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need to enable JavaScript to run this app.
跳转至内容
跳转至主菜单
跳转到更多DW网站
最新视频
地区
中国
德国
台湾
欧洲
香港
亚洲
主题
人权
新闻自由
法治国家
气候环境
分类
政治
经济
文化
科技创新
焦点
习近平
俄罗斯入侵乌克兰
第二次世界大战
最新视频
电视直播节目
繁
广告
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北约,是欧洲及北美洲国家为实现防卫合作而建立的国际组织。最初目的是为与以前苏联为首的东欧集团国成员相抗衡。及至苏联解体、华沙条约组织宣告解散,北约就成为一个地区性防卫协作组织。
跳转至下一栏 所有相关主题内容
所有相关主题内容
评论:输出民主 梦断阿富汗
德国之声编辑Christoph Hasselbach认为,最晚随着外国军队撤离阿富汗,西方关于能在军事行动配合下在全球实现其价值观的想法亦消失殆尽。
德国撤离最后一批驻扎阿富汗官兵
参与北约坚定支持特派团的最后一批德国官兵乘坐飞机离开阿富汗。至此,德国结束了在阿富汗为期近20年的军事行动。目前还有数千名曾为德军服务过的阿富汗人的前景不明,人权组织警告称,这些人恐怕会遭到塔利班的报复。
回应北约黑海军演 俄军启动防空演习
作为对乌克兰和众多北约国家在黑海联合军演的回应,俄罗斯在被其吞并的克里米亚半岛启动防空演习。
北约黑海军演 俄罗斯视为挑衅
“海风”听起来似乎很浪漫,但其实它是北约在黑海举行的一次大规模军事演习。克里姆林宫方面认为这是一种挑衅行为。
美领衔重振民主联盟 专家:中国面临强大阻力
在美国领衔的国际组织连日来对中国发布猛烈抨击后,专家认为,越来越多国家会将中国视为威胁,而这个趋势也会让以往被视为过于敏感的议题,获得更多国际的重视。
七张图看一周大事
G7、北约、拜登、普京都是本周的关键词,而密集峰会中一个高频词是不在场的“中国”。这周发生了哪些大事?德国之声为您一一梳理。
德语媒体:北约不是在全球伸张价值观的联合体
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开始关注太平洋地区的事态,尤其北约的“中国跟我们的价值观不同”的说法,让《明镜》专栏作者深感不解。China.Table则批评了一带一路沿线强制劳工的现象。
德语媒体:北约不应过度聚焦中国
北约峰会闭会声明中10次提及中国,这是北约历史上从未有过的事情。这足以说明,北京与日俱增的影响力以及遍布全球的扩张行为,已经引起了北约盟友的警觉。
德语媒体:“中国挑战”把北约从“脑死亡”中唤醒?
曾经被法国总统马克龙判定为“脑死亡”的北约,在拜登入主白宫之后焕发出了新的生命力。德语媒体注意到,在美国强势重返世界舞台之后,北约这个西方军事同盟如今也要慢慢恢复元气。
过生日也不消停 特朗普怒批北约G7
6月14日,美国前总统特朗普度过了他的75周岁生日。当天,他对外界发表了一份声明,狠批了近期正在接连召开峰会的G7、北约等美国主导的多边组织,认为美国为这些组织花费了太多钱。
中方批北约渲染“中国威胁论” 美欧修复盟友关系
在北约峰会公报将中国定义为“系统性挑战”之后,中国驻欧盟使团发言人回应相关立场是“冷战思维延续和集团政治心理作祟”。与此同时,拜登继续其访欧行程,媒体披露周二的美欧峰会有望就平息跨大西洋贸易争端达成共识。
北约公报点名中俄 吁盟国共同应战
北约14日结束了为期一天的峰会,并在峰会后的公报聚焦中国与俄罗斯带来的挑战。虽然北约首次将中国列为安全风险,但秘书长斯托尔滕贝格也重申中国非北约的“敌人”。
北约将中国定义为“系统性挑战”
多年来的低调处理将成为过去:北约今后将会针对中国采取更强硬的姿态。据媒体报道,北约峰会闭幕声明会正式将中国定义为“系统性挑战”。此前,白宫已经预告北约将推出“雄心勃勃”的策略。
阿富汗吸毒者:谁来拯救他们
“我想,地狱看上去一定就是这样。人们像动物一样躺在地上,奄奄一息。” Laila Haidari在自己的复健中心救助喀布尔吸毒者,将之视为自己的使命。
拉拢欧洲对抗中俄 拜登:美国回来了
拜登9日展开上任后首次海外出访行程,除了尝试让盟国团结一致外,也会在多场会谈中,聚焦中俄带来的挑战。同时,美国也传出要捐赠5亿剂辉瑞疫苗。
拜登开启上任后首次外访——欧洲行
本周三(6月9日),美国总统拜登携夫人吉尔开启欧洲之行。这是他上任以来进行的首次外访。此次欧洲之行,拜登将辗转数个欧洲城市,与数十位国家领导人会面。
拜登会晤北约秘书长 对华战略是议题之一
拜登首次以美国总统身份出国访问前夕,在华盛顿同北约秘书长斯托尔滕贝格举行了会谈。会谈核心内容围绕跨大西洋关系以及如何应对中国和俄罗斯挑战。
阿富汗当地雇员何去何从? 塔利班要其"悔过自新"
伴随着国际部队从阿富汗撤出,其当地雇员愈加担心塔利班会对他们进行报复,希望国际部队能带着他们一起走。与此同时,塔利班放话,要求这些当地雇员“忏悔”,表示“悔过自新”后会既往不咎。
拜登欧洲之行前表态: 要团结盟友 应对俄中
在即将开启欧洲之行、与普京会面前,拜登发表专栏文章,称将与盟友一起对抗俄罗斯和中国。北约秘书长斯托尔滕贝格也在近日接受德媒采访中表示,俄中越来越紧密的合作给北约“带来严峻威胁”。
北约秘书长:要对北京采取强硬立场
北约外交和国防部长举行磋商会议前夕,北约秘书长斯托尔滕贝格强调要对北京采取更强硬的立场。他指出,中国的崛起给北约成员国带来新机遇,与此同时也带来了严峻的挑战。
事实核查:白俄罗斯迫降客机是否史无前例?
欧盟和北约对一架民航飞机被强迫降落在明斯克机场表示愤怒。俄罗斯却指出,2013年,因为美国想要抓捕斯诺登,玻利维亚总统专机也曾被强迫着陆在维也纳。
德语媒体:若中俄成为密友 欧洲的安全指望谁?
中俄两个大国相互靠近对西方国家的安全构成直接的影响。如果美国对中俄同时开辟两个战场,将毫无胜算可言。《新苏黎世报》发表客座评论分析,美国将关注重心放在亚洲的同时,欧洲国家该如何确保欧洲安全。
德语媒体:民主国家拿什么抵抗中国模式?
《商报》刊评指出,面对中国的不公正崛起,欧洲切忌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而是应当坚持自由开放的市场经济价值观。《世界报》刊登的联邦议员客席评论则认为,民主国家应当打造超越北约的价值观联盟来抵御中国模式的扩张。
北约开始从阿富汗撤军
进驻阿富汗近20年后,北约部队正式从该国撤军,最迟将在今年9月完全撤出。阿富汗当地人民对此喜忧参半。外界也担心随之而来的安全问题。
俄罗斯反制捷克制裁 驱逐20名捷克外交官
在捷克因2014年一场致命爆炸事件于17日驱逐18名俄罗斯外交官后,莫斯科18日下令驱逐20名捷克外交官。
北约盟国支持美国从阿富汗撤军
北约盟国周三同意结束在阿富汗的军事行动。德国总理默克尔和拜登通电话,讨论从阿富汗撤军问题。两国领导人承诺在对阿富汗政策上密切合作。
与美共进退 德英也将从阿富汗撤军
德国国防部长表示将与美国共进退,将于9月11日前从阿富汗撤军。目前,德国仍然有1300名士兵驻守在阿富汗。
美国与德国:重新激活安全合作
周二(4月13日),美国和德国防长在柏林会谈,两人会感受到多条战线上的压力。 为缓和气氛及重建信任,奥斯汀宣布向德国增派500名士兵。
俄罗斯增兵乌克兰边境 北约发出警告
连日来,不断有消息指出,俄罗斯正在向靠近乌克兰边境的地区增兵。对此动向,北约表示了高度忧虑,担心乌克兰东部的停火状态可能遭到破坏。美国总统拜登则向乌克兰许诺支持。莫斯科则警告西方国家切勿向乌克兰派兵。
布林肯:与北约和欧盟的合作较以更关键
美国国务卿布林肯在比利时布鲁塞尔访问的最后一天说,美国有决心修复与北约和欧盟友之间的关系。而这正是北京所不希望发生的。
评论:与美国结盟 欧洲也须付出代价
安东尼·布林肯承诺将全面革新北约同美国的关系。不过,德国之声评论员 Barbara Wesel认为,同这种全新的伙伴关系相辅相成的,也包括更多的责任和义务。
拉拢北约欧盟 美国巩固抗中反俄阵线
美国国务卿布林肯 (Antony Blinken) 24日在北约的演说中对盟国说,美国不会强迫他们选边站,但呼吁盟国对中国的侵略行为共同采取行动,并重申美国将继续支持盟友。
布林肯寻求 "重振 "北约
美国国务卿布林肯在北约外长会议前与北约秘书长斯托尔滕贝格举行新闻发布会,强调美国希望 "重振联盟"。德俄北溪2号和包括阿富汗在内的安全问题都将是北约外长会议的重点。
北约秘书长:必须应对中国
北约秘书长斯托尔滕贝格接受德国之声采访时警告说,中国的崛起为北约成员国带来新机遇,但中国是一个 “不认同我们价值观的大国”。
希望黯淡:北约军事干预利比亚十年后
2011年,北约出手,对利比亚境内起来反抗独裁者卡扎菲的武装团体提供支持。10年过去了,事实证明,与军事干预相连的希望并未能实现。
客座评论:美国难以在东亚撑起抗中联盟
美国新任总统拜登希望通过“四方安全对话”压制北京政府,但政论家邓聿文认为,日本、澳大利亚和印度都因为各种原因不敢完全倒向美国。而华盛顿要在亚洲打造“抗中联盟”更是难上加难。
全球军费创新高: 美国遥遥领先 中国增幅最快
2020年,美国的国防支出遥遥领先,是其竞争对手中俄两国总和的三倍。最新发布的一份报告显示,尽管新冠疫情波及全球,但全世界军费开支仍创下新的记录。
德语媒体:美国和中国——欧洲选谁当“闺蜜”?
特朗普的时代结束了,拜登的时代开始了。想重新领导世界、遏制中国权力野心的美国少不了欧洲这个盟友的帮忙。可是欧洲为什么会显得三心二意?原因要在中国身上寻找。
专访:对抗中俄伊,北约是美国的 "欧洲支柱 "
德国之声(DW)采访了前驻欧美军司令、欧洲政策分析中心(Center for European Policy Analysis)战略研究部主席霍奇斯(Ben Hodges)。他说,目前北约和美国最重要的是要协同行动,而非各行其是。
面对中俄挑战 北约推动变革
法国总统埃马克龙在2019年底表示,在联盟成员土耳其攻击美国支持的叙利亚叛军后,北约已然“脑死”。但现在北约有了新的激活计划。
欧洲人权法院:德国对昆都士空袭调查已尽责
12年前发生在阿富汗的一场惨剧成为欧洲司法机构反复侦办的一段公案。欧洲人权法院现在裁定,德国不必再被继续追责。
朋友还是敌人?中国让北约大梦初醒
一份刚刚发布的报告《北约2030》警告北约,崛起的中国对其构成了 "尖锐的挑战"。但是如果北约仅仅认为中国是“欺凌者”,而非对该地区整体构成"威胁",各成员国会有足够的理由协力反击吗?
德国外长马斯:北约必须正视中国的军事崛起
德国外长马斯(Heiko Maas)表示,在讨论北约改革问题上,必须要考虑到中国军事崛起的问题。而鉴于力量对比的变化,北约也需要一个“自主的欧洲”。
北约不再“脑死”? 改革报告锁定中国
尽管北约在这十年间仍将俄罗斯视为其主要对手,但北约即将发布改革报告,聚焦于应对中国崛起的挑战。
中国外长王毅下周出访日韩
中国外交部长王毅下周将展开对日本及韩国的访问。王毅在访日期间拟与日本新首相菅义伟会晤,并与日本外务大臣就区域议题、新冠疫情及恢复商务旅行等议题进行讨论。
不退群了? 美国拉拢盟友对抗中俄
美国总统特朗普三年多来努力重组甚至解散各种联盟,包括威胁退出北约,现在美国国防部长却喊说要重新找回盟友,这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
因应中国崛起 北约提议重拟战略
去年马克龙批评北约“脑死”,给这个组织一记当头棒喝。北约秘书长周三表示,因应世界局势变化,北约将重新拟定战略,重新定义中国与世界其他区域战争的威胁。
德语媒体: 四国联手 应对中国
日本举行的四国外长会谈显示,虽然建立亚洲北约仍遥遥无期,但至少美澳日印四国已经开始考虑联手应对中国的可能性了。
希腊土耳其海洋纠纷 法国插手
希腊和土耳其都是北约成员国。不过,由于历史原因,两国至今龃龉不断。近期,围绕爱琴海天然气勘探权的纠纷,再次激化了这对“老冤家”之间的摩擦。同为北约成员的法国,则从千里之外派来了军舰,为希腊撑腰。
德语媒体:恩威并济 “驯服”中国
《新苏黎世报》刊文呼吁欧盟削减对中国的依赖性,从而更强硬地对待中国。《世界报》则刊载北约前高官的客席评论,认为北约不妨与中国建立伙伴关系,从而更智慧地“驯服”中国。
前一页面
第9 页,共25 页
下一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