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need to enable JavaScript to run this app.
跳转至内容
跳转至主菜单
跳转到更多DW网站
最新视频
地区
中国
德国
台湾
欧洲
香港
亚洲
主题
人权
新闻自由
法治国家
气候环境
分类
政治
经济
文化
科技创新
焦点
习近平
俄罗斯入侵乌克兰
第二次世界大战
最新视频
电视直播节目
繁
广告
中国
中国,为中国历史上历朝历代政权的统称。现今在国际的行使“中国”主权的政权,主要指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
跳转至下一栏 所有相关主题内容
所有相关主题内容
从德国对台湾历届大选表态 看德台关系变化
德国外交部在台湾大选后发布声明祝贺台湾选民和当选者,但未提及敏感的“总统”一词。以往德国在台湾总统选举之后多半会发布表态声明,仅2020年相对冷淡,德国之声梳理德国政府对近五届台湾大选的回应。
中国金融系统又一“老虎”被逮捕
中国光大集团股份公司原党委书记、董事长唐双宁涉嫌贪污、受贿一案被移送检察机关审查起诉。中国最高人民检察院以涉嫌贪污罪、受贿罪对唐双宁作出逮捕决定。
世界银行:2024年全球经济继续趋缓
世界银行周二发出警告称,2024年全球经济将连续第三年保持趋缓态势,这将加剧发展中国家的贫困状况以及债务问题。
莫迪“海滩促销活动”加剧与马尔代夫的冲突
印度总理莫迪近日推销印度田园诗般的拉克沙威普群岛,这加剧了与马尔代夫的紧张关系,马尔代夫新政府致力于与中国政府交好。专家认为,马尔代夫不应该这么快就弃印投中,毕竟“远亲不如近邻”。
选后分析:台湾准总统赖清德的必答题
台湾总统大选结果出炉,民进党候选人赖清德以558万多票拿下胜利,但得票率40%是民进党除了2000年以外的最低,也失去立法院最大党的地位,被专家评为“惨胜”。接下来两岸有哪些急迫的议题?可能兵戎相见吗?
解码中国:打混合牌!北京如何干预台湾大选
经济施压,虚假信息宣传,发出威胁……北京方面使用了哪些方式试图给台湾大选带来影响?当然这些并未能阻挡赖清德成为新一任台湾总统。
德语媒体:不能让专制中国突破民主第一岛链
台湾在周末举行大选,德语报刊对此予以高度关注。《法兰克福汇报》认为,台湾选举结果高度影响中国利益,但这一事实不能成为北京干涉大选的理由。《明镜周刊》则呼吁欧洲人更鲜明地支持民主台湾,否则就会面临专制中国突破民主第一岛链的危险。
海关数据: 2023年中国出口七年来首次下降
周五中国公布的以美元计算的海关数据显示,由于全球对大部分中国制造的需求放缓,中国全年出口自2016年以来首次出现下降。不过,以人民币计价的进出口数据表现则要略好一些,进出口总值同比增0.2%,中国官方称“好于预期”。
北京: 中方斡旋下 缅军与反叛武装达成停火
中国外交部称,近日“在中方斡旋和促推下”,缅军同果敢、德昂、若开等三家缅北少数民族地方武装组织代表在中国云南昆明举行和谈,并达成了停火协议。一段时间以来,北京日益关注缅北冲突对中国公民的影响。
中国人权2023:即便微小的自由空间也被消灭
人权观察组织发表最新报告,其中中国的部分写道,高压统治以及日益严密的社会控制正在对该国经济和社会造成愈来愈大的损害。
中国当局推出重磅新规 便利外籍人员赴华
中国从1月11日起开始施行“便利外籍人员来华5项措施”,其中包括扩展“落地签”的适用范围,让其覆盖“绝大多数有紧急来华需求的外籍人员”。外媒普遍认为,中国此时推出便利外籍人员来华的新政,是为了提振疲软的经济。
中国或超日本,成世界最大汽车出口国
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的数据,中国汽车2023年出口量达491万辆,可望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一大汽车出口国。其中,填补俄罗斯遭受制裁之后的市场空白成为一个重要因素。
中国经济胁迫加剧 对台湾大选结果有何影响?
台湾总统大选前夕,中国一方面中止ECFA关税优惠、打击化工产业,另一方面又重新开放石斑鱼进口,遭批“以商逼政”、介入台湾选举。 DW访问业界代表及专家,谈北京的经济胁迫策略在近年来有何变化,对选情实际影响几何?
中国对美出口减少 抑或绕道第三国?
根据美国商务部的数字,去年前11个月,美国从中国的进口同比下降约20%。墨西哥以及包括越南在内的亚洲国家成为美国日益重要的贸易伙伴。中国商务部的数字也显示,2023年对美出口下降13.1%。不过有专家指出,存在中国借道第三国出口美国的情况。
德语媒体:西方对俄制裁 中国从中获益
俄罗斯发动侵乌战争后,西方国家开始对俄罗斯的原油和天然气实施禁运政策,很快中国就成了俄罗斯石油的最大买家。不过,世界上并没有免费的午餐,为了促成同中国的交易,俄罗斯也不得不大幅削减原油价格。
中国全面提升与马尔代夫的双边关系
去年9月上任的马尔代夫总统穆伊兹在华访问期间,同中方就基础设施建设等领域签署了一系列新的协议。双方的关系被提升为全面战略伙伴关系。
贝尔博克:南海风急浪高 中国扩张政策令人忧虑
正在菲律宾访问的德国外长贝尔博克对近来中国海警对菲律宾补给船使用激光、水炮甚至发生碰撞作出批评。中国外交部回应称,非该地区国家无权干涉地区事务。德国外交部还表示,贝尔博克此行是落实印太及对华战略的重要部分。
德语媒体:"永远在路上"的中国反腐
中国党和国家领导人习近平近日呼吁党政官员对"反腐败斗争的新情况新动向要有清醒认识。"习近平上台以来掀起的一系列反腐斗争中,迄今为止,已有数百万官员受到调查和处罚。
美国会呼吁审查阿联酋公司G42 华人CEO引关注
美国众议院中共问题特设委员会致信商务部,要求对一家阿联酋人工智能企业G42与中国的合作进行审查。该公司被指与列入黑名单的中国企业保持活跃的关系。
中芬元首就海底管线毁坏进行了"建设性对话"
芬兰同中国两国的国家元首周三进行了视频会晤。对芬兰而言,澄清去年波罗的海输气管道毁坏事宜非常重要。
中国公司破解苹果“隔空投送”加密?
近日有中国媒体报道,苹果的隔空投送(AirDrop)加密功能被一家中国网络技术公司破解。利用这一功能“传播不当信息”,今后会更容易被当局查出。
Ifo:中国是俄罗斯受制裁商品重要来源国
德国著名的Ifo经济研究所的一项分析显示,许多受制裁的欧盟商品正通过中国、土耳其和其他国家运往俄罗斯,专家认为其中存在逃避制裁的嫌疑。
李铁镜头前认罪 媒体人评论:也是被扭曲
中国官方推出的反腐纪录大片中,前国足主教练李铁出镜供称行贿上位、以利益回报选球员,引起网友感慨说,知道中国足球"烂",但不知道这么烂。但也有媒体人评论称,李铁是在一个体系里被扭曲成这样。
官方称"中等收入群体达四亿" 中国人收入有多少?
近日,中国"中等收入群体达四亿"的说法再次引起争议。有人提出疑问说,既然有四亿中等收入群体,为何拉不动消费?一些网友认为,这是因为对中等收入的统计跨度太大。也有专家指出,不要忘记还有更多的低收入者。
继许家印后 恒大系再有高管被拘
中国恒大集团旗下的恒大新能源汽车执行董事刘永灼因涉嫌违法犯罪,已被刑事拘留。该公司1月8日发布公告。这是债台高筑的地产巨头恒大陷入危机的最新迹象。
中国国安部称破获英国军情六处间谍案
中国国家安全部周一(1月8日)表示,境外某咨询机构一位黄姓负责人在2015年被M16“吸收”与之建立了“情报合作关系”。黄某英方提供机密级国家秘密9份、秘密级国家秘密5份、情报3份,目前已被采取刑事强制措施。
美国停飞170余架波音737 Max 9型飞机
继阿拉斯加航空公司一架波音737 MAX 9型客机发生事故后,美国监管机构下令暂时停飞171架该型号客机。多国航空公司随后采纳了这一指令,中国民用航空局据悉也有反应。
反制美对台军售 中国宣布制裁五家美军工企业
中国周日宣布对五家美国军工企业实施制裁,以回应美国对台军售以及美国对中国公司和个人的制裁。美联社认为,此类制裁通常只是象征性的。
中国在太阳能行业遥遥领先于欧盟和美国
新报告传递了这样一个明确的信息:即在太阳能组件生产方面,美国和欧洲已无法与中国竞争。
欧盟对俄实施钻石禁令 中国印度掏钱收购?
根据去年12月欧盟通过的第12轮对俄制裁,自今年起欧盟不再进口俄罗斯的钻石。钻石产业为俄罗斯带来丰厚利润,光是在2021年,俄罗斯从钻石出口赚进了约40亿美元。
解码中国:台湾大选 两岸主张之异
台湾即将迎来总统大选,与大陆的关系依然是选战中的重要话题。两岸之间互不承认主权、维持现状、宪法刻在心中……三名总统候选人在电视辩论会上表达了何种态度?
德语媒体:我们对中国抱有扭曲印象
《新苏黎世报》的记者分析了中国国家领导人习近平及其政策仍受民众欢迎的原因,并呼吁西方更全面地认识中国。德国《经济周刊》则关注了即将举行的台湾大选。
台湾谴责中国气球 称其为安全威胁和心理战
台湾国防部周六指责中国威胁航空安全,以频频向台湾附近或上空投放空飘气球的方式,对台湾民众发动心理战。眼下正值台湾总统大选临近的关键时刻。
朝韩对抗加剧 中俄分别表态
韩国军方称,朝鲜发射逾200枚海岸炮后,韩军实施海上射击予以反制。朝鲜随后做出强硬回应。中国和俄罗斯方面也有所表态。
剑指法国?中国对欧盟白兰地展开反倾销调查
中国宣布将对来自欧盟的白兰地进行反倾销调查。媒体分析认为,这一看似首先仅针对法国的举动可能让中国与欧盟的关系再度紧张。
德语媒体:中国无人机仍流向俄罗斯
《新苏黎世报》记者在深圳参观了一家无人机制造商。据悉,中国无人机仍在大量流向俄罗斯。《商报》聚焦台湾选举,以及台湾对美国的战略意义。
媒体:花旗将在中国设立全资投行部门
多家媒体报道,花旗集团计划于年底前在中国成立全资投资银行部门,寻求扩大在华业务布局。德国之声就此联系花旗银行(中国)有限公司。
美政府计划补助微芯科技1.62亿 提高芯片产量
美国商务部表示,计划发放1.62亿美元的政府资助给美国微芯科技公司,旨在大幅提高该公司的芯片产量。这笔补贴是美国芯片法案框架下的一部分。白宫国家经济委员会主任布雷纳德表示,这有助于减少对全球供应链的依赖。
金砖国家添五名新成员 中国领头抗衡西方
在新的一年,石油国家沙特阿拉伯、伊朗和阿联酋以及非洲大国埃及和埃塞俄比亚加入金砖国家集团,这个以中国为首的组织希望建立对西方的制衡。
缅甸炮弹落入云南?中国促冲突双方停火
缅北战火不断,本周三在云南镇康县,疑似一颗误入境内的炮弹爆炸,导致多人受伤。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汪文斌回应表示,中方对武装冲突导致中国民众受伤表示强烈不满。
中国多地雾蒙蒙:安徽发红色预警 能见度低于50米
中国多个省份出现大雾天气,受雾、霾天气混合的不利影响能见度极低,江苏和安徽部分地区能见度甚至低于50米,导致高速公路关闭,航班延误。安徽发出“红色预警”。到本周四,中国官方已连续9天发布大雾预警。
美菲军舰展开南海联合巡逻 中国同步巡航
菲律宾军方称,菲律宾和美国周三开始在南海进行为期两天的联合巡逻,而中国军方也宣布同步于南海进行例行巡航。
德语媒体:脆弱将成为中国的新常态
同西方的关系持续紧张,经济发展动力不足,失业率居高不下,新的一年里,中国将面临哪些挑战,德中关系又将如何发展?
财新发布12月制造业PMI 高于官方数据
《财新》公布了去年12月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50.8,高于几天前中国统计局公布的PMI指数49.0。德新社指出,《财新》的指数主要反应规模较小私营企业的状况,而官方发布的数据则更多地反映了大型和国有企业的情况。
德语媒体:海军将领出任中国国防部长
前任国防部长李尚福神秘消失四个月之后,现年62岁的董军被任命为新一任国防部长。观察家们普遍认为,中国首次让一位海军将领出任国防部长,凸显出中国军队现代化进程的重点所在。
墙外文摘:中国“毛泽东热”里的反智行为
有评论认为,中国毛派人士在种种因素下,其价值观、主张、言行,高度保守化和反智化,与国际主流左翼势力的立场完全相反。左翼人士、社会主义/共产主义者,本应该以促进自由解放、扶助弱势为基本原则,但毛派人士却反其道而行之,与极右保守势力所做雷同。
内外需走弱 中国12月制造业PMI创6个月新低
中国国家统计局12月31日发布的数据显示,12月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为49.0%,连续3个月处于收缩区间,创近6个月新低。
在中国和欧盟之间 阿根廷将如何选择?
阿根廷新总统米莱支持在南美南方共同市场联盟和欧盟之间达成自由贸易协定,但一些欧盟国家仍犹豫不决。相较之下,中国一段时间来已持续加码在阿根廷的投资。
超级富豪到底受不受欢迎?
全球各地对财富和亿万富翁的看法差异很大。虽然它们在欧洲部分地区——例如德国和法国,可能会受到严厉批评,但在美国或印度却并非如此。这是为什么呢?
日本:武器出口将有助于间接援助乌克兰
日本放松武器出口管制也旨在推动日本军火工业发展,进一步远离了亚洲战后和平主义道路。
前一页面
第44 页,共200 页
下一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