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need to enable JavaScript to run this app.
跳转至内容
跳转至主菜单
跳转到更多DW网站
最新视频
地区
中国
德国
台湾
欧洲
香港
亚洲
主题
人权
新闻自由
法治国家
气候环境
分类
政治
经济
文化
科技创新
焦点
习近平
俄罗斯入侵乌克兰
第二次世界大战
最新视频
电视直播节目
繁
广告
中国
中国,为中国历史上历朝历代政权的统称。现今在国际的行使“中国”主权的政权,主要指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
跳转至下一栏 所有相关主题内容
所有相关主题内容
德语媒体:德国不要被中国吓倒
“德国经济对中国存在片面依赖”——很多人对这种说法深信不疑。《明镜周刊》发表的分析性文章指出,德国脆弱无力只是一种凭空想象,正相反,德国的影响力远高出它自身的想象。面对中国,德国完全可以采取一副自信十足的姿态。
碧桂园股价骤跌 预估半年亏损百亿人民币
在竞争对手恒大爆发债务危机两年后,碧桂园的巨额债务引发了投资人对其破产的担忧,该公司已预告今年上半年亏损金额超过人民币450亿元,碧桂园有可能成为第二个恒大吗?
7月中国银行贷款断崖式下跌 通缩又近一步
7 月份,中国新增银行贷款大幅下降,其他主要信贷指标也出现疲软。尽管此前央行降低了利率,政府也承诺为复苏乏力的经济提供更多支持,分析人士认为,政策小步走已难以扭转经济颓势。
西安突发山洪泥石流 至少21人遇难
中国西安当地应急部门表示,8月11日的突发山洪泥石流灾害已经造成21人遇难,还有6人失联。中国今夏暴雨成灾,洪水泛滥,灾难频发。
菲律宾宣布停用与中国海警之间的沟通“热线”
据CNN报道,菲律宾和中国之间的海警“热线”停用,目前双方仅能通过外交部进行沟通。菲律宾海岸警卫队一名发言人表示,这条“热线”没有给菲律宾带来实质好处。
赖清德参加纽约侨宴 反对者场外举牌抗议
身为民进党2024年台湾总统候选人的赖清德,週末过境美国纽约时感谢美方不惧压力协助过境。有观察认为,他此行在美国,“小粉红”的抗议未如预期激烈;不过,在纽约侨宴场外,仍有部分统派人士举标语反对赖清德赴美。
力挽外商投资 中国祭出24条政策
在中国加大反间谍等国安措施之际,外国企业对中国投资信心减弱。北京为吸引外商,13日公布《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优化外商投资环境加大吸引外商投资力度的意见》,希望以24条措施挽回外资纷纷撤出中国市场的颓势。
墙外文摘:赖清德过境纽约 小粉红不见踪影
有评论认为,“小粉红”在赖清德过境当日的战术回避不无道理。2019年,争取连任的蔡英文过境纽约,红侨抗议队伍如影随形,让台湾民众反感,形同“助选”蔡英文。
中国公民瓜达尔遇袭 巴军方打死两名武装分子
中国在瓜达尔修建深水港。该地区局势不稳定。巴基斯坦政府派出约15000名安全力量,保护在那里的数千名中国人。周日,分离武装分子袭击了载有中国人的车辆。
赖清德过境美国 中国批“麻烦制造者”
中国外交部周日发表声明,强烈谴责台湾副总统赖清德“过境窜美”,形容他是“麻烦制造者”,并强调正密切跟踪事态发展,将采取措施捍卫国家主权。台湾陆委会则回批中方“蛮横对外扩张、穷兵黩武的行径,严重威胁区域和平,才是国际公认的麻烦制造者”。
日本:开启核废水排放后将对当地鱼产进行监测
福岛废弃核电站冷却水排放的筹备工作已近尾声,尽管国际原子能机构已经批准了相关计划,但对废水排放可能带来的危害仍存在诸多争议和疑虑。有鉴于此,日本政府计划借助海产品监测,打消各方的顾虑。
洪水过后 农业灾情如何?
中国北方的洪水给农田带来多大损失,目前尚不清楚。行业人士初步估计,玉米损失约占全国的2%。东北灾区大米可能减产3-5%。
拜登称中国为“定时炸弹” 北京反击
在本周的一次政治筹款活动上,美国总统拜登称面临经济增长疲软的中国是一枚“滴答作响的定时炸弹”。中国官媒回应称,面对国内困局就拿中国说事是拜登政府的“老把戏”。对于相关言论是否会影响“拜习会”举行,白宫发言人柯比未置评论。
德语媒体:德国对台态度暴露利己主义
台湾芯片制造商台积电将在德国设厂。《世界报》客座评论指出,德国正从台湾技术中受益,但迄今德国政府尚未对台湾的安全利益提供支持,这显示出德国的双标也透露出令人不安的利己主义。
澳总理呼吁中国释放记者成蕾
澳大利亚总理阿尔巴尼斯周六强调,“重要的是她作为澳大利亚公民的人权要得到尊重。”但是,他表示成蕾的释放不会成为他访问中国的条件。
赖清德今日启程过境美国,表示期待会晤美国朋友
台湾副总统赖清德周六(8月12日)飞往美国,前往巴拉圭出席新任总统就职典礼。他表示很高兴过境时能与美国朋友见面。
专家:新冠病毒EG.5变异株不具有特别危险性
世界卫生组织日前将新冠病毒EG.5变异株列为需要留意的变种,并展开追踪。德国专家指出,这一变异株不会造成特殊的风险,但是在夏季结束之后人们要做好感染数字重新激增的思想准备。
西方回避一带一路论坛?中国官媒: “不必自作多情”
美媒7月底曾报道称,德、法、意等欧洲国家首脑在回避今秋的“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中国官媒8月12日驳斥了这种说法,称“部分国家领导人不在邀请之列”,该论坛主要邀请的是发展中国家领导人,并告诫“西方媒体和个别人士不必自作多情”。
德语媒体:中国经济的十大问题
拜登政府发布行政令,从明年起禁止美国人投资一些研发先进半导体和量子计算机的中国公司。德语媒体就此发表评论,分析其中原因和后果。《世界报》探讨了中国经济面临的十大问题和可能的出路。
脱钩再加码 印度将限制“中国制造”电子产品进口
据德国《商报》报道,印度政府有意在短期内对于电脑类产品的进口做出新的限制规定。这一限制规定将影响到苹果、三星、戴尔等多个电脑品牌在印度市场的销售。报道指出,新的进口限制主要对准的是中国制造的电子产品。
是什么让德国右翼民粹选项党与中国相互靠近?
民调支持率日益上升让北京方面对德国右翼民粹选项党(AfD)颇感兴趣。特别是选项党反对以价值观为基础的外交政策并寻求与美国保持距离的态度深得北京“欢心”。今年夏天选项党曾派出一个代表团访问中国。
中国称破获一起CIA间谍案
中国国家安全部宣布破获一起美国中央情报局间谍案。7月1日,中国开始实施修改后的反间谍法。一周前,美国司法部才宣布,两名美国海军士兵因向中国出卖军事情报而被捕。
涉嫌非法换汇 上海移民中介业者被捕
网传消息指出,总部在上海的移民中介公司“外联出国”负责人何梅遭公安逮捕。DW致电该公司,员工并未证实此事,仅称公司业务仍正常运作。不过,外界担忧这可能代表中国将开始严查从事移民业务的人,但这对中国的“润”潮会带来多大影响, 仍然未知。
日媒怎么看麻生太郎访台?
日本前首相麻生太郎,自民党副总裁访问台湾三天,除了悼念前总统李登辉外,也与台湾总统蔡英文、副总统赖清德见面,其发言“要有打仗心理准备”等更受到关注。但北京似乎没有太大的反应,为什么?
成蕾遭中国关押近三年 公开信表达思念家人
澳大利亚华裔女记者成蕾遭中国关押即将届满3年,她的公开信表达了对澳大利亚生活的思念。在中澳关系出现改善迹象之际,她能否获释仍充满变数。
德语媒体:拿什么来拯救你 中国经济?
中国经济正面临越来越严重的通货紧缩风险,引发了德语报刊的高度关注。《法兰克福汇报》指出,北京在需求侧以及供给侧都没有太多办法来缓解这场危机。《商报》则认为,中国经济降温是北京有意为之,目的是纠正多年来过快发展累积的问题。
德国经济界对美国限制对华投资感到忧虑
德国经济界对美国总统拜登签署对华投资限令感到担忧。德国工商联合会外贸问题专家表示,欧盟应“与美国密切协调,防止美国的投资限令对欧洲经济产生负面影响”。
客座评论:中国对俄乌战争的立场正在调整吗?
中国派代表参加沙特在吉达主办的乌克兰问题国际会议,意味着中俄关系出现裂痕?本文作者认为,在美中对抗没有改善的前提下,中国不可能有意疏远俄罗斯。
中国重新开放前往德国旅游团
中国自年初以来分批次恢复出国团队游,德国等70多个国家如今列在第三批次名单上。据德国统计数字,今年1-5月,中国游客在德国的过夜数约为疫情前水平的35%。
德国联邦军雇员涉嫌为俄当间谍被捕
德国联邦检察官办公室宣布,联邦国防军装备信息技术支援处(BAAINBw)的一名雇员涉嫌为俄罗斯从事间谍活动,于 8 月 9 日在德国科布伦茨市被逮捕。
中国互联网巨头大宗采购美国产AI芯片
据英国《金融时报》报道,百度、字节跳动、腾讯、阿里巴巴等中国网络巨头企业正在大规模采购英伟达产的A800芯片。这款芯片对于生成式人工智能系统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巴基斯坦:本土产品不敌“中国制造”
巴基斯坦本土制造的商品在价格与品质上越来越难与中国产品竞争。当地商家呼吁政府出台方案改变这一趋势。
麻生太郎谈吓阻台海战争 中国向日本提出交涉
日本前首相麻生太郎在台北谈到,各方若想要阻止台海冲突,重点在对中国产生足够的吓阻能力。对此,中方表示强烈抗议。
曾向中国承诺移除仁爱礁军舰? 菲总统否认
上週,中国和菲律宾再度因为仁爱礁上的一艘菲国军舰起争端,中方要求菲律宾撤走军舰,但菲律宾总统小马科斯否认曾有这样的承诺。
路透:印度数月来禁止军用无人机使用中国产零部件
据路透社报道,出于对安全漏洞的担忧,印度近几个月来已禁止国内军用无人机制造商使用中国制造的零部件。不过,在军用无人机制造方面,印度仍面临着成本高和缺少技术的障碍。
德语媒体:向中国输出技术须谨防“军民融合”
中国以其庞大的市场和雄厚的资金,一向对德国企业有着强大的吸引力。但毕竟中国政治正在同西方渐行渐远,继续向中国输出技术,很有可能对西方国家构成威胁。
国泰航空上半年扭亏为盈 拟在内地招聘空乘
香港最大的本地航空公司国泰航空今年上半年的业绩重回盈利区间,实现净利润42.7亿港元。国泰航空高管8月9日在记者会上宣布,国泰航空正首次在内地招聘机师,并拟招聘200至300名来自内地的空乘。
美国正式限制对中投资敏感科技
美国总统拜登9日正式签署行政命令,限缩美国资本对中国半导体、量子运算与人工智能等敏感科技的投资。
中国物价回落 专家称须警惕通缩风险
由于内需不振和房地产市场出现危机,中国消费价格指数出现了回落。专家称,中国应警惕陷入长期通货紧缩的风险。
中国房地产问题未解 又一巨头爆债务危机
曾为中国第一大房地产商的碧桂园,週二遭爆有公司债务违约的风险,且未能按时支付投资人2笔债券利息,引发市场恐慌。中国房地产危机是否雪上加霜?
中国洪灾过后 清淤工作进行中
台风杜苏芮在侵袭中国华北、东北地区,引发严重洪灾。救援及清淤工作仍在持续,灾民正陆续返家清理家园。
中国七月进出口均低于预期
今年七月,中国进出口跌幅超过预期,为这一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增长前景蒙上了阴影,也增加政府采取提振措施以刺激内需的压力。
王毅同俄外长通话 强调公正看待乌克兰问题
在沙特举办的乌克兰和平峰会结束之后,中国外长王毅7日与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通电话,表明中方仍然在俄乌战争上坚持“独立与公正”。但乌克兰政府认为,中国愿意出席峰会即是其一大胜利。
日本前首相麻生太郎访台 中方低调
日本前首相麻生太郎睽违12年后再度访台,中方目前对此行并未做出正面回应,但由于台湾将于明年1月举行总统大选,麻生太郎此行会见到谁,这项行程背后又有哪些意义,备受各界关注。
达赖喇嘛:中国方面正在寻求对话
七月初,刚刚度过88岁生日的西藏精神领袖达赖喇嘛对媒体表示:"中国官员已经意识到,西藏人民的意志非常坚强,因此,他们已经开始尝试同我进行接触,以期解决西藏问题。"
美制裁中国芯片韩国受损?韩议员表态引争议
韩国议员、前三星高管梁香子表示,美国对中国在芯片业的制裁导致产量下降。此外,可能会促使中国对该行业提供更大的支持,而鉴于中国有充足的人才和原材料,可能会对韩国芯片行业构成威胁。不过,也有专家认为,韩国恰恰是美国措施的受益者。
水炮拦截菲律宾补给船 中国大使被召见
菲律宾外长本周一就中国海警船在南海拦截菲律宾补给船并向其发射水炮事件召见了中国驻菲律宾大使。菲律宾称补给船是准备向第二托马斯礁(中称仁爱礁)搁浅军舰上的士兵运送食品等生活物资,中方则称其向非法“坐滩”军舰运送建筑物资。
北京参与沙特峰会“巩固国际共识”
在俄罗斯未受邀的情况下,中方参加了在沙特举行的“乌克兰和平峰会”。分析人士指出,这表明中国政府的态度可能在发生变化。中国外交部周一(8月7日)表示,此次会议“进一步巩固了国际共识”。
中国北方水患肆虐 7月灾损超过上半年总和
杜苏芮台风在中国华北、东北地区造成严重洪灾,吉林省舒兰市週末通报有14人死亡,其中1人是该市副市长;水灾亦导致中国7月灾害损失大增。中国舆论直指,不见中国国家习近平亲自勘灾;而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透过社群媒体向中国水灾表示慰问,引发网民热议。
中俄联合舰队逼近阿拉斯加 美派军监视
史上最大规模的中俄舰队上週逼近美国海岸,美军也派遣军机和军舰跟随,专家认为此举是一种挑衅。不过,美国军方和中国驻美大使馆的反应都相当低调,俄罗斯驻美大使馆则没有回应此次行动。双方在打什么算盘?
前一页面
第58 页,共200 页
下一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