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need to enable JavaScript to run this app.
跳转至内容
跳转至主菜单
跳转到更多DW网站
最新视频
地区
中国
德国
台湾
欧洲
香港
亚洲
主题
人权
新闻自由
法治国家
气候环境
分类
政治
经济
文化
科技创新
焦点
习近平
俄罗斯入侵乌克兰
第二次世界大战
最新视频
电视直播节目
繁
广告
中国
中国,为中国历史上历朝历代政权的统称。现今在国际的行使“中国”主权的政权,主要指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
跳转至下一栏 所有相关主题内容
所有相关主题内容
媒体:中企寻求投资马来西亚以规避美国关税
《金融时报》援引知情人士报道称,一些中国企业希望通过迁移生产业务到马来西亚来寻求避免美国关税的保证。他们要求该国官员游说华盛顿,不要对中国企业在马来西亚制造或组装的产品加征关税。
中菲南海争端距全面冲突有多近?
中菲近几週在南海的领土争端越演越烈,继6月中旬一名菲律宾水手在与中国海警的冲突中遭重伤后,有专家向DW表示,在未来的区域冲突中“不难想像有人员意外死亡”,事故演变成“武装冲突”的风险高。
加拿大考虑向中国电动汽车征收附加税
加拿大政府将启动为期30天的咨询期,调查是否应向中国产电动汽车征收附加税。
媒体:美调查三家中国电信巨头 忧数据送北京
知情人士向路透社透露,拜登政府正在对中国移动、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进行调查,原因是担心这些公司可能透过跟美国的云端和网络业务获取美国数据,并将其提供给北京。
专访:关税会来的 哈贝克无法解决根本问题
德国经济部长哈贝克访华前夕,欧委会宣布将对中国产电动汽车提高关税。关税争端也由此主导了哈贝克此次中国之行。而在此期间,欧中双方宣布将展开谈判,被认为是哈贝克的一个成功。德国科学与政治基金会专家Heribert Dieter教授接受DW专访。
谈判前景不乐观 中欧贸易战一触即发?
中欧双方已经商定开始就欧盟对中国电动汽车反补贴调查案启动谈判。中国希望欧盟在7月4日之前就取消加征关税做出决定,但是分析人士和业界人士都认为这一可能性等于零,除非中国“展现做出重大让步的意愿”。
德语媒体:“想与中国打交道时得到重视,就不能只发出空洞的威胁”
德国经济部长哈贝克上周末结束了对中国的访问。德国媒体认为,哈贝克的访华让欧洲人取得了初步成功,因为北京方面现在同意与欧盟就针对中国电动汽车征收高额关税一事展开谈判。
哈贝克:与中国竞争 欧盟必须更充分准备
德国经济部长哈贝克周日在访问杭州时表示,欧盟成员国需要联合起来制定共同计划,以便参与国际竞争。哈贝克也强调,只有与中国合作才能实现全球气候目标。
欧中同意就电动车关税问题启动磋商
中国商务部周六表示,中国和欧盟已同意合作,就欧盟对华电动汽车反补贴调查案启动磋商。正在中国访问的德国副总理哈贝克表示,这是在今后漫长道路上迈出的良好的第一步。
土耳其对中国汽车征收额外关税 用意何在?
在土耳其,中国产汽车价格也将大幅上涨。安卡拉希望,这会促使中国汽车制造商在土耳其开设工厂。
乌克兰学生如何变成说中文的俄罗斯女郎?
在中国社交媒体上,越来越多貌似俄罗斯女性的形象,用流利的中文表达对中国的热爱,并称要通过销售来自祖国俄罗斯的小商品来支持战争中的俄罗斯。她们是真的吗?
中国大城市房市回暖 小城市未见起色
数据显示,中国对陷入困境的房地产市场的最新援助已初见成效,但仅限于大城市,小城镇的房地产销售没有任何复苏。这意味着迄今针对中国大部分房地产市场的支持措施似乎未起作用。
德语媒体:互相嫌弃又互相需要的老夫老妻
周六的德语报刊,纷纷关注正在中国访问的德国副总理兼经济部长哈贝克。《南德意志报》将德中关系比作一场持续多年的婚姻,双方都已经不想一起过却又谁也离不开谁。《巴登报》则注意到哈贝克试图缓和欧中关系,认为这说明哈贝克想当德国总理。
美政府拟新规:限制美国人投资中国敏感技术
美国财政部公布了一项拟议规则,限制和监督美国在中国的人工智能、计算机芯片和量子计算领域的投资。拟议规则概述了美国公民和永久居民在参与该领域交易时必须提供的信息以及规则行为细则。
华人导演张嘉玲获2024年德国纪录片奖
旅美华人导演张嘉玲获得2024年德国纪录片奖。她的作品《Total Trust》讲述了人工智能如何在中国被作为监控技术应用,以惊人的速度改变社会。
哈贝克:欧盟对中国关税谈判持开放态度
德国经济部长哈贝克周六表示,欧盟的大门是敞开的,可就欧盟对中国商品加征关税问题进行讨论。他此前在北京与中国官员会晤时指出,欧盟加征关税不是一种“惩罚”,这些措施旨在弭平中国企业从北京获得的优势。
合作研究伽马暴 中法天文卫星升空
6月22日,一枚中法两国合作研制的科研卫星从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升空, 将和地面望远镜协同探寻观测伽马射线暴,有助于更好地了解宇宙历史及演化。这也是嫦娥六号探月任务后,中国与欧洲科研机构的又一次太空合作。
客座评论:中欧贸易争端下一步去向何方?
张俊华
围绕中国电动车的中欧贸易争端第一回合刚结束,第二回合的较量正在酝酿之中。目前德国经济部长的访华,显然是想避免德国的汽车成为中国报复的对象。但在学者张俊华看来,这体现了德国政界的短视。
台湾国防部:41架次中国军机“四面夹台”
台湾国防部周六(6月22日)公布,在24小时内侦获41架次中国军机“四面夹台”。周五,中国公布“惩治台独顽固分子”的“意见”,称最高可判死刑,并且可“缺席审判”。
顶着压力欢迎普京 越南政府意欲何为
越南冒着激怒美国的风险接待到访的俄罗斯总统普京,其动机是什么?根据去年泄露的一项秘密协议,越南希望能绕道支付从俄罗斯购买武器的费用。同时,越南也不希望在中俄关系更加紧密时自身利益受损。
台湾媒体如何抵御中国的宣传战?
本周在波恩举行的全球媒体论坛(Global Media Forum)上。来自台湾和德国的媒体人讨论了台湾如何应对中国的宣传战这一话题。
中国发布“惩治台独分子”司法新规 最高可判死刑
中国多个部门联合发布《关于依法惩治“台独”顽固分子分裂国家、煽动分裂国家犯罪的意见》。台湾陆委会表示这一做法只会挑起两岸人民间的对立。
美财政部将日本列入外汇操纵观察名单
美国财政部周四表示,2023年,主要贸易伙伴国去年没有操纵汇率的现象,不过,在观察名单中,除已有的中国、越南、台湾、马来西亚、新加坡和德国之外,新加入日本。
哈贝克:德国对华战略需要“更新”
德国经济部长哈贝克周五结束对韩国的访问后飞往北京。在开启为期三天的访华之旅时他表示德国政府需要“更新”对华政策,进行更具有长期性的战略规划。
德语媒体:关税之剑迟早变钝
正在中国访问的德国经济部长哈贝克表示,欧中双方围绕电动汽车关税的争议暂时难有突破。来自德国大众汽车总厂所在地区的《不伦瑞克报》发表评论指出,一旦比亚迪等中国厂商在欧洲本土建厂生产,关税就无法再保护本土车企。《世界报》则质疑欧盟大搞双重标准。
产能外迁中国仍标“意大利制造”?罚款!
意大利竞争监管局6月20日对该国汽车商DR Automobiles课以600万欧元罚款,该公司被指控将原产于中国的汽车伪装称意大利制造。右翼民粹的意大利政府正在严厉打击本国企业将产能迁至他国却依然贴牌“意大利制造”的行为。
路透:中美举行核会谈 中方称对台不诉诸核武
中国一贯主张其核武力量维持在“国安所需的最低水平”,但美国担忧,若台海两岸开战,中国还是可能动用核武器。对此,中方在最近的一场半官方会议上声称,在台湾问题上不会诉诸核武。
中国总理李强访马来西亚深化双边关系
中马建交50周年之际,中国总理李强对马来西亚进行正式访问。这是中国总理2015年以来首次访问该国。访问中,李强承诺积极与马方探讨将中资主导的"马东铁"延伸至泰国。
北京:欧盟向中国车企索取信息远超反补贴调查所需
中国商务部发言人周四指责欧盟在针对中国电动车反补贴调查的过程中,搜集信息的种类、范围、数量远超反补贴调查所需。此前已有媒体报道称,中国车企呼吁政府采取反制措施,对大排量汽车进口提高关税。
德国经济部长的中国之行任务棘手
德国经济部长哈贝克首次出访北京,正值欧盟和中国就电动车关税问题的贸易争端紧张之际。但除了关税,德中之间还有另一些棘手的经贸投资议题。
涉兴奋剂中国运动员将参加巴黎奥运
今年4月,德广联和《纽约时报》爆料称,23名中国游泳运动员曾经在2021年东京奥运前被检测出兴奋剂阳性,但是国际反兴奋剂组织采信了中方的食品污染之说法。现在,其中11名运动员确认将参加不久后的巴黎奥运会。
为何金正恩如此热切欢迎普京来访?
普京访问朝鲜,希望证明俄罗斯仍有盟友,金正恩则希望提升自己作为国家领导人的资历,同时减少对中国支持的依赖。这两位领导人希望将自己定位为抵抗美国主导地位的强大盟友。
客座评论:普京访问朝鲜 中国会“吃醋”吗?
邓聿文
是否有理由怀疑中国对俄朝走近抱有一定的戒备?DW客座评论员邓聿文认为,国与国之间不管如何宣称“友谊无上限”,必要的防范和戒备总是有的,但是北京对于普京访朝未必十分不满。
德语媒体:哈贝克访北京该谈什么?
在欧盟威胁对中国电动车加征关税不久后,德国经济部长将访问北京。《奥格斯堡汇报》分析了哈贝克此行必须传递的信息。《商报》则指出,在当前的贸易冲突中,中国正加剧它实际上想避免的恶性循环。
欧中贸易摩擦继续 中国为何选择猪肉产品来报复?
中国启动对从欧盟进口的猪肉及副产品的反倾销调查。分析认为,这一举动似主要针对西班牙、荷兰和丹麦,作为对欧盟向中国电动汽车征收惩罚性关税的回应。
中国高管被曝巨额受贿 阿迪达斯股价震荡
继与说唱歌手“侃爷”(Kanye West)终止利润丰厚的合作之后,阿迪达斯再次遭受打击:一封匿名信举报其中国高管巨额受贿。
中国华南地区再遇暴雨洪水
中国华南地区今年以来第二次遭遇暴雨和洪水灾害。南方制造业中心珠江三角洲又一次成为重灾区,已有数万人被紧急转移。
欧盟官员罕见访西藏 忧中国人权状况“严峻”
近日,欧盟代表团罕见获准访问西藏,并于重庆展开中欧“人权对话”。欧盟在会后重申,该组织对中国“非常严峻”的人权状况表达关切,尤其是在新疆、西藏和香港地区;中国则批评相关说法为“不实指责”。
中国潜艇台海上浮 台湾国防部:已掌握情况
台湾澎湖渔民周二清晨在海峡中线附近目击一艘疑似中国最新型潜艇浮出海面。台湾国防部长顾立雄表示对相关情况已“有所掌握”。专家分析,该搜潜艇可能遭遇故障上浮。
德语媒体:俄乌战争持续让中国渔翁得利
刚刚落幕的瑞士和平峰会并没有取得实质性的成果,没有与会的中国扮演了怎样的角色?《法兰克福评论报》认为,乌克兰的和平将取决于中国的态度。《新苏黎世报》则指出,一场持续不断、但俄罗斯又无法获胜的战争,最为符合中国的战略利益。
中国宣布对欧盟进口猪肉发起反倾销调查
中国商务部宣布自6月17日起对原产于欧盟的进口相关猪肉及猪副产品进行反倾销立案调查。德国经济部长哈贝克本周将访问中国,他的发言人称他“将无法回避”关税议题。
调查:在华德国企业担忧价格压力
在德国经济部长哈贝克即将访华之际,德国海外商会联盟发表报告指出,价格战、疲软的需求和地缘政治紧张局势是在华德企的主要担忧。报告称,欧盟对中国电动车加征关税的做法适得其反。
南中国海:菲律宾补给船和中国海警船擦碰
中国海警称,菲律宾补给船“无视中方多次严正警告”,“以不专业方式”故意接近中方船只,导致发生擦碰”。菲军方则称中方的说法“具有欺骗性和误导性”。
墙外文摘:中国邀请台湾网红去干什么?
有评论认为,外国人在中国做网红,有效的方法是在看似中立的观察和隐晦的观点上,能与中国官方话语和宣传的既定路线一致,并以积极的方式描绘中国,然后再以所谓“真相讲述者”自居,去重塑国际新闻里的中国形象。
中国为何对瑞士和平峰会不感兴趣?
本周末在瑞士举行的乌克兰问题和平峰会上,80多个国家呼吁以维护乌克兰领土完整作为实现和平的前提。中国方面并未参加会议。分析人士指出,乌克兰方面提出的和平条件并不符合中国的战略利益,北京正在尽量利用当前国际形势增强自己的地缘政治地位。
欧盟对华关税:德汽车工业望能通过谈判扭转
德国汽车工业希望欧委会与北京通过对话找到解决方案,从而避免提高对中国电动汽车的关税。不过,其它经济领域如德国工业联合会则对欧盟的措施表示理解。
时隔七年再访澳 中国总理称中澳关系重回正轨
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强开始对澳大利亚展开为期四天的访问。这名中国二号人物表示,两国关系在经历波折后重回正确发展轨道,并呼吁双方“求同存异”。
2024欧洲杯广告赞助 被中国大包大揽
6月14日欧洲杯揭幕战打响,足球所到之处,广告赞助亦紧随其后。今年比赛的赞助商大多来自海外,中国更是包揽了其中5个,是何缘故?
解码中国:是否会与欧盟爆发贸易战?
欧盟宣布对中国电动汽车征收惩罚性关税后,北京威胁将采取反制措施。可以肯定的是,只有与中国合作才能更快推进绿色转型。德国呼吁开放市场,公平竞争。
德语媒体:适度贸易保护有助于遏制极右势力
欧盟对中国电动汽车加征关税具有良好的动机,但是其实际效果则非常取决于具体操作手法----这是德语区各大报刊本周达成的共识。德国《时代周报》赞扬欧盟在出台坚决措施的同时依然向中方发出谈判讯号,瑞士《新苏黎世报》则警告必须避免补贴竞赛。
前一页面
第29 页,共200 页
下一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