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need to enable JavaScript to run this app.
跳转至内容
跳转至主菜单
跳转到更多DW网站
最新视频
地区
中国
德国
台湾
欧洲
香港
亚洲
主题
人权
新闻自由
法治国家
气候环境
分类
政治
经济
文化
科技创新
焦点
习近平
俄罗斯入侵乌克兰
第二次世界大战
最新视频
电视直播节目
繁
广告
中国
中国,为中国历史上历朝历代政权的统称。现今在国际的行使“中国”主权的政权,主要指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
跳转至下一栏 所有相关主题内容
所有相关主题内容
墙外文摘:特朗普政府背叛了中国异议人士
墙外文摘
有评论认为,特朗普政府不仅削弱了对中国间谍活动和影响力渗透的防线,还背叛了那些一直是习近平政府眼中钉的异见人士,也背叛了揭露北京保守最严密的秘密的人。
美终止中国货物“小额豁免”Temu商品喊涨
特朗普政府正式取消对来自中国、香港等地商业包裹的“小额豁免” ,意味自此需缴纳高达145%的关税,Temu、Shein已有部分商品大幅调高售价。
德语媒体:关税影响堪比新冠疫情?
媒体看中国
五年前,新冠疫情席卷全球,各国采取的不同程度的封控措施使经济活动几乎陷入停滞。五年后的今天,美国总统特朗普发起的关税战也正在令全球经济经受严峻考验。
传输用户数据至中国 TikTok触法在欧洲再度受罚
因将欧洲用户数据传输至中国,违反欧盟《通用数据保护条例》(GDPR),短视频平台TikTok被爱尔兰数据保护委员会处以高达5.3亿欧元的重罚。这是继2023年针对未成年人数据保护问题后的又一次重大处罚。
中国称在“评估”美国提出的关税谈判提议
中国商务部发言人表示,美方近期主动向中方传递信息,希望与中方谈,中方正对此进行评估。美国高级官员日前表示,中国上周取消了对美国产品的一系列关税,”这或许是为了展现诚意“。
中国解除对欧洲议员的制裁 欧洲议会强调不放弃人权立场
欧洲议会证实,中国解除对欧洲议会议员的制裁。这标志着自2021年欧中因新疆人权问题交恶以来双边关系出现转圜。欧洲议会议长梅索拉多次与中方交涉促成此举,但议会高层强调,此次让步并不代表将放松对中国人权记录的监督,欧中关系仍充满挑战与复杂性
全球新闻自由指数:香港首列“状况恶劣”
无国界记者组织发布2025年全球新闻自由指数,台湾上升至24名,中国倒数第3名,香港首次落入最差的“状况恶劣”类别。该组织倡议专员白奥兰向DW表示,随著美国逐渐失去“新闻自由灯塔”的地位,中国可能趁机继续扩散其控制言论的手段到世界各地。
美方正“通过多种渠道”寻求与中国就关税展开对话?
中国官媒称从消息人士处获悉,美国官员“通过多种渠道主动与中方接触”,希望就关税问题进行谈判。美国财长贝森特等高层官员表示,相信中国期待达成内容广泛的协议。
德语媒体:美国正在变得越来越像中国
媒体看中国
德国《焦点》杂志发表客座分析性文章,作者美国对外关系委员会会长弗罗曼(Michael Froman)指出,过去几十年的时间,“美国并没有让中国变得更像自己,反而是美国越来越像中国。华盛顿早已成为北京世界的一部分”。
美国取消中国小额免税:几家欢乐几家愁
美国5月2日起将正式终止中国低价商品的进口免税政策,消费者和依赖中国制造的商业模式将受到影响,美国本土制造商则可能迎来喘息的机会。
德语媒体: 未富先衰–中国的棘手问题
媒体看中国
《世界报》评论指出,中国光鲜自信的表象之下,其实面临着人口老龄化、房地产泡沫、增长乏力与对外关系紧张等诸多难以解决的棘手问题。《法兰克福汇报》报道称,在中美关税战问题上,一些金砖国家宁愿选择中立。
越战结束50周年:政权的“胜利日”,逃亡者的“黑色四月”
越南隆重庆祝越战结束50周年。这个政权的“胜利日”,也是百万逃亡者的“黑色四月”。这个日子也再次凸显了越南与美国及中国的复杂关系。
特朗普关税施压之际 亲信珀杜将出任驻华大使
本周二(4月29日),美国参议院批准通过前联邦参议员戴维·珀杜(David Perdue)出任驻华大使。美联社指出,目前正值美中两国陷入关税对峙之际,此举或将重塑世界两大经济体之间的外交关系。
关税让中国商品另寻市场 德国专家:欧洲不必太担心
特朗普宣布对中国商品征收高额关税后,一些专家担心,本来为美国市场生产的中国商品会向其他国家廉价倾销,给欧洲制造业带来更大压力。但此间有专家认为这种情况不会出现。
被特朗普怒斥“敌对政治行为” 亚马逊紧急否认列出关税成本
大型网络购物平台亚马逊在遭到美国政府严厉批评后,否认了一则媒体报道中称该互联网巨头打算在产品页面上列出新关税成本的说法。此前白宫发言人莱维特在记者会上说,“总统(特朗普)认为(亚马逊列出关税成本的)计划是‘敌对政治行为’”。
德语媒体:新冠溯源绝非儿戏
媒体看中国
《新苏黎世报》评论认为,白宫以“惊悚片广告”的方式更新新冠信息网站只能起到适得其反的作用,因为“同缺失的信息相比,错误的信息更为可怕”。《法兰克福汇报》则认为,中国电动车要想在德国市场立足,必须建立起广泛的经销商网络。
中国辽阳市一餐馆发生严重火灾 22人丧生
今年以来,中国北方已发生数起造成多人死亡的严重火灾。
国际特赦组织年度报告:特朗普加剧全球人权倒退
这份针对150个国家人权状况的年度报告指出,美国总统特朗普第二任期加剧了全球人权的倒退,推动世界走向一个由专制主义和企业贪婪主导的新时代。中国人权状况进一步恶化。
德语媒体:中国把德国甩在了后面
媒体看中国
今天的汽车能和你聊天、能自动驾驶、必要情况下,还能飞行一段距离,这是上海车展上展示的最新技术,而传统汽车大——德国在这场技术转型中所处的被动境地,也在上海车展上暴露无遗。
中国同意印度香客今夏赴藏朝圣
在经历了长达五年的中断后,中国外交部周一宣布,今年夏天将重新恢复印度香客前往西藏圣地朝拜。此举被视为中印两国关系改善的最新迹象。
中国否认习近平与特朗普通话 美财长也称:不知情
美国总统特朗普上周宣称接到习近平的电话,但遭到中国官方一再否认,重申“中美双方并没有就关税问题进行磋商或谈判,更谈不上达成协议”。美国财长接受访问时也表示,他对于特朗普是否真的和习近平通话一事“不知情”。
墙外文摘:特朗普助力中国主导亚太地区
墙外文摘
有评论认为, 特朗普对全球贸易的错误、无能的攻击,可能会对美国在世界上最具商业活力的亚太地区的影响力造成不可弥补的损害,并留下可以由中国来填补的真空。
台湾前副总统出席教宗葬礼 与拜登互动
台湾前副总统陈建仁出席教宗葬礼,与美国前总统拜登、日本外相岩屋毅等政要互动。据中央社报道,陈建仁表示,盼望总统赖清德能亲自出席新教宗的就职典礼。
特朗普签署行政令推深海采矿 中国批单边利己
特朗普周四签署了一项旨在促进深海采矿的行政命令,这是为扩大美国获取镍、铜和其他广泛用于制造业的关键矿产资源所做的最新尝试。
美军舰再经过台海 中国称全程跟监
4月23日,特朗普第二次任内二度派遣美国军舰经过台湾海峡。美国强调这符合国际法保障的航行自由;中国解放军则批评其“公开炒作”。
三名中国宇航员搭载神舟二十号飞向“天宫”
神舟二十号载人飞船搭载三名宇航员于周四升空进入预定轨道,前往天宫空间站进行人员轮换。这标志着中国在拓展空间技术的道路上又迈进了一步。
波音计划转售中国退单飞机 寻找新买家
由于美中关税战导致飞机交付受阻,波音正考虑将原计划交付中国的数十架飞机转售给其他亚洲以及拉美国家的客户。
中国空军编队赴埃及展开首次联合军演
4月19日,中国空军三大主战机型跨越6000公里抵达埃及,参加在埃及领空举行的中埃首次联合军事演习。此次联合训练将为双方加强武器合作和军事合作提供契机。
特斯拉利润暴跌 马斯克要从政府效率部大幅“抽身”
马斯克本周二表示,他将减少在华盛顿政府效率部的工作,增加运营特斯拉的时间。特斯拉当天公布的财报显示,今年第一季度,该公司利润暴跌71%。
德语媒体:双赢=中国人赢两次?
媒体看中国
德国《商报》刊评反对用最低价格承诺方案取代欧盟对中国电动汽车的惩罚性关税,认为这会让中国车企赚更多钱、然后进一步投入研发扩大对欧洲车企的技术领先优势。《法兰克福汇报》则关注了中日韩三国面对特朗普关税时的迥异姿态。
中国可能单方面解除对欧盟制裁
中国在2021年对五名欧洲议会议员施加了制裁,作为对欧盟制裁中国官员的报复。但在当前特朗普关税政策导致中美、欧美关系紧张之际,传出了中国有意单方面部分解除制裁的消息。欧洲议会表示,相关谈判已接近尾声;但欧盟委员会则对北京动议态度冷淡。
德语媒体:内忧外患的德国汽车业
媒体看中国
《南德意志报》认为,德国车企已经从“师傅”沦为“学徒”。《法兰克福汇报》则担心,德国汽车业正在遭受中国、美国的夹击。
剑指“中国制造”?越南拟严打非法转口贸易
路透社获得的一份越南政府文件显示,该国工业与贸易部4月15日发布指令,要求严厉打击向美国等贸易伙伴非法转运货物的行为,从而避免被美国加征高额关税。越南的最大进口贸易伙伴是中国,最主要出口目的地则是美国。后者指责大量中国商品非法通过越南转运。
中国股市现爱国投资风潮 散户争相“为国抄底”
在中美关税战持续升温之际,一股爱国热情正涌入中国股市。从普通散户到专业投资人,越来越多中国人选择“为国抄底”,用真金白银力挺A股,资本市场俨然成为另一个“没有硝烟的战场”。
德语媒体:中国民众为何支持对美“硬刚”?
媒体看中国
《法兰克福汇报》驻华记者观察到,民族主义情绪在中国社媒上蔓延,在街头受访的民众也大多支持对特朗普关税战不退让的强硬立场。然而经济上越来越自给自足带来的底气却并不能促使中国人消费。
中国警告:若以牺牲中国为代价与美达成协议将遭反制
中国本周一强烈警告各国,不要为获取美国关税豁免而牺牲中国利益,否则将面临中方坚决反制。此前有消息称,美国正计划施压他国减少与中国贸易往来,北京对此表态强硬,称“与虎谋皮”的做法注定“两头落空”。
规避美国关税 中国产品“洗产地”伪装韩国制
特朗普对中国施加高额关税之际,韩国政府发现有许多中国输往美国的产品伪装成“韩国制”。韩国调查人员表示,在特朗普第一次任内就有这样的趋势。
中国、印度留学生状告美国政府吊销签证
自3月底以来,美国高校已有上千名国际学生的签证被吊销或合法身份被终止。三名印度学生和两名中国学生因此而对特朗普政府提起诉讼。
墙外文摘:“甲亢哥”直播香港为何成为官方盛事?
墙外文摘
有评论认为,被中国网民称为“甲亢哥”的美国网红IShowSpeed到香港直播时,被官方视为重大“盛事”去办,表明虽然中国有战狼一面,在内心也特别需要“西方人”的认同。
特朗普挥舞关税大棒 美国企业真的满意吗?
美国中小型制造企业正试图从特朗普政府的关税政策中获益,但部分业者也对不确定性及潜在的贸易战风险深感忧虑。
英国零售商担心大批中国商品冲击市场
美国总统特朗普对中国征收高额关税后,英国零售商普遍担忧,大批中国商品会借助Shein和亚马逊等电商被“倾销”到英国和欧洲市场。
中国网民嘲讽美国离不开“中国制造”
特朗普的强硬关税政策不但没有吓退中国,最近在中国社媒平台上更掀起花式嘲笑美国“离不开中国货”的热潮。有专家认为,此现象也与民族主义有关。
柬埔寨:习近平前脚离开 日本军舰后脚停靠
两艘日本海上自卫队军舰于本周六首次停靠中国资助升级的柬埔寨云壤海军基地,此举被视为对美国担忧的回应。
中国造船业怒批美方港口费政策
针对特朗普政府对中国船只征收新港口费用,中国造船业界和官方发出强烈反对,批评美方做法为“短视之举”,并警告此举将扰乱全球航运秩序。
关税战另辟蹊径?中国供商上TikTok“直销” 美国网民“坐不住”
大量中国供商在TikTok上发布英文短视频向美国消费者推销商品,称“跳过中间商,享受工厂价”,视频迅速走红,部分播放量高达千万。中国制造是否正在剥去国际品牌的溢价神话?TikTok是否成为反击特朗普关税的工具?
美国两党议员联合访台 承诺对台湾支持不变
美国共和党和民主党议员在特朗普第二任期首次联合访问台湾。议员们表示,即便政权更替,美国对台支持依然不变。
中国车在德市占率不足0.2% 电动车占七成
尽管在全球市场对德国车企构成激烈竞争,但中国品牌汽车在德国本土的实际保有量仍极为有限。
中国呼唤外资 德企还有多大信心?
在中国经济增速放缓,全球经济不稳定性加剧的今天,中国领导层继续致力于吸引更多外资,助力经济成长。但北京的“魅力攻势”还会收到成效吗?
关税不再加 TikTok再缓缓 特朗普示好中国?
美国总统特朗普4月17日忽然表示,美中之间针锋相对的互加关税可能即将结束。与此同时,他又表示,有关社媒平台TikTok的交易可能还要暂缓。此外,针对“中国制造”船舶征收高额停靠费的计划现在也有所软化。
乌克兰宣布制裁三家中国企业
在总统泽连斯基指控中国向俄罗斯供应武器之后,乌克兰政府宣布了最新制裁名单,其中包含了三家中国公司。另一方面,中国政府将泽连斯基的指控称为政治操弄。
前一页面
第8 页,共200 页
下一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