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need to enable JavaScript to run this app.
跳转至内容
跳转至主菜单
跳转到更多DW网站
最新视频
地区
中国
德国
台湾
欧洲
香港
亚洲
主题
人权
新闻自由
法治国家
气候环境
分类
政治
经济
文化
科技创新
焦点
习近平
俄罗斯入侵乌克兰
第二次世界大战
最新视频
电视直播节目
繁
广告
北京
北京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首都、京津冀城市群的中心城市。北京市行政管辖面积1.64万平方公里,常住人口2173万。
跳转至下一栏 所有相关主题内容
所有相关主题内容
德语媒体:团结一致 抗击西方
媒体看中国
德广联发表评论称,声势浩大的北京阅兵式上,“普习金三人组”的并肩亮相最为引人注目,也标志着一个反西方联盟的出现。《日报》评论称,此次极尽奢华的阅兵活动,既是中国民族主义的狂欢,也是北京争夺全球领导地位的宣言。
国际媒体热议北京“阅兵”
媒体看中国
九月三日,中国在北京天安门广场举行了规模盛大的抗战胜利80周年阅兵仪式,尤其是习近平、普京和金正恩的同框出席引起了国际媒体的广泛关注。
德语媒体:北京大阅兵 刻意挑战西方价值观
媒体看中国
习近平在93阅兵式上说,中国人“坚定站在历史正确一边”。《商报》分析其中深意。《南德意志报》评论:“这是一次与西方价值观背道而驰的大国崛起”。《新苏黎世报》文章认为, “习近平的阅兵式向特朗普发出讯号:中国不再需要西方,但西方却需要中国”。
金正恩“宝贵女儿”北京行引发继承人猜测
朝鲜最高领导人金正恩携女儿金主爱访问北京,引发外界广泛关注。这是金主爱首次在国际场合公开亮相,被视为朝鲜政权继承布局的重要一步。
客座评论:金正恩出席九三阅兵 北京与平壤的双重算计
邓聿文
在中国九三阅兵北京公布的外国领导人名单里,金正恩无疑是最受瞩目的名字。时事评论员邓聿文认为,北京邀请金正恩来观礼,金正恩愿意出席,背后均是算计。
德语媒体:对北京来说,西方已变得无足轻重
媒体看中国
对于天津举行的上合组织峰会以及北京即将举行的的抗战胜利阅兵活动,《南德意志报》发表评论称,中国正在以“多极世界”的愿景吸引众多伙伴,而西方阵营的影响力却在日渐衰落。《法兰克福汇报》发表评论称,特朗普的外交政策,正在促成中俄印的合作。
军事秀肌肉:九·三阅兵将展示哪些武器?
中国将于周三在北京举行盛大的阅兵式,届时将展示一系列新型武器。此次阅兵式被视为对美国军事主导地位的挑战。
中俄印领导人亮相上合峰会 北京彰显地区核心地位
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周一在上海合作组织峰会上发表讲话,抨击国际秩序中的“霸凌行径”。同日,印度总理莫迪与俄罗斯总统普京在峰会间隙会晤,据报道,正式会谈开始前,两人在车中单独交谈近一小时。
北京九三阅兵前夕 重庆大学城出现反共标语投影
中国政府即将举行对日抗战80周年纪念活动,于北京天安门广场举办大规模阅兵,多国领袖都将到场观礼。但在活动前夕的周末,重庆大学城的一栋大楼外墙出现“推翻共产党暴政”、“没有共产党才有新中国”等反共标语,引发关注。
特朗普希望中国参与核裁军谈判 北京拒绝
美国总统特朗普再次提出让中国加入美俄去核化谈判的设想,遭到了北京的明确拒绝。中国外交部称“中美核力量根本不在一个量级”。
中国国航伦敦飞北京航班迫降西伯利亚
一架从伦敦飞往北京的中国客机因发动机故障,在西伯利亚中部地区着陆。
媒体:日本呼吁外国政要不出席北京抗战纪念阅兵
日本媒体称,外交界人士透露,日本政府建议欧亚各国政要不要出席9月初中国举行的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纪念活动,以避免为北京的历史叙事背书。
《图片报》:中俄机密合同显示,普京协助北京演练攻台
德国《图片报》报道称其获得的机密文件显示,俄罗斯不仅为中国定制开发自动化指挥系统,还将提供一批可空投的武器装备。运输方式、作战部署乃至伞降细节已明确列入条款。文件由国际黑客组织“黑月”窃取,德国高层安全部门消息人士向《图片报》证实其真实性。
中俄海军联合军演开启演练阶段
十多年以来,中俄两国每年都定期举行海上军事演习,虽然他们都声称不针对第三方,也与当前国际和地区局势无关,但中俄联合军演无疑受到各界的高度关注。
北京暴雨造成44人死亡 市政府承认防灾救灾仍存在短板
北京市的官员在本周四(7月31日)承认,对于前几日出现的强降雨天气,他们未能做好应对准备。仅在密云区一家养老中心有31位老人遇难。
强降雨造成北京及华北至少40人遇难
自上周开始中国北方地区遭遇大片强降雨,已经造成至少数十人遇难。
为进全球威权国家市场 好莱坞不惜“改头换面”
从脏话“消音”到“补衣”遮体,从删改情节到篡改结局,为迎合审查和进入市场,好莱坞大片在全球多个国家和地区被迫或自愿“改头换面”。面对一边是巨大商业利益一边是严格意识形态红线的中国市场,片方甚至主动修改剧本、自我审查,以换取上映机会。
北京希望“贡献中国智慧” 倡议成立世界人工智能合作组织
人工智能正成为中美竞争的关键战场,而中国显然希望能主导全球人工智能发展。中国总理李强周六提议,建立一个促进全球人工智能合作的组织,呼吁各国就这项快速发展的技术的发展和安全进行协调。
台湾最大规模罢免案临近投票 北京罕见“介入”
本周六,台湾将举行史上最大规模罢免投票,逾两打国民党立委面临被罢免。引人关注的是,中国官方和官媒罕见地介入,公开谴责执政党民进党。罢免发起方指控国民党“亲中”,国民党则反驳称北京言论与己无关。这场内部政治风暴,在两岸关系紧张背景下更显复杂。
中欧关系陷低谷 北京对欧盟制裁提出严正交涉
欧中峰会在即,中国商务部批评欧盟上周对俄第18轮制裁措施中,涉及中国企业和银行的部分,称对中欧经贸关系、金融合作“造成严重负面影响”。欧洲议会前议员包瑞翰向德国之声分析说,欧中关系陷入低谷有四个原因。
德语媒体:经济施压无法令北京屈服
媒体看中国
《法兰克福汇报》发表评论称,对中国经济施压并不会令北京屈服,反倒只会激发更强硬的反应。华盛顿和欧盟必须承认中国的实力及其持久性。《商报》评论称,中国超级列车试运行成功赋予了高速列车新的定义。
北京解除对德国前欧盟议员彼蒂科菲尔制裁
欧洲议会获悉,中国解除了对德国绿党政治人士彼蒂科菲尔(Reinhard Bütikofer,包瑞翰)四年前实施的制裁。此举被视为北京为恢复与欧洲议会对话所作的努力之一。不过,中国仍未解除对柏林墨卡托中国中心等实体和个人的制裁。
赖清德传将访巴拉圭、过境美国 北京:反对“窜访”
巴拉圭总统贝尼亚本週透露,台湾总统赖清德即将在未来一个月内出访该国,引发赖清德可能过境美国的猜测。台湾外交部未证实该项说法,仅表示若有安排将适时对外说明。
“南海仲裁案裁决”九周年 北京:别再拿这张废纸说事
在“南海仲裁案裁决”九周年之际,中国外交部称,“有关‘裁决’是一张非法、无效且没有约束力的废纸。……奉劝有关国家不要再拿非法‘裁决’这张废纸说事”。菲律宾方面则强调了“裁决的合法性受到考验、挑战与破坏”。
欧洲议会谴责中国限制稀土出口 北京批“双标”
在欧洲议会高票通过决议谴责中国限制稀土出口后,中国做出回应,表示“强烈不满和坚决反对”,并呼吁欧洲议会停止在出口管制问题上搞双重标准。
布鲁塞尔:北京不能一边支持俄罗斯一边靠近欧洲
中国外长王毅本周访问布鲁塞尔、柏林和巴黎,与欧盟和德法领导人会晤,也为本月下旬的欧中峰会做准备。在布鲁塞尔,俄乌战争和中东局势是双方可能重点讨论的议题。
北京举办首场人形机器人足球比赛
今年8月,世界人形机器人运动会将在北京登场。作为热身,北京的4个高校机器人足球队于上周六举行了首场此类比赛。
客座评论:抗战纪念阅兵—北京是否会邀请,特朗普是否敢来
邓聿文
如果特朗普和普京一左一右,同习近平站在天安门城楼,观看中国的阅兵式,想想看,这幅画面会让人想到什么。一定是轩然大波,西方舆论对特朗普的口诛笔伐。
消息:北京将干邑白兰地协议与电动车关税谈判挂钩
据知情人士透露,法国干邑生产商已就中国市场的最低进口价格达成初步协议。但是,只有在欧盟针对中国产电动汽车的关税争端取得进展的情况下,中国才会最终同意该协议。
中情局发汉语短片招募线人 北京斥“荒唐可笑”
上月,美国中情局发布两则中文短视频,以中国高层官员面对内斗的不安,和基层人员对体制不满的视角为主题,鼓励中国官员与中情局合作。中国国安部周三斥之为“滑稽表演”。
北约秘书长示警北京军事扩张:非常担忧台湾情形
面对台海局势,北约秘书长吕特周一表示,中国一旦决定对台湾采取行动,也会同时确保其伙伴俄罗斯牵制欧洲的注意力。
华盛顿:中国应阻止伊朗封锁霍尔木兹海峡
在美国军事介入伊以战争、轰炸了伊朗核设施的背景下,美国国务卿卢比奥呼吁中国阻止伊朗关闭霍尔木兹海峡,称因为中国“严重依赖霍尔木兹海峡”来输送石油。中国是伊朗石油最大的买家。有数据显示,目前超过90%的伊朗出口石油销往中国。
客座评论:北京是否愿意看到以伊战争升级?
邓聿文
以伊冲突面临全面升级的风险。中国方面目前的表态还是一贯呼吁止战与对话,但是政治评论员邓聿文分析了北京的复杂心态:一方面战争会冲击到“一带一路”,但如果伊朗成为另一个阿富汗,又会使得美国无法集中精力对付中国。
香港国安法五周年:北京官员强调特区管治权须“掌握在爱国者手中”
港区国安法实施将满五周年,中央港澳办主任夏宝龙在相关论坛上讲话时赞扬该法的实施是香港“由乱到治的分水岭”。鉴于今年年底香港立法会将换届选举,他强调“爱国者治港”的重要性。
以伊战火持续 北京称特朗普“拱火浇油”
美国总统特朗普表示,他希望“真正结束”以色列和伊朗之间的冲突,而不仅仅是停火。而中国政府则呼吁“对以色列有影响”的国家采取行动为冲突降温,而非“拱火浇油”。
稀土既然这么厉害,北京何以没有早点对美打出这张牌
邓聿文
稀土被认为是中国对美反制的“王牌”,但在中美对抗升温的早期,北京为何迟迟未出手?政治评论员邓聿文分析指出,这背后反映出中国在战略判断、政策惯性和对稀土效力评估上的多重考量,也折射出北京面对美方科技围堵的应对逻辑与局限。
美防长香格里拉抛“中国威胁论” 北京如何反击?
美中两大强权之间的分歧,被视为当今世界面臨的主要风险之一。随著美国防长在香格里拉对话上,明确将中国指为“威胁”,以及中方的强硬回击。DW记者李宥臻在现场采訪专家分析指,美中隔阂在这场会议后恐怕将进一步扩大。
北京回应美防长:勿把台湾当筹码,亚太或成“火药桶”
华盛顿与北京关系紧张之际,美防长赫格塞斯在新加坡香格里拉对话的发言引发了风波。他表示:“中国构成的威胁是真实的,而且可能迫在眉睫。”中国外交部回应对方兜售阵营对抗的冷战思维,抹黑中国,并指美国在亚太地区煽风点火,正将亚太地区变成“火药桶”。
德语媒体:俄罗斯绕过欧盟制裁 中国“要为80%负责”
媒体看中国
德国电视一台报道,德国媒体获得一份外交部内部文件,其中提及欧盟对俄制裁的成果与困难。一位欧盟官员称,中国要为“八成绕过制裁的行为负责”。《新苏黎世报》关注特斯拉在中国销量也锐减,专家认为,这与该企业的错误决策有关。
美国警告使用华为芯片 北京称“霸凌”
美国上周警告使用华为人工智能芯片后,北京本周三予以谴责,并誓言将采取措施打击美国的“霸凌”行为。与此同时,正在台湾的英伟达总裁黄仁勋在一次科技展上表示,美国政府对华人工智能芯片出口管制是“失败的”。
客座评论:印巴空战是否会增强北京武统台湾的信心
邓聿文
政治评论员邓聿文认为,最近印巴空战中国出口武器的首次战场胜利,是否会极大增强北京在解决台湾问题上对台动武的可能性,这是外界在目前两岸紧张态势下评估北京的对台战略时需要考虑的一个问题。
德语媒体:原材料 - 北京的王牌
媒体看中国
《法兰克福汇报》评论认为,随着中美关税之争暂时“休战”,中国也部分恢复了稀土出口,但中国此前叫停稀土出口这一事实本身,就已足以让西方警醒。《新苏黎世报》则回顾了香港首富李嘉诚同北京之间的恩恩怨怨。
德语媒体:北京的台湾战略
媒体看中国
《商报》评论认为,北京也深知武力攻台并无绝对把握,因此中国更倾向于以军事施压、舆论操控和政治干预的方式令台湾不攻自破。《南德意志报》评论指出,只有调整自身的财政和产业政策,欧洲才能在中美贸易冲突中立于不败之地。
故宫博物院建院百年 台北与北京“没有计划”共同庆祝
2025年是故宫博物院建院100周年。鉴于两岸关系紧张,台北故宫博物院称今年不会同北京联合举办活动。
客座评论:警惕中美关税战北京拿台湾祭旗
邓聿文
中国大陆鹰派人士利用关税战发表统一台湾的言论。本文作者认为,它们不是狂人呓语,不能等闲视之,要知道,这些言论有大陆强大的民意支持,也有可行性。
白宫新冠网站称病毒源自实验室 北京批“胡编乱造”
美国官方的新冠肺炎信息网站在改版后将“实验室泄露说”作为病毒的“真正源头”。中国政府回应称这一指责毫无根据,并反驳说美国才应该展开溯源工作。
北京举办人机共跑马拉松 机器人冠军“技不如人”
专家认为,这场比赛更像是一场技术公关秀,在中国政府提振国内经济和与美国竞争加剧的背景下引人注目。
跟北京杠上?泽连斯基首度直指中国军援俄罗斯
乌克兰政府称接获情资,显示中国确实在军援俄国。此前,乌克兰才刚召开记者会,称发现了150多位中国公民替俄罗斯作战;会上还有两位中国战俘以中文发言,呼吁中国人不要相信“俄罗斯的谎言”。
北京和特朗普:从礼遇有加到“奉陪到底”
特朗普上任时,中国派出了国家副主席韩正领衔的高规格代表团观礼。然而,中美关系此后却并没有出现分析人士预测的改善,而是在贸易战中针锋相对。路透社引述知情人士称,如今中国商务部、外交部的官员已经被要求取消休假,积极拉拢其他国家共同抵抗美国。
中美脱钩 北京做好准备了吗?
根据美国方面的最新说法,对中国产品加征关税的税率总计并非125%,而是145%。中国方面也在4月11日宣布将对美反制关税全面提高到125%。在这场关税乱战中,中国经济将向何处去?全球经济又遭到怎样的冲击?
前一页面
第1 页,共92 页
下一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