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need to enable JavaScript to run this app.
跳转至内容
跳转至主菜单
跳转到更多DW网站
最新视频
地区
中国
德国
台湾
欧洲
香港
亚洲
主题
人权
新闻自由
法治国家
气候环境
分类
政治
经济
文化
科技创新
焦点
习近平
俄罗斯入侵乌克兰
第二次世界大战
最新视频
电视直播节目
繁
广告
中国
中国,为中国历史上历朝历代政权的统称。现今在国际的行使“中国”主权的政权,主要指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
跳转至下一栏 所有相关主题内容
所有相关主题内容
德语媒体:短期牺牲经济 长期独立自主
围绕中资入股汉堡港争议,德语报刊继续密集关注。《汉堡晨邮报》认为,不再仅关注经济增长、而是着眼于降低长期对华依赖,也是德国“时代转折”应有之义。《世界报》则警告,中国大肆收购欧洲港口,是为了离间欧美关系。
媒体:特朗普“文件门”涉中国、伊朗情报
《华盛顿邮报》援引知情人士表示,FBI今年夏天在特朗普海湖庄园突击查获的文件中,包含有关中国和伊朗的高度机密文件。消息人士还透露,若文件泄露,或会暴露美国希望对外保密的情报收集方式。
具争议的中梵协议再度延长两年
梵蒂冈周六发布公告称,再次延长与中国签订的关于主教任命的临时协议。该项协议内容保密,自2018年签订以来饱受批评。
专家:德国和欧盟必须向中国亮出红线
德国总理肖尔茨将于11月初访华,专家认为,在中共二十大闭幕之后,德国和欧盟也应该重新思考他们的对华战略路线。
降低依赖 继续合作 欧中关系走钢丝
在本周召开的欧盟峰会上,对华政策成为了与会各方的焦点议题。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警告说,中国不仅仅在东亚地区追求主导权,还寻求在全球扩张影响力。欧洲理事会主席米歇尔则表示,欧洲必须有自主立场,暗示不能在两强争霸中无条件站在美国一边。
聚焦情报和国防 日澳发表新安全合作宣言
澳大利亚和日本周六就情报共享、深化防务等合作签署了一项安全合作协议,应对中国日益崛起的军事挑战。专家指出,这是日本在安全领域变得更加积极的一个信号。
中国青年失业率高企 二十大无视危机
周六,中共二十大闭幕,尽管习近平承诺要实现“共同富裕”,但也无法提供走出危机的解决之道。中国的失业率创下新高,尤其是年轻人缺乏好的就业前景。
日本大谈中国攻台意在提高军备?
朝鲜半岛以及台海周边局势是下周美国副国务卿谢尔曼出访日本和韩国谈论的主题。将中国作为主要威胁的背景下,日本政府在推动提升军费开支。
汉堡港为何急盼中资入股?
面对六名内阁部长的反对,曾任汉堡市长的德国总理肖尔茨依然支持汉堡港吸纳中资入股。对于汉堡港乃至德国而言,吸纳中国国有资本入股究竟有哪些益处?反对者又有哪些理由?
马斯克:经济衰退大概会到2024年春季
特斯拉执行长马斯克在推特上表示经济衰退的局势可能会持续到2024年春。同时,根据美国媒体报导,马斯克计划在收购推特之后裁掉3/4的员工。
美国为何大举投资芯片行业?
7月底,美国国会通过芯片法案,将向该国芯片业注资大约500亿美元,支持美国芯片发展,同时减少对中国的依赖。在俄亥俄州,英特尔正在建设一个巨型芯片工厂。而且有此打算的可不止英特尔一家。
报告:北京欲藉“边疆网红”影片洗刷人权劣迹
澳大利亚智库20日发布一份报告,指出中共过去两年透过第三方机构的协助,在YouTube上推广以少数民族年轻女性为主角的影片,希望藉此对抗批评其人权纪录的国际舆论。
媒体:中国考虑缩短入境隔离至2+5
中国坚持“动态清零”政策,使其经济表现受到巨大冲击。有消息指出,北京正考虑放宽入境检疫規范至“2+5”,但中国若要松绑防疫政策,可能遭遇哪些阻力?
美海军作战部长:中国可能2024年前攻台
美国海军作战部长警告,美军须为此做好准备。与此同时,美国国务卿布林肯在短短一週内,再提北京欲加速统一台湾。对于这些攻台时间表,专家怎么看?
中资入股汉堡港:内阁六部反对 总理执意支持
在联邦经济部、内政部、国防部、交通部、外交部、财政部一致反对的情况下,德国总理肖尔茨仍然执意允许中资入股汉堡港。德广联在独家报道中指出,如果联邦政府在10月底前无法就此达成共识,这笔交易就将自动通过。肖尔茨很可能在11月访华。
曼城风波港人自危 专家:远超战狼外交的跨境绑架
英国曼城港人遭殴事件引发广泛关注。专家批评,这是超越战狼外交的“跨境绑架”,民主国家政府应意识到事态严重。有海外港人代表则说,面对“野蛮”行径,港人应对潜在危险保持警觉,但不该停止抗争。
美台联合生产武器?美国务院:检视所有选项
日媒引述消息报道,美国与台湾正考虑联合生产武器,以吓阻中国。美国务院对此不愿正面回应,美台商业协会则证实讨论“处于初始阶段”。
德语媒体:欧中关系正在发生"180度"的转变
俄乌战争带给欧盟最大的教训就是:对专制国家的经济依赖,会令民主国家付出惨重代价。也正因为如此,欧盟目前正在讨论减少对中国依赖程度的可能性,但这一切谈何容易。
报喜不报忧?中国经济前景低迷
防疫清零政策、国际关系紧张对中国经济的影响已显而易见。而二十大期间中国推迟发布第三季度经济数据,更让各方专家对中国经济的发展前景表示担忧。
英国防部:中国招募英飞行员培训解放军
英国国防部警示,中国正利用高薪招募英国军事飞行员,了解英国空军能力并用来培训解放军。该部表示,英国将采取“果断措施”阻止中国该计画。
谨记俄罗斯教训 德外长:勿过度依赖中国
有鉴于过度依赖俄罗斯引发的天然气危机,德国开始重审与中国的经贸往来。德国外长週二重申,要谨记俄罗斯的教训,调整对华政策,以免面臨“政治勒索”。
德欧洲议员:习近平对外政策阻碍中国成为世界领导力量
尽管面对国际压力和国内的不满,习近平预计在二十大上连任中共最高领导。他对自身权力和国家实力的自信对于西方意味着什么?德国之声电视连线欧洲议会中国小组主席、绿党议员比蒂科夫(Reinhard Bütikofer),请他谈对此的看法。
网络自由报告:台湾全球第五 中国连续八年最差
“自由之家”最新公布的网络自由报告指出:全球互联网自由度连续12年下降,中国第八年连任网络环境最差的国家。
德语媒体:习的中国与习的世界
继毛泽东之后,现年69岁的习近平极有可能成为首位开启第三个任期的中国党和国家领导人。同毛泽东时代不同的是,今天的中国已经发展成为试图重塑世界格局的经济和军事大国。
德国三大情报机构警告:不要对专制中国“太天真”
在联邦议院的年度公开听证会上,德国联邦情报局局长卡尔警告德国政商人士在和中国打交道时不要“太天真”,必须重视“全球崛起的专制中国”带来的威胁。另外两大情报机构的负责人对此表示赞同。
中国统计局推迟发布第三季度经济增长数据
尽管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今天在二十大会议上表示中国第三季度经济明显回升,但根据中国国家统计局的信息发布日程表显示,第三季度的经济增长数据将延后发布。
欧盟各国外长将讨论如何“微调”欧中关系
欧盟各国外长本周在卢森堡举行峰会,将讨论向乌克兰提供欧盟史上最大规模的“军事训练”援助。另外外长们也将讨论如何“微调”同中国的关系。伊朗当局镇压国内抗议活动也是此次峰会的议题之一。
德语媒体:中国准备应对"惊涛骇浪"
中共二十大周日在北京开幕,习近平对两千多名代表宣读了二十大报告。他高度赞赏了自己过去十年的执政经历,并呼吁民众"准备经受风高浪急甚至惊涛骇浪的重大考验"。
英文媒体看二十大开幕:习近平将带领中国对抗西方
在10月16日的中国二十大上,中共总书记习近平宣读二十大报告,除了总结过去几年的工作,也提到了对未来的目标。德国之声为读者整理了英美媒体对二十大开幕和习近平讲话的解读。
德国人会购买中国电动车吗?
在德国这个传统汽车王国,如今也能看见中国电动车商的身影。中国电动车征服德国市场的计划能成功吗?
卡塔尔:2022世界杯之后接着主办2023亚洲杯
中国因为“清零”防疫政策放弃了2023年亚洲杯主办权,亚足联周一宣布由卡塔尔接替。卡塔尔也将从下个月开始主办2022年世界杯。
港人遭拖入中国驻英领事馆围殴 英相府:深感忧心
港人在中国驻英国曼彻斯特领事馆外抗议,遭疑似中国馆方人员拖入围殴,恐引发英中外交风波。英国首相发言人表示此事令人忧心,中国外交部则称“不清楚状况”。
习近平提强军改革 分析指二十大后有难题
习近平在二十大首日称要强化中国现代化军事发展,实现解放军“建成世界一流军队”。有媒体分析指出,盡管习近平预料将继续军权在握,但二十大后军事改革可能遇到一些挑战。
习近平二十大开幕讲话 专家学者怎么看?
专家认为,“安全”是习近平本次最关心的问题,此外他还多次提及“中国特色”的重要性。也有学者发现,本次大会不再强调经济发展和经济改革,反而强调“完整”和“全面”发展。
图说中共二十大
中共二十大16日在北京召开。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开幕式上宣读报告的时间相较于5年前缩短了近一半。包括江泽民在内的4名退休正国级中共元老缺席大会开幕式。
二十大首日 习近平:台湾问题是中国人自己的事
中共二十大于10月16日上午登场,多位中共元老出席会议。中共中央总书记、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除了报告过去的成就,也提及中共未来的计划。
客座评论:习近平会组建怎样的经济团队
外界对中共二十大的人事、路线和政策传得纷纷扰扰,但政治学者邓聿文指出,鉴于习近平的连任没有悬念,本次党代会不会有什么太让人惊奇的意外。对习来说,他操心的不会是他的政治路线,而是经济问题。二十大后,如何搞活搞好经济是中共优先处理的课题。
这个经济动荡的国家为何受到欧美和中国的追捧?
南美国家阿根廷正面临严重通胀危机。但另一方面,这个自然资源丰富的国家日益受到美国、欧盟和中国的关注,并将其视为重要的能源、食品和锂资源供应者。
中国电动汽车能在欧洲市场站稳脚跟吗?
中国的电动汽车在本土市场已拥有立足之地。而今,中国电动制造商计划进军欧洲市场。他们能够成功吗?
东亚紧张局势加剧 中国探测邻国防御能力
随着中国加强“统一”台湾的努力,预计该地区的紧张和对抗会上升。有专家指出,中国目前正在试探美国区域盟友日韩的反应能力和防御决心,同时在政治上和经济上施压。
经济界看德中关系:“不要放弃中国市场”
在中共二十大召开之际,德国企业和经济界正急切等待中国领导层发出的信号。德国经济界主张与其最主要的贸易伙伴中国继续进行合作。
中国向欧洲供气 同时赚得盆满钵满
从国际液化天然气市场的交易量来看,中国的需求明显下降——这对欧洲来说是个好消息。许多中国购买的天然气被转运到欧洲,但这么做可不是因为中方的大公无私。
二十大准备就绪 新闻会释放哪些关键信息?
中共二十大自10月16日开始为期七天,二十大新闻发言人15日表示准备工作就绪。本次二十大报告起草组组长第三度由习近平担任,按照往例,担任该职位者都会接任新一届党总书记,与外界猜测习近平将获得第三任期的传言相符。
德语媒体:习近平的自作自受
二十大召开之际,德语媒体给习近平过去10年的经济政策开出了成绩单。《南德意志报》指出,如今中国“消费低迷、房地产危机、贸易战:国家元首习近平在其第三个任期前有很多麻烦。这都是他自作自受。”
四通桥事件港媒噤声 自我审查成常态
北京四通桥抗议事件的消息在网上广泛流传,不过事件发生至今,不仅中国大陆媒体对此事件一概不提,香港媒体也几乎全部噤声。多家港媒的记者向德国之声表示,新闻部对于二十大报道的审查比从前明显增加。
增长放缓 复苏乏力 北京即将公布第三季度GDP
北京将在二十大召开期间公布包括第三季度GDP增长率等一系列经济数据。严格的防疫措施,房地产危机拖累等因素,令专家们并不看好增长数据。有专家还表示,中国经济未来十年的增长数字仅会在零至4.5%的间区徘徊。
专访:漫谈中共二十大与其后中国的政治走向
中共二十大将于10月16日在北京开幕,针对其中一些热点话题,德国之声专访了美国斯坦福大学中国经济与制度研究中心的高级研究员吴国光教授。
记者手记:统一回复 德国崩溃了吗?
通过中国官媒和民间自媒体的“治愈式”宣传,许多中国民众都认为如今欧洲,特别是德国人的日子已经水深火热,用不起暖气吃不上饭。DW记者本身也面临过无数次相关的疑问——现在统一作答。
德语媒体:习主义和全能者
两篇德语媒体的文章不约而同把习近平与“神”相提并论。 《南德意志报》认为二十大是见证习近平被神格化的历史性时刻,《明镜周刊》则以圣经中的“全能者”称呼习近平。
陆克文谈二十大:习近平让中国“动脉堵塞”
中共二十大即将登场,作为毛泽东以来权力最巅峰的中国领导人,习近平目前面臨哪些挑战?将带领中国走往何方?澳大利亚前总理陆克文近日在活动上分享了他认为二十大值得观察的看点。
前一页面
第95 页,共200 页
下一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