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need to enable JavaScript to run this app.
跳转至内容
跳转至主菜单
跳转到更多DW网站
最新视频
地区
中国
德国
台湾
欧洲
香港
亚洲
主题
人权
新闻自由
法治国家
气候环境
分类
政治
经济
文化
科技创新
焦点
习近平
俄罗斯入侵乌克兰
第二次世界大战
最新视频
电视直播节目
繁
广告
习近平
2013年起,习近平任中国共产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领导人。
跳转至下一栏 所有相关主题内容
所有相关主题内容
美媒:习近平不会亲自出席特朗普就职典礼
美国《华尔街日报》引述了解北京方面想法的人士说,为避免危及习近平的权威和信誉,习近平不会亲自飞往华盛顿出席明年1月20日举行的特朗普就职典礼。
释出积极信号 中国明年有望摆脱经济委靡?
中国在例行经济决策会议中宣布,明年将推出“更积极有为”的财政政策,态度显得“异常紧迫”,被认为是为了应对特朗普2.0的关税冲击。但北京提出的一系列举措,在多大程度上能有效刺激经济、提振消费者与企业的信心?
美媒:特朗普邀请习近平参加他的总统就职典礼
美国哥伦比亚广播公司援引多位消息人士的话称,美国候任总统特朗普已邀请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出席下个月即将举行的美国总统就职典礼。中国是美国地缘政治上的头号对手,而中国领导人出席美国总统就职典礼将是史无前例的。
习近平称贸易战没有赢家
习近平希望中美保持对话、相向而行,称关税战、贸易战、科技战违背历史潮流和经济规律,不会有赢家。
德语媒体:阿萨德下台对中国也是问题
《法兰克福汇报》写道,北京曾与阿萨德政权走得很近。去年,阿萨德一家在中国度假长达六天,还签署了叙利亚加入一带一路的协议。《经济周刊》关注,大众关闭南京工厂还只是第一步。
特朗普拒绝承诺协防台湾
在日前播出的采访中,候任总统特朗普称胜选后他已同习近平电话沟通,他还表示不会承诺协防台湾。
客座评论:大众汽车出售新疆工厂到底意味什么?
张俊华
大众汽车出售在新疆首府乌鲁木齐的一家合资装配厂,以及在新疆地区的两条测试跑道。 这一事件引起不少关注,对大众新疆设厂的批评者自然欢呼。政治学者张俊华则认为,其实大众的做法值得人们作进一步的思考。
赖清德“过境外交”:对中美释放什么信号?
在中国强烈抗议之下,台湾总统赖清德持续展开在南太平洋的友邦外交之旅。专家分析,此时正值美国政权的过渡期,赖清德政府有意向美国总统当选人特朗普“示好”,而习近平则可能在“秀肌肉”的力道上有所克制。
印度希望审慎恢复对华经贸关系
今年十月,中印双方就结束边境对峙达成协议,此后双边关系出现明显缓解。本周二,印度外长苏杰生表示,印中双边关系的“其他领域”也应得到改善。
北京证实中美换囚 中方换回国安部官员
美国和中国各自释放了3位囚犯,美方释放的人包含中国国安部官员,中方则以美籍港人、“爱国侨领”梁成运等人作为交换。同时,美国也下调对华旅游警示;中国外交部表示肯定,并称中方“历来反对人为制造的‘寒蝉效应’”。
中共中央军委政治工作部主任苗华被查
周四,中国国防部发言人吴谦在北京例行记者会上表示,中央军委委员、政治工作部主任苗华涉嫌严重违纪,已被停职并等候调查。这是中国军队反腐斗争中落马的最新一名高级官员。
默克尔新书《自由》:谈及普京、习近平以及前东德童年
默克尔回忆录问世,并将在从中国到美国的30多个国家出版。本周二,默克尔在柏林出席新书推介会,回答了主持人特别是有关乌克兰战争的提问。她在回忆录中也提及中国国家领导人习近平。
德语媒体:中国的外交攻势
过去一周来,中国在国际舞台上有一系列引人注目的表现:习近平在亚太经合峰会和G20峰会上承诺帮助南方国家发展经济,联合国气候会议上,中国俨然成了发展洁净能源的最积极倡导者。
白纸两週年:中国能迎来另一场大规模抗争吗?
2022年底,“白纸运动”随著防疫政策松绑、北京重手打压示威者而告终。盡管这波抗议未能对中国社会带来重大变革,但现居德国的一位白纸亲历者告诉DW,中国内部深层的社会矛盾仍在延续,未来可能引爆一场“灾难”。
德语媒体:“习会震撼你”
《南德意志报》题为“习会震撼你(Xi will rock you)”的文章关注在河北石家庄举办的一场摇滚乐比赛,回顾了摇滚乐在中共治下的历史。《商报》对特朗普表态称将对中国及墨西哥、加拿大加征关税发表评论。
客座评论:特朗普会放弃台湾吗?
邓聿文
也许特朗普并不认为台湾很重要,甚至可以拿来与中国“交易”。但在美中关系日益趋向对抗的大格局之下,即便是特朗普也不能忽视台湾的战略价值。
德语媒体:欧洲需要去适应中国
过去一周来,中国在南美展开了积极的外交攻势,中国党和国家领导人习近平先后出席了利马的亚太经合组织(APEC)峰会和里约热内卢的二十国集团(G20)峰会。
特朗普二进宫:双线作战还是联欧抗中?
特朗普胜选重返白宫后,外交政策的头号对手无疑仍是中国。无论是军事和经济上,中国都对美国的霸权地位构成挑战。专家认为,联欧抗中对美国最为有利,但特朗普是否也这么想呢?
特朗普2.0时代 澳大利亚该如何在美中之间站稳脚步?
澳大利亚总理阿尔巴尼斯在巴西出席G20领袖峰会时,与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会晤。澳中关系近年有所好转,但随著国际局势面臨特朗普重返白宫的变局,学者向DW表示,美中未来的政策走向,势必影响被夹在中间的澳大利亚。
客座评论:北京的四条红线——习近平的“热战”信号
张俊华
习近平给美国划的四条红线,最重要的一条就是台湾问题。这意味他要动真的。这也意味着北京已经开始准备从“冷战”升级到“热战”。
习近平拉拢卢拉 中国升级与巴西双边关系
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20日与巴西总统卢拉会谈,把双边关系升级为“命运共同体”,但巴西仍未加入北京力推的“一带一路”。随著特朗普即将上任,国际开始为美国外交走向“反多边机制”做准备;外交人士分析,中国已展露“补位”野心。
G20现场:“联巴制美” 习近平给特朗普下马威?
G20峰会落幕,各国通过的宣言强调反贫穷、维护多边主义、因应气候变迁等,与主办国巴西和中国的态度不谋而合。中国屡屡强调“全球治理”与“公平世界”,占尽锋头。如果巴西是本届队长,中国可谓是这届掌旗手。
马克龙与习近平在G20峰会面晤
在里约热内卢G20峰会的第一天,马克龙谈到了一个“非常分裂的”世界秩序,并指责美国和中国“无视”国际贸易规则。 习近平则表示,世界正进入一个“动荡和变革的新时期”。
肖尔茨会见习近平:没有人应该生活在对邻国的恐惧中
中德两位领导人借G20里约峰会之机,就俄乌战争、国际刑事已经双边关系进行了闭门会谈。这有可能是肖尔茨最后一次以联邦总理身份会见习近平。
英相与习近平谈人权 中方驱离外媒
继英国外交大臣拉米上月访华之后,英国首相斯塔默在里约G20峰会期间会晤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这是两国领袖时隔6年多以来首次会晤。
G20峰会:习近平走上C位 联合宣言沦空谈?
G20高峰会18日在巴西登场,但由于拜登即将卸任、俄罗斯总统普京未出席,中国领导人习近平成为本届会议的核心人物。盡管联合宣言涵盖俄乌冲突、富人税等重要议题,但对于实际执行,各方仍无共识。
记者手记:秘鲁街头看见的Chifa与“中国制造”
中国在APEC峰会可说占尽锋头。习近平曾提及2024年是华人正式移民到秘鲁的175週年,也谈到“Chifa”这个中秘混和的独特菜肴。记者与当地青年同业问起了“Chifa”,也在利马街头看见中国影响力。
印度成功试射高超音速导弹
印度国防部长辛格称,试射超高音速导弹获得成功,是印度导弹技术发展过程中的“重要里程碑”。至此,印度已成为继美国、俄罗斯、中国、朝鲜之后,第五个掌握超高音速导弹技术的国家。
最后一场拜习会 中美领导人在秘鲁会晤
11月16日举行的拜习会上,中国领导人习近平警告美国不要在台湾问题上超越“红线”。美国总统拜登则强调,美国反对任何单方面改变台海现状的尝试。这有可能是拜登总统任内,双方的最后一次直接会晤。
德语媒体:中国会想念拜登吗?
拜登与习近平进行卸任前最后一次会谈受到德媒关注,有德国媒体指出,特朗普将重返白宫:“北京很可能很快就会带着怀念回想起拜登的执政期。“而《法兰克福汇报》的一篇评论则聚焦中国在俄乌战争的立场指出,真正的中立从来就不存在,北京是俄紧密的政治盟友。
分别会见中国和美韩领导人 日本首相都谈了什么?
在首次与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的面对面会谈中,日本新任首相石破茂表达了对中国军事活动增加的担忧。美、日、韩领导人会后的联合声明中也专门提及南中国海和台湾议题。
台湾APEC峰会代表邀请拜登访台
出席APEC秘鲁峰会的台湾代表林信义周五与美国总统拜登会晤交谈,并邀请他在不久的将来访问台湾。林信义还与习近平并排出席经济领袖晚宴,间隔7位领袖的距离。
APEC秘鲁现场:中国的“实质影响力”究竟做到何种地步?
在APEC峰会期间,中国展示了其在东道国秘鲁的影响力。专家分析指出,长期博弈是中国的地缘政治与商业哲学。南美棋盘上胜负还未到最后,但中国占的面积只会愈来愈广。
肖尔茨可能最后一次以联邦总理身份见习近平
柏林政府圈内一位消息人士周五透露称,德国总理肖尔茨将于下周二在巴西举行的G20峰会期间与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举行一对一会谈。
APEC秘鲁峰会召开 最后一次“拜习会”将登场
在此次峰会上,拜登将于周六与习近平进行卸任前最后一次会谈。特朗普的政策前景已为此次峰会蒙上阴影。
FBI:中国黑客入侵美“多家电信公司”
美国联邦调查局周三称,调查显示,与中国有关联的黑客窃取美电信公司的用户通话记录以及数目有限的政界人士的通讯信息。与此同时,美国总统拜登在会晤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时,也将提及美国对据信为中国黑客行动的调查。
特朗普回归前最后的拜习会 美中打算谈什么?
美国已证实将在本週末举行“拜习会”,希望在美国的政权过渡时期,保持美中关系的稳定。与此同时,特朗普属意的“贸易沙皇”人选正在积极推动加征关税计划,打算对中国进口产品施加60%的关税。
与中国在南美的贸易战 特朗普已经输了?
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齐聚秘鲁首都利马之际,中国在该国以及南美的经贸影响力引人关注。习近平前往秘鲁与会,预计将为中国在该国修建的巨型港口钱凯港剪彩。无论在特朗普第一任期还是拜登任期内,中国都进一步扩大了在这一被视为美国后院的地区的投资。
珠海汽车无差别冲撞市民事件致35人死亡
珠海航展举办前一天,一名男子驾驶越野车冲撞该市体育中心内的市民,导致35人死亡、43人受重伤。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和总理李强指示要严惩凶手。
向特朗普释信号?“拜习会”最终场传APEC登场
白宫明年即将易主,在拜登政府执政尾声,有消息指拜登卸任前将与习近平将在南美洲最后一次会晤。部分观察认为这次“拜习会”不会有实质成果,但也有专家主张,这是间接向下一任美国总统特朗普表达“不要破坏中美关系”。
客座评论:中国还能对朝鲜施加影响吗?
吕恒君
金正恩派兵援俄的背景并不简单。除了希望从普京那里换到一些实际好处之外,更深层的动机可能是增强军队实战能力,以配合其不断崛起的核武实力。在这样的背景之下,北京对平壤具有还有多少实际影响力?
习近平电贺特朗普 提“合则两利 斗则俱伤”
特朗普赢得美国大选后,中国国家领导人习近平致电特朗普祝贺当选,并表达了对未来中美关系的期望。习近平所期望的“健康关系”能否实现?
客座评论:特朗普卷土重来 习近平要抓紧时间?
张俊华
特朗普以压倒性优势重新当选美国总统,而且共和党占据参议院大部分席位,这是很多政治预测家在大选之前没有预料到的。表面上看,这是美国保守主义的一大胜利,但实际上更是世界威权主义的一大胜利。而这一切,对亚太地区的安全很不利。
特朗普 vs. 卡玛拉·哈里斯:中国偏好谁当选美国总统?
距离2024美国总统大选只剩一週,中美学者对北京心目中偏好的人选意见分歧,但趋近一致的观点是,无论最终谁当选,北京都不太可能迎来一个对中国友好的美国政权。
客座评论:印度为什么“突然”与中国握手言和
邓聿文
今年金砖喀山峰会和外界预期的没有太大出入,倒是中国和印度在会议之前突然宣布达成边界协议,双方恢复到2020年的实际控制状态,出乎外界预料。有迹象显示,印度为达成协议做出一定妥协。这次令人意外的中印和解之下,到底透露了怎样的讯息?
德语媒体:金砖国家峰会应给欧洲敲响警钟
《新苏黎世报》评论认为,喀山金砖国家峰会应给欧洲敲响警钟,西欧还生活在想象的安全泡沫之中。《世界报》聚焦德国豪华汽车品牌梅赛德斯-奔驰第三季度利润腰斩的情况。
习莫会后中印关系将怎样发展?
金砖喀山峰会期间上演了习莫会,之前中印双方就边境冲突问题达成了一致。但这些能否带来双边关系的迅速改善,化解两国之间存在的深刻的不信任?
客座评论:Chindia 是否会再次到来?
张俊华
中印最近的和解是习近平“西松东紧”外交一盘棋重要的一招。这对民主阵营来说是一个重要的警告。中印今后5年间在贸易方面极有可能打破纪录,出现一个蜜月期。而民主阵营更期待则是,印度能否在5年后,真正实现独立自主,并跳出中国的阴影。
《喀山宣言》反单边制裁 欧盟批普京滥用金砖
金砖峰会发布的联合公报中,对于西方针对俄罗斯、伊朗等峰会与会国所实施的单方面制裁提出批评,称这些制裁对相关国家的最贫困民众造成了伤害。公报呼吁立即取消这类制裁。
习近平与莫迪会谈:妥处矛盾分歧
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周三与印度总理莫迪进行了五年来的首次正式会谈。习近平表示,两国应该加强沟通和合作,妥处矛盾分歧。
前一页面
第6 页,共86 页
下一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