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need to enable JavaScript to run this app.
跳转至内容
跳转至主菜单
跳转到更多DW网站
最新视频
地区
中国
德国
台湾
欧洲
香港
亚洲
主题
人权
新闻自由
法治国家
气候环境
分类
政治
经济
文化
科技创新
焦点
习近平
俄罗斯入侵乌克兰
第二次世界大战
最新视频
电视直播节目
繁
广告
习近平
2013年起,习近平任中国共产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领导人。
跳转至下一栏 所有相关主题内容
所有相关主题内容
媒体:马克龙、冯德莱恩在中国扮演红白脸?
继西班牙首相桑切斯访问北京之后,法国总统马克龙和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也先后飞抵北京,开启了二人的中国行。相当长一段时间以来欧中关系一直很紧张。欧洲一些国家的报纸纷纷发表文章评论“马冯中国行”究竟能改变什么。
北约警告中国勿援俄 北京要求反躬自省
北约近期举行外长会议,中俄关系成为议题焦点,週三(5日)北约秘书长更警告中国若援俄,将会是“历史性错误”。对此,中国怎么说?
长平观察:“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
因为一句话中漏掉习近平的名字,《人民日报》上周在全国范围紧急召回当日已出版并分发的数百万份报纸。时评作家长平分享了他在中国媒体做值班编委时面临的误植压力。
德语媒体:减少对华经济依赖刻不容缓
俄罗斯发动侵乌战争之后,德国对俄罗斯天然气的严重依赖让德国付出了惨痛的代价。有鉴于此,德国政界此后不断发出减少对华经济依赖的呼吁,但最新的统计数据显示,去年德国企业的在华投资额又创下了历史最高记录。
拉夫罗夫:西方试图在俄中关系上插入楔子
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认为,西方谈论俄中之间的不平等以及莫斯科依赖北京,均旨在这一关系中插入楔子;而欧盟对俄立场意味着它已"失去"了后者,如果必要,莫斯科会以强硬方式应对。
马英九提两岸同属中华民国 为何没事?
马英九访问中国期间,多次提到中华民国和其总统职务,但中方并未抗议或抵制,也没有降低接待规格,这是为什么?专家怎么说?
墙外文摘:普京会“听中国人的话”吗?
有评论认为,当下俄罗斯政权的本质是白人至上主义——甚至普京对西方的厌恶也来源于“西方变得越来越不像西方了”。这意味着“听中国人的话”,并不存在于俄罗斯政治精英的词汇列表里。
涉嫌诈骗 富商郭文贵谋求保释
在因涉嫌大规模诈骗而被捕两星期后,流亡美国的中国富商郭文贵向美国司法机构申请保释。他的律师团队指出,被控犯有诈骗罪的其他被告也都获得了保释。与此同时,他的组织正计划拍卖未接种新冠疫苗者的精子和卵子。
习近平会见李显龙 宣布提升中新伙伴关系
新加坡总理李显龙到访北京,于周五会见了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两国发布联合声明宣布将建立“全方位高质量的前瞻性伙伴关系”,致力于今年内完成自贸协定的议定书签署。据中国官媒报道,李显龙在会晤中反对在国际事务中“非黑即白,选边站队”。
西班牙首相访华 鼓励习近平与泽伦斯基对话
桑切斯本周先到海南参加博鳌论坛,接着再到北京与习近平见面。他称已当面敦促习近平与乌克兰总统泽伦斯基进行对话,同时肯定中国“反对使用核武器”的立场。
客座评论:习近平外交攻势下 民主国家面临陷阱
自从美中之间爆发”气球事件“后, 习近平调整外交政策,开始积极全面展开外交攻势,努力借助他国的帮助使中国成为能够对抗西方阵营的另一极主导力量。而在这个关键时刻,西方有些国家的领袖很可能掉入中国设计的外交陷阱。
媒体:中纪委在海外部署反腐执法人员
消息人士指出,中共中纪委法在一带一路和G20国家部署官员,加大在海外的行动,可能会引发其他国家不满和恐慌。
批准“对话伙伴”地位 沙特向加入上合组织再迈一步
上合组织的扩大计划进一步推进:沙特阿拉伯内阁3月29日批准沙特王国以“对话伙伴”地位加入上海合作组织。上海合作组织由中俄主导,被视为一个与西方机构抗衡的政治、经济和安全组织。
泽连斯基喊话习近平:想在乌克兰和他谈谈
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本周二在接受美联社采访时喊话习近平,表示想和他在乌克兰谈谈。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对此回应称,没有可以提供的信息。克里姆林宫发言人表示,俄罗斯无权提出习近平该不该访乌的建议。
中国和美国能携手结束乌克兰战争吗?
如果中国愿意,它可以给俄罗斯施加巨大的压力。与此同时,对战争的疲倦情绪正在美国蔓延。这两个强有力的对手可以一起为和平而做出努力。
消息人士:沙利文与王毅上周通话
彭博社引述消息人士称,上周五(3月24日)白宫国家安全顾问沙利文和中共中央外事工作委员会办公室主任王毅通了电话。双方可以通过通话缓解数月来不断加剧的紧张局势。彭博社指出,中美双方都没有对外通报这次通话,显示出两国关系的紧张状态。
长平观察:马云"被回国",中国经济会好起来吗?
"马云回国"是否意味着中国经济将走出困境?时评作家长平认为,如果没有制度建设,再多"马云"一起回国,也不能刺激出经济发展,而只能刺激出"反右"劳改农场和"心肌梗塞"。
一带一路贷款不透明 中国:不接受泼脏水
中国“一带一路”所费不赀,近年来扩大了其救助贷款规模。一份研究报告显示,截至2021年中国已展开128次救助贷款业务,金额达2400亿美元,但贷款机制并不透明。对此,中国外交部又怎么说?
沙特阿美宣布两项在华投资 总额超1000亿人民币
3月26日和27日,沙特石油巨头沙特阿美接连宣布两项在中国的大型投资计划。3月28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同沙特王储兼首相穆罕默德通电话。
马云回国 彭博社:新政府要树立亲商形象
据来自《南华早报》及杭州云谷学校的消息,阿里巴巴创始人马云已回国并于本周一参观了杭州云谷学校。彭博社报道说,中国政府先前努力说服马云返回国内,以展示政府对商界的支持,而马云原本想留在海外。
俄部署境外战术核武 中国“促和”陷尴尬
俄国总统普京上週才与中国发表联合声明,内文称“所有核武器国家都不应在境外部署核武器”,但週六(25日)就宣布将在白俄罗斯部署战术核武。普京此举,可能使北京欲协调俄乌和谈的打算变得更困难。
中国如何从西方对俄罗斯能源出口的制裁中获益
俄罗斯入侵乌克兰的战争引发欧盟对购买俄罗斯海运原油和煤炭的制裁,以及七国集团就俄罗斯原油达成的价格上限。这导致和俄罗斯关系紧密的中国成为能源交易中的受益者。
德语媒体:乌克兰是中国的战略牺牲品
习近平拜访好朋友普京之后,泽连斯基在与北京有关的话题上仍然非常谨慎,或许是因为乌克兰总统对于得到中国的支持仍抱有一丝希望。
美加领导人会面 拜登誓言与盟友捍卫“北约的每一寸领土”
习近平刚刚结束了俄罗斯之行,美国总统拜登就前往加拿大进行访问,与加拿大总理特鲁多的联合发布会上,他警告莫斯科,美加及其盟友将捍卫“北约的每一寸领土”。他强调两国友谊,表示美加“一条心”。
美媒揭底中国结束清零政策内幕
去年3月,顶级医学专家就向中国国务院提交了准备逐步放松管制的详细建议。然而,为什么到了年底,中国当局在毫无准备的情况下突然结束清零政策?美联社根据数据模型、大量采访以及获取的内部报告和指令,揭示了中国政府全过程决策内幕。
巴西总统4月11日访华 金砖国家未来在哪?
巴西总统府3月25日表示因总统卢拉患肺炎,再次推迟访华行程,现宣布将在4月11日访华。专家表示,巴西和中国的领导人如能会晤, 也将对金砖国家的未来产生不小的影响。
德语媒体: 中国在艰难地寻求平衡
刚刚结束的习普会上,有两件事给人印象深刻:其一,中俄两国间经济和战略合作更加紧密。其二,在俄乌战争问题上,中国仍在努力保持中立的表象。
客座评论:中共大兴调查研究或沦为形式主义秀
调查研究是一种值得倡导的工作方法,但如果是出于政治需要,变成一种运动式的调查研究,它的效果就非常可疑。习近平现在步毛泽东后尘再次高举“调查研究”,到底意在何为?
德语媒体:患难见真情
常言道,患难见真情:国际刑事法庭对俄罗斯总统普京发出通缉令三天之后,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到访莫斯科,并同普京以老朋友相称。俄乌战争陷入僵局之际,习普之间的"兄弟情谊"是否意味着一场新冷战的开端呢?
习近平莫斯科之行带回了什么?
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访问俄罗斯,与俄总统普京会晤,成为本周引起最大关注的国际事件之一。此次峰会有哪些具体的官宣结果,背后又有什么“遗憾”?
评论:普京身后的中国长城
习近平此番莫斯科之行,就是要告诉普京,他是一位靠得住的朋友,在俄乌战争问题上,也同样如此。德国之声评论员Roman Goncharenko 认为,这绝不是一个好信号。
事实核查:普京真的在习近平面前下跪了?
一张普京在习近平面前下跪的照片近日在网上疯传,据称这是在习近平访问俄罗斯期间拍摄的。不过,DW事实核查发现:这张照片是假的。
俄罗斯对乌克兰发起又一轮无人机攻势
在习近平结束访问离开莫斯科的当日,俄罗斯又对包括基辅周边在内的乌克兰多个地区发动了无人机轰炸,造成多人死伤。而就在这波袭击开始前几个小时,日本首相岸田文雄刚刚结束对乌克兰的访问离开该国。
德语媒体:"亲密无间"的友谊
俄罗斯总统普京会晤外国首脑时,那张长达六米的桌子曾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但此次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来访,两人之间却仅仅间隔了一张小小的方桌,这是否也是中俄两国"亲密无间"伙伴关系的象征呢?
中国“强烈反对”美增加在菲律宾驻军基地
正在菲律宾访问的中国副外长孙卫东对马尼拉允许美国在菲律宾更多军事基地驻军表示反对。菲律宾总统马科斯则为他的决定进行了辩护,称这对本国领土防御至关重要。
客座评论:习近平访俄后的世界格局
习近平与普京在莫斯科会面后,对世界民主提出了更为严峻的挑战。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世界民主阵营对此的准备和应对是不充分的。可以说,习近平的这次莫斯科之行对今后世界格局的变化定下了基调。而会面对今后发展带来的影响,值得人们思考。
习近平结束访俄,中国将成最大赢家?
习近平结束了对莫斯科的访问,专家称此行表明俄罗斯越来越依赖中国。如果乌克兰战事持续下去,中国将是最大的受益者。
马英九赴中会否接触中共高层?
台湾前总统马英九将于3月底赴中“祭祖”,是台湾首位访问中国大陆的现任或前任元首。外界对马英九此行多有猜测,面对DW询问马会否会见中共高层,马英九基金会执行长也做出了回应。他跟DW说了什么?
德语媒体:普京在讨好习近平
普京说中俄两国“亲如兄弟”,但是根据德语媒体对习近平莫斯科之行的分析,在目前的形势下,俄罗斯显然是处于弱势地位的“小弟”,中国也乐于扮演“大哥”的角色。
中俄关系变迁:从兄弟、对手到战略伙伴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以来,同苏联及俄罗斯的关系经历了曲折起伏的发展。从五十年代中苏友好结盟,到六十年代关系恶化,甚至爆发边境武装冲突,之后陷入长期的对峙封冻。苏联解体后,中俄关系开始稳定好转,并在习近平和普京治下形成有力的利益联盟。
日本首相周二突访基辅
周二上午,日本首相岸田文雄突然到访乌克兰首都基辅,并将同泽连斯基举行会谈。岸田抵达基辅前数小时,中国最高领导人习近平也刚刚开始对俄罗斯为期三天的国事访问。
又见老朋友:习近平莫斯科会晤普京
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周一开启对俄罗斯的访问,并与俄总统普京举行了闭门会谈。两位领导人表示两国应建立更紧密的关系,习近平还称中俄“树立了新型大国关系典范”。
德语媒体: 中国不是值得信赖的和平使者
前不久,在伊朗和沙特恢复邦交的问题上,北京的外交努力收到了成效。而对于已经陷入僵局的俄乌战争,中国是否也能成功扮演居中调停的角色呢?
中俄心思各异?国际媒体如何看习普会
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週一(20日)赴莫斯科展开为期三天的国事访问,国际间高度关注习普会,欧美媒体纷纷发表相关报道。欧美对中国抱持什么隐忧?他们如何看待中国“和事佬”的角色?
习普会登场 普京:俄中关系达历史高点
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访俄在即,他与俄国总统普京纷纷发表署名文章,强调中俄友好。西方观察家认为,习近平打算透过习普会,展现中国在国际上扮演重要的“调停者”角色;普京对此表示乐见,但两人是否真能促进俄乌战争落幕?
习近平访俄 外界关注中国微妙立场
中国领导人习近平将在3月20日开始为期3天的俄罗斯之行。现在,各界都关心这次国事访问是否会改变中国在俄乌战争中的立场。分析人士指出,此次访问对于刚刚获得连任的习近平来说“非常微妙”。
墙外文摘:彭丽媛会成为另一个江青吗?
有评论认为,从彭丽媛一贯的低调看,与江青显然大不同,但时势所迫,一旦后习时代朝政出乱子,未来彭丽媛是否走上江青老路,成为内斗幕后要角,外界还在观望。
中国党政机构改革方案出炉 党管一切?
经人大会议审议的中国党政机构改革方案周四正式公布。中共中央将新设负责金融、科技、社工及港澳台事务的部、委、办,进一步直接掌控其认为对国家发展至关重要的领域。
客座评论:习近平与普京会面意味着什么?
中国官方确认习近平下周访问莫斯科。按照中方渲染的气氛,似乎北京是和平使者,去莫斯科给世界带来福音。但旅德政治学者张俊华认为,习近平此行将给本来就未知的乌克兰战争的最终结果带来更大的不确定性。
习近平访俄:是劝和? 是施压?
在沙特伊朗恢复关系、中国取得重大外交突破之后,刚刚破例获得第三任期的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将于下周对俄罗斯进行为期三天的国事访问。中国能否担当俄乌战争斡旋人的角色是外界关注的焦点。
前一页面
第20 页,共86 页
下一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