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need to enable JavaScript to run this app.
跳转至内容
跳转至主菜单
跳转到更多DW网站
最新视频
地区
中国
德国
台湾
欧洲
香港
亚洲
主题
人权
新闻自由
法治国家
气候环境
分类
政治
经济
文化
科技创新
焦点
习近平
俄罗斯入侵乌克兰
第二次世界大战
最新视频
电视直播节目
繁
广告
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北约,是欧洲及北美洲国家为实现防卫合作而建立的国际组织。最初目的是为与以前苏联为首的东欧集团国成员相抗衡。及至苏联解体、华沙条约组织宣告解散,北约就成为一个地区性防卫协作组织。
跳转至下一栏 所有相关主题内容
所有相关主题内容
俄罗斯仍将进攻乌克兰?
尽管俄罗斯方面几天前已经宣布从边境地区撤军,美国总统拜登仍警告称,俄罗斯很可能在近期进攻乌克兰。德国总理肖尔茨则认为,依然能够通过外交斡旋化解危机。北约秘书长则对中国也发出了警告。
欧美忧“假撤军” 俄罗斯持续外交周旋
在俄罗斯声称开始将部队撤离乌克兰边境之际,北约与西方国家对相关说法提出质疑,表示目前没有迹像显示俄罗斯已开始撤离部队。同日,爱沙尼亚情报单位对俄军动向也发出警讯。
莫斯科称演习结束并从克里米亚撤军
俄罗斯周三表示,已完成在克里米亚的军事演习,并正在撤军。但观察家和西方国家仍对此表示怀疑。俄罗斯杜马本周二通过决议,呼吁普京承认乌克兰东部分离主义地区顿涅茨克和卢甘斯克为独立国家。
肖尔茨: 北约东扩可能不是我们任内要面对的问题
德国总理肖尔茨2月15日在莫斯科与普京讨论了乌克兰边境局势问题。肖尔茨表示欢迎俄罗斯宣布部分撤军,称北约东扩目前根本不在日程表上。普京则再次申明并不想打仗。
乌克兰仍希望加入北约 肖尔茨:现在不是谈入盟的时候
在媒体报道乌克兰驻英大使称“为避免战争可考虑放弃加入北约”之后,基辅出面澄清表示,寻求加入北约是写入宪法的目标,乌克兰没有放弃的打算。与此同时,德国总理肖尔茨抵达基辅开展斡旋之旅,向乌克兰许诺提供1.5亿欧元新贷款。
乌克兰危机:北约东南欧国家态度不同
俄罗斯和西方阵营就乌克兰问题形成了剑拔弩张的紧张局势,但北约内部,各国立场并不相同,这一点在东南欧的北约成员国当中表现的尤为明显。
客座评论:俄乌冲突 北京倒向莫斯科
前苏联曾是中国的“老大哥”,但随着苏共政权的垮台以及中俄实力的此消彼长,双方的关系已经发生巨大变化。但是出于各种因素,中国和俄罗斯在外交舞台上依然经常彼此支持,“抱团取暖”。尽管如此,政论家邓聿文认为,北京政府在乌克兰危机中如此明显“站队”
美称俄恐近日入侵乌克兰 欧盟盼与普京对话
在全球持续关注乌克兰危机之际,美国白宫安全顾问沙利文6日向媒体表示,俄罗斯可能在未来几天或几周入侵乌克兰,但称外交途径仍为避免冲突的可能选项。此外,多名欧盟领袖预计将出访俄罗斯。
德国总理肖尔茨首访美国
德国总理肖尔茨周日启程,开始上任后对美国的首次访问。此行正值德美在一些国际议题上的分歧凸显。不过肖尔茨和拜登或许会发现他们之间有一些共同语言。
北约秘书长离职后将回挪威接任央行行长
现任北约秘书长斯托尔滕贝格将于今年9月任期届满之后,接任挪威央行行长,预计北约成员国将会在6月的峰会上决定秘书长继任人选。
习近平会见多位铁杆盟友领导人
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于周六举办外宾宴会前会见多国领袖,讨论一带一路、疫情以及能源供应合作等议题。
乌克兰请求德国提供“防御性”武器
与北约盟友英国和美国不同,德国拒绝向乌克兰运送武器、帮助该国抵御俄罗斯可能发起的侵略。基辅希望柏林能改变此一政策,并提供武器协助。
习近平普京于北京会晤 实现 “冬奥之约”
自新冠疫情以来未曾见过面的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和俄罗斯总统普京今日下午于北京进行会晤,双方就军事政治和经贸等方面发表《联合声明》,并签署了一系列合作文件。
乌克兰危机 俄罗斯民众怎么看?
美俄领导人互相指责对方激化乌克兰危机,那么普通民众又怎么看?德国之声驻俄罗斯记者在莫斯科街头随机采访了几名路人。
美国向欧洲增派军队 称不进乌克兰作战
俄罗斯与乌克兰局势紧张之际,美国总统拜登表示,批准增兵到欧洲,共派出2千名士兵前往德国及波兰,此举会否导致情势升级?
战争阴云笼罩乌克兰小学生
俄罗斯对乌克兰的入侵威胁已经让许多西方国家高度警惕。乌克兰东部边境地区的居民们也是如此,当地已经面临多年的冲突局面。现在,那里的孩子们和学校都在为战争爆发做准备。
若俄入侵乌克兰 北约和英国:不会出兵
各方在乌克兰问题上的立场似乎都更加强硬。但北约和英国却分别表示,如果俄罗斯入侵,他们也不会派兵。为什么?
乌克兰总统:西方不要借由俄乌局势制造恐慌
乌克兰总统泽伦斯基说,西方国家和媒体渲染其与俄罗斯冲突的方式将“使乌克兰人付出沉重的代价”,又称拜登总统的强硬言辞是一个“错误”。
拜登:将向东欧派遣美军
美国总统拜登表示,他将在近期内向北约国家派遣少量美军,应对俄乌局势。与此同时,美国国防部长奥斯汀警告,针对乌克兰,俄罗斯总统普京现在已有多种军事选项。
如果俄罗斯入侵乌克兰,欧盟会怎样回应?
欧盟去年12月就对俄罗斯入侵乌克兰原则上达成制裁的共识,惩罚清单也已列好,欧盟还称,制裁机制可以在48小时内启动。
北约统一意志、制定对华政策与措施
北约自2019年首次关注中国在安全政策领域构成对其的风险以来,尚未制定出完整的对华政策,但今年6月举行的北约峰会将改变这一现象。
安全政策专家:西方应联手应对俄罗斯挑衅
德国安全政策专家霍伊斯根认为,面对乌克兰当前的战争威胁,北约必须保持高度团结,德国也应扮演积极角色。
俄乌边境局势紧绷 拜登:普京将采取行动
在俄罗斯持续增加乌克兰边境驻军之际,美国总统拜登19日预测,俄罗斯将对乌克兰采取行动。虽然他说俄罗斯将为全面入侵付出高昂代价,但他模棱两可的回应也招来批评。
德国外长出访俄、乌 “诺曼底模式”重启有望?
德国外长贝尔博克本周出访乌克兰和俄罗斯,试图在冲突双方间斡旋。对这位新任外交部长来说,这是一次棘手的任务。英国已宣布向乌克兰提供武器用于自卫。
美俄就乌克兰召开安全对话 会前双方互不让步
乌克兰东部战云密布,美俄紧张情势也升温到近30年来的新高。两国10日将在日内瓦进行对话,但会前俄方就先表示会议可能提早结束,美方则称不会有突破。两方互不让步的情况也降低了外界对会谈的期望。
北约:不会为满足俄罗斯制造“二等成员国”
北约秘书长表示准备与俄罗斯进行对等的军备控制谈判,但称不能允许俄罗斯对北约发号施令,制造出“二等成员国”。美国和俄罗斯官员计划在下周就核军备控制和乌克兰周边军事集结问题举行会谈。
美俄将于1月10日举行安全会谈
1月10日,美俄将就核军备控制和乌克兰问题举行会谈。两天后,北约和俄罗斯之间也将举行会谈。
默克尔政府下台前批准大宗军火出口
由于默克尔政府在留守执政的最后一刻批准了价值近50亿欧元的军火交易,德国今年的军火出口创下新的纪录。时任财政部长的新任总理肖尔茨被指像骗子。
忧俄军动向 北约危机部队提升战备级别
据德媒报道,鉴于俄罗斯在与乌克兰接壤边境地区大规模部署军队,北约已采取首批军事措施。俄罗斯总统普京威胁,会对“西方的侵略立场”作出“军事技术性”回应。
媒体:北约司令官计划向东欧两国派遣战斗部队
俄罗斯重兵压向乌克兰边境,称旨在迫使西方对莫斯科做出有约束力的安全承诺。但北约似乎不仅不予理睬,更有调兵遣将的计划。
美国称俄罗斯计划对乌克兰发动军事进攻
美国情报部门声称,有证据表明俄罗斯正计划对乌克兰发动军事进攻。针对乌克兰问题,拜登和普京据称将进行视讯通话。
埃尔多安因“安全问题”缺席气候大会
土耳其总统埃尔多安周一表示,由于会议组织方没有满足其代表团在安全方面的要求,他取消了出席联合国COP26气候大会的计划。目前正值土耳其与其西方主要盟国关系紧张之际。
埃尔多安收回“驱逐令”外交风波落幕?
土耳其发出驱逐西方十国大使的威胁,现在看来不会付诸行动。总理埃尔多安已经发出了缓和的信号。这场外交风波的背后是什么?
观察员遭驱逐 俄罗斯暂停北约代表团工作
北约10月6日通报,俄罗斯使团8名成员实际上是未申报的情报官员,将被驱逐。作为回应,俄罗斯也在18日宣布反制措施。德国外长马斯第一时间对于俄罗斯的举动表示忧心。
美日澳印聚首白宫 四方对话剑指中国
本次“四方安全对话”峰会的正式议题是“科研合作与交流”,但实际上,美国总统、日本首相、印度总理、澳大利亚总理9月24日在白宫的会晤,主要还是谈论如何抗衡中国。
德语媒体:妄想左右逢源的欧洲咎由自取
德语报刊评论版周三继续关注被澳大利亚潜艇订单事件搅动的美、欧、中三角关系。《世界报》认为,欧洲人和中国人闷声大发财、拒绝坚定站在美国一边,因此遭到美国惩罚纯属活该。《时代周报》则感叹,中美两国都不再会容许欧洲左右逢源。
德语媒体:鹬蚌相争 渔翁得利
美英澳三国打造的新印太联盟(AUKUS)刚刚签署协定,就引起了传统盟友法国的强烈不满。在抗衡中国的问题上,西方总是难以步调一致。
北约警告中国核威胁 北京:双标
北约担忧,中国无限制发展核武会带来毁灭性的可能。但北京却说,国际社会真正应该感到关切的是北约的“核共享政策”。
德国可能在本周五停止在阿富汗的人员撤离行动
德国国防部和外交部传出的消息称,德国从阿富汗撤离人员的“空中桥梁”行动很有可能在本周五后结束。法国甚至准备周四之后便停止人员撤离。德国总理默克尔表示为了保护阿富汗人,德国愿意与塔利班举行谈判,但不会签订无条件协定。
德国武装阿富汗军队1万把手枪恐落入塔利班手中
北约开始撤军之后,阿富汗大量领土陷入塔利班的掌控之中,许多军人不战而降。德国为阿军提供的枪支有可能最终会落到塔利班的手中。
客座评论:塔利班获胜对世界民主的影响
塔利班比起20年前更重视外交和形象,但是本质并没有发生改变。政论家张俊华认为,在与塔利班打交道的过程中,西方国家应该想出一个办法:不能让好东西都让中国拿去,而烂摊子都由自己来收。
回忆:“八一九”政变加快了苏联解体进程
1991年8月19日,已经摇摇欲坠的苏联帝国发生军事政变,坦克开进莫斯科市内,苏共总书记戈尔巴乔夫被扣押,全世界的目光都投向克里姆林宫,难道刚刚结束的冷战又要死灰复燃了吗?
面对塔利班,政府军为何如此不堪一击?
塔利班在如此短的时间内就接管了几乎阿富汗全境,令西方国家大为吃惊。因为谁都没有想到,装备精良、又受过西方国家长期培训的阿富汗政府军竟如此不堪一击。
评论:挽救阿富汗维和成果,现在还为时不晚
国际社会必须改变其阿富汗策略,向阿富汗民众伸出救助之手,只有这样,阿富汗过去20年所取得的有限进展才能得到保护,更大的悲剧才不至于发生。
塔利班发动攻势 已占领三座省会
阿富汗北部省会城市昆都士被塔利班攻取显然已经只是时间问题。过去三天内,塔利班已经控制了三座省会城市。
阿富汗政府发言人遭塔利班杀害
阿富汗政府发言人梅纳帕尔本週五遭塔利班枪杀而亡,激进的伊斯兰塔利班民兵组织表示,此为对政府的报复行动。自北约部队开始撤离以来,塔利班已经征服了该国很大部分的地区,也成功占领了地理位置重要的省会城市扎兰季。
挪威称议会网络攻击源自中国 北京要求拿出证据
在美国与盟国发布声明谴责中国的恶意网络行为之际,挪威19日也表示今年3月该国议会电邮系统遭受的网络攻击是从中国发起的。对此,中国大使馆要求挪威政府针对相关指控拿出证据。
拜登会见默克尔 德美誓言重建跨大西洋关系
美国总统拜登15日会见即将卸任的德国总理默克尔,双方誓言抵御俄罗斯侵略与中国的反民主运动,并针对“北溪2号”管线丶新冠旅游禁令与疫苗知识产权豁免等有歧见的议题交换意见。
普京签署新安全战略 遏制西方影响
正当俄罗斯同西方国家关系日趋紧张之际,普京总统签署了一项新的安全战略,以阻遏美国及其盟友“威胁”俄罗斯主权的“不友好行为”。
北约部队全部撤出在阿富汗最大基地
驻扎近20年后,北约军队撤出了巴格拉姆(Bagram)基地。观察家们对阿富汗未来安全局势提出警告,塔利班正在迅速重新坐大。
前一页面
第8 页,共25 页
下一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