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need to enable JavaScript to run this app.
跳转至内容
跳转至主菜单
跳转到更多DW网站
最新视频
地区
中国
德国
台湾
欧洲
香港
亚洲
主题
人权
新闻自由
法治国家
气候环境
分类
政治
经济
文化
科技创新
焦点
习近平
俄罗斯入侵乌克兰
第二次世界大战
最新视频
电视直播节目
繁
广告
中国
中国,为中国历史上历朝历代政权的统称。现今在国际的行使“中国”主权的政权,主要指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
跳转至下一栏 所有相关主题内容
所有相关主题内容
德语媒体:奥运惊人成绩后的巨大问号
中国游泳队在巴黎奥运会上摘金夺银甚至打破世界纪录,进一步加剧了外界对其服用兴奋剂的怀疑。《法兰克福汇报》认为,问题的根源在于国际奥委会与政界过从甚密。《世界报》刊登的一篇德国议员撰写的客席评论则呼吁欧盟从严看管TikTok,否则后患无穷。
热浪袭来供电紧张:中国大城市的景观照明非必要不启动
杭州、上海等大都市通过限制装饰性照明来应对高温带来的供电压力。气象专家表示,酷暑桑拿天还将持续一段时间。
德语媒体:中国的电动车政策值得德国借鉴
继美国之后,欧盟也将对中国电动车征收最高38%的惩罚性关税,以弥补中国补贴政策对欧洲车企造成的压力。但德国汽车工业专家认为,中国电动车的成功,政府补贴只是一方面,中国对电动车产业的鼓励性政策也值得德国借鉴。
无视邻国担忧,柬埔寨开启中国资助运河项目
这条运河将连接湄公河和泰国湾,旨在减少对越南港口的依赖。然而,专家质疑这条水道是否足够大以实现其宏伟的经济目标。
中国发射首批卫星 寻求建立中国版"星链"
中国央视报道,一家中国国有企业成功将一组18颗卫星发射入轨道。美国公司SpaceX建立星链网络的同时,中国寻求建立自己的"星链"。
德语媒体:泳池里的冷战
2021年,23名中国游泳选手被查出违禁药物“曲美他嗪”阳性,但国际反兴奋剂机构并未采取制裁措施,这也就为后来的争论埋下了伏笔。
中国能源格局出现变化 风能和太阳能首次超煤电
中国的能源供应格局正在发生变化。据能源咨询公司睿咨得能源的统计,今年6月,中国的光伏和风能发电量首次超过煤炭。预测显示,到2026年,光伏将成为中国最主要的能源来源。
台湾要求法国调查台湾球迷所持标语遭抢夺事件
本届巴黎奥运会上已经发生了多起台湾观众手持的标语和旗帜遭抢夺和没收的情况。还有台湾观众在进入场馆前被要求涂抹掉脸上图画的台湾国旗。台湾政府对此表达强烈不满,认为这些行为“毫无教养可言”,并要求法国当局进行调查。
美国拟禁止自动驾驶汽车用中国软件
路透社从华盛顿政府圈内人士处获悉,美国商务部预计在今后几星期提议禁止在自动驾驶或联网汽车中使用中国研发的软件或先进无线通信模块。商务部发言人表示,此举出于国家安全担忧。中国则表示将捍卫自身合法权益。
南华早报:邓洪波将出任中国驻德大使
《南华早报》援引消息人士的话报道称,邓洪波将接替吴恳出任中国驻德国大使。现年59岁的邓洪波此前曾任中国驻肯尼亚大使。
奥迪与上汽合作 新款车型放弃传统四环标
据知情人士透露,大众子公司奥迪与中国合作伙伴上汽共同开发的新款车型将不采用传统的奥迪四环LOGO。奥迪做出这一决定的原因是什么?
巴基斯坦的中国债务困局
常被中国民间称为“巴铁”的巴基斯坦多年来获得了大量中国贷款用于提升基础设施并打造中巴经济走廊。然而,如何偿还这些债务,成了伊斯兰堡的大问题。分析人士认为,鉴于中国需要巴基斯坦对抗印度,因此会再次允许延期还债。
客座评论:党国的舆论棒槌打向胡锡进
邓聿文
前环球时报主编胡锡进7月27日之后就没有更新微博。彭博社援引知情人士称,他被禁言的起因是对三中全会阐述中国经济成分的解读。政治评论员邓聿文指出,胡作为善于跟风舆情的党国辩护士,如果其解读有损党国统治的经济根基,也是不能免于受罚的。
德语媒体:世界反兴奋剂组织自毁长城
有着巨大服药嫌疑的中国游泳运动员依然获准参加奥运会,甚至还拿了奖牌、破了纪录。德语报刊连续对此予以抨击。《南德意志报》认为世界反兴奋剂组织的信任根基已经彻底毁坏。《明镜周刊》则指出,中国游泳队只是冰山一角,整个国际奥委会都已烂透。
中国一个月内发生第二起桥梁坍塌
四川省因洪水和山体滑坡导致高速公路桥梁坍塌,造成至少两人死亡,约12人失踪。这是中国在一个月内发生的第二次桥梁坍塌事件。
菲律宾与日本首次在南中国海举行联合军演
继菲律宾与美国在南中国海举行军演之后,菲律宾本周五(8月2日)和日本在南中国海举行首次联合军事演习。与此同时,越南的一艘海警船也赴菲律宾参加与该国海军的联合演习。
德国因网攻案召见中国大使 北京提严正交涉
德国31日以“中国国家行为者”2021年对德国政府单位网络攻击为由,召见中国驻柏林大使,并强调中国间谍活动构成的危险。中国外交部反驳称这是“反华政治操弄”,认为德国不应“把网络安全问题政治化、武器化”。
德军远赴印太 忧心中国扩张
德国联邦国防军正在夏威夷海域参加美国主导的联合军演,德国防长皮斯托利乌斯也莅临观摩。亚太是全球人口最多的经济繁荣区域,柏林希望能够同当地各国维持良好关系,同时也对中国的扩张感到担忧。目前尚不确定德国军舰是否会穿越台湾海峡。
德语媒体:中国国家黑客被曝光
德国政府称中国黑客2021年攻击了德国联邦制图与大地测量局。柏林外交部召见中国大使。这一消息引起德语媒体的关注。
泽连斯基:不希望中国作调停者
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表示,基辅不希望中国作调停者,调解该国与俄罗斯已持续29个月的战争。他同时表示,希望北京向莫斯科施加更大压力,以结束战争。
药检疑云延烧之际 潘展乐夺中国游泳首金
潘展乐替中国拿下巴黎奥运的第一面游泳金牌,形容自己面对“看不起”中国的对手“一雪前耻”。但中国游泳队仍身陷施打禁药争议;美媒30日再揭露,早在2022年就有中国选手药检阳性,却仍获准在奥运参赛。
德语媒体:兴奋剂丑闻笼罩下的奖牌
巴黎奥运会的女子一百米蝶泳比赛中,中国选手张雨菲获得铜牌。由于几年前张雨菲同其他一些中国游泳选手曾有过“误食”禁药的先例,这枚铜牌自然也就引起了德语媒体格外的关注。
中国风电设备进驻德国沿海
汉堡一家投资公司希望让中国风电企业来为德国一家风力发电场提供设备,但这一计划已经引起了安全问题专家和德国及欧盟政治家的警觉。
德语媒体:梅洛尼中国行 新丝路不如老丝路
意大利总理梅洛尼首次访华,希望在退出习近平一带一路基建计划后,修复对华关系。《法兰克福汇报》写道,马可·波罗是一个助力因素。巴黎奥运,中国跳水运动员再创佳绩。德国参赛选手向《图片报》讲述,中国同行为了训练甚至“三年见不到家人”。
乌克兰向中国外长发出访乌邀请
乌克兰外交部一名发言人本周二(7月30日)表示,乌克兰政府向中国外交部长王毅发出邀请,欢迎他访问乌克。北京表示对这一提议"感兴趣"。
美国向菲律宾提供5亿美元军援
美国国务卿布林肯表示,美国将向菲律宾提供5亿美元军事援助,以帮助菲律宾军队和海警的现代化革新。
德系电动车完胜中国品牌 实事求是?
最新研究显示,尽管中国电动车在价格上具有优势,但在质量和品牌信任度方面仍需努力。德产电动车在本国消费者中享有更高声誉,领先于价格更低的中国品牌,但他们的这种认知,究竟是实事求是,还是感情用事?
德语媒体:两岸和平共处 对各方都最有利
《商报》评论认为,德国政府必须在台湾问题上表明立场,只有欧美各国协力向北京施压,台海两岸才能维持和平。《新苏黎世报》报道了日美加强军事合作,以应对台海可能发生的“突发事件”。
中资修建柬埔寨运河 越南很担心
柬埔寨1/3的进出口货物都借道湄公河三角洲的越南港口运输。现在,一条中资建造的运河,正在把湄公河三角洲与柬埔寨西哈努克港连接起来,大幅降低对越南港口的依赖性。越南方面则担心,运河会让中国军舰进入湄公河,还会破坏东南亚粮仓。
德蝶泳选手与奖牌失之交臂 呼吁澄清中国运动员服用兴奋剂指控
在2024年巴黎奥运会游泳女子100米蝶泳决赛中获得第四名的德国游泳健将安吉丽娜·科勒(Angelina Köhler)今天(7月29日)在接受德国媒体采访时再度呼吁,对中国游泳运动员张雨霏的兴奋剂指控予以澄清。
美媒揭中国阻多国议员赴台参与峰会 台批卑劣
由35个国家数百名议员组成的“对中政策跨国议会联盟”下周一将在台北举行峰会。该联盟旨在协调对北京威胁的外交应对。美联社报道称,至少有来自6个国家的议员在峰会前夕遭到中国外交人员的施压,阻止他们前往台湾与会。
墙外文摘:哇哈哈的“爱国”难题
有评论认为,中国最大饮品生产商“娃哈哈集团”的接班人宗馥莉面临的困境,并不是国进民退和开放市场之间拉锯的问题,而是从一开始,国有经济就一直没有真正退场过。这个时代,已经没有民营企业的机会。
意大利总理上任后首次访华 目标“重启”与中国的合作
意大利总理梅洛尼开启对中国为期5天的访问。这是她上任后首次访华。去年12月,意大利宣布推出“一带一路”倡议。媒体报道称,梅洛尼正试图重塑与中国的关系并希望能吸引更多来自中国的投资刺激意大利疲软经济的增长。
美日加强军事合作 驻日美军指挥结构升级
美国国务卿布林肯与国防部长奥斯汀在东京与日本外相上川阳子和防卫相木原稔举行会谈,宣布将加强美日军事合作,设立新的指挥中心。
老挝从中国大量贷款 陷入债务危机的风险有多大?
中国为老挝的重大基础设施项目提供了并不便宜的贷款,这些投资尚未带来预期的回报,而老挝的债务问题则日趋严重。目前老挝做东正在举办东盟外长会议。
中国湖南山体滑坡致命 暴雨持续
中国湖南省发生山体滑坡,造成至少15死亡,救援人员正在紧急搜救幸存者。热带风暴“格美”减弱,但许多地区仍处于洪水警戒状态。
德语媒体: 中国何时管教其殖民地俄罗斯?
媒体看中国
乌克兰外长到访北京,是否意味着中国调停俄乌发挥了作用?《莱茵内卡报》认为,欧洲暂时难以了解中国到底采用什么战略。《新苏黎世报》警告,中国是俄罗斯-朝鲜-伊朗轴心背后的支持者。《世界报》预测,中国迟早会收拾俄罗斯这个总给自己惹麻烦的殖民地。
美方称布林肯与中国外长会晤“富有成效”
在老挝万象举行的东盟外长会议期间,美国国务卿布林肯与中国外长王毅进行了“开放且富有成效的”会晤。布林肯提出了对中国在台湾问题上的“挑衅行为”的关切,并讨论了人权问题和中俄关系。这次会谈持续了一个多小时。
报告:中国电动汽车市场地位提升
一份咨询公司报告预计,中国今年向欧洲出口的汽车数量将超过欧洲对华出口。与此同时,中国电动汽车制造商迅速扩大本土市场份额。
中印关系好转?双边外长:尽早解决边境问题
短短1个月内,中印外长第二度会面,重申解决边境争端对于双边关系正常化的重要性。近期中印关系似乎有所缓和;有消息称,印度也在考虑松绑中国投资的限制。
客座评论:第三次世界大战可以避免
张俊华
学者张俊华指出:北约对中国的强硬口气以及中国军队在白俄罗斯的军演,尽管看上去杀气腾腾,但未必会引起所谓世界大战。而在目前,对北京用软的手段似乎更有效一些。
德语媒体:习近平变成中东总教父?
媒体看中国
哈马斯和法塔赫在北京发表联合声明,依然是德语报刊关心的话题。波恩《总汇报》认为,中国对中东的影响力在上升,对于西方而言则绝非好消息。《每日邮报》也指出,联合声明本身对和解进程贡献不大,但中国影响力却显著上涨。
美国调查中国禁药丑闻 国际奥委会严重不满
中国游泳队兴奋丑闻引发争议后,美国司法部门开始对世界反兴奋剂组织WADA展开调查,而此举显然令国际奥委会大为不悦。
中乌外长会晤: 库列巴尚未看到俄方和谈的诚意
中国外交部长王毅周三在广州会见乌克兰外长库列巴,双方呼吁和平并强调通过政治途径解决冲突。王毅表示中国始终致力于推动危机的政治解决。库列巴则强调乌克兰对和谈持开放态度,但目前尚未看到俄罗斯对此的诚意。
德语媒体:《北京宣言》和“复苏乏力”
媒体看中国
中国在解决国际争端中愿意扮演愈发主动的角色,德语媒体对此加以关注。另外,二十大三中全会之后,中国官方推出的一系列改革措施,究竟在多大程度上能解决“复苏乏力”的问题,也引起了德语媒体的思考。
美警告俄中北极雄心 莫斯科、北京反驳
美国军方发布北极战略,称俄罗斯和中国正在该地区加强合作,可能影响地区稳定。报告称,俄罗斯在北极重启了数百个前苏联时期的军事地点。中国对该地区也有雄心。
巴勒斯坦各派签署《北京宣言》以色列抨击法塔赫
7月21日-23日,中方在北京主办巴勒斯坦各派别内部和解对话。在7月23日的闭幕式上,巴勒斯坦各派签署了《北京宣言》。以色列则对法塔赫与哈马斯”签署战后共同控制加沙的协议“予以抨击。
消息人士:英伟达将推最新芯片中国特供版
路透社引述消息人士称,鉴于美国对华技术出口限制,英伟达将推出其最新人工智能芯片的中国特供版。
中国推出按“自愿、弹性”原则延迟退休年龄
中共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第46条提出,按照自愿、弹性原则,稳妥有序推进渐进式延迟法定退休年龄改革。这一政策引起网民新一轮关于延迟退休年龄的讨论和对官方政策的质疑。
仁爱礁协议到底包含哪些内容?中菲各说各话
菲律宾外交部7月22日表示,前一天与北京方面就仁爱礁坐滩军舰补给事宜达成的一致并不意味着菲方在运送补给前必须事先通报中方以供核查,从而反驳了中国外交部的说法。菲律宾总统强调,其在南海立场不能屈服和动摇;北京则表示协议系人道主义安排。
前一页面
第26 页,共200 页
下一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