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need to enable JavaScript to run this app.
跳转至内容
跳转至主菜单
跳转到更多DW网站
最新视频
地区
中国
德国
台湾
欧洲
香港
亚洲
主题
人权
新闻自由
法治国家
气候环境
分类
政治
经济
文化
科技创新
焦点
习近平
俄罗斯入侵乌克兰
第二次世界大战
最新视频
电视直播节目
繁
广告
中国
中国,为中国历史上历朝历代政权的统称。现今在国际的行使“中国”主权的政权,主要指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
跳转至下一栏 所有相关主题内容
所有相关主题内容
在北京上地寻找习近平的“中国梦”
自习近平2012年提出“中国梦”的口号以来,将近10年时间过去了。普通中国人实现了那些梦想?请看法新社记者对北京上地的一个社区的走访。
中美对决:中国经济真的可以赶超美国吗?
虽然中国经济增速放缓,但是中国的专家学者们还是坚信,到2030年前中国一定会取代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大经济体。不过外国专家对这一预测表示怀疑。而且即便中国GDP赶超美国,可能赢的也只是面子。
媒体:美将出台新措施 阻断中企获得高性能计算技术
多家媒体报导指出,美国计划本周宣布新措施来限制中国公司获得高性能计算技术。相关措施目的是要阻断中国取得先进半导体技术的途径,目前不清楚哪些中国企业将受到影响。
谷歌停止在中国大陆的翻译服务
谷歌以使用率低为由,停止了在中国大陆的翻译服务。由于中国政府对互联网的审查,谷歌早在2010年就关闭了在中国大陆的搜索引擎服务。2017年,谷歌开始向中国用户提供翻译服务,试图探索如何在中国市场保持立足点。
刘强东涉嫌性侵民诉案庭外和解 #MeToo的一个胜利?
中国留学生刘婧尧在明尼苏达州对京东创始人刘强东提起民事诉讼,指控其进行性侵的案子当地时间10月1日以双方达成庭外和解而告终。有中国女权运动人士认为,对刘婧尧和#MeToo来说,这都是一个胜利。
德国议会访台代表团:中国的威胁“不可接受”
德国联邦议院友台小组六人访台团周一在台湾总统府与台湾总统蔡英文举行会见。德国友台小组主席韦尔斯致辞时表示,不能通过军事强力强迫台湾参与其不自愿的合作,德国联邦议院会持“明确的拒绝态度”。
德中建交50年:德国总理们与中国的“亲密接触”
1972年德中建交以来只有一位德国总理没有在任期内访问中国,但他却是短时间内“两次”访华的总理。你知道他是谁吗?被中国领导人称作“老朋友”的德国总理又是哪(几)位呢?
曾拒绝转让疫苗技术 莫德纳有意再试中国市场
就在莫德纳最近公开表示愿意同中国展开疫苗合作之后,媒体披露中国曾要求莫德纳转让mRNA技术遭到拒绝。
美防长:中国不会立即入侵台湾 与北京保持沟通很重要
美国防长奥斯汀2日向CNN表示,他不认为中国会马上入侵台湾,但也表示北京尝试透过军事行动在台湾周围建立新常态。他重申,华府正努力与北京重启军事沟通管道。
已抵台湾!德国议员团来到 台外交部:以行动展现支持
德国联邦议院友台小组已经抵达台湾进行为期5天的访问。台湾外交部政务次长俞大㵢去机场迎接。台湾外交部指出,这是继佩洛西访台,法国国会访团后又一欧洲重要国家访台,以实际行动展现对台湾坚定支持。中国外交部发出声明表达抗议。
墙外文摘:中国的“统一”与俄罗斯的吞并
有评论指出,台湾人的中国认同在这20年来大幅萎缩,从原先将近半数,下降到今日的两成,所谓的“统一”,必然是违逆台湾人意愿的“并吞”。
德语媒体:俄罗斯的核威胁对中国意味着什么?
在西方社会纷纷猜测普京对于动用核武器的威胁是否“虚张声势”的同时,德语媒体分析了中国的视角,以及如果普京真的走出核打击的第一步,北京将如何应对。
中国国庆 台湾政治团体“一个节日两种过法”
在台海两岸近期的紧张气氛之下,两个台湾政治团体在10月1日分别以升旗和烧旗两种截然不同的方式度过中国十一国庆。
李家超称祖国是后盾
香港特首李家超出席了特区政府举办的国庆典礼,提到中央制定《港区国安法》,落实“爱国者治港”,令香港步入由乱到治的阶段。他也表示香港在关键时刻“总有祖国作为坚强后盾”。
德国联邦议员: “中国不该干涉台德合作”
德国联邦议院友台小组本周末将抵台访问。联邦议院绿党籍议员蒂尔·斯特芬接受德国之声访问时强调,德国与台湾的交流合作行之有年,双方有许多能互相学习借鉴之处。他还表示,台湾向中国人民展示了开放的民主是可行的,民主不是西方专利。
德语媒体:中国的对俄政策有没有底线?
《时代周报》分析认为,北京支持莫斯科完全是出于利益考量——也许习近平和普京达成的交易就是互相打掩护,避免在与美国及其盟友发生冲突的情况下腹背受敌。
美国会议员要求调查美外交官及家属在华遭强制隔离检疫
美国两名国会议员致信国务卿布林肯,要求国务院澄清有关美国外交官及家属在中国被强制隔离的消息。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周五回应说,中方一视同仁地对中、外籍来华人员采取科学、有效的防疫政策。
二十大前 中国经济继续压力山大
当世界上其他国家正在努力与病毒共存时,中国仍继续其新冠病毒动态清零政策。这些对企业的生存带来了许多限制。中国经济超越美国,变得更加遥远,甚至不可及。
人权组织: 中国“警侨服务站”在海外跨境执法
总部位于马德里的非政府组织“保护卫士”的一份最新报告指出,中国在大规模推进“劝返”行动,将海外的中国籍嫌疑人带回国。其中,一些地方政府在海外数十个国家设立的“警侨服务站”扮演了重要角色。
专访:同中国打交道将很困难,包括经济上
德中建交50年后的今天,双方关系目前处于什么样的状态,德国总理肖尔茨为何迟迟没有访问中国?德国今后将对中国采取何种路线,如何处理棘手的台湾问题?本台记者采访了柏林科学与政治基金会(SWP)中国问题专家Angela Stanzel博士。
余文生谈狱中艰苦 忧维权律师遭北京“清零”
中国著名维权律师余文生刑满获释逾半年后,接受德国之声访问,他首度细述过去4年在中国监狱里的经历。他说,在中国持续打压下,二十大后中国维权律师的前景并不乐观,国际社会的支持至关重要。
邻国陆续解封 中国十一国庆仍被要求就地过节
中国国庆“十一黄金周”将自週六展开,但在新冠疫情进入第三年,亚太各国都陆续放宽防疫措施下,中国仍维持严格的防疫措施,不少地方政府更希望民众能够就地过节,引发各界对中国经济的担忧。
担忧中国影响力 美推出太平洋战略
美国总统拜登29日在华府与十多位太平洋岛国领袖会面,承诺美国将强化与该地区各国的关系,并协助他们解决气候变化带来的挑战。同日,美国也公布了其太平洋战略。
德语媒体:围绕台湾的战争可能会变成核战争?
《星期五周报》文章认为,围绕台湾的冲突隐含着爆发核战争的危险。《法兰克福汇报》关注了拜登邀请12个太平洋岛国领导人到白宫参加峰会反映出的战略变化。
邦交正常化50年: 日首相期与中国保持“稳定”关系
中日领导人9月29日就两国邦交正常化50周年互致贺电。在中日关系颇为紧张的背景下,日本政府首脑岸田文雄呼吁与中国建立“有建设性的和稳定的”关系。前首相福田康夫也称,是时候回顾半世纪前双边关系正常化背后的精神了。
专访:习近平稳坐江山,如何处理台湾问题?
中国近期动作频频,二十大后对台政策可能发生什么变化?习近平若取得第三任期,解决台湾问题会否成为北京2027年前的最大野心?德国之声专访台湾淡江大学两岸关系研究中心主任,请他做出分析。
坚不谴责俄罗斯 汪文斌称台湾乌克兰无可比性
联合国安理会希望推出一项谴责俄罗斯公投与侵略的决议。中国仍然不明确谴责俄罗斯吞并乌克兰地区、践踏主权与领土完整原则,北京称乌克兰同台湾完全不可比。
太平洋岛国峰会华府登场 美承诺增加金援与外交互动
美国28日在华府与太平洋岛国领袖召开为期两天的会议。开幕时,美国国务卿布林肯承诺华府将提供480亿美元的援助,以及美国将增加其在太平洋地区的外交势力。
美国拿出“前所未有”的努力拉拢太平洋岛国
为了抗衡中国在太平洋地区日益增长的影响力,华盛顿准备了红毯和美元迎接前来参加峰会的太平洋岛国领导人。这是美国第一次邀请这么多该地区的领导人,并且为他们安排了两天的充实日程。
客座评论:中国同战争失利者俄罗斯保持距离
眼见俄罗斯在乌东地区损失惨重 ,北京正明显与莫斯科保持距离。不过,德国之声专栏作者Alexander Görlach认为,中国不会真的让俄罗斯倒下。
中国长春一餐厅起火 伤亡惨重
中国东北城市长春有关当局称,当地一家餐馆9月28日起火,已知有17人死亡,另有3人受伤。近年来在中国,致命火灾频繁发生。
哈里斯访韩前再批北京 朝鲜发导弹“迎接”
美国副总统哈里斯在对驻日美军的演讲中谴责北京在台海“令人不安的”行动,并称华盛顿将在包括台湾海峡的整个亚洲“毫不畏惧地”开展行动。与此同时,首尔军方表示,朝鲜方面于哈里斯访韩前再次发射两枚弹道导弹。
美挺台参与国际民航组织 谁支持谁反对?
国际民航组织大会27日于加拿大登场,各界聚焦的其中一个议题,是台湾能否参与该组织。美国交通部长布蒂吉格表态,呼吁让台湾有意义地参与该机构的工作。
德语媒体:黑箱里的政变谣言
德语媒体也关注到了日前社交媒体上有关习近平被“软禁”的谣言和猜测。德国柏林出版的《日报》指出,这些“疯狂猜测表明外部世界现在对中国的权力机构知之甚少”。
Meta称阻止了中国、俄罗斯的假信息行动
拥有脸书和Instagram的美国公司Meta集团称,近日阻止了一些伪装成美国人的中国帐号,以及一个源于俄罗斯的大型政治宣传行动。
世银再下调增长数据 中国经济面临历史性下滑
一份由世界银行发布的最新报告称,东亚、太平洋地区多数发展中的国家经济已渐从新冠疫情的影响中恢复,但中国由于实施强硬的防疫手段,经济仍持续受到打击。
中国泼墨女失联逾一年 其父丧命狱中
因向习近平画像泼墨而被中国当局三度送入精神病院的女子董瑶琼与外界失联超过一年后,她的父亲上週传出丧命狱中,尸体满是伤痕。有消息向德国之声透露确有此事。专家则指,此案显示北京为了打压高敏感人士可能无所不用其极。
安倍国葬仪式27日登场 日本国内现反对声浪
日本首相安倍晋三的国葬仪式,週二在东京登场,但在日本国内为何夹杂著庞大的反对声浪?日本民众又是怎么看待这次的国葬仪式?
蓬佩奥访台称台是独立国家 吁美中经济脱钩
美国前国务卿蓬佩奥访台,週二(9月27日)他在一场论坛发表演说时再称,“台湾不需宣布独立,因为已经是个独立的国家”,并呼吁美国与中国经济脱钩,转向台湾。此前,中国官媒发文再指控蓬佩奥访台是为图谋私利。
俄明年推出数字卢布 将用于与中国的相互结算
为降低西方制裁带来的限制与影响,俄罗斯议员26日表示,该国预计明年初推出数字卢布,并计画与中国用该货币相互结算。该议员称,若其他国家开始使用该货币,将可有效结束美国金融霸权。
中共二十大的七大看点
无论是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之前,坊间有关习近平可能被软禁的猜测,还是公众对召开后中国终于可以放松防疫政策,让人民的生活重回正轨的希望。所有的这些都多少证明了一个事实:中国最高政策层的思路和动向好似黑箱,只能让人臆测。
哈里斯与岸田共同谴责中国的台海行径
抵达日本、计划参加安倍国葬的美国副总统哈里斯,在周一与日本首相岸田文雄会晤,她重申了美国对日本的防卫承诺,两人也在会晤中谴责了中国在台湾海峡的行动。
结束停运!中朝恢复跨境货运列车运营
北京最新证实,已恢复与朝鲜的跨境货运列车业务,从而结束了因实施防疫限制措施而出现的为期5个月的停运状态。
中国烂尾楼房主的“占领行动”
如果说以前让中国买房者焦虑的问题是居高不下的房价和小区的服务配套质量,那现在的主要焦虑就只有一个:不要烂尾。在经济下行的巨大压力下,摊上烂尾楼的购房者,用自己的方式,向政府和房开商施压。
乌克兰和台湾深化双边交流 传北京尝试干预
近来,乌克兰和台湾的国会议员开始通过在议会建立友好小组来深化双边交流。然而,乌克兰议员却向媒体透露,中国试图阻碍乌克兰国会成立该小组,并批评中国向俄罗斯购买石油的举动。
剑指中国对台湾威胁 美菲扩大军事合作
继拜登与小马克斯上周会谈之后,美国同菲律宾重新调整并加深了军事领域的合作关系。美国希望协防台湾的必要时刻,能够使用菲律宾军事基地。
中国媒体人罕见批评防疫 呼吁专家出来说话
被外界视为中国政策风向标的《环球时报》前总编辑胡锡进,週日罕见呼吁中国专家能够对防疫发表意见,并要求官方将相关信息公开透明。此举是否在为未来中国政府可能的政策变化试水温,引发外界关注。
特拉斯吁减少对中国依赖 承诺确保台湾自卫能力
英国首相特拉斯向美国媒体CNN表示,各国应坚定支持乌克兰,并呼吁盟国加强在中俄相关议题上的合作。她重申,若中国入侵台湾,将与盟国确保台湾有自卫能力。
俄外长指责西方欲肢解俄罗斯 中印呼吁和谈
在联合国大会上,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高调抨击西方的制裁政策旨在“毁灭俄罗斯”。同时他也为乌克兰东部占领区的“入俄公投”进行辩护,认为这是合法行为。中印外长则呼吁俄乌双方尽快重开谈判。
俄乌战争:阿拉斯加渔民的希望与失望
到目前为止,乌克兰战争对阿拉斯加的影响甚微。但现在美国禁止从俄罗斯进口所有鱼类。阿拉斯加渔民想要填补这一市场空白,即便俄罗斯一再规避相关制裁。在此其中,中国也扮演了一定角色。
前一页面
第97 页,共200 页
下一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