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need to enable JavaScript to run this app.
跳转至内容
跳转至主菜单
跳转到更多DW网站
最新视频
地区
中国
德国
台湾
欧洲
香港
亚洲
主题
人权
新闻自由
法治国家
气候环境
分类
政治
经济
文化
科技创新
焦点
习近平
俄罗斯入侵乌克兰
第二次世界大战
最新视频
电视直播节目
繁
广告
中国
中国,为中国历史上历朝历代政权的统称。现今在国际的行使“中国”主权的政权,主要指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
跳转至下一栏 所有相关主题内容
所有相关主题内容
中国遣返大量脱北者 韩国提出抗议
韩国统一部就多个人权组织的说法称,中国东北三省的多数朝鲜居民被遣返的消息似乎属实,韩方已就此向中国提出抗议。人权组织称,被遣返者将面临朝鲜当局的监禁或被处以极刑。
德语媒体:光伏产品价格猛跌 是中国的错?
欧盟外交最高官员博雷利今年曾两度推迟访华,《商报》介绍了他周四开启的中国之行最重要的看点;《法兰克福评论报》则关注了中国光伏产品大举占领欧洲市场后引发的反弹。
四通桥事件一周年:中国体制催生“孤胆英雄”
一年前的中共二十大前夕,一名男子在北京海淀区一座立交桥上打出“不要核酸要吃饭…不做奴才做公民”以及呼吁罢免习近平的横幅。自由之家研究主任王亚秋向德国之声表示,中国的严密监控、打压导致出现这种“孤胆英雄”;而他的行为产生深远的影响。
路透社:刘振立有望接替李尚福成为新防长
多名知情人士向路透社透露,中央军委联合参谋部参谋长刘振立有望被任命为新一任中国防长。现任中国防长李尚福已超过六周没有公开露面。分析人士还称,该任命可能在香山论坛前宣布。目前,华盛顿已接受了中方的香山论坛邀请。
欧盟外交高级代表博雷利抵中国 将与王毅会谈
在两度推迟行程之后,博雷利终于在本周四抵达中国进行访问,预计将与中国外长王毅等人讨论欧中关系、贸易以及乌克兰战争议题,此行也为今年计划举行的欧中峰会奠定基础。不过,欧盟“去风险”策略会不会影响欧中关系,仍有待观察。
美国谴责中国要老挝遣返人权律师卢思位
美国周三谴责将中国人权律师卢思位从老挝遣返中国的行为,要求中方提供有关他目前的详细信息,并保证生病的卢思位获得医疗照护。
客座评论:北京对待哈马斯的模式
政治学者张俊华认为,北京在这次以色列、哈马斯战争中的表现,基本上是继承了处理乌克兰战争的模式。虽然有不少背景上的不同,但 不管如何,北京的表现,凸显当前民主阵营与威权、独裁政权阵营的紧张与对立。
中斯达成初步债务协议 IMF不知情?
中国官方近日表示,中国进出口银行同斯里兰卡就涉华债务处置初步达成一致。斯里兰卡周三对此表示欢迎。不过据彭博社报道,正要与斯里兰卡举行债务重组会谈的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对此似乎事先并不知情。
美海军水手认罪 承认向中国提供军事机密
驻加州的美国海军水手赵文恒承认自己接受贿赂并向中方泄露军事机密,并将面临最长20年的监禁。与此同时,其余被指控泄露国家机密的嫌疑人的审判也在进行中。
哈马斯恐袭以色列:中方确认3名中国公民丧生
哈马斯上周末对以色列发动恐怖突袭,无差别杀害平民。中国外交部12日确认有3名中国公民在冲突中不幸遇难。
澳大利亚华裔记者成蕾获释 中国: 刑满驱逐出境
澳大利亚总理阿尔巴尼斯周三向媒体证实,自2020年起被中国政府以“间谍罪”定罪并被拘留三年的澳大利亚籍华裔记者成蕾已经获释,并已返回到墨尔本的家中与家人团聚。中国外交部强调,中国司法机关依法审理相关案件并作出判决。
中国驻旧金山领馆遭车撞 驾驶高喊“中共在哪”
一名身分不明男子驾车冲撞中国驻旧金山总领馆,被指高喊“中共在哪”,随后遭到警方击毙。中美共同谴责此案的同时,事件会否影响催生可能的拜习会?
中国海警称驱离菲律宾炮艇 菲军方反驳
中国海警宣称于黄岩岛附近驱离了一艘菲律宾炮艇,但菲律宾军方批评中方所言并非事实,而是中国方面的“政治宣传”。
中国:“一带一路”合同价值超过2万亿美元
中国周二宣布,其“一带一路”倡议自2013年起已在全球范围内累积了两万亿美元的合同额,并且没有国家因参与‘一带一路’而陷入债务危机。专家则对其中的债务数字存疑,指金额很有可被低估。
专家:中国"零敌人"政策经受现实考验
哈马斯对以色列发动恐怖袭击后,以色列空袭加沙地带。中国外交部呼吁各方克制,重申两国方案是根本出路,并表示中国是以巴共同的朋友。然而,以色列并不认同这一表态。中国再次陷入地区冲突的交叉火力之中。
习近平会舒默:“修昔底德陷阱”非必然
中国领导人习近平周一与到访的美国参议院多数党领袖舒默一行会晤。习近平强调,“修昔底德陷阱”并非必然。专家表示,中国以较高规模接待美国访团,显示出两国正寻求缓和双边关系,并为拜习会铺路。
汽车闯入旧金山中国总领馆 驾车者被警方击毙
当地时间10月9日,有人驾车冲入旧金山中国总领事馆签证部后的男子。警方表示,驾车者已被警方击毙,事件原因目前仍在调查中。
德语媒体:中国欲打造“美丽新疆”形象
《法兰克福评论报》关注中国政府最新的新疆政策,当局希望为新疆建立新形象并促进观光业。 “瑞士德语广播电视”则观察到越来越多受良好教育的中国人移民欧洲,专家解释了此现象的背景与影响。
研究报告:中国新一代潜艇对美国的海底监测构成挑战
中国新一代潜艇研发计划的推进,进一步加剧了潜艇军备竞赛。预计中国新型潜艇的超高隐身技术将对美国及其盟友追踪监测这些潜艇的能力构成挑战。
中国延长“贸易壁垒调查”至台湾总统大选前夕
中国商务部周一公告,鉴于情况复杂,将延长对台贸易壁垒调查3个月至2024年1月12日,即台湾总统选举前一日。陆委会批评北京的做法完全出于政治动机,呼吁回归WTO机制展开协商才是解决问题之道。
美参院多数党领袖敦促中国支持以色列
正在中国访问的美国参议院多数党领袖舒默向中方高层表达了不满。一是针对中国在最新巴以冲突中的态度。二是有关美国公司在中国的经商环境。
联合国人权理事会的“中国难题”
中国及其专制盟友正在利用联合国人权理事会相互照应,避免受到真正的监督。
世界银行: 中国困境威胁东亚经济
作为世界主要经济引擎之一的中国经济萎靡不振,这对整个东亚造成了沉重的压力。但世界银行表示,只要一个行业的改革就可能会带来复苏。
美中AI"科技战"在中东打响
新的美国出口限制旨在阻止AI助力芯片流入中国。但许多问题仍无答案。
德语媒体:大国夹缝间的小国命运
《南德意志报》刊评指出,亲北京的候选人当选马尔代夫总统,并不一定会让这个印度洋岛国的日子更好过,毕竟在中印之间搞平衡具有极高的难度。《新苏黎世报》则注意到专制国家有结盟对抗的趋势,认为要想阻止习近平称霸世界,西方最好先帮助乌克兰人战胜普京。
向中国出卖机密 美国退伍军人被捕
一名美国退伍军人10月6日从香港返回旧金山时在机场被捕,他被指控非法持有并试图转交机密国防信息。美国联邦司法部称,这名退伍军人此前还试图通过电子邮件向中方提供机密资料。
欧盟外交与安全事务高级代表博雷利下周访华
欧盟官员表示,欧盟外交与安全事务高级代表博雷利将于下周访问中国。博雷利的中国之行今年已两度推迟。最近一次是在最后一刻被中国方面取消。
消息人士: 中越正在为习近平下月或访河内做准备
越南对于中美这两个超级大国的重要性与日俱增。继拜登之后,习近平也将访问河内?据路透社援引消息人士报道,相关行程在筹备中,但尚未最后确定,双方对于联合声明以及其中是否提到“命运共同体”这样的具体内容也还在商议中。
客座评论:中美竞争,前景如何?
本文作者认为,无论华为为代表的高科技民营企业,还是过去十几年长足发展的新能源汽车产业,都预示着中国经济未来中短期内的产业升级,可能无惧于美国的封锁和打压。
阿富汗外长:绝不允许阿境内出现破坏中国安全的活动
阿富汗塔利班政权的代表向中国承诺,将对中国的安全威胁视为对自身的威胁,绝不允许在阿富汗境内出现任何破坏中国安全的活动,也会保障在阿中国人的安全。
德语媒体:中国经济政策或开始重返实用主义
中国国家网信办近日发布的有关数据跨境流动的法规征求意见稿明显放宽了先前拟将收紧的数据跨境流动法规。《商报》文章认为,这可能是中国经济政策重返实用主义的一个信号。“金融市场世界”关注了十一黄金周表现出的新趋势。
拆不拆华为设备?德国跨党派政治家批评德铁
近日,来自德国不同党派的多位政治家齐声批评德铁继续使用华为组件,称这是“短视且致命的”。不过,德铁如果更换全部华为组件,需要付出高昂的代价。而且,德铁方面强调,德国政府并未直接发出警告,也没有给出避免使用华为的正式建议。
联合国贸发会议:中国增长放缓 但不会出现严重危机
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秘书长周三表示,对中国经济困境的忧虑是被夸大的,北京还有相当大的财政手段空间。
芬太尼泛滥成灾 美国宣布对中国实体和个人实施制裁
周二,美国宣布对中国一个生产和销售毒品用化学品的网络实施制裁,这些化学品当中也包括在美国引起毒品危机的芬太尼。
德国8月出口连续第二个月下降
因全球市场需求疲软,德国8月份出口连续第二个月出现下滑,进口也意外出现下降。德国8月对中国的出口环比增长1.2%。
欧盟正式启动电动车反补贴调查
10月4日,欧盟委员会宣布正式启动针对中国产电动汽车的反补贴调查,并称已经掌握“充分证据”。调查须在13个月之内完成,冯德莱恩称如果能够证明存在扭曲市场的不公平竞争,欧盟将“果断采取行动”。
德语媒体:芯片之争,中国巧妙出牌
《新苏黎世报》的一篇评论指出,中国冷静面对美国在芯片领域的制裁和管制,没有愤怒地拍案而起,而是深思熟虑、巧妙出牌。《商报》则发表评论称“中国风电企业做对了很多事情”,因此可以突飞猛进、进入新市场。
客座评论:中共三中全会什么时候召开?
时间已到10月,但是关于中共三中全会外界没有听到半点信息,这是颇不寻常的,以致许多人怀疑习近平是否会召开这次全会。
选项党领导人因“袭击威胁”取消公开露面
在中国社交媒体上被称作“人间清醒”的德国极右翼政党领导人魏德尔(Alice Weidel)因袭击威胁,取消出席最近的公开集会。
欧中关系:欧洲制定新制裁工具
欧盟议会周二的主要议题基本上是围绕中国。议员们为制定一项新的贸易工具扫清了道路。
十年,一万亿:“一带一路”为中国收获几何?
2013年习近平的两次讲话宣告了“一带一路”倡议的诞生。在这十年里,该倡议遍及150多个国家,投资总额超过1万亿美元。然而辉煌的数字无法掩盖很多投资项目面临的问题,如今的“一带一路”又遇到了哪些新困难?
史上首次 美众议院议长麦卡锡遭罢免下台
今年初才上任的美国众议院议长麦卡锡意外遭到罢免下台。麦卡锡数月前曾与台湾总统蔡英文在加州会面、引发中国不满,因而为两岸民众广知。他这次为何遭共和党内“逼宫”?
德语媒体:台海战争是显而易见的危险
《商报》指出,北京可能担心随着时间推移,对台动武的成功机率会下降,或许会想抓住当前时机发动进攻。《时代在线》认为,中国电动车在价格、性能和软件上还未优于德国竞争对手,但若忽视其潜力就太傻太天真。
IMF主席支持改革扩大中国投票权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总裁格奥尔基耶娃在接受《金融时报》采访时,对可能赋予中国更多投票权的改革表示支持。她同时警告,若该组织仍没有足够财政支援来援助陷入困境的国家,将造成“毁灭性”后果。
“利空出尽”?中国恒大复牌后股价暴涨
中国恒大和恒大物业的股票在上周四停牌后于周二复牌,股价在开市后跳空高开,令不少投资者感到吃惊。与此同时,有知情人士对《华尔街日报》称,有关部门正在调查许家印是否试图向海外转移资产。
中国黄金周提振经济信心?学者:影响有限
中国自9月29日开始到10月6日迎来今年最长假期“黄金周”,官方估计国内旅游人次上看近9亿人次,可望创造超过7800亿元人民币的收入。不过,中国正努力摆脱经济困境,学者认为,这次长假带出的经济效益有限。
英国签40亿英镑合同打造核潜艇抗衡中国
英国国防大臣对美英澳AUKUS联盟的核动力潜艇项目发表声明称,英国与军工企业贝宜系统签订40亿英镑合同打造新潜艇,此举是为抗衡中国在印太地区的军事野心。
印尼雅万高铁正式启用
十月二日,印度尼西亚总统佐科宣布全长142公里的雅万高铁正式投入使用,这条高铁是印尼和东南亚境内的第一条高铁线路,速度最高可达每小时350公里。
收买网红、控制外媒 中国遭美批操弄资讯
美国政府28日再度发表报告批评中国在全球操纵资讯,详列各种例证,直指北京不只透过网络社交媒体影响全球舆论,更在非洲等地区控制媒体,藉此传播虚假、带有偏见但有利于中国官方的信息。对此,中国外交部反驳称美国“炮制”虚假信息。
背弃印度?亲中人士当选马尔代夫总统
在第二轮选举中,马尔代夫亲中人士穆伊祖击败了谋求连任的萨利赫,成功当选总统。这也意味着作为印度传统友邻的岛国马尔代夫很可能倒向中国。
前一页面
第52 页,共200 页
下一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