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need to enable JavaScript to run this app.
跳转至内容
跳转至主菜单
跳转到更多DW网站
最新视频
地区
中国
德国
台湾
欧洲
香港
亚洲
主题
人权
新闻自由
法治国家
气候环境
分类
政治
经济
文化
科技创新
焦点
习近平
俄罗斯入侵乌克兰
第二次世界大战
最新视频
电视直播节目
繁
广告
习近平
2013年起,习近平任中国共产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领导人。
跳转至下一栏 所有相关主题内容
所有相关主题内容
“习大哥来了”——塞尔维亚为何频繁向中国“送秋波”
在塞尔维亚,习近平的国事访问被视为对 “铁钢友谊 ”的确认。中国已成为巴尔干地区重要的经济和政治参与者。不过欧盟对此表示不快。
德语媒体:危机重重的欧中关系
新冠疫情之后,中国党和国家领导人习近平一向很少出国访问,也正因为如此,此次习近平的欧洲之旅,也就格外引人关注。
中资企业在塞尔维亚:污染与抗议
习近平上一次正式访问塞尔维亚时,中国河钢集团高调收购了当地一家钢铁公司。目前,这家工厂附近村庄遭到严重污染,癌症病例增加了四倍。
客座评论:520前的大陆对台政策及展望
邓聿文
习马会后,大陆官方确立了对台怀柔的政策主基调,抛出"两岸同属中华民族"的论调。不过,时事评论员邓聿文认为,这是一种"以退为进"的策略,是把球踢给赖清德。
习近平访法:联合声明谈中东未提俄乌
时隔5年出访欧洲,习近平首先到法国会晤马克龙,会后针对中东局势等4项议题分别发布联合声明。在会后记者会上,还谈到了台海局势和俄乌冲突。
习近平对欧“分而治之” 首站先会法欧领袖
习近平展开5年来第一次访欧之旅,第一站来到法国巴黎。在这里,他将面臨法国总统马克龙和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的压力,特别是贸易与俄乌战争议题。在塞尔维亚和匈牙利,习近平则可能受到更友好的欢迎。
停止乌战、公平贸易:马克龙、冯德莱恩向习近平施压
周一,法国总统马克龙、欧委会主席冯德莱恩在巴黎与习近平会晤,呼吁习近平使用北京的影响力,阻止俄罗斯对乌克兰的战争。同时,二人还呼吁这位中国领导人接受公平的全球贸易秩序。
德语媒体:习近平欧洲之行背后的信号
德语媒体关注中国领导人习近平本周对法国、塞尔维亚、匈牙利三国的访问。他怀着怎样的目的再次造访欧洲?他与此间政治高层的互动又会给欧盟对华政策带来哪些影响?
香车、美酒、化妆品:法中贸易的摩擦议题
习近平访法,预期双方谈及的贸易争端议题包括电动汽车、干邑、化妆品领域。
马克龙欲就贸易和乌克兰问题向习近平施压
中国领导人习近平周日展开欧洲之行,首站访问巴黎。法国总统马克龙或将在与习近平会谈时敦促中国减少贸易失衡,并在乌克兰问题上对俄罗斯施加影响力。
专访:马克龙再会习近平 俄乌议题难有进展
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即将访问欧洲三国法国、塞尔维亚和匈牙利。尽管爱丽舍宫将俄乌战争列入核心议题之一,但德国法兰克福大学中国问题专家Bertram Lang博士认为,在乌克兰问题上,马克龙难于与习近平取得进展。
客座评论:习近平在欧洲要啃的硬骨头和软骨头
张俊华
习近平此行欧洲身负重任。用通俗的话来说,他这次来,要在法国啃硬骨头。但好在这个艰难日子之后,他会飞到塞尔维亚和匈牙利,轻松一下,去啃一下软骨头。 但从这次双方的期待来看,很难想象双方即中国和欧盟会获得理想的效果。
德语媒体:习近平来欧洲干什么?
习近平即将前往欧洲访问法国、塞尔维亚和匈牙利三国。这是5年以来的习近平首次出访欧洲,他此行所求为何?与此同时,亚洲大国印度是否会取代中国成为下一个工厂也成为德媒关注的话题。
习近平访法前夕 马克龙批中国不尊重贸易规则
习近平即将访法,法国总统马克龙透露双方将重点讨论中国在全球关键安全问题上的影响力。他称,欧洲需与中国合作建立和平;但也强调,过去30年各方极力把中国带进世界贸易组织体系,但中方并未尊重国际贸易规则。
皮尤报告:连续五年 八成美国人对华持负面看法
皮尤研究中心周三(5月1日)发布的年度调查报告显示,连续第五年,八成受访美国人对中国持消极看法,对习近平的评价类似。
涉协助俄军工产业 20家中港企业遭美制裁
美国财政部长耶伦及国务卿布林肯不久前刚结束访中行程,美国政府5月1日便以涉及协助俄国在乌克兰的战争为由,制裁近300名个人及实体,其中包含20间中国及香港企业。中国表示反对,中国外交部一名发言人敦促美国停止对中企进行单边制裁。
中国惠台出新招 是利多还是陷阱?
17位国民党籍的台湾立委上週出访中国,在北京会晤中国全国政协主席王沪宁等官员,随后中方释出一系列“惠台”措施。国民党称此行“成果丰硕”,但台湾内部不乏对中方“操作分化”的质疑声浪。台湾专家和民众怎么看?
客座评论:中国当局对社会稳定的焦虑
邓聿文
有权威学者透露,中国当局目前最关注的不是经济问题,而是社会稳定,稳定问题越来越严重,甚至比经济情况更严重。政治时评人邓聿文认为,如果这个信息属实,说明当局已经预感到社会大变革正在迫近。
习近平访问欧洲三国 将与马克龙讨论乌克兰战争
习近平上次访问欧洲是在新冠疫情前的2019年。中国外交部称,此次对法国、塞尔维亚和匈牙利的访问将推动中欧关系,并为世界和平发展注入新动能。
布林肯离京前小插曲引关注
美国国务卿布林肯结束访华行程时造访了北京的一家唱片店,分别购买美中两大歌星的专辑。媒体分析此举意义。此外,美国驻华大使馆发布标有多处“听不清”的文字稿引起哗然。
布林肯会晤习近平 称中国对俄军工支持引忧
布林肯访华行程尾声之际会晤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布林肯谈及北京提供的物资支持了莫斯科军工业,敦促中国应对这一问题。此外,他还谈及台湾、南中国海、人权等议题。
普京宣布5月访华 欧美再批北京援俄
距离上次造访中国仅半年多,俄国总统普京即将再度访华。在他宣布这趟旅程的同时,美国国务卿布林肯正好在北京,向中方提出对其援助俄国军工产业的忧虑。北约秘书长也罕见以较严厉的用词要求中国停止援俄。
赖清德公布新国安团队 吁中国“有自信”面对台政府
民进党籍的赖清德将于今年5月20日宣誓就职。他表示,面对中国进逼,台湾新的国安团队面臨“前所未有”的挑战。他一方面宣布人事布局,一方面也对中国释放信息。
金融贪腐案连连 中国银行原行长认罪
中国银行原行长刘连舸被控非法索取收受1.21亿元,违规放贷33.2亿元。近来有多名中国银行金融高官因贪腐罪名被控。
布林肯飞抵上海 开始三天访华行程
美国国务卿布林肯周三抵达上海,开始为期三天的访华行程。过去一段时间以来,中美关系有所缓解,但仍存在一系列足以危害双边关系稳定的争执议题。
墙外文摘:蓝营访陆团与王沪宁对台新策
有评论认为,习近平在“马习二会”的“温情喊话”是王沪宁对台“迂直之计”之一。王沪宁主导联美制台是为了“防独”,拉拢非绿则是为了“促统”,其目的都是指向赖清德。
布林肯下周访华 谈俄乌战争、台海、经贸
美国官方证实国务卿布林肯将于下周三(4月24日)再次访问中国。此前北京已表示欢迎布林肯访华。目前国际局势和美中关系均呈紧张势态,布林肯的议题清单相应很长。
客座评论:习近平会邀金正恩访华吗?
邓聿文
政治时评人邓聿文认为,莫斯科如今是平壤的“一哥”,普京比习近平对金正恩更有影响力。虽然这一情况未来随时会发生改变,但北京当下可能不会满足平壤的狮子大张口。
德语媒体:肖尔茨重蹈了默克尔覆辙
德语媒体《商报》指出,肖尔茨在北京犯了与前任默克尔一样的错误,过于以大型企业利益为导向,而不是为德国争取利益。德国网络编辑部发表评论写道, 为了防止中国过剩的光伏产品破坏欧洲市场,欧盟必须推出长期产业政策。
布林肯指责北京帮助俄罗斯重振国防工业
周四在意大利举行的七国集团外长会议上,美国指责北京在为俄罗斯的军事扩张提供帮助,并呼吁欧洲各国就此问题对北京施加压力。
中国央行前副行长出庭受审
周四,中国官方媒体报道称,中国人民银行前副行长范一飞因利用职权接受贿赂出庭受审。这是中国过去十年来一系列官场反腐行动中最新公布的大案要案。
德语媒体:肖尔茨在北京碰了软钉子
德国总理对中国的访问几天前就已结束,但德国媒体对此次中国之行的讨论仍在继续。《南德意志报》认为,肖尔茨在北京在关键议题上毫无斩获;《法兰克福汇报》指出,欧洲人无法让习近平放弃与普京的盟友关系。
德语媒体:言辞多多 成果寥寥
在肖尔茨总理结束访华之际,《新苏黎世报》发表文章为企业不放弃在华业务、同时不忘去风险出谋划策;《日报》则发现,德中领导人谈论的虽不少,但多为各说各的。两国关系上,德国对中国更为依赖,而不是相反。
美控北京补贴芬太尼出口 中国:危机非中方造成
美国国会委员会报告指控中国政府补贴芬太尼化学物生产及出口。美国前司法部长称,如果不是因中国生产及出口,美国就不会出现芬太尼危机。中国驻美大使馆怎么回应这样的主张?
肖尔茨吁对俄施压 习近平称中德合作无风险
在与到访的德国总理肖尔茨会晤时,习近平表示,中徳互不构成安全威胁,并指中国出口产品缓解全球通胀压力。肖尔茨则呼吁习近平在乌克兰战争问题上对俄罗斯施压,并表示德中将共同努力促成在瑞士举行和平会议。
会晤肖尔茨 习近平吁“警惕保护主义抬头”
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16日在北京与德国总理肖尔茨会晤。习近平表示,中德互不构成安全威胁,并指中国出口产品缓解全球通胀压力。肖尔茨则提及乌俄战争,盼双边对乌克兰的公正及和平做出更多贡献。
两天经济 一天政治:德国总理肖尔茨二度访华
周日,德国总理肖尔茨开始了其为期三天的访华行程。他将先后到访经济重镇重庆和上海,最后在周二抵达北京开始政治会谈。伊朗对以色列发动的大规模袭击行动,为肖尔茨的访华行程蒙上了阴影。
墙外文摘:马英九口中的“中国人”是谁?
有评论指出,台湾政大最新调查显示“自认中国人”比率再创新低,仅有2.4%,马英九却仍在习近平面前一口一个“两岸中国人”、“同属中华民族、都是炎黄子孙”讲得极为顺口,违背了台湾主流民意。
德语媒体:肖尔茨必须捍卫德国核心利益
德国总理肖尔茨本周末启程访华。《明镜》指出,肖尔茨必须捍卫德国核心利益,如同北京自信地捍卫其利益般。德国编辑部网络认为,选择对话而非敌对是正确做法。
德国总理访中:俄乌战争下的外交挑战
德国总理肖尔茨在2022年首次访问中国时,成功让习近平表态反对核威胁,这被视为是对普京的警告。肖尔茨此次再度造访北京,是否能在乌克兰问题上争取到中国支持?
肖尔茨将率德企访华 专家:掩盖不了分歧
德国总理肖尔茨13日将率一批顶尖企业代表前往中国,并预计在访程最后一天与习近平会晤。这将是柏林继去年发布“对华战略”后,德中两国领导人首度实体会面。藉此机会,他们分别想和对方谈什么?
两岸民众怎么看“马习二会”?
台湾前总统马英九4月10日在北京与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再度会晤。两岸民众如何看待“马习二会”?
客座评论:习没矮化马 却矮化了台湾
邓聿文
习马二会落下帷幕,本文作者认为,中国大陆今后几年以经济发展为重,需要习近平亲自出面对台湾释出软调子为两岸紧张情形降温,于是,马英九充当了这样一个“工具”,而且乐于扮演这个角色。
分析:“习马二会”释信号?能否奏效?
时隔9年,“习马二会”在北京登场,习近平与马英九同声强调“中华民族”的民族主义叙事,“九二共识”也再次被提及。有学者向DW指出,这显示北京目前仍倾向通过赢得民心的方式实现“和平统一”。
客座评论:“功成”的习近平与“名就”的马英九
詹威克
台湾的前总统马英九和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的“马习二会”落幕并回到了台湾。马英九“虽千万人吾往矣”、不计毁誉、不论成败,也希望能和习近平再次会面,这是为什么?两人说的话中又有何涵义?
德语媒体:耶伦艰难的中国之行
美国财长耶伦一向被视为拜登政府中的对华鸽派,她此次中国之行的目的本是想化解经贸领域的中美争端。但为期四天的访华行程结束之际,耶伦还是对中国政府提出了措辞强烈的批评。
“马习二会”北京登场
备受瞩目的“马习会”4月10日在北京举行。马英九与习近平在人民大会堂会面,两人握手寒暄时习近平对马英九说“你都没变”。习近平致词时表示,两岸同胞没有什么心结不能化解;马英九则提及一中各表、反对台独。
“习马二会”登场 双方互称“先生”
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周三下午4点在人民大会堂东大厅会见台湾前总统马英九。习近平在会见时表示,“外部的干涉,阻挡不了家国团圆的历史大势”。马英九则表示,两岸的中国人绝对有足够的智慧和平处理两岸争端,避免走向冲突。
“马习二会”週三下午在北京登场
继2015年的新加坡“马习会”之后,台湾前总统马英九与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时隔9年再度会面。之前台媒消息称,有些记者收到通知在10日做2次核酸检测,并于下午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集合采訪。
习近平会见俄外长 普习会即将登场
周二,中国党和国家领导人习近平会晤了来访的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克里姆林宫表示,拉夫罗夫此次北京之行可被视为对下一轮中俄峰会的筹备。
前一页面
第10 页,共86 页
下一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