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need to enable JavaScript to run this app.
跳转至内容
跳转至主菜单
跳转到更多DW网站
最新视频
地区
中国
德国
台湾
欧洲
香港
亚洲
主题
人权
新闻自由
法治国家
气候环境
分类
政治
经济
文化
科技创新
焦点
习近平
俄罗斯入侵乌克兰
第二次世界大战
最新视频
电视直播节目
繁
广告
中国
中国,为中国历史上历朝历代政权的统称。现今在国际的行使“中国”主权的政权,主要指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
跳转至下一栏 所有相关主题内容
所有相关主题内容
台美贸易倡议签署协定 中国批美“掏空一中原则”
无视中国的反对,美国周四与台湾正式签署“21世纪贸易倡议”首批协定,深化双边经贸合作关系。中国外交部指责美国的做法是“虚化掏空一个中国原则的最新例证 ”。
报告:中国投资开源情报 搜集美军资讯
一家美国情报公司的分析指出,中国官方和解放军正在美国国防部、智库和私营企业的公开数据,藉此更了解美军的能力,其中也包含涉及跟台湾有关的防卫资讯。
香港抹去六四记忆 文物保存寄望海外
天安门事件将届34週年之际,“六四纪念馆”在纽约开幕。在香港当局系统性抹去这场大屠杀记忆的此刻,专家告诉DW,海外的纪念活动将延续香港的传统,也代表人们对自由和民主的渴望不会那么容易被浇熄。
马斯克访华成中国焦点 传曾经会晤丁薛祥
特斯拉首席执行官马斯克6月1日结束炫风访华行。有外媒报道,他週三曾与中国国务院副总理丁薛祥会晤,但中国官方尚未证实这项消息。
客座评论:“国进民退”的局面能持续多久?
中国经济面临“冰火两重天”,国企利润增长,形势大好,但民间的就业和消费却始终不振。这种“国进民退”的现象如果成为常态,将不利于中国经济的长期增长。
德国总理顾问访华:北京宣传,柏林沉默
德国总理肖尔茨的外交和安全政策顾问普吕特纳本周访问北京,会见王毅、秦刚等中国外事高官,中国媒体予以高调报道。但有关他中国之行的消息,在德国媒体乃至政府官方发布中都未见只字。
财新PMI上升 中国经济复苏出现不一致信号
中国官方公布的制造业PMI显示工业生产继续萎缩。不过,经济杂志财新公布的PMI则显示工业生产处于扩张状态。但即便是财新的调查也显示,就业以及企业信心仍处于低位。
纽约警官卷入中国“猎狐行动”案件开审
一名前纽约市警官被指控为中国特务,涉嫌恐吓在美国的“中国逃犯”,试图胁迫他们返回中国。美国週三在纽约针对涉及中国“猎狐行动”的此案,展开首次联邦审判。
涉嫌行贿 包凡拘留期遭延长3个月
今年2月失踪的中国华兴资本董事长包凡,日前传出拘留期遭延长三个月,跟其相关的华兴资本香港证券子公司董事长丛林,拘留期也遭到继续延长。
中国海军将赴印尼参加多边海上联演
中国国防部网站星期三(5月31日)发布消息称,中国海军湛江舰、许昌舰将赴印尼参加6月上旬举行的“科莫多-2023”多国海上联合演习。
美商务部去年拒绝四分之一出口中国的许可证申请
美国政府高级官员在本周二公布的一项书面证词中说,美国商务部正密切审查向中国出口商品的许可证申请,去年对26%的申请予以拒绝或退回,目的在于阻止可能会推进北京军事化的出口。
中印互逐媒体:印度将无中国官媒记者
一个多月以来,中国和印度分别以拒发签证的方式,迫使对方国家的多名记者离境。据媒体报道,在印度的最后两名中国官方媒体记者,因无法继续获得签证而将被迫离开印度。
5月中国官方PMI不如预期 工业尤其堪忧
中国经济恢复速度放缓。预示经济走势的采购经理指数PMI5月不如预期。工业领域继续收缩,服务业扩张放慢。
AI威胁堪比核战?东西方态度不同
ChatGPT问世以来,人工智能(AI)成为关注焦点,但一批全球顶尖科学家和企业领袖,近日却要求正视人类文明可能毁灭的风险,其中包含ChatGPT母公司的执行长。他们的担忧为何?东、西方对待AI发展的态度又有何不同?
中国加强打压力道 维权律师屡遭逼迁
自从多名欧洲高官上个月陆续访中,许多中国维权律师与家属传出遭房东逼迁,或遭警察上门骚扰的情况。他们告诉DW,虽然逼迁的问题一直存在,但近期的打压力道确实比过往还强。
南海较劲:美称中国战斗机逼近挑衅拦截
美国週二指控,一架中国战斗机日前在南海国际空域,对美军侦察机进行“不必要的挑衅拦截”,最近距离仅400尺;中方则呼吁美国“停止危险的挑衅行为”,勿卸责中国。这是今年以来,美中两军最激烈的摩擦事件之一。
打击芬太尼 美国制裁中国13个实体与个人
为了打击芬太尼的滥用,美国政府週二宣布制裁中国和墨西哥的17个实体与个人,引发中国驻美大使馆的抗议。
美欧经济高官会晤 协调经贸政策应对中国
本周,美国和欧盟高层官员在瑞典会面,讨论跨大西洋两岸的贸易和科技协作。有消息人士透露,由于欧洲方面的坚持,会议声明的最终文本在有关中国的多个地方做了软化处理。
印度考虑削减光伏板进口税 产品9成来自中国
消息人士称,印度考虑将光伏板的进口税减半,并同时降低光伏产品的商品与服务税,以此弥补本地产能的不足,满足不断增长的对可再生能源的需求。去年,为抑制来自中国的进口,印度对光伏产品征收高达40%的关税。
秦刚会晤特斯拉首席执行官马斯克
2023年5月30日,国务委员兼外长秦刚在北京会见特斯拉首席执行官马斯克;马斯克表示特斯拉公司反对“脱钩断链”,愿继续拓展在华业务。
与美国“太空竞赛”:中国再有三名宇航员升空
中国成功运作着自己的空间站“天宫”,并与美国一样计划近些年内实现载人登月。周二,中国再次将三名宇航员送入太空,接替“天宫”现有宇航员。
涉嫌非法打捞二战沉船 马来西亚扣押中国船只
因涉嫌在马来西亚海域非法打捞二战沉船,一艘中国船只在马来西亚被扣。英国国防部对这起"亵渎"战争墓穴的行为提出强烈谴责。
经济复苏缓慢 中国地摊重返街头
中国严重的失业问题正在冲击全国,许多城市放宽了对于小贩的管控,淄博烧烤更在网上火红。这样的地摊经济学能够挽救复苏乏力的经济和青年失业吗?
传抗议强拆清真寺 云南爆警民冲突
美媒报道,中国云南一座清真寺上週末传遭当局强拆阿拉伯式外观,引发地方穆斯林抗议,爆发警民冲突。相关影片在推特广传后,当地警方发文指,“发生一起严重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的案件,造成恶劣社会影响”。
南海情势升温 美日菲将首次举行海防联合演习
虽然菲律宾官员强调这只是例行演习,但美国、日本和菲律宾的海岸警卫队将首次在南海举行3国海上演习,此举被认为是因应中国在该区域的扩张与军事行为。
日本核废水排海在即 原子能机构再赴福岛审查
日本政府预计在今年夏天启动将福岛核电厂污水排入海洋的计划,但当地渔民和邻国至今对此强烈反对。日本希望国际原子能机构能提供协助,确保排放过程符合安全标准。
消息人士:马斯克本周将访问中国
路透社引述知情人士报道,特斯拉CEO马斯克本周将访问中国。这将是三年来马斯克首次访华。
德语媒体:“去风险”本身就会造成风险
《商报》的一篇客座评论警告,北京正在努力让欧中相互依赖变成欧洲单方面依赖中国。《明镜周刊》则指出,在对华政策中“去风险”本身就会造成不小的风险,但总归比“脱钩”要好。
要求259家企业还款 武汉官方罕见登报催债
中国武汉市财政局罕见登报向259家企业或单位催债,引发各界高度关注。这也让中国政府在新冠疫情后的地方债务问题,再次浮上台面。
美副贸易代表:评估对华关税不会取决于贸易关系是否有突破
美国副贸易代表萨拉·比安奇向路透社表示,美国对是否保留对华关税的评估将采取分析的方法,拜登政府没有假设中美贸易关系会取得突破。中国商务部长王文涛近日在华盛顿会见了美国商务部长雷蒙多和贸易代表戴琪。
疫情数年 朝鲜加修边界墙与外界隔绝
在新冠疫情困扰全世界的几年时间里,金正恩却在“闷声干大事”:平壤政府对其北部和中国、俄罗斯接壤的边界线进行了翻新和扩建,基本切断了朝鲜人获取外界信息和逃离该国的一切通道。
C919完成首次商业航班飞行 波音发微博祝贺
中国商飞制造的C919客机5月28日完成了首次商业载客飞行,未来将在上海-成都航线上实行常态化商业飞行。专家指出,由于欧美航空部门尚未发放许可证,该机型目前主要依赖于来自国内的订单。
客座评论:乌克兰大反攻的可能结果和影响
俄罗斯的侵略战争不仅对乌克兰带来了灾难,而且给整个西方阵营带来了战后前所未有的危机感。这几个月的发展表明,普京领导下的俄罗斯在其战争能力上已经达到极限。而乌克兰的大反攻将什么时候到来?对全球的安全格局甚至中国的台湾政策有何影响?
分析:封禁美光后 北京反制空间有限
北京禁止关键信息基础设施使用美光产品,以此反制美国对中国芯片出口的进一步收紧。分析认为,这或许会成为未来地缘政治争执中所使用的新手段。但中国也必须意识到这样的反制措施对本国经济的影响。
德韩为什么要分享军事情报?
近日,德国和韩国签署了共享军事情报协议。柏林和首尔旨在通过该协议在乌克兰冲突和印太紧张局势下提高其防御能力。
中国去年自然指数贡献份额首次排名全球第一
据最新发布的自然指数数据,中国去年已经超过美国,在高质量期刊上发表论文份额首次排名第一。
乌克兰请求德国提供“金牛座”巡航导弹
柏林方面证实,德国国防部已经收到乌克兰方面有关提供“金牛座”巡航导弹的请求。这种巡航导弹射程可以覆盖俄罗斯领土。德国总理肖尔茨日前重申,提供给基辅方面的武器只能在乌克兰领土上使用。
德语媒体:李辉访欧与中国的外交秀
德语媒体认为,中国特使李辉此次访问欧洲,并没有让西方国家留下中国真的有意调解俄乌战争的印象,对于乌克兰问题的计划仍然模糊不清,其真实的意图是建立维护和平的大国形象。
西方压力增大 中俄关系加码
专家认为,中国正在采取“双轨策略”来处理乌克兰战争,企图实现自身利益最大化。尽管在国际关系中存在着巨大的灰色地带,但主要趋势是中俄联盟的巩固和中美对抗的加剧。
“二阳”感染潮引发警惕 专家提醒弱势群体接种疫苗
每周数千万人感染,“二阳”成为热门词汇——这一波新冠感染和去年冬天有何不同?专家指出,尽管大多数人再次感染的症状相对较轻,但是有基础病的人群和老年人应该加强疫苗接种。
中国“山东号”航母编队通过台湾海峡
台湾国防部周六表示,中国山东号航舰编队三艘舰船当天午间通过台湾海峡,沿中线以西北行驶。
美国指控2人涉嫌协助中国打压法轮功
美国司法部周五表示,两名中国裔居民涉嫌参与由中国政府主导针对法轮功的计划,贿赂自称税务局官员的FBI特工,以剥夺法轮功实体的免税资格。两人在被捕后遭到起诉。
红线在哪里?在华外商盼拥有更大“明确性”
中国英国商会在不久前发布的年度建议书中表示,咨询公司频遭警方突击,在华外国公司对自己被允许的行事范围感到很不确定,因而希望对新近扩大的国家安全及其他规定的执行方式能有“更大的明确性”。
《观察报》:假网店把中国货包装成欧洲时装
瑞士《观察报》记者的调查显示,多家时装网店打着经营巴黎、阿姆斯特丹或者苏黎世时装的旗号,卖的都是来自中国的假冒商品。
阿根廷走上人民币支付之路
阿根廷同意在面临美元短缺的情况下,以人民币支付从中国进口的商品。
德语媒体:谁改变了谁?
欧盟驻华商会会长伍德克(Jörg Wuttke)在北京生活了30年。即将离任之际,他接受《南德意志报》采访,伍德克认为,以贸易促进变革,“改变的是我们”。《新苏黎世报》在六四之际回顾中国民主运动。
德国失去对中国投资者的吸引力?
据咨询公司安永的统计报告,外国在德投资降至2013年来最低水平,来自中国的投资也大幅下滑。分析家认为,除了新冠防疫限制的影响外,中国企业在许多欧洲国家的收购案中面临政治阻力,中国投资者因此开始仔细审视收购目标。
联邦议院要求严格立法 限制前军职人员为"他国"效力
联邦议院管控委员会前不久发出警告称,退役联邦国防军官兵前往其他国家工作的问题应引起警惕,因为这对德国国家安全构成了威胁。有媒体披露,联邦议院的警告同中国招募外国战斗机飞行员的尝试密切相关。
中国特使李辉访俄 欧盟吁中国促俄撤军
继访问乌克兰、德国、欧盟等之后,周五,中国特使李辉访问俄罗斯。欧盟呼吁中国发挥影响力,促使俄罗斯从乌克兰撤军。
大陆人民亦为中华民国人民?台湾:即日停用
有中国男子在台遭路灯电死,此案获台湾法院判定国赔,引发争议。台湾行政院週四通令,“大陆地区人民亦为中华民国人民”的函释已过时,应即日起停用。台湾行政院长陈建仁称,这是为了避免国际误解。
前一页面
第67 页,共200 页
下一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