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need to enable JavaScript to run this app.
跳转至内容
跳转至主菜单
跳转到更多DW网站
最新视频
地区
中国
德国
台湾
欧洲
香港
亚洲
主题
人权
新闻自由
法治国家
气候环境
分类
政治
经济
文化
科技创新
焦点
习近平
俄罗斯入侵乌克兰
第二次世界大战
最新视频
电视直播节目
繁
广告
中美关系
作为21世纪全球两大强国,中美既是伙伴又是对手。
跳转至下一栏 所有相关主题内容
所有相关主题内容
德语媒体:中国为何“不跪”
媒体看中国
《新苏黎世报》发表评论认为,早在特朗普的第一个总统任期内,中国就已开始对贸易战进行准备,这给了习近平“奉陪到底”的底气。奔驰、大众和宝马等三大德国车企在华营销业绩均直线下滑,《商报》疾呼,绝不能让这种局面持续下去。
德语媒体:美国正在自毁高科技霸主地位
媒体看中国
《新苏黎世报》认为,美国即将生效的《人工智能扩散框架》打击面过大,最终将助力中国成为科技强国。《南德意志报》评论写道,特朗普的关税政策最终只能由美国消费者买单,其中也包括离不开芭比娃娃的美国儿童。
终于要谈了?美财长将赴瑞士会晤何立峰
经过一连串隔空交锋,美中官员即将在本週于瑞士会晤。这也是自特朗普对中国課征高额关税以来,双方高层官员首次公开证实针对贸易紧张局势举行会谈。
德语媒体:顺我者昌 逆我者亡
媒体看中国
《南德意志报》发表长篇报道指出,随着同美国关税战的不断升级,中国越来越将经济合作和政治忠诚相互挂钩,这一立场使一些国家陷入了两难境地。《商报》报道称,大众中国正在不断推动本土化进程,俨然变成了一家中国企业。
五一消费略有回升,中美贸易战令服务业复苏承压
刚刚过去的五一假期,中国国内旅游消费同比增长8%,达1802.7亿元人民币,但人均消费仍低于疫情前水平。与此同时,中国服务业在4月增速降至七个月以来最低水平。关税压力、消费信心不足以及政策支持缺口,正制约着服务业的复苏。
英伟达CEO警告美国国会:出口管制或反促华为AI实力提升
英伟达首席执行官黄仁勋近日在与美国国会议员举行的闭门会议上表达了对中国科技巨头华为在人工智能领域实力迅速增强的担忧:美国对其芯片的出口限制可能反而令华为在人工智能领域迅速崛起,填补英伟达留下的市场空白,甚至在全球范围内提升市场份额。
美方正“通过多种渠道”寻求与中国就关税展开对话?
中国官媒称从消息人士处获悉,美国官员“通过多种渠道主动与中方接触”,希望就关税问题进行谈判。美国财长贝森特等高层官员表示,相信中国期待达成内容广泛的协议。
德语媒体: 未富先衰–中国的棘手问题
媒体看中国
《世界报》评论指出,中国光鲜自信的表象之下,其实面临着人口老龄化、房地产泡沫、增长乏力与对外关系紧张等诸多难以解决的棘手问题。《法兰克福汇报》报道称,在中美关税战问题上,一些金砖国家宁愿选择中立。
德语媒体:新冠溯源绝非儿戏
媒体看中国
《新苏黎世报》评论认为,白宫以“惊悚片广告”的方式更新新冠信息网站只能起到适得其反的作用,因为“同缺失的信息相比,错误的信息更为可怕”。《法兰克福汇报》则认为,中国电动车要想在德国市场立足,必须建立起广泛的经销商网络。
客座评论:警惕中美关税战北京拿台湾祭旗
邓聿文
中国大陆鹰派人士利用关税战发表统一台湾的言论。本文作者认为,它们不是狂人呓语,不能等闲视之,要知道,这些言论有大陆强大的民意支持,也有可行性。
智库:全球军费增幅创冷战后新高 中国居亚洲之首
全球地缘政治紧张局势升级,从欧洲到亚洲,各国的军费支出普遍呈上升趋势。根据瑞典智库报告,去年全球军费增长9.4%,创下冷战结束之后最高纪录。其中,中国仍是亚洲最大军费支出国,去年军费上升7%。
中国否认习近平与特朗普通话 美财长也称:不知情
美国总统特朗普上周宣称接到习近平的电话,但遭到中国官方一再否认,重申“中美双方并没有就关税问题进行磋商或谈判,更谈不上达成协议”。美国财长接受访问时也表示,他对于特朗普是否真的和习近平通话一事“不知情”。
德语媒体:欧盟会走“亲华疏美”路线吗?
媒体看中国
欧盟和德国一直在呼吁减少对中国的经济依赖,但自从特朗普挑起关税战以来,欧盟内部有关调整对华关系的声音也变得越来越多。对于欧盟的这一变化,北京显然乐见其成。
德语媒体:中美关税大战 印度处境微妙
媒体看中国
本周,美国副总统万斯对印度进行了为期四天的访问。《新苏黎世报》评论认为,万斯之行,同中美关税之争不断升级有着密切的关联。《南德意志报》评论则认为,亚洲将成为中美对决的主战场。
特朗普下调中国关税到50%?白宫否认单边退让
美国总统特朗普週二释出调降对中国关税的信号引发各界关注;美媒则引述消息称,特朗普有可能将当前145%的关税大砍至50%。不过白宫随后称这“纯属臆测”,美国不会单方面降低对中国关税。
对习近平“服软”? 特朗普称将大幅调降关税
美中关税战冲击全球市场,双方互相施加超过100%的关税。不过特朗普週二释出有意降温的信号,表示将以“非常友好”的态度与北京谈判,并透露对中国的关税会“大幅下降”。
剑指“中国制造”?越南拟严打非法转口贸易
路透社获得的一份越南政府文件显示,该国工业与贸易部4月15日发布指令,要求严厉打击向美国等贸易伙伴非法转运货物的行为,从而避免被美国加征高额关税。越南的最大进口贸易伙伴是中国,最主要出口目的地则是美国。后者指责大量中国商品非法通过越南转运。
中国股市现爱国投资风潮 散户争相“为国抄底”
在中美关税战持续升温之际,一股爱国热情正涌入中国股市。从普通散户到专业投资人,越来越多中国人选择“为国抄底”,用真金白银力挺A股,资本市场俨然成为另一个“没有硝烟的战场”。
德语媒体:中国民众为何支持对美“硬刚”?
媒体看中国
《法兰克福汇报》驻华记者观察到,民族主义情绪在中国社媒上蔓延,在街头受访的民众也大多支持对特朗普关税战不退让的强硬立场。然而经济上越来越自给自足带来的底气却并不能促使中国人消费。
中国警告:若以牺牲中国为代价与美达成协议将遭反制
中国本周一强烈警告各国,不要为获取美国关税豁免而牺牲中国利益,否则将面临中方坚决反制。此前有消息称,美国正计划施压他国减少与中国贸易往来,北京对此表态强硬,称“与虎谋皮”的做法注定“两头落空”。
波音飞机再被退货?美中关税战冲击航空业
航班追踪数据显示,第二架原本预定交付中国航空公司的波音客机周一正飞返美国,显示该机可能也成为特朗普发起的全球贸易攻势中,美中互征关税的最新受害者。
媒体:特朗普拟大幅改组国务院 卢比奥否认
美媒《纽约时报》近日报道称,特朗普有意大幅改组美国国务院,将裁撤非洲事务局,同时也会大幅缩编驻加拿大的外交人员,进一步削弱美国对外软实力。不过,美国国务卿卢比奥及白宫否认改组说法。
中国网民嘲讽美国离不开“中国制造”
特朗普的强硬关税政策不但没有吓退中国,最近在中国社媒平台上更掀起花式嘲笑美国“离不开中国货”的热潮。有专家认为,此现象也与民族主义有关。
中国造船业怒批美方港口费政策
针对特朗普政府对中国船只征收新港口费用,中国造船业界和官方发出强烈反对,批评美方做法为“短视之举”,并警告此举将扰乱全球航运秩序。
北京举办人机共跑马拉松 机器人冠军“技不如人”
专家认为,这场比赛更像是一场技术公关秀,在中国政府提振国内经济和与美国竞争加剧的背景下引人注目。
关税不再加 TikTok再缓缓 特朗普示好中国?
美国总统特朗普4月17日忽然表示,美中之间针锋相对的互加关税可能即将结束。与此同时,他又表示,有关社媒平台TikTok的交易可能还要暂缓。此外,针对“中国制造”船舶征收高额停靠费的计划现在也有所软化。
美国拟利用关税谈判逼迫全球“脱钩”中国?
《华尔街日报》日前援引美国政府圈内人士称,华盛顿正试图利用与世界各国的关税谈判来迫使他们限缩与中国的经贸往来,从而打击中国的经济、减少习近平的谈判筹码。不过,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克鲁格曼对这一计划高度怀疑。
德语媒体:5%的增长目标悬了?
媒体看中国
《科隆城市报》发表评论认为,美国总统特朗普挑起了贸易战,但截至目前,形势似乎对他并不乐观。《新苏黎世报》分析称,中国今年实现5%增长目标的计划恐怕会落空。
中方敦促美方停止"威胁和讹诈" 指责关税战失控升级
特朗普本周宣布的新关税将部分中国产品的进口税率推高至245%,白宫表示这是“中方报复行为的结果”。中国商务部随后发表声明称“美方已将关税工具武器化、泛政治化至完全荒谬的地步”,中方将“无视美方毫无意义的数字游戏”。
中国一季度经济超预期增长 对美出口激增前景仍暗淡
中国今年第一季度经济增长超出预期,得益于制造商在美国加征关税前加速出货。然而,随着美中贸易战不断升级,分析人士警告称,出口强劲可能难以为继,中国经济面临新的重大挑战。
中美关税战:中国任命李成钢为新贸易谈判代表
中美贸易战愈演愈烈之际,中国于本周三突然宣布更换贸易谈判代表。前驻世贸组织(WTO)代表李成钢接替2022年起担任该职的王受文,并兼任商务部副部长。专家解读此举可能意味着中方希望以新面孔打破中美谈判僵局。
加州拿起法律武器 向特朗普关税说“不”
美国加州州长纽森宣布将提起联邦诉讼,挑战总统特朗普对外国商品征收全面关税的合法性,称其行为对加州经济造成巨大损害。
中国通缉三名美国国安局黑客
中国方面周二表示,正在通缉三名美国国家安全局的特工,后者被指控在今年2月的哈尔滨亚洲冬季运动会之前和期间攻击了赛事的信息系统、试图窃取运动员个人隐私。哈尔滨警方还指责美国加州大学、弗吉尼亚理工大学也参与了网络攻击行动。
德语媒体:谁为关税买单?
媒体看中国
《南德意志报》评论认为,最终为特朗普高额关税买单的,将是美国企业和消费者。《商报》评论认为,即将就任的新一届联邦政府的对华政策务实而合理,因为对抗并不是德中关系的全部。
到底脱不脱钩?美财长要和中国签“大协议”
特朗普4月14日表示,可能会暂时免除此前对汽车征收的进口关税,以便相关企业有时间调整供应链。但华盛顿也启动了针对药品、半导体等产品的特别关税调查。与此同时,美财长贝森特表示,最终会和中国达成“大协议”。
北京和特朗普:从礼遇有加到“奉陪到底”
特朗普上任时,中国派出了国家副主席韩正领衔的高规格代表团观礼。然而,中美关系此后却并没有出现分析人士预测的改善,而是在贸易战中针锋相对。路透社引述知情人士称,如今中国商务部、外交部的官员已经被要求取消休假,积极拉拢其他国家共同抵抗美国。
中美贸易战中国民众不担心 专家:中国商品转向欧洲或如海啸
中美关税升级到惊人的程度。受访的中国民众表示不担心。专家称,中国商品转向欧洲如同海啸;关键看,欧中如何沟通。
德语媒体:特朗普的关税豪赌
媒体看中国
《南德意志报》评论认为,同特朗普达成“卑躬屈膝”式的协议,对习近平来说完全不可接受。《法兰克福汇报》称,特朗普的关税政策矛盾重重、举棋不定,这不仅削弱了美国的全球信誉,也让谈判对手看穿了白宫缺乏战略定力的现状。
电子产品关税仅短期豁免 特朗普:没人逃得过
上週,美国政府出人意料地宣布,来自中国和其他国家的部分电子产品将不受高额关税的影响,虽让企业暂时松一口气,但随后特朗普和多位美国官员表态此举只是暂时的,而且接下来还会针对半导体展开国安调查。
中美博弈加剧之际 习近平出访东南亚三国
周一开始,中国党和国家领导人习近平将开始为期五天的东南亚访问行程,这也是今年习近平首次出访。中国正在努力加强同东南亚国家的经贸关系,以应对美国高额关税带来的冲击。
德国Ifo所长警告:美中贸易战或引发全球经济危机
德国慕尼黑ifo经济研究所所长福斯特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随着中美贸易争端的不断升级,目前已无法排除爆发全球经济和金融危机的可能性。
研究机构:中美打架 德国遭殃
德国经济研究机构最新发布的模型推演显示,特朗普加征关税的政策,可能会直接或间接导致德国数万个工作岗位的流失,并使经济增长受到显著的抑制。
中国商务部长:美关税将对贫困国家“造成严重伤害”
中国商务部长王文涛批评美国关税政策,称其将对发展中国家,尤其是最不发达国家,造成“严重伤害”,甚至引发人道主义危机。与此同时,台湾也开始与美展开关税谈判,力图保护其出口商免受32%关税。
关税大战 美国能把生产线搬回国内吗?
中美两国各自都将关税上调到超过100%,一些库存较低的进出口企业已经受到了冲击。特朗普希望,能够以此来迫使制造业将产能搬回美国。但是分析人士指出,特朗普的愿望不会实现。
德语媒体:特朗普败局已定
媒体看中国
美国总统特朗普几乎每天都会发布新的对华关税政策,中国也丝毫没有示弱,不断发布“以牙还牙”的反制措施。全球第一和第二大经济体之间的贸易战正在不断升级。《日报》认为,习近平比特朗普更聪明。《商报》则指出,关税已经让中国产品失去竞争力。
中美脱钩 北京做好准备了吗?
根据美国方面的最新说法,对中国产品加征关税的税率总计并非125%,而是145%。中国方面也在4月11日宣布将对美反制关税全面提高到125%。在这场关税乱战中,中国经济将向何处去?全球经济又遭到怎样的冲击?
受特朗普关税冲击 中国亚马逊卖家被迫涨价或撤离
特朗普将对华关税提高至125%,令中国跨境电商企业面临巨大成本压力。众多亚马逊卖家已涨价应对,甚至考虑撤离美国市场。业内人士警告称,这将对中国中小企业带来沉重打击,或将导致大规模失业。
暂停关税后特朗普将贸易战火聚焦中国,习近平会打电话吗?
特朗普宣布对高额关税按下暂停键,全球股市应声上涨,但唯独对华关税不降反至145%。中美贸易战持续升级。美国商务部长表示“两国领导人可电话沟通共同解决”,但专家认为目前时机尚不成熟。
德语媒体:贸易战已经爆发
媒体看中国
过去几天以来,美国总统特朗普几乎每天都会就其关税政策发布最新指令。中国方面刚刚宣布要对美方的霸凌行为“奉陪到底”,而特朗普就立即将对华关税提升到了125%。
特朗普对华关税战不断升级 美国民众怎么看?
美国和中国不断追加相互间的关税和反制关税措施,美国消费者可能面临物价飞涨。他们如何看待事态发展,又打算怎样调整预算适应这一切呢?
前一页面
第3 页,共61 页
下一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