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need to enable JavaScript to run this app.
跳转至内容
跳转至主菜单
跳转到更多DW网站
最新视频
地区
中国
德国
台湾
欧洲
香港
亚洲
主题
人权
新闻自由
法治国家
气候环境
分类
政治
经济
文化
科技创新
焦点
习近平
俄罗斯入侵乌克兰
第二次世界大战
最新视频
电视直播节目
繁
广告
伦敦
英国首都,大伦敦区的人口800余万。1831年至1925年间,伦敦为世界最大的城市;而今,围绕大伦敦的城市带依然是全球最大规模的城市圈之一。
跳转至下一栏 所有相关主题内容
所有相关主题内容
伦敦再发汽车冲撞案 袭击目标为穆斯林
周一凌晨,一辆汽车在伦敦北部一座清真寺附近冲撞人群,造成至少一人丧生。警方目前逮捕了一名嫌疑人。英国首相梅表示,将袭击作为恐袭处理,并称这是一起针对穆斯林的袭击。
七张图看一周大事
刚刚过去的这一周,哪些新闻最受关注?七张图一览本周要闻。
警方初步认定伦敦火灾造成至少58人死亡
伦敦一幢高层公寓的火灾点燃了民众心中的怒火。为何火势蔓延如此迅速?建筑材料是否是加速火势蔓延的易燃物?究竟还有多少人被困在楼中?市民为几天来的信息缺乏倍感不满,他们走上街头举行示威。
伦敦大火扑灭 仍有65人失踪
消防员周四终于扑灭了伦敦这幢公寓大楼最后的火苗,同时搜寻遇难者。英国首相梅视察了现场。截至周五,已有至少30人在大火中丧生。英国《太阳报》周五报道称,仍有65人失踪。
伦敦高层公寓楼深夜起火
英国伦敦西区一栋24层高的公寓楼周三(6月14日)凌晨发生严重火灾,整栋大楼几成废墟。伦敦当地警察局称,大火已造成至少17人死亡。
伦敦高层公寓楼大火死亡人数升至12人
伦敦市里一幢27层的大楼几乎一片火海,约有200名消防员投入救火。媒体此前报道还有人员被困。大楼内有120套住宅。
七张图看一周大事
过去的7天,世界上连续发生了许多重大事件:英国大选、科米作证、伊朗的恐怖袭击、伊万卡中国代工厂维权人士被捕……发生的事情实在太多,以至于卡塔尔遭孤立、伦敦发生恐怖袭击都仿佛是很久以前发生的一般。
伦敦恐袭嫌犯曾上纪录片“隔壁的圣战者”
上周六伦敦恐袭的三名嫌犯中,有一人曾出现在去年的一部电视纪录片上。伦敦市长呼吁警方“回应合理的疑问”。三名被击毙嫌犯的身份目前已被警方确认。
伦敦桥恐袭发生的那一刻
袭击者驾驶一辆厢式货车冲入人群、执刀杀人,伦敦的一个夏夜,刹那间成为悲剧之夜。
警方公布两名制造伦敦血案凶手身份
在恐怖组织“伊斯兰国”宣布对最新的伦敦血案负责后,伦敦警方公布了两名制造血案的凶手身份。
伦敦再爆袭击七死数十人伤
周六夜间伦敦中心地带发生两起恐怖袭击。一辆小货车在伦敦桥上冲撞行人;另外一起袭击发生在闹市区博罗市场。据警方消息两起袭击已造成7人死亡。
英国国会大厦再现恐袭警报
英国警方在距离英国国会大厦仅有数百米的地方逮捕了一名涉嫌恐袭分子,大约在一个月之前,伦敦刚刚经历了一起恐袭事件。
欧委会对法兰克福伦敦证交所合并叫停
欧盟委员会周三对法兰克福同伦敦交易所合并的申请予以驳回。这已是这桩计划17年里第3次告败的尝试。
苏格兰议会:再来一次公投!
本周二,苏格兰议会投票同意举行第二次独立公投。不过这个结果必须获得伦敦政府的批准。
7张图看一周大事
解放军部署东风16导弹瞄准台湾;中国取代日本成为韩国人最不喜欢的国家;李克强访问澳大利亚;港媒:“习近平思想”今秋或被写入中共党章;英国伦敦发生暴力袭击案;中国男足小胜韩国;香港举行特首选举。
英国国会袭击案 动机何在?
袭击者到底是怎样一个人?他为什么要发动袭击?为什么这次的袭击者年龄高达52岁?英国国会袭击案发生两天之后,还有许多未解的谜团。
伯明翰-伊斯兰主义的老窝?
围绕伦敦发生的袭击事件,警方周五又在英国西北部的伯明翰周边逮捕了两名嫌疑人。在伯明翰较为贫困的城区,居民以穆斯林为主。那里的居民担心普遍成为被怀疑对象。
袭击者身份公布 警方称早有前科
英国警方周四公布了伦敦恐袭肇事者身份——52岁的卡里德·马苏德(Khalid Masood)。这名出生在英国的袭击者有多次犯罪记录,受到过当局调查。
英国国会袭击案
3月22日下午,英国国会大厦前的威斯敏斯特桥上,一辆汽车连续冲撞多人,导致数十人受伤。随后,这辆汽车撞在议会大厦门外的铁栏杆上。驾车男子跳下汽车,刺死一名警察后,被其他警察开枪击毙。
电动出租车革命
在伦敦黑色出租车无处不在。现在,一家中国公司要对其运作方式进行一场变革。
警方:国会袭击案为"伊斯兰极端主义恐袭"
周三下午,英国国会大厦发生暴力袭击案,造成至少5人死亡。下议院领袖利丁顿表示,警方已经将一名冲入大厦的袭击者击毙。而在国会大厦前,此前则有一辆汽车冲撞多人。伦敦警方判断这是一起具有“伊斯兰极端主义背景”的恐怖袭击。
伦敦于3月29日正式申请退欧
英国首相梅决定将公投结果尽快变为现实。欧委会说,已为此做好准备。
走近机器人
他们不但懂礼貌,甚至还会说话,有些还会用微笑来吸引参观者的目光。在伦敦科学博物馆里可以和机器人零距离接触。
英国高院:退欧先要议会批准
伦敦最高法院周二作出裁决:英国政府在宣布启动退出欧盟程序之前,必须获得议会批准。伦敦目前的退欧计划可能会打折扣。
不容错过!2017年欧洲十大新博物馆
博物馆在保存人类文化遗产方面起到重要作用。世界上的博物馆形形色色,新的博物馆在不断增加。今年欧洲又有哪些必看的新博物馆?
伦敦"魔幻灯节"
主办方称,今年的主题是“探访丝绸之路”,去年的灯节取得巨大成功。
伦敦为“退盟”战略确定方向
今年7月,多数英国公民在公投中投票同意本国退出欧盟。现在,英国国会下议院表决批准了“脱欧”时间表。
爆料克林顿惹祸?阿桑奇被“断网”
“维基解密”网站通报说,厄瓜多尔切断了该网站创办人阿桑奇的网络接驳。2012年以来,阿桑奇一直处于厄瓜多尔驻伦敦大使馆的政治庇护之下。
你说你要一场变革?- 反叛者的年代
六十年代究竟给大众流行文化带来何种影响?正在伦敦举办的一场展览深入探索了这一问题。
国航杂志提示游客“安全区域” 伦敦人不高兴
中国国际航空公司机上杂志里有关伦敦旅行的一则小贴士,被指责为种族歧视,引起当地舆论哗然。还有民意代表要求国航道歉。
韩国证实“失联”朝鲜驻英外交官叛逃
朝鲜驻英国大使馆的一名外交官几周前失去联络,据称已携家属出逃第三国。现在,韩国政府已证实了这一消息,并称这名外交官已到达韩国。
奥运赛场“药味十足”
兴奋剂问题在本届奥运会上也是高度敏感话题。活跃在本届里约奥运的运动员当中,有多少是“不干净”的选手呢?
伦敦房市何去何从?
英国公投脱欧后,房价大跌,对于想低价买房的人当然是难得的机会。该国房市走向取决于英国和欧盟的谈判结果。这场谈判将旷日持久,但是有一点现在已经可以肯定。
伦敦持刀袭击案 一死五伤
一名19岁青年在伦敦市中心持刀行凶,刺死一名女性、致多人受伤后被警察制伏。
英镑贬值 中国人抄底英国房产
英国人公投选择退盟之后,英镑贬值,更加刺激了中国人借机到英国抄底买房的热潮。
脱欧公投后 伦敦房价跌不停
多年来,伦敦房产市场被越炒越热。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房价最高上涨80%。而如今,尤其是公投之后,房产市场迅速降温,房价也随之走低。
公投后,伦敦人变了吗?
英国公民以52%的微弱支持率赞同退欧,但在伦敦,60%以上的公民支持留在欧盟。公投一个月之后,伦敦的气氛有什么变化吗?
专访:伦敦新内阁令人有哪些期待?
虽然新任英国首相特雷莎·梅反对英国退出欧盟,但她还是将一些重要领域交给了脱欧派。
法兰克福——欧洲的新晋金融中心?
在英国退欧的喧嚣中,很多法兰克福人不禁疑问,这个德国城市是否会取代伦敦,成为欧洲最重要的金融中心?
伦敦万人示威抗议公投结果
英国“退盟”公投结果能否翻案?对此英国政治高层明确表示不可能。但是周六(7月2日),伦敦街头又有数以万计的人游行示威,反对英国退出欧盟。
伦敦成千上万金融业饭碗堪虞
全球最大金融市场之一的伦敦金融城约有雇员35万,生产总值占英国经济总量的四分之一。这一情况将发生巨变。在英国退盟后,伦敦金融市场迄今独享的一大优越地位可能不保。
英国公投:热议数月久 今朝定乾坤
对英国和欧洲来说,这都是历史性的一天。为"留欧"疾呼造势的英国首相卡梅伦周四现身投票站时表现低调,德国总理默克尔再次发出"请留下"的邀请。
十爱英国
英国即将在6月23日就“退欧”一事举行全民公投。很多人都对英国表示出“亲 ,你别走”。德国之声Euromaxx节目归纳总结了欧洲人对英国的十种爱。
伦敦禁大众交通刊登“羞辱身材”广告
去年伦敦地铁登出的“沙滩身材”海报让半个城市炸开了锅。许多民众对此类鼓吹“完美身材”的广告大表反感。伦敦新市长宣布,未来将禁止大众交通刊登“羞辱身材”的广告。
与欧盟"友谊的小船"该不该翻? 英国人这么看
英国即将举行公投决定是否与欧盟分道扬镳。外界众说纷纭,唇枪舌战。作为当事人,英国民众有着什么样的看法呢?德国之声记者在公投之前走访英国各地,聆听了选民们的心声。
北京奥运药检复查 31名运动员不合格
国际奥林匹克委员会(IOC)周二下午公布对北京奥运会运动员药检复查的结果,其中31名运动员的复检结果呈阳性。涉及12个国家,6个体育项目。
"英国退盟"日记:伦敦-布鲁塞尔-巴比伦
本台驻伦敦记者Gerhard Elfers认为,英国人可能有许多退出欧盟的理由。如果结局最终如此,那么正统的英语语言将再次受到重击。
伦敦前市长约翰逊将欧盟比作希特勒
支持退欧最著名人物、伦敦前市长约翰逊谴责欧盟奉行的道路如同当年的希特勒,试图建立超级国家。与此同时,英国为退欧和留欧举行公投的宣传活动进入最后冲刺阶段。
视频显示英女王说中国官员"非常粗鲁"
英国女王跟该国负责安全的官员的一段对话被拍后公开,当中女王说,去年习近平访英期间中国官员曾对待英国驻华大使"非常粗鲁"。
伦敦迎来首位穆斯林市长
未等计票完全结束,人们就已向萨迪克·汗表达了祝贺。现在,随着正式计票结果公布,这位工党人士被确认为下届伦敦市长,这意味着,这个具有世界影响的大都市将拥有该市历史上首位穆斯林。
前一页面
第3 页,共9 页
下一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