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need to enable JavaScript to run this app.
跳转至内容
跳转至主菜单
跳转到更多DW网站
最新视频
地区
中国
德国
台湾
欧洲
香港
亚洲
主题
人权
新闻自由
法治国家
气候环境
分类
政治
经济
文化
科技创新
焦点
习近平
俄罗斯入侵乌克兰
第二次世界大战
最新视频
电视直播节目
繁
广告
中国
中国,为中国历史上历朝历代政权的统称。现今在国际的行使“中国”主权的政权,主要指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
跳转至下一栏 所有相关主题内容
所有相关主题内容
中国异议人士陈思明离开台湾 称已抵加拿大
因参与维权活动而多次受到拘捕的中国异议人士陈思明8日称,他已抵达加拿大温哥华,并感谢各界支持与协助。此前他曾滞留于台湾的桃园机场,并表示希望不要被遣返回中国。
疑主权争议 印度运动员入境中国受阻
今年度的亚运会本周在杭州登场,不过最近却传出三名印度运动员由于签证问题,无法入境中国参加亚运会比赛。印度对此提出谴责,称不承认中方发放的“另纸签证”,中国官方则表示:欢迎持合法证件的运动员参加杭州亚运会。
中国女权活动人士黄雪琴“煽颠”案件开庭审理
关注#MeToo运动、曾参与过香港“反送中”的中国女记者黄雪琴在被捕两年之后广州出庭受审。她和劳工权益人士王建兵被控涉嫌“煽动颠覆国家政权”。多名西方国家驻华外交官试图旁听庭审但未获准进入。
客座评论:习近平最恨之入骨的报告
英国政府1997年将香港主权移交中国,英国外交部每半年都会针对《中英联合声明》在香港的实行情况,向国会发表《香港半年报告》,更新香港最新的社会状况,北京对“一国两制”的维持或破坏如何。这为何令北京生气?
叙利亚总统访华寻求摆脱孤立 习近平目的何在?
叙利亚总统巴沙尔·阿萨德本周四抵达杭州。他将出席杭州亚运会开幕式,并于本周五与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举行会谈。此行是他自2004年以来再次访问中国,被认为是其政权残酷镇压反对派十多年后重返国际舞台的重要一步。
中国强化军备 新航母、军机实力如何?
新型护卫舰、用于直升机和隐形战机的强大发动机以及第三艘航母福建号——今年以来中国致力于升级新版军备,在印太地区局势紧张之际,如此大动作引来了外界关注。
德语媒体:三年内德国移动网将同中国脱钩?
在保障移动网络安全的问题上,德国内政部显然正在加快步伐:三年内,德国移动网络将基本实现无中国组件的目标。但德国电信等运营商称内政部的计划"与现实脱节"。
德国汉学家新疆表态引争议
德国两位知名中国问题研究者9月11日在瑞士《新苏黎世报》发表评论,称新疆局势在走向正常化。该评论在中国问题专家中引起震惊和质疑,被指是在淡化中共在新疆对少数民族犯下的人权罪行,为其做辩护。
欧美商会:中国想与外商有何种关系?
在华外企表示,中美之间就技术、贸易等的紧张关系,以及中国政策的不确定性,都影响着营商环境,导致部分企业重新考虑对这一巨大市场的投资。
德语媒体:外交部长不宜实话实说
德国外长在接受美国媒体采访时,将中国党和国家领导人同普京相提并论,并直言习近平是"独裁者"。此番表述引起中国官方"严重不满",也在德语媒体中引发热议。
东盟在南中国海附近举行首次联合军演
本周二,东盟国家在南中国海举行首次联合军演。随着中国在地区内日益强势的活动,东盟成员国正采取更强烈回应。
中国要求驻香港领事馆提供员工个资
据外交人士及法新社看到的文件,中国要求外国驻香港领事馆在一个月内提供所有本地员工姓名、地址、职称等个人信息。
忧遭任意逮捕 日本雇员不愿外派中国
自北京2014年实施《反间谍法》以来,已有至少17名日本公民被控从事间谍活动遭到拘押。专家指出,这导致企业不愿将员工派往中国,并损害经济和贸易。
美媒:中国前外长秦刚因婚外情被免职
《华尔街日报》引述消息人士称,中国高级官员已被告知,今年7月被免职的中国外长秦刚在担任驻美大使期间曾发展婚外情。目前他正在配合调查,而调查的重点是他的婚外情或者他的行为是否损害了中国的国家安全。
李尚福“失踪”启示录:习近平“能赏能抓”
自8月29日至今,中国国防部长李尚福已约3週未在公众场合露面,路透社等媒体报道称他卷入军购腐败案,正在接受调查。专家认为,这一方面看出中国领导体系并不稳定,一方面却也显示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个人的权柄更为牢固。
再谈新冠起源 谭德塞呼吁中国全面准入
据英国《金融时报》报道,世卫组织总干事谭德塞敦促中国提供更多有关2019冠状病毒病(Covid-19)起源的信息,并表示愿意派出第二批专家组进入中国展开调查。
德语媒体:中国人的忍耐也是有极限的
进出口数据急剧恶化、失业率居高不下、一些企业和机构开始降薪和拖延工资。中国经济陷入了过去几十年从未有关的艰难境地,当前的局势对执政的中国共产党想必也是一场严峻的挑战。
艾未未:中国不会效仿乌战进攻台湾
在柏林展出乐高创作作品的中国艺术家艾未未接受《每日镜报》采访时表示,他不认为中国会以乌克兰战争为引子进攻台湾。他同时表示,如果台湾宣布独立,中国无论如何会发动进攻。
贝尔博克称习为独裁者 北京愤怒回击
德国外长贝尔博克接受媒体采访时,将中国党和国家领导人习近平同俄罗斯普京相提并论,并直言习近平是一位"独裁者"。此番言论引起网络热议,中国官方更是表达了"强烈不满"并召见德国驻华大使。
欧盟担忧对中国锂电池依赖性日增
中国在新能源技术领域,包括关键产业链中的优势,让处在能源转型之中的欧盟对中国的依赖程度进一步加深。欧盟专家对此提出了警告。
就业市场低迷 催生中国新一代“全职子女”
今年六月,中国16至24岁年龄段的年轻人当中,失业率高达创纪录的21.3%。对于很多大学生来说,毕业就意味着失业,由于很多年轻人找不到工作,回家啃老做“全职子女”的人也越来越多。
德国经济研究所:德国汽车生产日益受到中国威胁
一份德国经济研究所(IW)的报告说,今年上半年,德国进口的中国汽车和零部件猛增75%,而其他方面的双边贸易贸易却出现下滑。从这些数据中得出关于德国去风险化的明确结论还为时过早。
德语媒体:欧盟自己也巨额补贴本土电动车
欧盟委员会对中国电动汽车开展反补贴调查,依然是德语报刊的关注热点。《巴登报》指出,其实欧盟也为自己的电动车产业提供巨额补贴。《法兰克福汇报》则批评说,中国电动汽车市场份额猛增不仅仅靠的是补贴,也因为其品质胜过欧洲竞争者。
李尚福“失踪”:或因军事采购腐败受调查
据十名知情人士向路透社记者透露,失踪两周多的中国国防部长李尚福正在接受军委纪律检查委员会的调查。调查涉及军事装备采购中的腐败案。
77国集团+中国峰会 呼吁改变“游戏规则”
在由发展中国家和新兴国家组成的“77国集团+中国”峰会上,东道主古巴呼吁全球南方国家发挥更大的国际影响力,改变全球秩序的游戏规则。
WTA重返中国,彭帅事件不了了之?
职业女子网球锦标赛将于9月18日重返中国。让我们回顾一下“彭帅事件”的来龙去脉。
俄气公司首次向中国交付液化天然气
俄罗斯能源巨头俄罗斯天然气工业股份公司周五(9月15日)表示,该公司已通过北极北海航线首次向中国交付了一批液化天然气。与使用苏伊士运河相比,北极航线将运输时间缩短了一周多。
欧盟:欧洲经济有能力应对中国的报复措施
布鲁塞尔宣布对中国电动汽车开展反补贴调查的计划之后,中国警告此举将严重损害中欧贸易关系。周五欧盟做出回应,坚称欧洲经济足够强大,可以应对任何来自中国的报复措施。
专家:习近平近期目标是成为“南半球的领导者”
习近平近日接连会见来自委内瑞拉、柬埔寨和赞比亚的领导人。有专家认为,中国的长期目标是成为世界第一,但近期目标是成为南半球的领导者。
中国最新经济数据:希望曙光初现?
中国官方最新公布的经济数据表明,政府的一套刺激经济的“组合拳”打出后,见到了一定的成效。但房地产市场和青年失业率,仍然是令中国政策层头疼的问题。
又一位国务委员“消失”?关于李尚福的已知与未知
中国防长李尚福已超过两周没有公开露面。《金融时报》援引知情人士称,美国认为他正在接受调查、已经被解除国防部长职务。不过这一消息尚未得到证实。李尚福目前成为继秦刚之后又一位下落不明的中国国务委员。
布林肯:后冷战时代已经终结
美国国务卿布林肯在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发表演讲指出,自二战结束以来基本稳定的国际秩序已经因为专制者崛起、新冠疫情等因素而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美国在新时期的成功将有赖于以灵活的身段与新伙伴的合作。
中国防长逾两週未露面 突取消与越官员会晤
中国前外长秦刚消失原因还未明朗,中国国防部长李尚福也至少已2週未在公众场合露面。路透社引述越南官员说法称,李尚福先前突然取消9月7日和8日与越南国防官员的会面,理由是“健康状况不佳”。
德语媒体:朝俄峰会背后的中国影子
俄乌战争陷入胶着被动,俄罗斯总统普京奔赴远东会晤来访的朝鲜领导人金正恩。朝俄"兄弟友谊"迅速升温之际,德语媒体也很关心北京对这一事态发展的反应和影响。
忧国家安全 柏林阻止中资收购德国卫星企业
法新社从知情人士处获悉,德国政府近期以国家安全为由阻止了中国资本全资收购一家德国初创卫星企业。由于担心对中国经济的过度依赖,柏林近期一直在推动“去风险”措施,德国对华立场也越发强硬。
阿富汗塔利班以隆重仪式迎接新中国大使
在塔利班重新掌权阿富汗后,国际社会不承认他们是阿富汗的合法统治者。只有少数国家在阿富汗设有外交使团,其中就包括中国。如今,中国也成为全球首个向当今阿富汗派出新大使的国家,受到了塔利班的隆重欢迎。
专家称欧中开打贸易战 德国将支撑不住
欧委会主席冯德莱恩在其年度盟情咨文中宣布对中国电动车展开反补贴调查。一天来,各界的反响不一。经贸专家认为,中国反击的话,将两败俱伤,德国受伤程度最深。
“灰色施压”:中国军机军舰持续开展台海周边演训
台湾军方9月14日通报称,在过去一天内,台湾周边海域发现了数十架次中国军机以及10艘次中国军舰。几天前,台北方面刚刚表示,北京正在加强台湾周边的“灰色地带”行动,在避免全面冲突的同时向台湾施压。
电动车不能重蹈光伏覆辙?欧中光伏产业的“恩怨情仇”
欧盟担心本土汽车制造商被有价格优势的中国竞争对手抢占市场,就像当年本土光伏产业被中国太阳能产业击败一样。如今,欧洲已对中国光伏产品形成了巨大的依赖。
客座评论:靠近美国的越共不怕得罪中共?
越美关系的升级是否会让河内在对中美的选择中事实上倒向美国,加入美国的反中阵营?政论家邓聿文认为,河内在强化对美关系的同时也会小心翼翼,避免触怒中国。
罚款没商量!中国再出手整顿教培行业
自两年前中国推出“双减”政策,打击私营教育机构之后,中国教育部再出手,宣布下月实施《校外培训行政处罚暂行办法》,变相开展学科类校外培训的最高可面临10万元罚款。
苹果手机在中国受限?北京称从未出台禁令
中国外交部周三表示,并未出台禁止购买、使用苹果等外国品牌手机的法律、法规或政策文件。此前,《华尔街日报》曾报道称,中央政府机构工作人员已被禁止使用苹果手机;彭博社更是称,该禁令可能会被扩大到事业单位与国有企业。
美国跨党派议员敦促华尔街遵从对华投资限制
美国众议院跨党派的中共问题特设委员会以国家安全为由,敦促华尔街高管们接受针对美国对华投资的新限制。到目前为止,华尔街一些企业对这些投资限制态度冷淡。
日本提升与台湾防务合作 可能触怒中国
路透社引述四名消息人士称,日本已经任命一名在职政府官员担任事实上的驻台武官。这一提升日台防务合作的举动很可能触怒北京。
冯德莱恩:欧盟将对中国电动车开启反补贴调查
欧委会主席冯德莱恩批评说,大量的国家补贴扭曲了电动车市场,因此,展开反补贴调查在所不辞。
碧桂园森林城市:租不了、卖不出、退不掉的“鬼城”
深陷债务危机的碧桂园内外交困,国内烂尾楼业主停止供款之际,海外楼盘也出现相同情况——焦点落在集团的马来西亚巨型开发项目“森林城市”。这座“鬼城”为碧桂园带来什么潜在的危与机?我们从一位中国业主说起。
天津公交被指拖欠员工工资 民众担心生计
天津公交被指欠工薪的消息受到网民的高度关注,相关话题一度冲上微博热搜,民众感慨生活艰辛的同时,也担心经济形势下行的背景之下,各行各业都会出现危机。
北京楼市现生机 但房地产恐难摆脱困境
“认房不认贷”规定实施后,北京楼市出现热销,房地产有回暖迹象,不过有专家担心,这个举措难以广泛阻止房地产市场的下行走势。
路透:碧桂园六只债券获准延长还款期
遭遇债券兑付危机的中国房地产开发商碧桂园周一获债权人投票批准,将六只境内债券还款期延长三年,消息传出后碧桂园股价小幅上涨。
拜登称与李强会面“我没想遏制中国”
目前,中美两国在贸易、安全、人权等诸多问题上的分歧正在加深。不过,前往越南访问的美国总统拜登表示,他并不想遏制中国。他还表示,在新德里的G20峰会上与李强会面,讨论了“稳定”的问题。
前一页面
第54 页,共200 页
下一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