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need to enable JavaScript to run this app.
跳转至内容
跳转至主菜单
跳转到更多DW网站
最新视频
地区
中国
德国
台湾
欧洲
香港
亚洲
主题
人权
新闻自由
法治国家
气候环境
分类
政治
经济
文化
科技创新
焦点
习近平
俄罗斯入侵乌克兰
第二次世界大战
最新视频
电视直播节目
繁
广告
中美关系
作为21世纪全球两大强国,中美既是伙伴又是对手。
跳转至下一栏 所有相关主题内容
所有相关主题内容
媒体:台美国安官员在阿拉斯加密谈
据《金融时报》等媒体报道,美国国防部印太事务官员和台湾国安会官员上週在安克拉治举行秘密会谈。消息人士透露,双方原本安排的会面层级更高,但由于特朗普政府担心会破坏跟中国的贸易谈判和美中领袖峰会的规划,台美会谈因而延期并降级。
特朗普评9·3阅兵
特朗普在白宫会见来访的波兰总统时,被记者问及一天前北京举行的大阅兵仪式
需求仍疲软 中国制造业连续五个月在收缩区间
官方统计数据显示,今年8月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PMI)虽较7月略有回升但仍低于分界点。国内需求的疲软和中美贸易协议的前景不明朗给生产商的信心造成影响。
德语媒体:中国如何将我们变成中国人
媒体看中国
《世界报》发表长篇评论称,DeepSeek, TikTok以及PopMart风靡全球,不仅展示了中国在技术层面上的快速崛起,也意味着中国正在悄然重塑全球价值观与文化标准。《法兰克福汇报》评论称,特朗普将莫迪推向了中国的怀抱。
德语媒体:莫迪的两难境地
媒体看中国
《法兰克福汇报》指出,特朗普的关税大棒重击印度,势必导致新德里同华盛顿关系的疏远,但倘若印度因此而加入反西方联盟,无疑将是一个严重的错误。《商报》发表评论称,恒大被香港股市摘牌,意味着恒大的终结,但中国的房地产危机却仍在继续。
特朗普称中国留学生“非常重要” 欢迎60万人来美
在数月来推行收紧签证政策,以减少中国学生赴美数量后,美国总统特朗普宣布将允许60万中国学生进入美国大学。这在其忠实的保守派选民中也引发了强烈争议。
特朗普: “如果不得已,我会向中国征收200%关税”
在白宫与韩国总统李在明举行双边会晤时,特朗普表示可能在不久后访华,并称“如果不得已,我可以向中国征收200%关税”。
德语媒体:特朗普的任性对习近平极为有利
媒体看中国
《商报》评论指出,特朗普对待普京的方式,让北京更加坚信,只要硬抗到底,就会有丰厚的回报。《商报》另一篇报道称,中美争端令高度依赖中美两大市场的芯片产业陷入困境。
墙外文摘:习近平是列宁主义政权的坚定捍卫者
墙外文摘
斯大林研究专家斯蒂芬·考特金认为,习近平是中国列宁主义政权的产物,也是该政权的坚定捍卫者。他毕生的使命就是确保这个政权的存续。确保政权存续就意味着要禁止任何有意义的政治改革。
特朗普称获习近平承诺:在任期内不会攻台
美国总统特朗普对外披露,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向他做出了一项关键承诺,引发外界对台海局势和中美关系走向的广泛猜测。
德语媒体:在稀土领域,欧洲正在丧失主权
媒体看中国
《商报》评论称,面对中国在稀土领域不断强化的主导地位,欧洲一直没有采取应对措施,这无疑是一次战略性失败。《新苏黎世报》评论称,中国并不会争夺美国的霸主地位。
金融时报:中国要求美国放宽芯片限制
先进芯片对人工智能的高速运行至关重要,而美国则对高端芯片的对华出口实施了限制。在可能的特朗普与习近平峰会之前,北京正在向华盛顿施压,要求美方放宽芯片限制。
德语媒体:稀土成了中国勒索世界的武器
媒体看中国
《南德意志报》报道称,中国在稀土行业的垄断地位正在成为北京制衡西方的战略武器,但矿区环境和民众健康却为此付出了惨痛的代价。《法兰克福汇报》援引一份研究报告指出,欧美对中国稀土的高度依赖,中短期内很难出现改观。
德语媒体:中美夹缝中的欧洲必须奋起反击
媒体看中国
《南德意志报》评论称,相较于特朗普的关税大棒,中国对欧洲构成的威胁更大,如果不能认清这一点,欧洲终将付出惨痛代价。《世界报》认为,尽管特朗普发出了最后通牒,但中国停止购买俄罗斯原油的可能性微乎其微。
客座评论:如何评估习近平的权力
邓聿文
中共的北戴河时间又到了。按照“惯例”,每年中共高层北戴河休假期间,有关习近平的各种谣言都会格外密集,尤其涉及其权力地位问题。外界该如何评估习近平的权力呢?
美中延长谈判期?美代表:朝这一方向努力
美中在斯德哥尔摩未能确定是否延长8月12日这一谈判截止日期。不过,美谈判代表周末表示,在朝这一方向努力。与此同时,对于美国提出要求停止从俄罗斯购买石油,中国作出强硬回应。
德语媒体:欧洲会沦为中美经济殖民地吗?
媒体看中国
《日报》认为,尽管中国的人权状况恶劣,但是和积极推进绿色能源的中国加强合作,总归比屈从于试图破坏气候的特朗普好。《商报》则担心,欧洲的高薪工作岗位会逐渐转移到海外。
中美贸易协议接近达成 美财长称“并非百分百完成”
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周四表示,美国与中国的贸易协议“并非百分百完成”,但相信已具备达成协议的基础。这份潜在的协议旨在解决关税争端和稀土矿产问题,然而,在8月12日最终期限前,技术细节仍待敲定,印度等国也因与俄罗斯的贸易往来,面临美国关税威胁。
德语媒体:美国不再欢迎台湾总统?
媒体看中国
《新苏黎世报》认为,如果美国总统特朗普为了同北京达成贸易协定,而拒绝让台湾总统赖清德出访行程中过境美国,那无疑是向台湾发出了一个危险信号。《世界报》发表评论称,中美关税战的结局将决定未来国际贸易的走向。
美中瑞典谈判无重大进展 将延长关税“休兵”期
美中为期两天的贸易谈判落幕,双方称会议相当有建设性,有望再把关税谈判期延后90天,但并未签署协议。对于外界关注特朗普和习近平是否将会晤,美国官员则称未讨论。
IMF上调全球经济预期 中国幅度最大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周二发布最新报告,上调了今年新兴市场和发展中经济体的经济增长预期,其中中国经济的预测获得了显著提升。
长和寻求“主要”中国投资者加入巴拿马港口交易
香港长江和记实业欲将巴拿马港口经营权出售给美国贝莱德集团领衔的财团,受到中国的强烈批评。如今,长和宣布拟邀请来自中国内地的主要策略投资者加入财团。知情人士称,这一投资者是中远集团。
赖清德欲过境美国遭拒?台湾外交部否认
据《金融时报》等媒体消息,美国拒绝让台湾总统赖清德过境纽约,分析指这可能是担心破坏美中贸易谈判,以及美中元首会晤的安排。中国外交部上週已表态反对赖清德赴美,称其为“窜访”;台湾政府则表示赖清德近期无出访行程,因此没有所谓“美方不同意过境”。
中美贸易谈判关键期 美国会两党参议员将提出涉疆涉台新法案
在特朗普政府聚焦中美贸易谈判之际,美国国会两党参议员计划推出三项对华法案,针对中国在新疆人权、对台湾施压以及跨国镇压行为,凸显国会在对华安全与人权议题上的强硬立场。
美中于瑞典会谈 贸易谈判期传将再延90天
据《南华早报》等媒体,美中新一轮贸易谈判可能将进一步延后原定的期限,并讨论是否取消特朗普因芬太尼问题对中国加征的20%关税。此外,这次会谈还预期提及中国“产能过剩”、美国的出口管制政策等经济议题。
中美贸易战夹缝求生:跨境商人如何适应变局?
在瞬息万变的中美贸易战背景下,跨境商人正努力寻找生存空间。从生产商积极谈判、中介公司避税奇招,到中国电商转战欧洲、大公司产业链转移,各方在关税重压下探索出路,然而部分成本最终仍转嫁至美国消费者。
美中将于瑞典会谈 拟延长关税谈判期
美国财长贝森特宣布将于下週在瑞典与中国官员会面,延续美中贸易谈判。据悉,此次会谈是为了延长双方当前的贸易战休兵状态,把原订8月中旬的期限再往后延。
德语媒体:谜一般的特朗普对华战略
媒体看中国
《新苏黎世报》发表长篇分析文章认为,特朗普开启其第二个总统任期至今,除了出台了一系列变幻无常的关税政策之外,并没有拿出线路明晰的对华战略。《法兰克福汇报》则关注到了英伟达总裁此前访华时的双重角色。
中国对美稀土出口回升 两国领袖会晤有谱?
随著美中贸易战休兵,中国6月输出美国的稀土量是前一个月的7倍以上。此前,两国达成协议,中国恢复稀土出口,美国也重新开放辉达的H20芯片输往中国。另外有消息称,特朗普与习近平可能在今年10月底的APEC峰会之前或会议期间会晤。
德语媒体:特朗普让中国赢了又赢
媒体看中国
意识到普京缺乏和平诚意的特朗普威胁要对俄罗斯石油的主要买家加征高额关税,奥地利《标准报》指出,这很可能重燃损人不利己的美中贸易战,而且会在其他方面加强北京的竞争优势。《莱茵邮报》则指出,特朗普的关税会让其他国家投入中国怀抱。
微软不再用中国工程师为美军提供技术支持
微软公司7月18日表示,不再使用位于中国的工程师为美国军方提供技术支持。此前,一篇深度调查新闻报道揭露了微软使用中国工程师参与美军云计算系统的研发,但是其雇佣的安防人员却缺乏足够的能力来判断中国工程师会否构成威胁。
“四兆男”黄仁勋在中国都讲了些什么?
连特朗普都为他骄傲。“四兆男”黄仁勋再访华,此次他不仅带来H20解禁,想卖更强的芯片!他为何高调盛赞华为,甚至反问“谁能更强”?
德语媒体:寅吃卯粮- 中国经济增长的背后
媒体看中国
《经济周刊》评论认为,中国经济第二季度虽然实现了5.2%的增长,但这一数据并不能说明中国经济已经恢复了活力。《法兰克福汇报》指出,禁止向中国出口高端光刻机,只会激发中国自主研发相关技术的动力。
富国银行高管遭中国禁止出境 暂停赴华商旅
据《华尔街日报》、彭博社等媒体消息,一位在美国富国银行任职、出生于中国的女性近期在中国遭禁止离境,再度引发外企人士对于前往中国出差、在当地开展业务的疑虑。
苹果斥资5亿 采购美国本土稀土磁体
几乎垄断全球稀土市场的中国,屡屡将这种关键原材料作为贸易战的杠杆,北京正在不断收紧对各类稀土材料的出口管制。现在,苹果公司与一家美国本土稀土供应商签署了长期协议,购买稀土磁体材料,并在加州建设最先进的稀土回收设施。
客座评论:特朗普对俄下最后通牒 戳破习近平和普京的同床异梦
黄锦钟
DW中文客座评论员黄锦钟分析指出,中俄一再重申“上不封顶”的友好关系,实际上双方互动充满算计,只是彼此利用的“投机”结盟,互信薄弱,有变节可能。特朗普要求普京50天内与乌克兰达成协议,扬言課征“次级制裁”,对中俄关系是一大考验。
欧洲在中美之间的平衡术
威胁加征关税之后,美国这个老盟友在还能信任吗?共产主义中国是否是欧洲的选项?全球化需要共同行动,而欧盟正陷于两难之中。
中美关税“休战”推中国6月出口超预期增长
在中美就关税达成暂时休战的背景下,企业和进口商在8月新关税生效前加紧下单,推动中国6月出口加速增长。但分析人士预计未来出口动能或难持续。此外中美贸易谈判进展有限,政策不确定性也在上升。
墙外文摘:国安局长现身华府,台湾外交微妙突围?
墙外文摘
有评论认为,台湾国安局长蔡明彦高调入列台美经贸谈判团队,已远超战略学者所说的“违和感”,而是带有高度战略意图,不排除台美联手藉此对北京“亮剑”。
媒体:五角大楼要求盟友就“中美战争”明确立场
有媒体报道称,美国国防部正在敦促日本、澳大利亚表态:如果中美因为台湾发生战争,两国将扮演什么角色。
澳总理开启二度访华之旅 经贸升温难掩安全分歧
澳大利亚总理阿尔巴尼斯本周六开启其作为总理的第二次访华之旅。此行在地缘政治紧张局势依旧严峻的大背景下,旨在巩固近期才得以稳定的双边贸易关系,并在中美大国夹缝间寻求外交平衡。
德语媒体:“亲者痛仇者快”的特朗普亚洲政策
媒体看中国
《新苏黎世报》发表评论称,特朗普总统对日韩等十个亚洲国家推出的关税政策,只能令亚洲盟友同美国渐行渐远,并最终损害美国的利益。《法兰克福汇报》评论称,扩容后的金砖集团,正在显露出越来越明显的裂痕。
卢比奥首会王毅 称“特习会”有望举行
在吉隆坡举行的东盟外长会议期间,美国国务卿卢比奥与中国最高级别外交官员王毅举行会晤,双方都称会晤是“积极的”。卢比奥同时表示,双方都有“强烈意愿”举行首脑峰会。
亚洲为何吞特朗普关税重拳?专家指向中国因素
虽然仍在跟各国谈判,但美国总统特朗普週二又宣布将对铜和药品加征关税,并准备寄关税通知信给至少7国。此前,特朗普已公布针对日本、韩国等亚洲国家的税率;有专家分析认为,此举是为了施压这些国家减少与中国的贸易往来所采取的策略之一。
墙外文摘:未来或将出现两个“第十五世达赖喇嘛”
墙外文摘
有评论指出,随着达赖喇嘛公开宣布其继任安排并遭北京反驳,局势已明确:两个“第十五世达赖喇嘛”将登上国际舞台,争夺正统地位,这一僵局可能持续数十年。
特朗普称美中TikTok磋商即将开始
特朗普已经三度延长对TikTok的“不卖就禁”期限。现在他表示,美中双方将在两三天后开始就此问题磋商。此前,他已透露“有一群非常富有的人”想要收购TikTok。不过,问题的关键依然在于中国政府届时是否会批准这项收购交易。
中国采取措施打击芬太尼化学前体 回应美国要求
在中美关系中,芬太尼走私仍是一个主要障碍。北京新近将两种芬太尼前体列入管制化学品,并高调打击毒品相关洗钱及受贿。
客座评论:特朗普介入中东局势给习近平什么警示?
黄锦钟
以色列与伊朗历经数日军事冲突后达成停火共识。DW中文客座评论员黄锦钟指出,以伊两国停火符合各自利益,特朗普也不愿意深陷中东战场泥淖,徒增美国安全风险。此外,特朗普下令突袭伊朗也为印太地缘政治形成外溢效果,有助强化美国吓阻可信度。
中情局发汉语短片招募线人 北京斥“荒唐可笑”
上月,美国中情局发布两则中文短视频,以中国高层官员面对内斗的不安,和基层人员对体制不满的视角为主题,鼓励中国官员与中情局合作。中国国安部周三斥之为“滑稽表演”。
游客望而却步 中美各陷旅游困境
尽管中国国际旅游业尚未从疫情与地缘政治中完全复苏,但美国在特朗普再次执政后,也面临外国游客却步的预期压力。观察人士指出,中美两国的旅游业正各自遭遇不同挑战。
前一页面
第1 页,共61 页
下一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