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need to enable JavaScript to run this app.
跳转至内容
跳转至主菜单
跳转到更多DW网站
最新视频
地区
中国
德国
台湾
欧洲
香港
亚洲
主题
人权
新闻自由
法治国家
气候环境
分类
政治
经济
文化
科技创新
焦点
习近平
俄罗斯入侵乌克兰
第二次世界大战
最新视频
电视直播节目
繁
广告
中国
中国,为中国历史上历朝历代政权的统称。现今在国际的行使“中国”主权的政权,主要指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
跳转至下一栏 所有相关主题内容
所有相关主题内容
德语媒体:红海局势令北京左右为难
胡塞武装不断对红海过往商船发动袭击,以美国为首的联军则频频对也门境内的胡塞武装据点进行轰炸。红海是中国对欧贸易的重要通道,因此,如何维护红海的航运安全对北京也是个非常棘手的问题。
联合国涉华人权审查会议召开 香港代表挺国安法
联合国人权理事会对中国人权记录的重要审议会议周二拉开帷幕。一些西方国家借此机会对北京发出呼吁,希望对方采取更多措施保障言论自由、保护少数民族权利以及废除香港国安法。出席会议的香港政务司司长陈国基发言时强调,国安法让社会恢复稳定安全。
祝贺赖清德激怒中国 菲总统表态“台湾是中国的一个省”
菲律宾总统马科斯祝贺赖清德当选下任台湾总统,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毛宁建议他“多读读书”。菲国防部长回应毛宁言论“低级下流”。在言辞交锋后,菲总统马科斯周一表示:“我们不赞成台湾独立。台湾是中国的一个省。”
是否支持政府--你会说实话吗?
中国政府的支持率到底有多高?美国南加州大学学者认为,采取直接提问的方式,中国民众可能会出于害怕而隐瞒自己的观点。于是,学者们采取了间接提问的方式,发现这一数字并没有中国官方所宣称的那样高。
神隐特侦组发现了"长头发"
中国国家安全部发布连载漫画,警告人们中国的战略资源早被境外组织盯上了。与此同时,英国《金融时报》刊文称,在目前的政治环境下,中国国安部的政治地位和实力得到增强。
德国汽车工业的一线希望?
德国在电动车领域已经远远落后于中国制造商, 一些德国汽车品牌现在正在采用一种与汽车生产毫不相关的新策略,这能带领它们度过转型危机吗?
中国股市惨跌 “这可能是投资者能承受的最后一滴水”
今年开年以来中国股市持续下跌,三大指数集体低开,与此同时,美股日股不断上涨,彭博社统计,美国股市市值目前比大陆和香港股市市值的总和还高出38万亿美元。有消息人士透露,中国政府正在考虑调动2万亿元救市。
驳国安法动摇香港司法独立 法官:不会盲目定罪
《国安法》施行3年,各界质疑香港渐失司法独立公正,但香港终审法院法官22日称,不会“盲目”将所有被告定罪。与此同时,联合国专家对《国安法》实施状况表达忧虑,并呼吁港府释放壹传媒创办人黎智英。
美国愿出手抗中保台? 台美专家意见不一
台湾大选落幕后,被中国视为“台独派”的赖清德成为台湾准总统。随著中国在世界影响力不断提升,台海冲突可能将成为东亚甚至扩及世界的战争导火线。面臨中国可能对台实施的行动,美台专家似乎也出现不同看法。
德语媒体:利用墨西哥作为进入美国的门户
德国《经济周刊》注意到,中国多家电车生产商纷纷涌进墨西哥,不仅在那里出售,也在当地设厂生产,此举已引起美国的高度怀疑。《法兰克福汇报》指出,使用中国生产的廉价产品推动能源转型,也许不是坏事。
中国股市跌不停 胡锡进:为股市表现难过
本周一中国股市依旧走势低迷令股民们哀鸿遍野。《环球时报》前主编胡锡进表示自己亏损,并“为今天的股市表现难过”。与中国股市的走衰不同,美股日股均呈上扬走势。中国总理李强强调要维护市场信心。
媒体: 中国广泛游说非西方国家赞扬其人权记录
据知情外交官和相关文件透露,中国正在广泛游说非西方国家在周二举行的联合国人权理事会对中国人权记录的审议会议上赞扬中国人权记录。有非洲外交官证实收到了中国代表团的请求,并表示将按照要求行事。
台湾侦获6枚中国空飘气球 创单日数量新高
台湾国防部周一表示,截至周一上午6时的过去24小时内,共侦测到创下纪录的6枚中国空飘气球飞越台湾海峡,其中一枚直接穿越台湾南部上空。
仅具警示性的裁判文书公开上网?最高法新举措引质疑
"中国裁判文书网"自2013年开通以来,累计收录1.3亿篇裁判文书,被官方称为司法公开的成就。然而,近些年来更新变少,与此同时,最高法还宣布要另建数据库,引发中国国内外法律界的忧虑。
卖烧卖赚了个两亿 网友吐槽:信你个鬼!
继“跑单王”外卖小哥三年赚了逾百万之后,又一位行业奇人的新闻受到关注:海归姑娘卖烧卖一年卖出两个亿的消息登上微博热搜并引发热议。有人惊叹卖烧卖可赚这么多钱,也有人怀疑事件的真实性,“把人民群众当傻子忽悠”,也有网友说:“大跃进历史重现。”
中国工商银行涉泄密 遭美开罚逾三千万美元
美国金融监管机构调查发现,中国工商银行涉嫌非法向海外监管机构泄漏“机密监管信息”,且未遵守相关法规,重罚该行逾3000万美元,并要求限期改善。与此同时,美国与中国金融工作组则在北京举行了会谈。
墙外文摘:习近平不这么糟糕,中国经济也会遇到大麻烦
有评论认为,习近平开始变得像是一个糟糕的经济管理者,其任意干预的倾向——这是专制者惯做的事情——扼杀了民营部门的积极性。但即使习近平是更好的领导人,中国也会陷入困境。同时,“我们不要对中国的经济下滑幸灾乐祸,这可能会成为所有人的问题。”
美国防部被禁止从六家中企采购电池
美国国会禁止五角大楼采购包括宁德时代、比亚迪在内的六家中国企业生产的电池。相关报道指出,美国国会试图进一步推动国防部供应链与中国“脱钩”。
太平洋又一岛国或背弃台湾?台外交部回应
太平洋岛国瑙鲁在台湾大选结束时就立即宣布与其断交,转向中华人民共和国之后,有消息显示台湾在太平洋地区的另外一个邦交国图瓦卢也有可能“倒戈”。
解码中国:中国有意扩大在非洲的影响
中国对非洲大陆的兴趣越来越大,在当地的影响力也越来越大。中国通过大举投资而获取非洲国家的政治支持,在台湾问题上也是如此。
客座评论:中国的大学与养鸡场
最近中国教育部发布通知,要求各高校开展撤稿论文自查工作。其背景是国外出版机构撤回大量中国学者发表的论文,对中国学术声誉和学术环境造成不良影响。在习近平领导下中国大学教育,如此的“运动”,是否能带来根本性的变化呢?学者张俊华认为这是一个值得思
德语媒体:中国人口减少是好事
中国人口总数连续第二年减少,《新苏黎世报》评论称这是件好事,并且指出中国政府尝试通过政策提高出生率是徒劳的。瑞士《商报》刊出的一篇文章认为,瑞士不应该对中国的善意抱有幻想。
中国吸引外资创十几年来新低
哪怕是在中国执行新冠疫情管控政策最严格的2022年,境外企业对中国的直接投资仍然实现了大幅度的同比增长。然而结束了严苛的“清零政策”后,中国这一曾经吸引各方投资者的热土,并没有恢复以往的魅力。
巴西重申支持“一中原则” 王毅表示赞赏
中国外长王毅周五对于巴西发表声明支持“一个中国”原则表示欢迎。这显示出中国与这个南美最大国家的关系更加紧密。
增长5.2%?很多中国人感觉到经济正在衰退
尽管中国官方公布2023年经济增长了5.2%,超过大多数主要经济体。但是,对于毕业即失业的年轻人、因房产贬值而惶惶不安的业主以及收入低于前一年的工人来说,这个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给人的感觉是在衰退。
中国如何帮助缓解巴伊紧张局势?
巴基斯坦和伊朗爆发冲突后,中国表示愿意协助两国缓和事态,专家也认为中国有能力发挥影响力让双方保持克制。北京为何在调解巴伊紧张局势方面具有独特优势?另一方面,最新局势发展显示,有可能不需要中方“出手”。
德语媒体:中国总理李强的宣传秀
中国总理李强在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上提前剧透了中国去年的经济增长数据:2023年,中国经济实现了5.2%的增长,超过了政府给定的目标。不过,对于今后的经济展望,多数专家却并不认同李强总理的乐观态度。
印度官员: 若边境和平 可放宽中国投资限制
一位印度高级官员表示,如果中印边界保持和平,印度可能会放松对中国投资的严格审查。中国外交部发言人作出回应,称边境事态的解决进程不应影响两国关系的正常发展。
欧美媒体看中国经济: “增长失去光泽”“缺乏未来方案”
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强在达沃斯论坛宣布去年经济增速5.2%,尽管单从数字上仍让世界艳羡,但暗藏忧虑。多家欧美媒体对此进行了分析。
红海危机:胡塞武装称中俄船只可在红海安全通行
以哈冲突爆发后,也门胡塞武装在红海袭击商船,以声援加沙的巴勒斯坦人。本周五,胡塞武装承诺俄罗斯和中国船只可安全通过红海。红海危机升级已导致全球航运价格飙升,中国外贸产业也受到冲击。
欧盟新车登记数量明显增多 德国表现平平
经历了过去几年新冠疫情对汽车行业的冲击之后,过去一年当中,欧盟新车注册登记数量明显增多,但是在汽车大国德国,新车销售的数据却并不乐观。
达沃斯热议人工智能 欧洲落后了吗
人工智能的话题在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上频繁被提及,只是相关讨论中鲜少见到欧洲企业的身影。
德语媒体:起来,不愿再没落的德国光伏产业
中国在全球光伏产业的主导地位引起包括德国在内的欧洲国家的不安,因为和俄罗斯总统普京将石油和天然气作为战略武器一样,中国也有可能在太阳能领域采取同样的做法。德语媒体探讨欧洲应拿出怎样的战略力量才能抗衡中国在太阳能领域的优势。
中菲两国同意"妥善管控涉海矛盾分歧"
中国外交部周四发表声明称,中菲双方通过会谈已达成共识,"同意进一步完善涉海沟通机制,继续通过友好协商妥善管控涉海矛盾分歧,处理好海上紧急事态。"
乌克兰专家:俄罗斯导弹零部件来自全球各地
尽管俄罗斯的技术进口遭到严厉制裁,但是研究人员从其袭击乌克兰的导弹中找到来自全球各地的零部件。专家们还发现,俄罗斯最近使用导弹袭的打击精确度似乎有所下降。
巴基斯坦空袭回击伊朗 北京呼吁克制
伊朗与巴基斯坦本周先后对对方境内的武装组织据点发动空袭。中国对两国来说都是重要的伙伴国,在该地区也有战略利益。中国外交部称,愿为缓和事态发挥建设性作用。
沪指跌至五年新低 网民喊胡锡进“该加仓了”
中国股市周四延续跌势,跌至5年来最低水平。曾称“跌破2800肯定敢加仓”的中国知名媒体人胡锡进的炒股动向再度受到网民关注,喊话胡锡进“你不加仓对不起全国股民”。
总统大选后 台湾周边首次出现大批中国军机
台湾国防部周四表示,共侦获20多架次中国战机在台湾周边活动,其中有11架战机曾飞越台海中线。这是上周末台湾举行大选以来,北京首次大规模展示军力的行动。
中国官媒竞相报道中瑙复交
周三,中国官方的新华通讯社一名记者抵达瑙鲁,这也是瑙鲁宣布同台湾断交,并同北京建交后,首位踏上瑙鲁领土的新华社记者。不过,中国官方媒体立足瑙鲁的努力,在此之前就已全面展开。
德语媒体:西方半导体补贴竞赛让中国受益
奥地利《标准报》发表评论指出,西方国家在半导体产业方面的补贴竞赛会为中国未来出口提供隐形支持,这会让中国成为真正的受益者。5年前两名中国投资者在德国东部一个小镇购买了一座二战时期的纳粹中学。《焦点》杂志探究这一收购案背后的奥秘。
2024年 中国经济的五大隐患
房地产行业陷入重重危机、消费者对未来信心不足,特朗普有可能会重返白宫:过去一年当中,中国经济虽然渐趋稳定,但新的一年需要面临的挑战也有很多。
中国连续两年人口总数下降 专家:生育率一旦降低就难逆转
中国国家统计局最新公布的2023年中国人口总数比上年末减少208万。这是中国人口总数连续第二年下降。路透社指出,这一趋势将对中国的经济增长构成长远的深刻影响。
中国总理李强达沃斯讲话:中国经济仍将为世界提供强劲动力
周二的达沃斯全球经济论坛上,中国总理李强呼吁各方应努力减少国际合作的障碍,并表示中国经济仍将是全球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他表示,保持供应链的"稳定和顺畅"至关重要。
去年全球近5000名基督徒因宗教信仰被杀害
非政府组织“敞开的门”发布的最新报告显示,无论是在中东、非洲还是南亚,基督徒遭受迫害的现象都越来越严重。据该组织的统计,去年全球至少有4998名基督徒因宗教信仰被杀害。
中国与瑞士签署声明扩大贸易合作
全球领导人在达沃斯召开世界经济论坛年会之际,瑞士总统阿姆赫德与中国总理李强在瑞士首都伯尔尼会面,旨在加强贸易关系。
菲总统祝贺赖清德当选 中国外交部:建议马科斯总统多读读书
菲律宾总统马科斯在社交媒体上向赢得台湾总统大选的赖清德表示祝贺。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毛宁回应称:“建议马科斯总统多读读书,正确了解台湾问题的来龙去脉,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
客座评论:赖清德当选 美中能否共管台湾?
赖清德胜选。在时评人邓聿文看来,给中美关系出了一道新的难题。因为赖能否自我约束,不在台独路上走得过激过远,美中对此其实是没有太大把握的。
赖清德就任前过渡期 中国打"观望牌"
周末台湾民进党候选人赖清德胜选总统,中国的反应颇为安静。有分析人士认为,在赖清德上任前的这四个月里,北京将谨慎计算所采取的举动。
德语媒体:台湾总统大选中的真正失败者
《新苏黎世报》在有关台湾总统大选结果的评论中指出,“周六选举的真正失败者是中国领导人习近平,因为他要为对台湾人(对中国)的抗拒态度负主要责任”。德国电视一台发表的评论指出,“只要战争没爆发,台湾人就无所谓”。
以哈冲突:中国呼吁召开"加沙和平会议"
中国呼吁召开大规模并具有权威性的加沙和平会议。与此同时,激进派伊斯兰武装哈马斯发布了一段涉及三名以色列人质的视频,并表示他们会在周一就这些人质的命运做出决定。
前一页面
第43 页,共200 页
下一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