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need to enable JavaScript to run this app.
跳转至内容
跳转至主菜单
跳转到更多DW网站
最新视频
地区
中国
德国
台湾
欧洲
香港
亚洲
主题
人权
新闻自由
法治国家
气候环境
分类
政治
经济
文化
科技创新
焦点
习近平
俄罗斯入侵乌克兰
第二次世界大战
最新视频
电视直播节目
繁
广告
习近平
2013年起,习近平任中国共产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领导人。
跳转至下一栏 所有相关主题内容
所有相关主题内容
墙外文摘:如何阻止年迈独裁的习近平打台湾?
有评论认为,外交手段没能阻止普京入侵乌克兰,也不大可能改变习近平吞并台湾的念头,他已将收复台湾描述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一步。想收复失地的独裁者们一般不会被好言好语说服。他们只能被强大军事力量和韧性经济体的联盟阻止。
拜登期待“今秋与习近平会面”
美国总统拜登表示,预计会在今年11月的旧金山APEC峰会上与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会晤。这也将是去年11月巴厘岛G20峰会之后,中美两国元首的首次会面。尽管两国关系持续紧张,但是拜登依然对会晤充满信心。
中国抨击美日韩峰会 警告“拼凑小圈子”
针对拜登、岸田文雄和尹锡悦在戴维营举行会谈,北京质疑道,“究竟是谁在制造矛盾加剧紧张”,并表示“拼凑各种排他性小圈子、小集团,将阵营对抗和军事集团带入亚太的企图不得人心”。
德语媒体:北京不作为 情况会更糟
本月里一系列来自北京的经济数据都令人担忧:失业率居高不下,房地产行业深陷危机,价格下滑又构成了通缩风险。中国是德国最重要的贸易伙伴,中国经济的低迷现状自然也引起了德语媒体的关注。
中国确认习近平将出席南非金砖峰会
中国外交部确认,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下周将出席在南非举行的金砖国家领导人峰会并对南非进行国事访问。外界普遍预期本届峰会将重点讨论金砖国家扩容以及如何在新开发银行内促进本币融资和信贷等问题。
德语媒体:中国怎么了?
中国党和国家领导人习近平开启第三个任期以来,中国的政经形势发展似乎并不理想:先是外交部和火箭军高层发生异乎寻常的人事变动,紧接着官方又发布了一系列令人沮丧的经济数据。德语媒体不禁问道:中国怎么了?
客座评论:中菲仁爱礁冲突或点燃美中南海危机
中菲仁爱礁冲突余音未了,菲总统小马科斯已叫停由中国交建集团承建的马尼拉湾填海工程,菲军方也继续强硬表态,今后或空投用于仁爱礁“坐滩”军舰的加固维修建材,如果中方拖走军舰,菲律宾将进行抵抗。
中国医疗业大反腐 医院高层成扫贪对象
中国官方自7月起展开医疗业大反腐行动,许多医院高层落马。有分析认为,官方高度管制医疗费用,以及政府对于公立医院的补助过少,导致医院必须自筹收入来源以分配给医师,是中国医疗体系问题的根源。
墙外文摘:赖清德过境纽约 小粉红不见踪影
有评论认为,“小粉红”在赖清德过境当日的战术回避不无道理。2019年,争取连任的蔡英文过境纽约,红侨抗议队伍如影随形,让台湾民众反感,形同“助选”蔡英文。
西方回避一带一路论坛?中国官媒: “不必自作多情”
美媒7月底曾报道称,德、法、意等欧洲国家首脑在回避今秋的“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中国官媒8月12日驳斥了这种说法,称“部分国家领导人不在邀请之列”,该论坛主要邀请的是发展中国家领导人,并告诫“西方媒体和个别人士不必自作多情”。
华兴资本创始人包凡被继续“留置”
据华兴资本控股的公告,该金融机构的股创始人、董事长和实际控制人包凡“目前仍在配合中国有关机构的调查”。包凡今年2月被带走调查。财新网报道说,包凡被有关部门留置的期限曾延长至8月6日,这次为再次延期,但未明确时限。
德语媒体:向中国输出技术须谨防“军民融合”
中国以其庞大的市场和雄厚的资金,一向对德国企业有着强大的吸引力。但毕竟中国政治正在同西方渐行渐远,继续向中国输出技术,很有可能对西方国家构成威胁。
德语媒体:中俄友谊裂痕初现?
中国驻乌克兰奥德赛领事馆在俄军导弹袭击中受损,中国公民入境俄罗斯时遭到刁难… 凡此种种,似乎预示着习近平同普京之间"牢不可破的友谊"已经出现了某种裂痕。
中国北方水患肆虐 7月灾损超过上半年总和
杜苏芮台风在中国华北、东北地区造成严重洪灾,吉林省舒兰市週末通报有14人死亡,其中1人是该市副市长;水灾亦导致中国7月灾害损失大增。中国舆论直指,不见中国国家习近平亲自勘灾;而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透过社群媒体向中国水灾表示慰问,引发网民热议。
德语媒体:不是美国无能 而是中国太强大
《南德意志报》的一篇客席评论警告说,今后的美国将把主要精力用于对付中国,欧洲必须更多地承担起维护自身安全的职责。《焦点杂志》则指出,习近平清洗火箭军高层,是吸取了普京在俄乌战争中的教训。
德语媒体:为了党的利益出国留学
今年年初,中国党和国家领导人习近平发出号召,要求各级学校清除三权分立、司法独立等西方错误思想的影响,"绝不容许西方价值观占据我们的课本和课堂。"但这一切似乎并不影响中国政府每年派出数以万计的年轻学者前往西方留学深造。
分析:习近平为何派“外人”接管火箭军?
中国火箭军高层大洗牌,但新帅却都非火箭军出身,而是海、空军调来的“外人”。DW采訪3名专家,请他们分析习近平为何做出如此不寻常的安排?会否影响对台战略?
火箭军换帅意味着什么?
中国火箭军高层领导被大换血,震动军旅和政坛,也引起国际舆论的关注。有专家指出,这可能让习近平提升中国军力的计划减速。也有分析推测,这是更大规模整肃的一部分。
蔡奇探望专家 北戴河会议召开在即?
周四,中共中央办公厅主任蔡奇在北戴河会晤了正在此间休假的各行各业专家。一般认为,蔡奇出现在北戴河,显示中央领导层一年一度的北戴河休假活动已经开始。
泄洪保雄安? 涿州变汪洋
台风杜苏芮导致京津冀一带近日出现强降雨,北京部分郊区受灾。7月31日以来,河北涿州突然成为最新重灾区,大部分市区和多个下属乡镇被洪水淹没,灾情远比北京严重。网上传言称,这是为保习近平力推的雄安新区才泄洪至涿州。
德语媒体:北京希望重振经济
青年失业率居高不下,房地产市场陷入危机,出口下滑,外来投资急剧减少。低迷的经济形势显然已经引起北京的高度关注,然后单凭几纸行政命令,中国经济显然很难起死回生。
德语媒体:习近平开始自我纠错?
秦刚就任外交部长刚刚半年即遭罢免,官方没有给出任何理由。紧接着,军队高层也有多名将领落马。习近平治下,高层频繁的人事变动,令人大跌眼镜,也引起了德语媒体的关注。
德语媒体:德国骑墙还能骑多久?
奥地利《标准报》的一篇客席评论指出,欧洲正面临艰难抉择:是继续在中美之间骑墙,还是坚决走价值观导向的贸易路线?《新苏黎世报》的客席评论则警告说,台湾问题的中国民意正在脱离北京领导层的掌控,这将极大增加爆发战争的风险。
客座评论:秦刚出局对中国外交产生何种影响?
时评人邓聿文指出,但在对秦刚消失的讨论中,人们更多关注的是他消失和被免外长的原因,内部是否出现了权力斗争,此事对习近平的影响等。对秦刚事件给中国外交可能带来的冲击,则探讨的不多。然而,这个问题不能忽视。
习近平换将 火箭军高层大洗牌
中国火箭军高层传因贪腐被整肃,习近平31日宣布王厚斌、徐西盛两人晋升上将,原海、空军出身的两人分别出任新晋火箭军司令员和政委。这被视为解放军高层10年来最大规模的换血之一,专家如何看待?
视察西部战区 习近平促军队反腐时机微妙
中国八一建军节前,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视察了西部战区空军,强调将加强解放军现代化、反腐正纪。时值火箭军传出泄密及贪腐传闻,专家有何分析?
墙外文摘:中共冷酷算计,普京何时被弃?
有评论认为,中共的地缘政治方针植根于一种古老的战略文化,即为了中国的利益而让其他国家相互对抗。普京犯了一个潜在的严重错误,他砍断了与西方的桥梁,全力与中国合作,罔顾北京利用其友谊的历史。
德语媒体:西方应联手 不能让习近平得手
德国《世界报》刊发客席评论指出,在打压了香港民主运动后,习近平正想要制伏台湾;如果西方民主国家不想有朝一日遭受相同命运,就必须现在采取行动。《商报》则注意到德国大众与小鹏汽车的合作,认为这家老牌车企在技术研发方面已经彻底输给了中国竞争对手。
客座评论:秦刚、火箭军及不透明的中国政治
时评人邓聿文指出,近期出现了围绕秦刚及火箭军高官的各种传言,是因为中国政治不透明的特性,外界只能从蛛丝马迹中分析和查看。这种政治的不确定性对生活于其中的人来说绝非好事。
中国军方查军备采购弊案 追溯至6年前
中国军方呼吁民众若发现2017年10月起的违规装备采购招标行为,应主动提供线索。而前阵子被众多传言围绕的火箭军前副司令员吴国华传出病逝,现任火箭军司令李玉超等人也正接受调查。
美媒:港首李家超受美制裁 被拒参加APEC
《华盛顿邮报》引述不具名官员称,因制裁原因,美国拒绝香港特首李家超出席11月旧金山APEC会议。中国外交部回应称,制裁乃"非法无理",美方应立即解除。
习近平会见印尼总统 加强双边经贸与合作
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週四会见了印尼总统佐科,双方关系热络,两国也愿意加强更多的合作。专家认为,印尼需要同时与中日韩及美国保持良好关系。
德语媒体:马斯克的X世界与微信的无所不能
《南德意志报》写道,微信如今像一个科技上帝一样,掌控着中国人的生活。而马斯克或许就想把推特--如今是X,变成微信的复制。《新苏黎世报》认为,秦刚事件反而有利于巩固习近平的地位。
纪念停战70周年 朝中俄互动频频
朝鲜半岛迎来停战70周年,中俄都派出代表团前往平壤参加纪念互动。行程满满,互动多多,这是自疫情爆发以来,朝鲜领导人金正恩首次公开接待外宾。
秦刚下台、王毅回锅 专家:习近平威信受损
中国原来的外交部长秦刚消失1个月后遭到去职,但中国官方并未公布原因,对此,专家和媒体有什么分析和看法?
墙外文摘:秦刚一代宠臣 为何莫名失踪?
有评论认为,秦刚一代宠臣,莫名失踪,更将大大打击中共高级干部的士气,人人自危,岂有心思认真打拼?外交上倒行逆施,搞到里外不是人,谁又会认同习近平的领导才能?
“我们不忘老朋友”习近平见基辛格透露了哪些信息?
习近平在北京会见以私人身份访华的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习近平说,“中国人重情讲义,我们不会忘记老朋友”。有专家指出,基辛格受的礼遇明显高于之前访华的三位美国官员,这是中方要向外界发出信号。
克里告诉中国将气候与政治分开 北京会接受吗?
在中美外交紧张的背景下,美国气候特使克里周三在与中国国家副主席韩正会晤时表示,气候变化是“全球性威胁”,应与外交问题分开对待。他也呼吁中方在迪拜气候大会前齐心协力。习近平则于周二表示,中国将按照自己的节奏减排。
郭台铭:民进党拒"九二共识"致两岸情势加剧
鸿海创办人郭台铭在《华盛顿邮报》撰文,批民进党对"九二共识"必除之以后快。郭台铭称,唯有在"一中各表"框架下,与中国共同推进,才能达到目标。台陆委会批郭台铭"不是完全不瞭解中共对台的政治图谋,就是故意美化中共消灭中华民国、并吞台湾的企图"。
以色列总理将访中美 大国竞争延烧中东
中美两国在中东地区的竞争日益显著。美国总统拜登17日与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通话,正式向他发出访美邀请。与此同时,内塔尼亚胡也预计本月出访中国、会见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
主管被查 “澎湃新闻”不再“澎湃”?
上海市纪委宣布,上海报业集团副总经理,同时也是“澎湃新闻”的掌门人程峰目前正接受纪律审查。上海宣传系统近几个月来不断有“大咖”落马,显现了习近平二十大后“反腐”的又一处重地。
二十大后最大的“老虎”上海高官董云虎落马
上海市人大常委会党组书记、主任董云虎本周传出因“严重违纪违法”,正受到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这也是自二十大以来首位正部级“老虎”落马。董云虎为人权学者出身,两天前还曾现身公开活动。
中俄双边贸易6月创新高 普京访华已上议程
中国海关总署的数据显示,6月份中国与俄罗斯的双边贸易额升至乌克兰战争爆发以来的最高水平。此前,克里姆林宫刚刚表示,普京访华已列入议程,并称这是维护两国友谊的好时机。
媒体:中国将推新规加强监管生成式AI
据英国《金融时报》报道,中国有意收紧早前针对AI提出的規范草案,规定企业应先取得牌照,才能发布相关产品。分析指出,此举显示北京正设法在科技发展及内容审查之间取得平衡。
担忧中国所羅門合作 澳要求公布警务协议
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10日下午会晤所羅門群岛总理,承诺提供建设、执法方面的协助,并签署协议。此举引来周边国家的忧心,澳大利亚外交部呼吁两国立即公布警务协议,向澳大利亚和涉及地区公开其意图。
墙外文摘:习近平和普京,友谊的小船说翻就翻吗?
有评论认为,在瓦格纳事件之后,习近平仍然没办法彻底抛弃普京。他在这段关系上投入了太多,而且俄罗斯对中国仍然有用。但他们在西方引起如此多担忧的兄弟情可能已经到顶了。
中国军机再越台海中线 耶伦吁美中多沟通
美国财政部长耶伦访华第三天,她在气候专家圆桌会议表示两国应加强在气候方面的合作;在与中国副总理何立峰会面时也称美中应该直接沟通、减少误解。与此同时,台湾称又发现解放军机越过台海中线。
专访:美国可能意识到中美关系或许要失控了!
美国务卿布林肯、财长耶伦先后访问中国,这是否意味着双方关系或迎来转机?美国何选择在这个时间点主动与中国互动?经济外交会打开中美新常态吗?中国问题专家刘亚伟对此进行分析,他指出,若美国有一两件事儿做得让中方觉得有诚意,双边关系就有稳定的希望。
专访沈栋:习近平擅权斗但愚蠢
目前流亡英国的中国商人沈栋在英国牛津接受DW专访,他认为中国经济不能靠官方数字分析,要透过第一线的经营者回报现场状况。在他看来,习近平的一系列政策不但导致财政失灵,中国在国际上也越来越不受欢迎,而拿下台湾的变数也越来越多。
《红色赌盘》作者沈栋:在牛津逾越恐惧
流亡英国的中国商人沈栋在英国牛津接受DW专访,坦诚畅谈他眼中的习近平,以及如何面对有一天可能会被中共海外国安力量“绑架”的恐惧。
前一页面
第17 页,共86 页
下一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