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need to enable JavaScript to run this app.
跳转至内容
跳转至主菜单
跳转到更多DW网站
最新视频
地区
中国
德国
台湾
欧洲
香港
亚洲
主题
人权
新闻自由
法治国家
气候环境
分类
政治
经济
文化
科技创新
焦点
习近平
俄罗斯入侵乌克兰
第二次世界大战
最新视频
电视直播节目
繁
广告
中日关系
中国和日本是近邻,两国是亚洲经济上最强大、政治上最有影响力的国家,两国关系重要又复杂。
跳转至下一栏 所有相关主题内容
所有相关主题内容
九三阅兵秀软硬实力 反法西斯叙事不被认可
中国本周三举行的阅兵仪式以“庆祝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为官方叙事,但中俄伊朝领导人齐聚会场,引发西方对“专制同盟”形成并寻求建立替代性国际秩序的担忧。
二战结束80周年 中日两国纪念日却不同?
二战对日胜利纪念日(即“Victory over Japan Day” 简称“V-J Day”)在各国有不同的纪念日期。今年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80周年。日本与中国都将举行重要活动纪念这一历史事件,但时间和方式却大不相同。
墙外文摘:“好的性”与“坏的性”——国家的情欲审查
墙外文摘
近期中国大陆连续出现了几起性别事件。有评论指出,围绕“好的性”与“坏的性”的划分,从来不是出于保护个体的初衷,而是出于对社会秩序的维护、对集体道德的恐惧与对政治正当性的需要。
中国推出多部抗战电影 嘲讽爱国题材网友遭禁言
中国官方近期主导推出多部抗日题材的爱国电影,其中以南京大屠杀为背景的《南京照相馆》在中国社群平台上引发热烈讨论。与此同时,中日相继发生针对外国人的袭击事件,进一步引发公众对两国社会排外情绪上升的担忧。
中日军机危险接近 相互指责
日本防卫省指责,中国山东号航母舰载机危险接近日本海上自卫队飞机。中国外交部则称是日本舰机“抵近侦察”,造成风险。
日本称与中国就恢复水产进口达共识
日本政府週五宣布,日中两国已达成共识,将针对中国早前因福岛第一核电站将污染水排海以来,暂停的日本水产启动恢复进口程序。中国官方声明则未提及与日本达成相关协议,仅表示双方进行了新一轮的技术交流。
东海争议海域再起波澜 中日互指侵犯领空
日本指责中国舰载直升机“侵犯日本领空”,中方批评“日本右翼分子”驾驶民用飞机“非法进入中国领空”。双方均表示,已通过外交渠道向对方提出强烈抗议。
日军舰和习近平同步 同时到访柬埔寨
日本政府本周二宣布,两艘日本海上自卫队扫雷舰将于本周五访问柬埔寨的云壤海军基地,这是该基地在中国资助扩建工程完成后首次接待外国军舰。
面对美国关税威胁 中日韩抱团加强自由贸易
面对美国总统特朗普挥舞的关税大棒,韩国、中国、日本三国3月30日在首尔举行部长级会谈,共同表示要加强自由贸易、加快全面三边自贸协定谈判。
日本抗议中方篡改石破茂发言内容 要求删除
中国外长王毅本周五在东京与日本首相石破茂举行会晤。在中国外交部的新闻稿发布后,日本方面指责其所引述的石破茂发言不符合事实,要求删除。
中日韩外相会谈:“未来志向”之下先见面再求稳健
时隔一年举办的中日韩三国外长会议,22日在东京落幕。三国就经济、气候变迁等议题进行了讨论。中日外长会谈中,也就两国的各项实际议题磋商。然而成效是否有限?
中日韩外长东京会晤 聚焦地区安全与三边合作
在美方关税威胁加剧国际紧张局势之际,日本、中国和韩国外长在东京召开会议,聚焦地区安全、经贸合作与朝鲜问题,并为三国领导人峰会铺路。
美国对俄乌态度大变 让印太盟友转向中国?
特朗普上任后,在外交上强调以美国利益为主,让美国在全球的盟友担心,美国对其安全承诺会不会也受影响。与此同时,中国则是计画在外交方面投入更多资源。亚洲国家会怎么回应?
连绵多年的柏林慰安妇纪念铜像之争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被日本占领的东亚各国逾40万女性被强征为性奴,成为了日军的“慰安妇”。如今,全球许多地方都有慰安妇纪念雕像,但是日本政府却在背后施压,要求拆除雕像。德国柏林的一尊慰安妇铜像也在其中。
日外相访华示好:中日为何正快速修复关系?
日本外务大臣岩屋毅就任后首度访华,与中国外长王毅深谈3小时,双方态度软化彷佛“互换圣诞礼物”。日相石破茂上任不久后即对中国示好,此时正值特朗普即将上任的“空窗期”,中日各自有什么盘算?
日本外相访华 双方就恢复日本水产品进口取得共识
日本外相岩屋毅本周三访华,在与中国外长王毅会晤中,确认中方将落实恢复日本水产品的进口事宜。此外还宣布了针对中国公民签证的放宽措施。
分别会见中国和美韩领导人 日本首相都谈了什么?
在首次与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的面对面会谈中,日本新任首相石破茂表达了对中国军事活动增加的担忧。美、日、韩领导人会后的联合声明中也专门提及南中国海和台湾议题。
南京大屠杀87周年 上海日本人学校将改上网课
深圳日本人学校一名男童遭刺身亡后,担忧仇日情绪高涨,上海日本人学校的浦东及虹桥校区将在南京大屠杀87周年纪念日当天改采网上授课。
自民党新总裁上任后 日本对华政策会如何变化?
日本自民党总裁选举揭晓,前干事长石破茂惊险在第二轮中击败强势对手高市早苗获胜。未来就任新首相后,如何带领国家经济、内政走出新局,对外如何站稳日本立场,迎接各大外交场面,将是这位近40年政治老手的大挑战。
中日外长纽约会晤谈及深圳日童遇刺案
中日外长在纽约会晤期间,日方敦促中国就深圳日童遇刺事件进行全面调查,并向日方作出明确解释,同时采取具体措施确保在华日本居民、打击网上反日言论。
日童遇袭死亡案:日外相要求北京打击反日言论
日本男童在深圳遇袭死亡之后,中日展开频繁外交接洽。继日本副外相柘植芳文访问北京,中国外长王毅也在纽约与日本外相上川阳子会晤。日本要求中国立刻打击网络上的反日言论,中方则重申该案为“偶然、个别案件”。
德语媒体:日本小男孩深圳遇害显示两面的中国
《每日镜报》写道,历史的敌意转化成血淋淋的暴力,这在过去数月令在华日本人感到极深的不安。《法兰克福汇报》描述了中国民众所表现出的哀悼,但与此同时仍在网络传播的仇日视频。《商报》指出人们对事件为“个案”的质疑。
日本男童深圳遭刺不治身亡:中日仇恨再升级?
敏感的“九一八事件”93週年之际,一名就读深圳日本人学校的10岁男童遭中国籍嫌犯刺伤、不治身亡。一位旅日中国人告诉DW,对日仇恨是中国教育的“出厂设定”,若不加以制止,悲剧恐再度上演。
中国海军测量船进入日本领海 日方提出抗议
日本防卫省表示,一艘中国海军测量船8月31日短暂进入日本领海。日本外务省已通过中国大使馆对中方提出正式抗议。
专访维权律师伍雷:以寄居者心境重建华人社区
中国维权律师伍雷长年关心人权议题、平反冤案,一度遭到中国政府威胁,甚至失去律师执照。新冠疫情后,他选择移居日本东京,除了持续关心人权,更希望重建中国人交流的社区,靠著办讲座维系华人感情。
美中日之间 太平洋岛国还能否“自在游泳”?
日本主办本届太平洋岛国峰会,除了经济援助之外,也提供软硬件方面的实际支持。从去年主办的美国到今年的日本,各项援助背后都看得出与中国抗衡的影子。
日本护卫舰“误入”中国领海?北京要求彻查
本月初,日本海上自卫队罕见驶入中国领海,日媒消息称可能是“误入”。但另一方面,中国海警船也在主权争议岛屿附近多次驱离日本船只,中日之间的冲突热点似乎仍暗潮汹涌。
日本靖国神社遭涂鸦
供奉战争亡灵的靖国神社遭人涂鸦后,日本警方正在对嫌疑人展开调查。日本媒体报道称,此次涂鸦事件显然是针对福岛核电站排放废水的抗议。
新加坡香会:日本重新完善印太地区战略、中日各抒己见
日本在本次透过香格里拉对话,重新确认与韩国的合作、并与澳大利亚等建立新的对话与合作机制。而在与中国国防部长的会谈中,双方仍是以各抒己见多,并未达成实质上的合作。
德语媒体:分歧多于共识的中日韩峰会
时隔近五年之后,中日韩政府首脑再度举行了三方会晤。台海局势紧张,朝鲜加剧挑衅,以及中美关系日趋对立之际,中日韩三方会晤发出了哪些信号呢?
客座评论:美日韩同盟是否会被中国撕开一个口子
邓聿文
中日韩三国领导人会议停摆四年后,普遍认为,三国领导人这次能够坐在一起开会,本身就是一次突破。引人关注的是,韩国尤其展示出改善与中国关系的愿望。
中日韩峰会“未来志向”宣言下是否仍貌合神离?
中韩三国领袖时隔四年半后于首尔重新聚首。三国虽然强调将会重新扩大经济等方面交流,但是时过境迁,能否尽量求同存异,考验各国领导人对局势的把握。
中日韩同意恢复自贸谈判 李强批经贸保护主义
时隔4年多,中日韩27日再度举办三方峰会。在日韩与美国越走越近之际,日韩如何处理与中国的关系备受瞩目。在週日的双边会晤上,日方也提到台海和平稳定重要性,但中方重申,台湾议题是中国的一条“红线”。
台海紧张局势之下 中日韩举行峰会
中日韩三国举行了四年以来的第一次首脑会晤。东道主韩国总统尹锡悦周日将先期分别会晤中国总理李强和日本首相岸田文雄。周一,中日韩三国领导人将就地区合作展开共同会谈。
韩外长访华 称韩中应管控好分歧
韩国外长赵兑烈前往北京与中国外长王毅会晤。赵兑烈强调,在原则性问题上将阐明韩方立场,但同时会与中方讨论有巨大合作潜力的领域。另据韩媒报道,二人也将就有望月底举行的中日韩领导人峰会进行协调磋商。
从全球南方到失踪教授 中日关系渐行渐远?
日本与中国竞逐“全球南方”,近来外交动作频频,不只拉拢南方国家,也与欧美强化“制衡中国”布局。与此同时,中日主权争议、接二连三失踪的中国及日本学者,正为两国关系埋下新的冲突可能。
日本国会议员团视察钓鱼台 中日海警对峙
日本议员代表团近日前往冲绳石垣市视察时,在东海争议水域与中国海警船对峙,成为中国和日本一系列海事争端中的最新一起案例。
全球最幸福国家:芬兰霸榜 台湾远超中日韩
联合国发布《世界幸福报告》,芬兰再次蝉联第一。若单比较亚洲国家,台湾人的幸福指数仅次于新加坡,远胜中日韩等国。德国为何跌出前20了呢?
中日韩三国均备受生育率持续下降的困扰
韩国公布的2023年生育数据显示,去年韩国新生儿人数同比减少7.7%,总和生育率为0.72,双双创下历史最低纪录。韩国的邻国中国和日本也都饱受生育率持续下降的困扰。“养孩子和教育孩子太费钱”在这些国家是降低生育意愿的主要原因。
菲律宾寻求在南海勘探能源 谋求日本驻军
正在东京出席日本东盟峰会的菲律宾总统小马科斯表示,该国正在寻求启动新的南中国海勘探项目,从而满足能源需求。他还透露,与中国就共同勘探南中国海能源的对话“进展甚微”。与此同时,菲律宾与日本正寻求相互驻军。
2023中国大事记
对于许多中国民众来说,快要过去的2023年,依然是无比艰难,坏消息远远多于好消息的一年。能让人高兴起来的事情不多——但总还是有。DW德国之声为您用12张图总结2023年的中国大事记。
中日韩外长承诺尽快召开三国领导人会谈
中国、日本与韩国外长周日于釜山参加三国外长会议,除了确认将在多个领域开展合作,更重要的是三位外长一致同意:将尽快召开中日韩领导人会谈。
日本外相:日中两国有望举行安全会谈
在中日韩三国外长会议在釜山举行之前,9月刚刚上任的日本外相上川阳子和中国外长王毅举行了双边会晤,并称两国有望在“不远的未来”举行安全对话。
中日首脑举行APEC场边峰会 重新确认战略互惠关系
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和日本首相岸田文雄在旧金山参加APEC峰会期间举行了时长约1个小时的会谈,双方再次确认了追求共同利益的“战略互惠关系”,并在一系列外交争端中强调共同的经济利益。
在华被拘逾半年 日本药企员工被正式逮捕
日本驻中国使馆周四(10月19日)证实,中国当局正式批捕了一名日本公民。这名日本药企雇员今年3月就已被逮捕,并被控从事间谍活动。
美参院代表团将访中日韩 多数派领袖舒默领衔
由美国两党参议员组成的代表团10月将访问中国、日本和韩国。参议院多数派领袖舒默的办公室周二宣布了这一消息。
习近平主动提访韩 学者:牵制朝鲜
韩国官员24日透露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会晤韩国总理韩德洙时,表示将认真考虑访韩事宜。韩方也积极和中方进行协商,希望能促成习近平自2014年至今的首场访韩行。学者向DW表示,习近平主动提及访韩,或许是想藉由打出“韩国牌”,隔空向朝鲜展现态度。
忧遭任意逮捕 日本雇员不愿外派中国
自北京2014年实施《反间谍法》以来,已有至少17名日本公民被控从事间谍活动遭到拘押。专家指出,这导致企业不愿将员工派往中国,并损害经济和贸易。
日本提升与台湾防务合作 可能触怒中国
路透社引述四名消息人士称,日本已经任命一名在职政府官员担任事实上的驻台武官。这一提升日台防务合作的举动很可能触怒北京。
德语媒体:虚伪的批评
福岛第一核电站将经过处理的核废水排入大海的决定,使本已紧张的中日关系进一步恶化。中国境内反日情绪高涨,日本境内一些机构和店铺则接到大量来自中国的骚扰电话。
前一页面
第1 页,共11 页
下一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