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need to enable JavaScript to run this app.
跳转至内容
跳转至主菜单
跳转到更多DW网站
最新视频
地区
中国
德国
台湾
欧洲
香港
亚洲
主题
人权
新闻自由
法治国家
气候环境
分类
政治
经济
文化
科技创新
焦点
习近平
俄罗斯入侵乌克兰
第二次世界大战
最新视频
电视直播节目
繁
广告
图像来源: Ann Wang/REUTERS
台湾
台湾是位于中国海岸之外的一个自治岛屿。北京将该地区视为中国的一个省份,但许多台湾人希望被承认为一个独立国家。
跳转至下一栏 所有相关主题内容
所有相关主题内容
台湾投资立陶宛逾1000万欧元启动芯片生产
台湾驻立陶宛的代表黄钧耀周一(11月7日)表示,台湾将投资超过1000万欧元用于立陶宛的芯片生产。立陶宛于当日正式启动了该国在台湾的贸易代表处。
中国驻瑞大使:在乎瑞中关系就不要实施制裁
中国驻瑞士大使对瑞士媒体表示,瑞士如果在乎瑞中关系,就应该避免跟随欧盟的脚步对中国实施制裁。
客座评论:美台能避免跟中国的战争吗?
中国大陆、台湾、美国及其盟国是否能努力避免可能的战争? 如果答案是肯定的,那么避免台海战争的前提条件又是什么? 为了回答以上这些问题,就必须对目前的实际状况做一个公正的调查。
一名台湾志愿者在乌克兰阵亡
台湾外交部周六证实,一名加入志愿军赴乌克兰参战的台湾人在乌克兰不幸身亡。这是台湾首度传出志愿者在乌克兰阵亡的消息。
德国总理肖尔茨任内首度访华
德国总理肖尔茨周五抵达北京访问,与中国领导人习近平及总理李克强会晤。他在记者会上谈及人权及俄罗斯侵略乌克兰等议题。针对台海问题,肖尔茨表示,台湾现状只能通过和平方式改变。
肖尔茨的北京“一日游”
德国总理肖尔茨在国际舆论的关注之下展开备受争议的中国之行。他与中国领导人习近平举行了“无接触”式会面,并同总理李克强会谈。肖尔茨表示,他和习近平一致认为核威胁是危险和不负责任的。这显然是在向俄罗斯发出警告。
G7外长齐聚德国: 在俄乌和中国问题上寻求一致
七国集团外长本周在德国举行会议,讨论如何在俄罗斯对乌克兰攻击加剧、中国日益强硬和伊朗镇压抗议者的背景下,更好地调整政策、保持团结一致。德国外长周四表示,G7“准备承认中国是‘竞争者’和‘对手’”。
IPAC议员团访台湾“我们不是反华组织”
中共二十大后再次明确要“解决台湾问题”后不久,国际政治组织“对华政策跨国议会联盟”(IPAC)到访台湾,又一次在议会党派的层面上声援台湾。其发出的讯息是:我们不是反华组织,但也会坚决协助捍卫台湾民主。
美FCC委员访台 行前呼吁封杀TikTok
美国联邦通信委员会(FCC)委员卡尔(Brendan Carr)本週访台,是首位以官方身分访台的现任FCC委员。访台前夕,他向媒体表示,只有封杀TikTok才能带来安全,“没有其他出路”。
中国大陆专家赴台协助救治大熊猫
台北市立动物园的大熊猫团团生病了,两位来自中国大陆的专家于周二抵达台湾协助救治。这是两岸之间难得的接触机会。
欧洲跨国议员团访台 成员曾遭北京制裁
台海局势不断升温之际,曾呼吁各国共同应对北京威胁的“对华政策跨国议会联盟”8位欧洲跨国议员週二访台。盡管北京可能不悦,访团仍坚持访台,此行目的为何?
台北故宫文物受损 初步调查报告出炉
台湾立法委员陈以信公开揭露台北故宫博物院多件文物被损,批评院方领导事后下“封口令”。台北故宫方面公布了初步调查报告并予以反驳。此事在中国大陆已经被上升到“台独”和“去中国化”的层次。
墙外文摘: 普京助阵“习家军”,攻台难以避免?
有评论认为,习近平可能预见未来经济处境不看好,因而把施政重心转向政治和军事。正如没有避免乌克兰战争的爆发,西方也可能同样没办法避免台湾战争的爆发。
台湾同志游行 “向世界展示真正的人权进步”
第20届台湾同志大游行10月29日在台北盛大登场。德国之声访问了参与游行的民众,听听他们对台湾的LGBT权益发展有什么看法。
客座评论:台湾同志游行看两岸性别平权差距
亚洲规模最大的台湾同志游行今年恢复举办实体活动,这个已经有20年历史的活动一路走来筚路蓝缕,代表了台湾性别平权的成果,但也仍有进步空间。而反观中国,则是在这条路上越走越回头。
中盼深化与俄关系 普京称美对台立场错误
中国与俄罗斯外长週四通话,欲强化双边合作,两国领导人也隔空互表支持。针对台湾议题,普京及其密友纷纷做出评论。究竟双方谈话内容为何?台湾如何表态?
台湾开放边境迎接国际旅客
台湾因为疫情封锁边境两年多后,10月13日迎来开放时刻,但占观光客最大市场的中港澳旅客还是限制入境中。
美国防部:中国是头号安全威胁
美国国防部27日发布防卫策略报告,其中除了称俄罗斯对美国构成严重威胁外,也说中国才是对美国最重要的挑战。此外,五角大厦也对金正恩发出警告,说若平壤使用核武,其政权将被终结。
路透:新一届中央军委为可能的对台行动提供凝聚力
中共10月23日公布新一届中央军委成员名单。除习近平连任军委主席外,72岁高龄的张又侠也打破先例,连任军委副主席。他和另一名新晋军委刘振立都参加过越战。其他成员中有两人来自负责台海方向的东部战区。
美再称中国加强对台施压 国台办批动机可疑
美国国务卿布林肯26日再次表示,中国已拒绝过去几十年的台海现状,要加快夺取台湾的时程。与此同时,台湾外长吴钊燮也说,二十大后,预期中国会在外交跟军事上加剧对台威胁。
德语媒体:稳定只是表象
在刚刚结束的中共二十大上,习近平如愿以偿开始了第三个中共总书记任期,就此,八十年代建立起的任期制、集体领导制以及务实的经济政策似乎都已成为过去,而意识形态则开始主导中国社会的各个层面。
德国访台议员:肖尔兹访华姿态应“硬起来”
盡管北京抗议,德国国会议员访团週二(10月25日)仍重申对台支持。多名议员提到,德国总理肖尔兹若访华应谈及人权问题。有议员也批评,德国应减少对华经济依赖,若让中资入股汉堡港将是“错误的决定”。
德国访团会见蔡英文 反对中国武力恫吓台湾
台湾总统蔡英文中周一在总统府接见德国联邦议院“人权委员会”代表团。蔡英文感谢德国在国际上对台湾的支持。率领代表团的议员海特表达德国立场称,台海现状若要改变,只能在和平并且两岸取得共识的前提下改变。
客座评论:中共二十大在台湾的热与冷
中共二十大才落幕,台湾的媒体和智库纷纷举办研讨会,尝试解读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对台湾有何意图,但是一般民众则是兴趣缺缺。
德国人权委员会访团抵台 “期待激动人心的讨论”
继本月初“友台小组”访台后,德国联邦议院“人权委员会”代表团周日抵台。率领代表团的自民党议员海特表示,中国的威胁姿态不应妨碍他们访问和支持与德国有共同民主自由价值观的台湾。
专家:德国和欧盟必须向中国亮出红线
德国总理肖尔茨将于11月初访华,专家认为,在中共二十大闭幕之后,德国和欧盟也应该重新思考他们的对华战略路线。
美海军作战部长:中国可能2024年前攻台
美国海军作战部长警告,美军须为此做好准备。与此同时,美国国务卿布林肯在短短一週内,再提北京欲加速统一台湾。对于这些攻台时间表,专家怎么看?
台湾国安局长:武统台湾将成为中华民族的罪人
布林肯称北京正在加速统一台湾进程,习近平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器。在台海局势升温的背景下,台湾国安局长说,武统不可能赢。
美台联合生产武器?美国务院:检视所有选项
日媒引述消息报道,美国与台湾正考虑联合生产武器,以吓阻中国。美国务院对此不愿正面回应,美台商业协会则证实讨论“处于初始阶段”。
布林肯称北京欲加速夺台 汪文斌批美篡改承诺
中共召开二十大之际,美中外交再交锋。中国外交部週二回应美国国务卿布林肯日前称北京欲加速“统一”台湾的言论。汪文斌指控,美国有关发言不是对承诺的重申,而是“篡改”。两人各自说了些什么?
网络自由报告:台湾全球第五 中国连续八年最差
“自由之家”最新公布的网络自由报告指出:全球互联网自由度连续12年下降,中国第八年连任网络环境最差的国家。
英文媒体看二十大开幕:习近平将带领中国对抗西方
在10月16日的中国二十大上,中共总书记习近平宣读二十大报告,除了总结过去几年的工作,也提到了对未来的目标。德国之声为读者整理了英美媒体对二十大开幕和习近平讲话的解读。
习近平二十大谈台港
中共二十大16日在北京揭幕,首日的工作报告上,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针对台港谈话特别受到关注。涉台方面,习近平强调会反“台独”、反分裂,并不放弃武力统台的可能性。针对香港,习近平则肯定香港“由乱到治”的过程。
习近平二十大开幕讲话 专家学者怎么看?
专家认为,“安全”是习近平本次最关心的问题,此外他还多次提及“中国特色”的重要性。也有学者发现,本次大会不再强调经济发展和经济改革,反而强调“完整”和“全面”发展。
墙外文摘:习近平劫持了中共,还是中共劫持了习近平?
有评论认为,的确有个独裁者统治着当代中国,但那是习近平为之服务的中共,而不是他个人。而且,他和其他人一样,以一种奇怪的方式遭到这个政党的劫持。
二十大首日 习近平:台湾问题是中国人自己的事
中共二十大于10月16日上午登场,多位中共元老出席会议。中共中央总书记、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除了报告过去的成就,也提及中共未来的计划。
东亚紧张局势加剧 中国探测邻国防御能力
随着中国加强“统一”台湾的努力,预计该地区的紧张和对抗会上升。有专家指出,中国目前正在试探美国区域盟友日韩的反应能力和防御决心,同时在政治上和经济上施压。
陆克文谈二十大:习近平让中国“动脉堵塞”
中共二十大即将登场,作为毛泽东以来权力最巅峰的中国领导人,习近平目前面臨哪些挑战?将带领中国走往何方?澳大利亚前总理陆克文近日在活动上分享了他认为二十大值得观察的看点。
台湾边境解封迎旅客 中国续守动态清零
台湾13日正式边境解封,多批国际旅客落地入境,陆港澳人士入境则仍未同步松绑。与此同时,中国仍坚守“动态清零”,二十大前多地却再爆疫情,有中国卫生官员仍出面为该政策辩护。
美智库调查25%台企撤中 专家:台商重布局
美国智库近期一份调查指出,台湾企业似乎正以“破纪录”的水平,将业务从中国和台湾转移出去。德国之声采訪两名专家试图了解背后原因,以及地缘政治风险之下,包含半导体产业在内的台商新布局。
二十大之后 习近平将筹备“统一大业”?
如果习近平如外界预测获得第三届任期,台海两岸的关系会变得更加不稳定吗?一些政界人物和学者已经开始对可能到来的台海战争发出警讯。
专访: 肖尔茨不能在“党皇帝”习近平面前弯腰
虽然德国联邦总理府拒绝证实总理肖尔茨即将于11月初访华的行程,但是德国的经济界据称已经收到了陪同总理一起访华的邀请函。德国智库全球公共政策研究所(GPPI)所长托斯滕·贝纳(Thorsten Benner)表示:发出这种邀请是一个错误。
牵动全球半导体供应链 台政府重申台海安全重要性
在各国高官近日连续针对台湾半导体供应链发表看法后,台湾经济部长王美花11日在华府重申,台湾安全,全球供应链才安全。台湾国防部长邱国正也说,台湾一定要避免战争爆发。
蔡英文:兵戎相见绝对不是两岸选项
10月10日中华民国国庆,总统蔡英文在庆祝大会上提到了两岸问题,也不断将台湾的命运与世界连结,强调一个有民主自由的韧性台湾在全球扮演重要角色,要“给世界一个更好的台湾”。
德语媒体:“残酷的现实政治”
《明镜周刊》的一篇分析文章关注了联合国人权理事会近日关于新疆人权问题的投票,称其是“中国的力量展示”和“残酷的现实政治”。德国《时代周报》则关注了台湾不断下降的出生率以及面对中国的防卫问题。
美国全面加码限制芯片对华出口 台湾表示会配合
这被视为90年代以来美国对华技术出口政策的最大转变:周五华盛顿出台一系列新规,禁止任何使用美国设备制造的先进芯片出口给中国。美国官员表示,与盟友国家就采取类似措施的讨论正在进行中。台湾经济部发表声明称,台湾半导体产业“非常重视遵守法律法规”
分析:芯片界忧两岸战火 但台湾无可替代
8月初美国众议院议长佩洛西访台之后,中国军演让全球芯片行业开始思考在台湾投资的风险,但是在台湾之外并没有更多的选择。
马斯克:建议台湾成为中国特别行政区
亿万富翁、科技大佬马斯克在接受《金融时报》采访时表示,他认为台海冲突不可避免。马斯克建议将台北变为中国的一个“特别行政区”,以防止台海冲突。此语一出,在网上引起巨大反弹。
独家视角:德国议员团访台,带来多少实际利益?
随着乌克兰战争爆发、中国军演,台湾的安危走进人们的视野。德国友台议员的5天访问能带来多少实在的利益?德国之声记者同行访团的多场活动、采访多名议员,询问他们对两岸议题的看法。
德国之声专访台湾人权工作者李明哲
台湾人权工作者李明哲接受德国之声专访,忆述在中国被囚禁那5年,被强迫劳动的经历。李明哲曾被中国大陆司法机关判处有期徒刑5年,褫夺政治权利2年,成为首个以顛復国家政权罪入狱的台湾人,于2022年4月15日刑满获释返回台湾。
前一页面
第22 页,共106 页
下一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