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need to enable JavaScript to run this app.
跳转至内容
跳转至主菜单
跳转到更多DW网站
最新视频
地区
中国
德国
台湾
欧洲
香港
亚洲
主题
人权
新闻自由
法治国家
气候环境
分类
政治
经济
文化
科技创新
焦点
习近平
俄罗斯入侵乌克兰
第二次世界大战
最新视频
电视直播节目
繁
广告
中国
中国,为中国历史上历朝历代政权的统称。现今在国际的行使“中国”主权的政权,主要指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
跳转至下一栏 所有相关主题内容
所有相关主题内容
布林肯因气球推迟访华 对中美关系有何影响?
由于一颗侦察气球,美国国务卿布林肯原定对中国访问推迟。按照计划,布林肯本来预计2月5日在北京会见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两位政治学者都向德国之声表示,从此事看来,美国和中国仍对彼此相当不信任。
美国:第二个中国气球正飞越拉美
美国五角大楼周五表示,另一个中国侦察气球正飞越拉丁美洲。一名美国专家表示,此前发现的第一个侦察气球可能是由先进人工智能技术引导,而且击落气球的难度比想象中更高。
面对中国投资,欧洲该如何应对?
中国斥资约10亿欧元收购丹麦集装箱制造商马士基集团的计划,因为反垄断部门的反对最终告吹。几个月前,中资入股汉堡港争议最终以缩水版方案完成入股。面对中国投资,欧洲该如何应对?
美国扩大在亚太地区的军事部署
目前,美国的军事部署从日本延伸到所罗门群岛,旨在台湾和中国发生任何冲突时保障后勤支持。这些举动引起中国和朝鲜不满。看看美国在亚太地区做了哪些安排。
德语媒体:中国的试探性气球?
美国国务卿布林肯访华前夕,五角大楼宣称,他们在美国西北部发现了一个中国的间谍气球。北京方面则呼吁"在事实澄清之前,猜测和炒作将无助于问题的妥善解决。"
专访:普京没有从北京得到想要的支持
2022年初,当俄罗斯在国际上面临压力之际,北京一再表示中俄友谊“无上限”。一年后的今天,中俄关系经受了怎样的“考验”?德国之声专访了柏林科学与政治基金会的俄罗斯问题和安全事务专家米夏埃尔·保尔(Michael Paul)博士。
官方认定胡鑫宇系自杀 警方承认搜寻工作不到位
失踪的江西中学生遗体在学校附近被发现的事件在中国引起轩然大波。大众关注案件的疑点包含是自杀还是他杀、有没有进入过粮仓搜寻、以及会不会公布被视为关键物证的录音笔内容等。目前,警方已通报认定胡鑫宇系自杀,但民间舆论尚未平息。
美中情局长:习近平因俄乌战争有所清醒 但莫低估其对台野心
美国中情局局长伯恩斯(William Burns)2日表示,CIA评估认为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因俄乌战事情况而有所清醒,但如果因此而低估中俄之间的伙伴关系,将会是个错误。他还称,美国知道习近平曾命令军队准备好在2027年之前攻台。
秦刚与日本外相通话 吁“谨言慎行”台湾问题
2日晚间,中国外长秦刚首度与日本外相林芳正通电话近1小时,讨论东海争议、中日关系、台海和平等议题,双方交流了哪些意见?对中日关系有何影响?
德语媒体:中国的冬残奥运动员去哪儿了?
《南德意志报》注意到,这个冬季的残疾人冰雪竞技场上,曾在北京冬残奥上大放光彩的中国运动员却不见踪影。难道冬奥上的辉煌只是昙花一现?
着眼与中国竞争,印度国防预算大增13%
印度财政部长希塔拉曼在国会宣布预算时表示,印度政府国防开支将增至730亿美元,增幅为13%;军事装备的国内采购将增加10个百分点,达到68%。
最新协议:菲律宾将增加四个军事基地供美军使用
美国与菲律宾达成了一项协议,菲方将增加四个军事基地供美军使用,有效地为华盛顿提供了加强应对对中国威慑的新阵地。
美军前印太司令访台 再提中国2027年前或攻台
正率团访问台湾的美国前印太司令部司令戴维森周四会晤台湾总统蔡英文。戴维森在两年前就曾预测,中国对台武力威胁最早在2017年就可能付诸实施。现在,他依然持同样的看法。
为抗衡中国 美国重开所罗门群岛大使馆
去年索罗门总理和北京签署的协议引发西方国家担忧,本周美国重开了自1993年以来关闭的美国驻所罗门群岛大使馆,美国务卿布林肯称这是对印太地区伙伴关系的承诺。
捷克新总统帕维尔:台湾总统主动邀请通话
捷克总统当选人帕维尔(Petr Pavel)接受DW独家专访,谈及坚定支持乌克兰、和台湾总统蔡英文通话以及是否和达赖喇嘛见面等相关问题。来看他怎么说?
加拿大通过动议 将接收1万新疆维吾尔难民
加拿大议会1日表决通过一项不具约束力的动议,预计在2年内接受1万名中国新疆维吾尔族难民。加国移民部部长表示:“致力与各方成员合作,推进动议措施”。
德语媒体:芯片争夺战中的里程碑事件
有迹象显示,经过历时数月的幕后磋商,美日荷三国已经就限制芯片设备的对华出口达成共识。在芯片设备领域,美日荷三国占据全球领先地位,因此此次禁运行动必将对中国的高科技行业造成重大冲击。
一个月内二度会面 马云将与泰国首富合作?
港媒称,马云1月中旬以来与中港以及东南亚商界人士会面,其中包括了泰国正大集团董事长谢国民,马云与谢国民合作的传言也使得正大股价飙涨。另外,专家简报称北京已经准备好恢复对蚂蚁集团等平台行业的支持。
台湾启动防御系统应对中国侵扰
台湾国防部通报,1月31日-2月1日,共有来自中国的34架军机和9艘军舰在台海周边活动。目前,北约秘书长斯托尔滕贝格正在日本访问并称北约必须团结起来应对中国的安全威胁。2月5日至6日,美国国务卿布林肯将访问北京。
客座评论:习近平与普京——逼上梁山还是走上梁山?
迄今为止,尽管俄罗斯似乎在努力把习近平“逼上梁山”,但后者依然没有在军事上全力支持俄罗斯。但是,目前发生的一切并不利于习近平解决台湾问题的计划。这样,世界就有理由担心,习近平是否会自己主动“走上梁山”,联合普京。
遭微博网友批评 德使馆反问:能否评论中国政府
德国驻华大使馆微博上一篇关于言论自由的帖子引起网友热议。文中提到,德国信仰言论自由,但会删除仇恨以及为大屠杀辩护的言论。德国驻华使馆也向网友提问:这些不友好评论,是否也能用来评论中国政府?
美国报告:中国假冒盗版居世界首位
美国最新发布的“假冒与盗版恶名市场报告”中说,中国在假冒和盗版产品方面在全世界名列前茅,微信是“最大的假冒商品平台之一”。
台捷关系有望更加深化 专家:中国报复选项有限
捷克总统当选人帕维尔与台湾总统蔡英文1月30日通话后,各界都在关注捷克在他的带领下,是否会在对中国与台湾政策上出现根本性的调整。专家告诉DW,捷克跟台湾在安全领域有深化合作的空间,而中国能对捷克做出的报复也很有限。
拜登将在布林肯访华后发表国情咨文 谈中俄挑战
美国白宫週二表示,布林肯于2月5至6日访华时,将与中国官员讨论俄乌战争,其后,拜登将于7日发表国情咨文,届时将谈及俄罗斯和中国构成的威胁。
北约秘书长访问日本 扩大合作应对中国挑战
鉴于俄乌战争带来的危机,北约秘书长认为,今天在欧洲发生的,明天可能在东亚发生。他说,虽然"中国不是我们的敌人,但是我们必须懂得这一挑战的规模"。
巴西总统呼吁中国:是时候出面调停俄乌战争了!
德国总理肖尔茨到访巴西,此次南美之旅他还访问了阿根廷和智利。与巴西总统卢拉会晤后两人召开了记者会。肖尔茨对巴西重返国际舞台感到高兴。卢拉表示俄乌战争也是这次两人讨论的一个重点,他呼吁中国在俄乌和平谈判中发挥作用,也强调巴西不会偏袒任何一方。
上海“季风书园”店主之妻回中国探亲遭限制出境
上海独立书店“季风书园”2018年因政治原因被迫关闭后,店主于淼一家移居美国。最近传出消息称,于淼的妻子谢芳去年回国探亲后遭限制出境至今已经五个月。
《流浪地球2》美国上映:文化输出?普世价值?
最近在北美华人圈子里,相约看《流浪地球2》成了一种新的流行。这部电影最初只在一些华人较多的大城市里上映,但上座率和票房表现都不错,也成了华人,特别是留学生们竞相讨论的话题。
中解禁台部分食品输入 陆委会:政治操作
中国解禁台湾63家食品业者输入,台湾陆委会主委(30日)表示可看出谁在做“政治操作”。
世卫组织:新冠仍是全球公共卫生紧急事件
中国疾控部门表示,中国新冠感染、重症人数全面下降,本轮疫情已近尾声。但世卫组织研判认为,新冠大流行仍是全球关注的公共卫生紧急事件。
失踪百日后寻获遗体 江西胡鑫宇案仍引质疑
江西中学生胡鑫宇在失踪一百多天后,遗体在学校附近被发现。不过人们想知道的是,当地警方曾宣称已进行大规模调查搜寻工作,为何却没有发现近在眼前的失踪者?
兔年开工 中国民众担心疫情卷土重来吗?
春节假期结束,各行各业的打工人陆陆续续返回工作岗位。今年春节假期民众旅行人数剧增,外界担心大量人员流动会引发新一波疫情。民众们对此担心吗?
中国取消认可网课文凭 留学生批太仓促
中国教育部上周末突然宣布,将取消疫情期间的远程学习文凭特殊认证规则,呼吁中国留学生尽快重返国外的校园学习。留学生们认为再几周就开学,根本来不及办签证等手续,拥有众多中国留学生的澳大利亚则表示愿协助手忙脚乱的学生们。
四川计生新规 未婚生子不受限
中国人口数十年来首次出现负增长引起各界讨论之际,人口大省四川发布新规,在生育登记手续环节取消已婚的限制条件,同时不再限制生育孩子的数量。
2022年中国手机销量暴跌至十年最低 仅一个品牌实现增长
此前的新冠疫情管控和经济增长放缓抑制了中国消费者的购物欲,中国2022年智能手机销量呈现创纪录的下跌,陡降13%至十年里的最低水平。
中国重启对市场有哪些影响?
中国作为世界第2大经济体,历经长达3年防疫封关后的重新开放,究竟会对市场带来什么样的影响?
斐济终止与北京警务合作 专家:打击中国的野心
斐济新政府上任后,上週随即宣布将终止与中国的警察培训与交流协议。专家认为,此举将打乱中国欲在太平洋地区建立安全网络的野心,但并不会对中国与斐济的双边关系造成根本上的影响。
墙外文摘:农历新年并非中国人独有
有评论认为,奉行农历并不是单一个国家的权利,农历文化也不是任何一个国家的专有权,应该关注到各自社区的习俗,以他们的语言文字和习惯来表达祝贺。
北约秘书长访韩 旨在加深与亚洲伙伴关系
北约秘书长斯托尔滕贝格时隔6年再度访问韩国,目的是在乌克兰战争以及北约与中国竞争加剧的背景下加强与美国盟友之间的关系。韩国之后斯托尔滕贝格还将前往日本进行访问。
中国恢复向日本公民审发签证
中国驻日使馆周日在其官方网页上发布通知宣布,从即日起,中国驻日本使领馆恢复审发日本公民赴华普通签证。中国官方认为日本对从中国出发的旅客入境日本时采取“歧视性作法”,1月10日中国驻日使馆曾宣布暂停审发日本公民赴华普通签证。
以色列考古重大发现: 一条不为人知的丝绸之路?
考古学家在以色列南部发现了一个古代丝路侧路的证据,其中包含了棉花和丝绸织物。研究人员称,它们的历史能追溯到伊斯兰时代前期,新发现的路线可能是经过以色列北部的“传统”丝路的一条分支。
再见中国,你好土耳其?乌干达取消与中企合作
乌干达取消了与一家中企的合作,转而向土耳其公司抛出橄榄枝。有土耳其非洲关系专家指出,土耳其近年来增加了在非洲的存在,作为合作伙伴,该国公司不仅在价格,还是在速度和质量方面都不逊色于中国公司。
专访易富贤:人口危机将让中国和欧美都衰落
中国的人口出现了数十年来的首次负增长,印度的人口近期超过中国。这对全球地缘格局会造成怎样的影响?中国又能采取怎样的措施来应对人口危机?德国之声就此专访了美国威斯康辛大学的中国人口问题专家易富贤。
担心新一波疫情 法韩延长对华旅客防疫管制
法国和韩国都宣布延长对来自中国旅客的防疫措施到今年2月。韩国表示,不排除春节后海外输入性确认病例导致疫情再次扩散的可能。
养不起了,芬兰动物园有意将大熊猫还给中国
由于新冠疫情限制了旅游,一家芬兰动物园因饲养两只中国大熊猫债台高筑,可能不得不将它们还给中国。
德语媒体: 中国的繁荣盛世已成过去
德国媒体ntv认为,中国未来不可能重返经济高速增长的荣景,低增长率将成为新常态。德国编辑部网络则指出,受过教育、经历过父权体制黑暗面的年轻女性充满正义感,因此她们敢于站出来争取权益。
美将军预测:2025年习近平准备充足 美中或交战
一位美军将军警告,美国很可能在2025年就会因台湾问题与中国发生冲突,届时习近平将准备充足。他敦促其下属指挥官们尽力让部队在今年达到最佳的作战准备状态。
中美贸易争端再起 WTO上公开互呛
世贸组织WTO本周五召开的会议上,中国与美国驻世贸代表发生口水战,中方批评美国是“ 单方面恶霸”。美方不甘示弱,称中国采取非法的报复措施。与此同时世贸组织将介入欧盟与中国在立陶宛的贸易争端。
蓬佩奥回忆录爆料:金正恩称防范中国需要驻韩美军
美国前国务卿蓬佩奥在刚刚出版的回忆录中透露,印巴之间2019年2月险些爆发核战。而金正恩曾向他表示,美军驻守韩国,可使朝鲜免受中国威胁。
不忧欧中关系 中国电池厂商正式在德国量产
中国电池巨头宁德时代的首家海外工厂1月26日于德国安施塔特正式进入量产阶段。按计划,该工厂将为多家欧洲车企的电动车型供货。在接受德国之声采访时,宁德时代欧洲区总裁强调,围绕中国依赖性的忧虑只是暂时现象。
前一页面
第82 页,共200 页
下一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