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高温“烤”验 联合国敦促各国保护劳动者免受伤害
2025年8月24日(德国之声中文网)世界卫生组织(WHO)和世界气象组织(WMO)周五(8月22日)发布的报告显示,随着气候变化加剧,高温变得更频繁和极端,室内外工作人员日益面临中暑、脱水、肾功能障碍以及神经系统疾病的风险。白天气温超过40摄氏度,甚至达到50摄氏度的情况越来越常见,而WMO的数据表明,2024年可能成为有记录以来最热的一年。
联合国报告指出,五十年来的研究表明,高温已经对全球约一半人口造成不利影响,不仅危及健康,也带来经济风险。根据国际劳工组织(ILO)的数据,全球超过24亿劳动者暴露在高温环境中,每年因此出现的职业伤害超过2285万起。尤其是从事农业、建筑和渔业的体力劳动者,以及儿童、老年人和发展中国家的低收入群体,风险更高。
报告还指出,高温同样给经济带来压力。研究显示,每当气温超过20摄氏度,劳动生产率就会下降2%到3%。世界气象组织副秘书长科·巴雷特(Ko Barrett)表示:“职业高温压力已成为全球性社会挑战,不再局限于赤道附近国家。保护劳动者免受极端高温的影响,不只是健康的需求,更是经济的必然。”
为应对这一问题,联合国专家呼吁各国政府、政策制定者、公共卫生部门和雇主,尽快采取有效措施保护劳动者。世界卫生组织健康促进、疾病预防与护理助理总干事法拉尔(Dr Jeremy Farrar)表示:“这份新指南提供了基于证据的实用方案,旨在保护生命、减少不平等,同时在气候变暖的背景下打造更有韧性的劳动力。”
报告建议,各行各业和不同地区应该制定针对性的职业高温行动计划,并在制定过程中与雇主、劳工、工会及公共卫生专家密切合作。脆弱群体应被优先照顾,包括中老年劳动者、慢性病患者以及体能较弱的人群,他们更容易受到高温影响。
联合国还呼吁加强教育和宣传,让急救人员、医疗专业人士、雇主和劳动者能够识别并正确处理高温相关症状,避免误诊。同时,支持相关研究、设计可持续且可推广的解决方案,并采用既能保护健康又能维持生产力的技术与创新,也被认为是关键措施。
国际劳工组织职业安全与健康负责人努内斯(Joaquim Pintado Nunes)表示:“这份报告标志着应对全球工作环境中极端高温威胁的重要里程碑。我们与 WHO 和 WMO 一起呼吁采取紧急、协调的行动,以保障超过二十亿劳动者的健康、安全与尊严。”
DW中文有Instagram!欢迎搜寻dw.chinese,看更多深入浅出的图文与影音报道。
© 2025年德国之声版权声明:本文所有内容受到著作权法保护,如无德国之声特别授权,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当行为都将导致追偿,并受到刑事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