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欧法律学院引导中国司法精英了解欧洲法律体系
2009年8月30日德意志广播电台记者走访了正在汉堡举行的中国欧盟法律学院暑期课程。女大学生Julia是中国欧盟法律学院的学生之一。这30名学生在汉堡参加三周的暑期学校。 Julia认为:“这里很有趣,因为会遇见各种各样的人。在中国我们在学校里学习欧洲法律。现在我们可以亲眼看见人们在德国是怎样生活的,可以认识许多在国际机构工作的人。我们可以了解法律在实践中是怎样应用的。这对我们的学习是一个非常有趣的经验。"
Julia是他们年级学习最好的学生之一。中国欧盟法律学院正式成立于2008年10月,北京的中国政法大学是合作院校之一。学院德方院长尼南·柯纳瑞克教授表示:“中国欧盟法律学院的目标是为中国政府在建立法制社会的进程中提供帮助。我们培养一群中国精英,使他们以后可以在国际上大有作为,而且又熟悉欧洲思想。"
目前第一届有54名学生,以后每届会有120名学生攻读这一硕士学位。柯纳瑞克介绍说:“中国学生在这个硕士项目里可以获得双学位。他们先用中文学习中国法律,获得中国硕士学位。然后再学习欧洲法律课程,但这并不仅仅限制于欧洲法律,更多的是国际法律和比较法学。学习结束后,学生们目前可以获得汉堡的硕士学位。这个硕士头衔将会得到国际上的认可。"
欧洲学生也可以参加这个项目的学习。可是欧洲学生为什么要到中国去学习欧洲法律呢?尼南·柯纳瑞克教授说: "在那里学习,可以更好地体验到欧洲法律的多样性。而且在中国欧洲学生有机会学习中国的法制。"
这是对学生们来说一个很大的挑战,而且不仅仅是语言上的。中国欧洲法律学院由16所高校联合组成,其中3所来自中国,13所来自欧洲。学院被称为“会飞的学院",因为成员学校的教授都会飞去北京授课一段时间。老师们轮流讲课。
对正在汉堡学习的中国学生来说,能在这个学院学习是一种特权,一个英文名字叫乔的中国男生说:"欧盟是一个新的政治结合。它在国际上越来越有地位,是一个重要的全球性的角色。中国和欧盟在政治和法制上有很多交流。所以我觉得去了解欧盟,欧洲文化特别是它的法制文化非常重要。"
实际上欧洲法律或多或少会起到一个典范作用。毕竟中国的法律体制根基还不是很深。中国要成为一个真正的法治国家还有一段很长的路。所以宪法原则与民主化的宣传就更为重要。中国欧盟法律学院也许是达到这一目标的有效途径。
曾经作为第一位女性被任命为欧洲法院法官的尼南·柯纳瑞克教授说到,中国欧盟法律学院的课程设置范围非常广。总结第一年的进展情况,她说:"我们很成功。基本上达到了预先的设想。"
第二学年即将拉开帷幕。9月初课程就开始了。届时将会有一些欧洲学生参加,但是大多数还是中国学生。第三学年的录取申请也将于秋季开始。
作者:Verena Herb/Esther Schmook
责编:叶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