不能被制止,欧洲将陷入更加危险的对华依赖。
台湾向乌克兰提供援款 乌再试人道主义走廊
被俄军围困的马里乌波尔市周六再次尝试启动人道主义走廊疏散平民,此前该市人道主义行动均已失败告终。昨日,台湾外长吴钊燮与基辅市长通电话,并向乌方援助800万美元。与此同时,欧盟和美国对北京放出警告,若是中国对俄罗斯提供支持,将损害双方关系。
德国外长: 中国应停止对立陶宛的胁迫手段
德国外长贝尔博克前往立陶宛进行访问时提到,中国对立陶宛的胁迫手段是不可接受的,称中国应停止此种行为。在去年立陶宛准许台湾在该国开设代表处后,中国对立陶宛采取了一系列贸易限制措施。
台湾新冠疫情延烧 “共存”仍需克服两大关卡
台湾疫情不断升温的同时,当局防疫政策正逐渐从“清零”转向“共存”,有专家认为政策应变速度还不够快速,并建议应调整促打疫苗、隔离天数有别的防疫政策。
港议员赵家贤遭咬耳案 被告判囚14年半
一名男子在2019年香港反送中运动期间咬掉了一名区议员的耳朵并袭击了另外三人,该男子于周二(4月19日)被香港高等法院判处14年半监禁。
多国告别防疫限制 台湾放宽隔离规定
台湾每日新增新冠病例接连数天破千例,疫情指挥中心宣布,鉴于奥密克戎变种的特性,无症状和轻症患者最晚在发病10天后,无需采检便可解除隔离。此外,韩国、巴西等国也回归正常社会生活,澳大利亚的邮轮也终于“回家了”。
台北回应北京:武力威胁只会使台湾吸引更多支持
美国议员代表团访问台湾一事继续发酵,在北京方面表示抗议并证实解放军在台湾岛附近进行军事演习之后,台湾外交部也对此作出回应,指出相关武力威胁只会“吸引更多伙伴对民主台湾的支持”。
蔡英文会见美议员 解放军举行警巡演练
台湾总统蔡英文会见到访的美国跨党派参、众议员访问团。访问团一成员表示:“美国如果抛弃台湾,会对全世界从本质上带来很坏的改变,未来谁会想当美国的盟友?”同日,解放军东部战区在台湾周边海空域进行多军兵种联合战备警巡及对海突击等科目演练。
文化交流或渗透?小红书如何掳获台湾年轻世代
继TikTok之后,小红书正成为台湾年轻族群喜爱的中国社交软件。日前有台湾立委称中国透过小红书等社交软件操作“认知作战”。小红书可能涉及文化渗透、甚至认知作战吗?德国之声访问专家请他们分享看法。
中国囚禁五年 李明哲刑满返台
因“顛復国家政权”在中国身陷囹圄五年,台湾非政府组织工作者李明哲週五返抵台湾。外界关注李明哲这五年间究竟有何遭遇,稍后或会更明朗。
不顾北京压力 美议员团抵台将见蔡英文
美国重量级议员访团週四晚间抵台。台湾总统府发布声明称,这次访问显示了美国两党的对台支持。与此同时,美国国安顾问苏利文在谈及俄乌战争与中国立场时,再次重申对台安全承诺。
备战备灾:台湾当局推出《全民国防手册范本》
俄乌战争继续焦灼之际,台湾国防部发布了《全民国防手册范本》,向民众普及战时知识,其相关内容也受到了一定程度的质疑。同时台海究竟有多大可能开战?长期关注两岸局势的德国政治学者也就此发表看法。
客座评论:佩洛西延期访台 台海警报未解
美国众议院议长佩洛西原订4月10日的访台行程因确诊新冠延期,中方要求取消访台计划。政论家邓聿文认为,此事在佩洛西康复后是否会续进,华盛顿自会评估,但再次凸显台海问题的敏感性。
专访:台湾向欧盟展现“中国专制”外的替代方案
瑞典的跨党派议员联合访团週日(4月10日)抵达台湾。德国之声专访担任共同团长的瑞典籍欧洲议会议员魏莫斯(Charlie Weimers),请他分享如何看待近期欧盟与台湾双边关系的发展。
打击陆资“挖角” 台湾调查近百家科技公司
台湾法务部调查局官员对媒体透露,台湾的情治机构对大约100家涉嫌非法挖角半导体工程师和其他科技人才的中国公司展开调查。
台湾拟改变防疫策略 从清零逐步转向共存
台湾卫生部长周四表示,台湾将逐步放弃清零策略,今后防疫的重点将围绕重症患者的诊治。至此,中国已成为全球仅存的、继续坚守清零战略的国家。
警告中国勿援俄 美要北京“吸取教训”莫犯台
美国再次警告中国如果支持俄罗斯可能会遭到制裁。美官员也以此为例要北京小心处理台湾问题,并申明在经济和军事上的后果。
墙外文摘:上海封城对于台湾的冲击
对于台湾而言,除了担忧中国疫情可能造成供应链的断链危机外,台湾银行或租赁业者面对厂商债务违约的风险也可能会增加。
李显龙称俄侵乌令中国“尴尬” 新加坡站什么立场?
新加坡总理李显龙重申俄侵乌让印太地区也出现不稳定的可能,他称俄罗斯作法违反了北京严守的领土完整、主权和不干涉原则,而这可能也会影响台湾问题。德国之声就此访问两位新加坡学者,请他们提供洞见。
威尔史密斯“赏巴掌”惹议 舆论如何看奥斯卡风波?
护妻?暴力?还是有毒的阳刚气概?威尔史密斯在奥斯卡颁奖典礼石破天惊的“一巴掌”,引发轩然大波,在他道歉后网上讨论仍持续发酵,但东、西方的舆论似乎不太一样,背后反映什么现象?
美国和菲律宾在台湾附近举行大规模军事演习
在菲律宾北部与台湾的海域边界附近,数千名美国和菲律宾将士开始了多年来最大规模的一次军事演习。组织者表示,"这是为了共同防御,绝不是为了进攻。"
台湾情报机构:俄乌战争给人民币国际化制造机会
据路透社报道,台湾国安局长陈明通表示,乌克兰战争以及俄罗斯被排除在国际货币体系之外,可能成为中国提升人民币地位以挑战美元的一个机会。
台湾本土疫情延烧 专家:应借鉴新加坡
过去两天,台湾本土确诊病例加总破百。奥密克戎变异株来势汹汹,有了香港与中国的前车之鉴,台湾能否充分防疫?趋向边境松绑、逐步解封的防疫大方向会否生变?有专家指出台湾防疫的两大重点,并认为应借鉴新加坡模式。
前一页面
第29 页,共106 页
下一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