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need to enable JavaScript to run this app.
跳转至内容
跳转至主菜单
跳转到更多DW网站
最新视频
地区
中国
德国
台湾
欧洲
香港
亚洲
主题
人权
新闻自由
法治国家
气候环境
分类
政治
经济
文化
科技创新
焦点
习近平
俄罗斯入侵乌克兰
第二次世界大战
最新视频
电视直播节目
繁
广告
中国
中国,为中国历史上历朝历代政权的统称。现今在国际的行使“中国”主权的政权,主要指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
跳转至下一栏 所有相关主题内容
所有相关主题内容
德语媒体:清零进一步削弱了中国农村医疗
德国“明镜在线”关注了医疗资源薄弱的中国农村地区面临的疫情大爆发,揭露了此前的清零政策导致许多乡村诊所被迫关闭,农村卫生系统受到进一步削弱的问题。《法兰克福汇报》文章认为,对来自中国的旅客进行强制入境检测可能没有意义。
中港即将开放通关 港人忙打疫苗买备用药
中港将于本周日开放边境,一些香港人担心疫情再起,忙着接种疫苗和购买药品。不过,也有些需要往返两地的人对开放边境表示欢迎。
客座评论:习近平拿什么去激励企业家
中国当局要想提振民营经济的信心,光靠舆论造势和官员表态是不够的,把马云请回来,把罚款还给阿里巴巴,也许更能起到效果。
中国疫情大爆炸 高龄院士成批逝世
中国工程院在其官网上披露,12月15日至1月4日之间,总共有20名工程院院士逝世;一个月内死亡人数比往常一年多。北京的一名医生对《南华早报》透露,当前爆发式疫情让医院没有空余床位去保障院士的优先医疗待遇。
中国春运人次估达21亿 台美再称愿协助防疫
中国一年一度的春运即将登场,预计今年客流总量将比去年高一倍,大量人口移动也对防疫造成挑战。为协助中国抗击新冠,美国已多次通过私人渠道表达向中国政府提供mRNA疫苗的意愿。不过,中方外交官则称:中国的疫苗可以满足需求。
中企与阿富汗塔利班签署5.4亿美元油气开采协议
尽管中国尚未正式承认阿富汗塔利班政府,但据报道,1月5日,中国已与阿富汗塔利班政权签署了一份价值5.4亿美元的在阿富汗北部合作开采石油的协议。这是阿富汗塔利班政府再次掌权以来签署的第一份国际协议。
德国人担心中国旅行者带来新的感染潮吗?
中国放开封控措施后疫情爆发,这一背景下,德国人是否担心引发当地感染潮?中国人入境德国乃至欧洲,对他们进行新冠检测是不是一个好主意?听听德国人怎么说。
为什么新西兰不对中国旅客做检测?
在美国、欧洲、日本、澳大利亚、台湾都以对中国旅客要求入境检测的同时,同为先进国家的新西兰却不为所动。究竟新西兰不愿意对中国旅客做检测的理由为何?
台军方再传共谍案 前立委、少将涉入
台湾军方一週传出两起重大共谍案,其中本週四爆发的前立委和前海军少将涉入的案件因层级较高,引发外界关注。
欧盟“强烈”建议对中国入境者实施强制检测 德国响应
欧盟未能对来自中国的入境者拿出统一的对策,但“强烈”建议提出检测要求。此前已有部分国家宣布对中国旅客实施检测。德国卫生部长周四宣布,德国也将要求中国入境者提供新冠阴性证明。各界对是否采取检测、限制措施意见不一。
欧洲多国收紧入境管制 中国民众: 可以理解
欧盟周三召开会议协调对中国旅客的应对措施,“强烈建议”成员国要求从中国入境旅客提交新冠阴性证明。中国呼吁各国防疫应当“科学适度”,不应该有歧视性做法。一些中国民众则对多国收紧入境限制表示理解。
德语媒体: 相信“巫术”还是科学?这是个问题
欧盟各成员昨天经紧急磋商之后,“强烈建议”欧盟各国政府要求自中国入境旅客出发前提供48小时内新冠阴性证明。德国《商报》发表评论认为,这种做法违反科学且不合时宜。但德广联发表评论认为,这样的“建议”还远不够,各国应统一行事。
德国议会代表团、教育部长将接连访台
德国将在下周派出一个高级议会代表团前往台湾,随后德国教育部长也将对台湾进行20年来的首次部长级访问。此举预料将引发与中国的紧张关系。
专访: 中国应避免春运以拯救人命
长期关注中国防疫,曾呼吁中国改变“清零”策略的德国传染病学家、微生物学家亚历山大·凯库勒(Alexander Kekulé)接受德国之声采访评论中国疫情现况和是否对中国旅客入境管制等议题。
香港前枢机主教、台湾前副总统出席前教宗葬礼
香港教区荣休主教陈日君和台湾前副总统陈建仁周三在梵蒂冈出席前教宗本笃十六世的葬礼。美联社指出,这凸显了梵蒂冈与北京政府之间不稳定的关系。
世卫:中国低报死亡人数 尚未见新变异株
世界卫生组织週三召开记者会称中国公布的疫情数据不充分透明,没有正确反映当地疫情,尤其是“死亡人数”。与此同时,该组织称从目前中国提交的病毒序列中,未见新的变异株。
北约前秘书长:俄乌战争带给台湾的三大启示
北约组织前秘书长拉斯穆森在週四离台前,于记者会上表示,民主国家应确保台湾有足够防御能力,而当中国尝试武力犯台时,北约在事前可增加与台湾的联合军演,并向中国表明,武力犯台将面臨严重经济制裁。
中国称中菲将友好协商处理“海上问题”
1月4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为来华进行国事访问的菲律宾总统马科斯举行了隆重的欢迎仪式并同他举行会谈。中国官媒有关此次访问的报道没有关于“南海”的字眼,而是着力强调中菲睦邻友好关系,以及以友好协商方式处理“海上问题”的愿望。
流行病学家:中国跳过了防疫“缓冲区”
西方国家对从中国入境旅客实施限制是否具有“歧视性”?中国春节的返乡大军将推高感染数字?北京的防疫政策大转弯带来怎样的影响?德国之声连线采访了香港大学流行病学家高本恩(Ben Cowling)。
德语媒体:北京的愤愤不满着实荒谬
中国官方对于一些国家在机场向从中国来的旅客采取一些限制措施表示不满。德语媒体认为,北京方面与其对此感到恼怒甚至发出空洞的要挟,还不如向外界透明完整地说明中国国内疫情的实际情况。
北京松绑澳煤 多家中国国企获批恢复进口
据消息人士透露,中国国家发改委1月3日与四家国资企业进行了商谈,允许后者恢复从澳大利亚进口煤炭。这是2020年北京对澳大利亚煤炭实施非正式禁运以来的首个松动迹象。就在12月,两国外长再次举行了会晤,寻求解冻已经冰封近三年的双边关系。
新毒株XBB.1.5.传播虽快,但不可怕
在美国已成为新冠病毒优势毒株的XBB.1.5.还会带来新一波感染潮。但医学界普遍认为,它并没有恶化新冠疫情的重症率和致死率。中疾控称XBB系列变种在中国引发大规模流行的可能性极低。
阳性中国旅客入境韩国后失踪 被列入通缉名单
韩国当局1月4日表示,一名中国公民在入境该国时新冠病毒检测呈阳性,但是他却在本应等候被送往隔离点时不见身影。目前韩国当局正在努力找寻这名入境者的下落。
在医院迎接2023年
在中国,人们是如何度过2023新年夜的?一位在ICU病房工作的武汉医生说,她根本没有时间也没有心情去参与元旦的庆祝活动。另一位二十多岁的女生则是在新年前进了医院。还有人奔波于家和医院之间。
世卫简报前夕 中国官媒疑淡化疫情严重性
中国疫情海啸尚未平息,却有专家指出,在与世界卫生组织简报前夕,中国官媒试图透过报道淡化染疫后的疾病风险。外界还对中国疫情管控提出那些质疑?中方如何回应?
“时机不对、姿势不对、方式不对”
凯投宏观的分析师们警告,“中国正在进入新冠疫情最危险的几周”,感染潮将伴随着春节返乡蔓延至全国各地。在这一背景下,针对中国经济发展前景的担忧增加。同时也有质疑放开时机和方式的声音。
菲律宾总统访华将谈及南海主权争端
菲律宾总统马科斯对中国展开为期3天的国事访问。马科斯在启程前表示,“南海主权争端的问题是不属于像菲律宾和中国这样两个友邦之间的问题”。中国一直期待达成的“南海行为准则”也成为外界对马科斯访华的关注重点。
防疫政策大逆转后的中国
2022年12月初,中国防疫政策突然180度大转弯,放弃了严苛的“清零政策”,选择迅速、全方位放开。此后,中国上下开始疫情海啸。感染潮伴随着抢药潮,同时医院和殡仪馆人满为患、不堪重负,情景可谓惨烈。
2022年俄天然气对非独联体国家出口减半
拥有世上最大天然气储备的俄罗斯天然气公司周一公布了数据,相较于前一年,2022年该公司对独联体国家以外地区的出口总量骤降了45.5%。不过,该公司首席执行官称,对中国的供应一直在稳步增加。
上海感染人数或已过七成 农村面临挑战
据上海瑞金医院副院长陈尔真判断,上海疫情传播范围可能已经达到总人口的70%,超出2022年春天疫情的二三十倍。国家卫健委则在担心,医疗资源薄弱的农村地区即将引来感染和重症高峰。
德国医生联合会:应对所有中国来旅客检测新冠
在多国针对中国采取入境限制措施后,中国外交部表示,将本着对等原则采取相应措施。德国医生联合会建议对每一位从中国入境欧洲的旅客进行新冠病毒检测,感染者应该接受隔离。英国媒体报道称,欧盟提出向中国免费提供新冠疫苗。
太空竞赛升温 NASA忧中国登月声张主权
中国与美国登月竞赛愈趋紧张,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局长尼尔森(Bill Nelson)1日接受美国媒体Politico采訪时示警,中国宇航员如果登陆月球,可能宣布对月球领土的主权。
严防中国解封 欧盟将协调疫情应对措施
中国新冠疫情严峻,各国对中国政府资讯揭露缺乏信心,纷纷祭出措施防范。对此,欧盟预计在4日举行会议,讨论欧盟范圍内协调应对中国疫情爆发方案。而比利时政府2日宣布,将针对中国入境班机的“废水”进行检测,防止疫情扩散并监测新变异株。
中国疫情数据失真 世界面对难题
来自中国官方的新冠感染和死亡数据,与真实情况已完全脱节。这导致其他国家和科研人士无法研判疫情。但即便出于保守估计,中国的新冠死亡人数将超过美国。
法新社:2022年中国军机扰台次数翻倍 高达1727架次
随着北京加强对台湾的威胁,解放军军机出动次数激增。在2022年,中国军机侵扰台湾防空区的次数翻了一倍。
客座评论:抗疫、批评与决策 ——再谈“民主与科学”
新冠病毒海啸般席卷中国大地。短短十数天内,几亿人感染病毒。医院人满为患,火葬场无法按时火化逝者。三年来,政府除了强制实行清零政策,又做过什么相关预案,以减少人们在大流行的情况下的损失?这些难道不是中国政府该给中国人乃至全世界的一个解释的吗?
中国疫情:大城市首高峰已过 春运推波助澜
有研究显示,中国自去年12月开始的新冠感染大潮,在北京、上海、重庆、广州等大城市已越过高峰。但今年全国范围还可能经历几波疫情,农村地区将在一月迎来高峰。
秦刚布林肯通话“道别” 王毅任中央外办主任提中美共赢
美国国务卿布林肯与新任中国外长秦刚通话讨论推动美中关系改善,而刚卸除外长职务的王毅接下中央外办主任职位。王毅于元旦撰文提及希望推动中美关系重回稳定正轨,同时也重申台湾问题是中美关系不可逾越的红线。
多国对中国旅客设新冠限制措施 韩国暂停旅游签
鉴于中国疫情快速上升且即将开放国门,迄今有十多个国家宣布对从中国入境旅客实施限制措施,澳大利亚、加拿大也宣布跟进。摩洛哥禁止来自中国旅客入境,韩国则暂停核发旅游签。世卫呼吁中国提供疫情真实数据。
达赖喇嘛:中国当局企图摧毁佛教,但无法成功
西藏流亡精神领袖达赖喇嘛在印度进行法会时称中国当局企图摧毁佛教,但无济于事,今天仍有许多中国人信佛。
澳门观光难敌疫情 博彩收入跌至新低
踏入2023年,澳门虽然宣布放宽防疫措施迎接游客,但近期中国本土疫情呈现多点散发、外溢仍未完全阻断,使得防控形势严峻复杂。旅游业是澳门主要的经济产业,其中以博彩业、饮食及文化遗产等最著名,现在面臨严峻考验。
IMF总裁:中国2022年经济增长率或低于全球水平
中国新冠感染人数激增,即使迈向边境重启,经济展望仍不乐观。IMF总裁格奥尔基耶娃表示,作为世界经济引擎之一的中国,其去年经济增长可能在40年来首次跌落或低于全球水平。
台商春节返乡难?两岸小三通吵什么
农历春节在即,加上中国解封,台湾料将迎来一波返乡潮。台湾政府日前宣布将复航小三通,但未包含台商,引发“做半套”质疑。对此,两岸怎么说?台湾人怎么看?德国之声采訪台商、台干和金马民众,了解他们的想法。
瑞典接任欧盟轮值主席国 周三讨论中国旅客应对措施
瑞典周日正式接替捷克成为欧盟轮值主席国。鉴于中国新冠感染数字飙升且将逐步重开国门,瑞典已宣布召开欧盟紧急会议,1月4日将讨论应对中国入境旅客的措施,寻求制定欧盟共同政策。
蔡英文称愿协助中国疫情 习近平喊两岸一家亲
两岸领导人蔡英文和习近平分别发表了新年讲话,对于习近平提到“海峡两岸一家亲”,蔡英文称已注意到他此次讲话较为和缓,但她强调“解放军在台湾周边活动,并无助于两岸关系”。此外,蔡英文也表示,基于人道关怀的立场,愿意帮助中国渡过疫情。
墙外文摘:中国年轻人不愿再忍受暴政
有评论认为,如今的中国年轻人不太愿意像父母辈那样默默地接受无尽的苦难。他们想要幸福的生活,并以自己的方式定义“幸福”。
中国立志将女足推上世界顶峰
中国立志成为世界足球强国。随着2023年世界杯的临近,中国为女足制定了一项长期计划。针对男足的类似计划成功机会渺茫,但女足成功的可能性就大多了。
德语媒体:来自中国的压力测试
《世界报》的评论指出,与其对来自中国的新变种病毒感到惊慌失措,不如把这视为一次压力测试。 《法兰克福汇报》认为,中国正在与俄罗斯保持距离,而且在目前的局势下,中国也没有理由与俄罗斯过于亲近。
印太地区的安全架构正在重塑
中国的崛起正在改变印太地区的力量平衡。旧体系不再适用,新秩序尚未形成。
从北京冬奥到白纸运动:2022年中国大事记
2022年即将进入尾声。这一年,中国举办了北京冬奥、上海经历封城、佩洛西访台引发北京震怒、习近平在20大后迈入第三任期、民众因不满防疫政策手持白纸示威、清零戛然结束....中国今年发生了哪些大事件?
前一页面
第86 页,共200 页
下一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