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need to enable JavaScript to run this app.
跳转至内容
跳转至主菜单
跳转到更多DW网站
最新视频
地区
中国
德国
台湾
欧洲
香港
亚洲
主题
人权
新闻自由
法治国家
气候环境
分类
政治
经济
文化
科技创新
焦点
习近平
俄罗斯入侵乌克兰
第二次世界大战
最新视频
电视直播节目
繁
广告
中国
中国,为中国历史上历朝历代政权的统称。现今在国际的行使“中国”主权的政权,主要指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
跳转至下一栏 所有相关主题内容
所有相关主题内容
上海疫情持续严峻 中国批美国“无端指责”
虽已采取严格的封控政策,上海的新增确诊病例依旧持续攀升。中国外交部对美方的旅游警告作出回应。面对民众反应的供保难题,当局不断释放解决意愿。
墙外文摘:中国“清零”抗疫,全球经济受损
有评论认为,中国政府仍然坚持使用效果不佳的国产疫苗,并且仍然通过严厉的封锁来应对疫情,这不仅给中国、也给世界其他地区带来了问题。
德语媒体:上海的遭遇 中国的困境
周六的德语媒体继续关注上海的疫情及其实施的严苛封控措施。有记者不禁问道:如果连高效的上海都无法避免疫情大爆发,那中国其它城市呢?
部分上海老人 为清零政策付出生命代价
随着严格封锁政策的实施,上海东海老年护理医院发生多起死亡事件。有专家认为,因为科学防疫让位于政治运动,清零政策失去了讨论的空间。
美媒:中国雇佣西方网红宣传北京冬奥涉嫌违规
美联社报道称,在北京冬奥会召开前后的1月到3月,中国官方聘用一家美国公司来组织网红在Instagram和TikTok上推介北京冬奥会。虽然官媒并未隐瞒此事,不过根据美国司法部披露的文件,相关宣传项目中存在不合规行为。
中国小感冒 全球供应链将大病一场?
中国金融中心、世界上最繁忙港口城市之一的上海已经几乎被完全封锁了一个星期。尽管“清零”在过去防止卫生医疗系统免于崩溃,如今却使中国各行各业甚至全世界所付出的经济代价不断增加。
孟山都中国籍前员工因经济间谍罪被判29个月监禁
孟山都中国籍前员工向海涛,于今年1月承认窃取该公司的商业机密让中国政府受益,已于周四被判处29个月监禁。
佩洛西或访台湾 北京强烈抗议
日媒富士新闻网7日引述消息人士报道,美国众议院议长佩洛西将在访日后访台,引发各界关注。但7日晚间佩洛西传出染疫,计画中的亚洲行确定延后。
德语媒体:疫情风暴吹乱了中国的经济步伐
《新苏黎世报》认为中国当下的疫情将拖经济后腿,导致难以完成今年的增长目标;《商报》则在西方讨论能源依赖的背景下,介绍中国大力扶植绿色氢能技术。
上海现有本土确诊破10万 网传柯基犬遭扑杀惹众怒
上海确诊数字每日攀升,隔离封控下的防疫乱象正让民众负面情绪高涨。浦东週三(4月6日)晚间传出有宠物柯基犬被以防疫为由用铁锹打死,在社群网络上引发众怒。事实上,这已不是中国防疫首次出现类似事件。
俄乌资讯战:中俄如何联手主导中国网络舆论?
根据台湾民主实验室上週发布的报告,俄乌战争爆发以来,俄罗斯的官方论述在中国网络快速传播,影响舆论对乌克兰战争的看法。在这场资讯战背后,中国官媒为什么推波助澜?
警告中国勿援俄 美要北京“吸取教训”莫犯台
美国再次警告中国如果支持俄罗斯可能会遭到制裁。美官员也以此为例要北京小心处理台湾问题,并申明在经济和军事上的后果。
中国为什么有那么多所谓“新冠肺炎无症状感染者”?
连日来,从中国卫健委通报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最新情况”来看,中国每日新增"新冠肺炎无症状感染者"超万例,是每日新增确诊病例的十几倍之多。什么是中国官方所说的“新冠肺炎无症状感染者”,为什么出现大量无症状感染者?
香港特首选举:李家超请辞 料成唯一候选人
这是“完善制度”后的首次香港特首选举,北京料采用“澳门模式”避免节外生枝。警察出身的李家超多年来在保安系统工作,在公共行政、财金、社会民生等方面没有经验,他是否有能力领导香港?
剑指中国 美英澳共同开发高超音速导弹
半个月前,俄罗斯称其在打击乌克兰的行动中,发射了两枚高超音速导弹;中国去年亦明显成功达成高超音速导弹试验,该导弹绕地球飞行并击中了中国的一个目标。落后中俄的美国现在也动了起来。
批北京无大国风范 欧盟称与中国峰会成“聋人对话”
俄罗斯入侵乌克兰造成的严重伤亡不断曝光,欧美各方也加重对俄罗斯的制裁,但中国仍然不动如山,不管外界怎么关切,继续强调“促和劝谈”。
德语媒体:脱钩俄罗斯后也要脱钩中国?
制裁俄罗斯令西方国家体会到了经济脱钩俄罗斯的痛楚。而体量大得多的中国如果也被脱钩,西方国家能否承受?《法兰克福汇报》认为,不管多么痛苦,这都是必要的。《商报》则指出,假如脱钩中国,就意味着全球化进程彻底死透。
上海单日飙1.3万确诊 专家:清零机率几近零
单日新增1.3万新冠病例,这不是全中国的确诊数字,而是单单上海一座城市。上海週一(4日)的确诊数字,让中国社群网络炸开了锅。上海疫情对中国“动态清零”防疫政策有何启示?抗疫下一步往哪走?德国之声访问两位专家提供见解。
德语媒体:欧洲还能继续和中国做生意吗?
《新苏黎世报》认为,经济政策和人权、安全政策不可分割,因此欧洲必须牺牲一些对华经济利益来重新调整对华立场。《曼海姆晨报》更是指出,西方国家不应该再相信北京的言辞。
德国经济对中国有多依赖?
Ifo研究所的报告认为,作为上游产品的提供者和销售市场,中国对于德国经济扮演着重要角色,德国的依赖程度可以通过多样性化解。但德国无法突然间切断同中国的经济往来。
亲中亲俄亦不反欧美 武契奇成功连任塞尔维亚总统
疫情期间,塞尔维亚接收了大量中国防疫物资,还是首批施打中国新冠疫苗的国家之一。这个巴尔干半岛国家还和俄罗斯有着几百年的传统友谊。同时,现任总统武契奇也努力和西方国家维持良好关系。现在,这位八面玲珑的总统成功胜选连任。
苏州发现新变异株 中国内地新增超1.3万
本周日,中国通报超过1.3万新增新冠阳性,是疫情以来的最高水平。不过大多数病例是无症状感染者。与此同时,在苏州发现奥密克戎新型变异株。针对这轮疫情能否“守得住”、代价几何的质疑声愈加响亮。
德语媒体:欧洲正在反思其对华政策
作为欧盟的重要经贸伙伴,中国拒绝对俄罗斯的侵略战争加以谴责,欧中之间的分歧日趋明显。在周五举行的欧中峰会上,布鲁塞尔方面向北京亮出了自己在乌克兰问题上的“红线”,然而这样的警告有多大作用呢?
美国协助中国调查东航波音客机空难
美国国家运输安全委员会日前透露,正协助中国调查人员从失事的东航波音737-800客机下载驾驶舱录音数据,并已派出一调查小组前往中国,协助查明此次空难原因。
评论:欧洲试图驾驭中国虎
战火之下,欧盟对华关系也面临一摊废墟。德国之声记者 Barbara Wesel指出,北京和莫斯科之间的肩并肩关系凸显,我们正经历一场制度之争。
中国坚持动态清零 网民抱怨:越清越不灵
中国官方坚持动态清零不动摇的态度,收获了拥护与叫好,但也招致了不少质疑和批评。而面对与官方宣传不同的声音,相关部门也采取了“清零”的措施。
欧盟警告中国:不要破坏西方对俄制裁
乌克兰战争撼动了世界格局的稳定,这是欧盟和中国在周五峰会上唯一能达成共识的一点。然而双方由这一点得出的结论却大相径庭。欧盟警告中国不要支持俄罗斯,或者至少不要破坏西方对俄罗斯的制裁。欧中之间的经济合作面临挑战。
德语媒体:中国遇到了难题
在过去相当长的时期内,中国快速崛起的道路相对坦荡,似乎成为世界头号强国,也是指日可待的事情。然而,乌克兰危机和奥密克戎却使中国遇到了前所未有的难题。
疫情、战争冲击中国经济 制造业PMI跌破荣枯线
3月份的企业指数显示,中国各地疫情防控措施收紧以及俄乌战争对全球供应链的影响,对中国制造业生产经营造成明显冲击。在华美国企业也对形势不乐观。
站在信息战最前沿的在华乌克兰人
在距离被战争吞噬的家园数千英里之外,一群在中国工作生活的乌克兰人发现自己处于信息战的最前沿。他们凭借一己之力在中国社交媒体上与亲俄的势力和审查制度奋力抗争。
疑不满维吾尔学生提问 美大学中国学生离场抗议
上个月,美国传出两起中国学生以行动抗议在大学校园内与中国迫害维吾尔人相关的言论或活动。其中,美国康奈尔大学在声明中表示中国学生的举动是“适当表达不同意”,此说法受到各界批评。
李显龙称俄侵乌令中国“尴尬” 新加坡站什么立场?
新加坡总理李显龙重申俄侵乌让印太地区也出现不稳定的可能,他称俄罗斯作法违反了北京严守的领土完整、主权和不干涉原则,而这可能也会影响台湾问题。德国之声就此访问两位新加坡学者,请他们提供洞见。
上海医疗濒崩溃?封控新措施遭怨慢半拍
上海週五宣布浦东解封、浦西展开封控,并祭出多项新措施,包含离沪须“双阴”证明、要求社区“排摸”居民紧急就医需求等。大量中国网友称“早该如此”,批判上海防疫慢半拍的同时,有外媒引述匿名消息称,上海医统正“濒临崩溃”。
中国主持阿富汗邻国会议 背后有哪些战略考量?
包括俄罗斯外长在内的多国高官赶赴中国出席阿富汗邻国外长会议,中国是否在打造一个“反西方联盟”?阿富汗局势,是否会成为北京进一步消解俄罗斯在中亚地区传统影响力的契机?
德语媒体:对欧中峰会不应期望过高
本周五将以视频方式举行欧中峰会,这也是一年半以来,欧盟和中国领导人的首次直接会谈。一般认为,乌克兰危机将是本次峰会的主要议题之一,欧盟希望中国能够对俄罗斯施加影响力,促成乌克兰局势的缓和。
新任德国驻华大使:帕特里夏·弗洛尔
去年9月,刚刚履新两周的德国驻华大使贺岩突然去世。此后这一职位空缺待补。时隔半年,新一任的大使人选终于确定:前欧盟驻日本大使、拥有丰富外交经验的弗洛尔成为新一任德国驻华大使。她也是德国首位女性驻华大使。
中索安全协议的连锁效应?专家:改变太平洋战略环境
所羅門群岛将与中国签署的安全协议,让邻近国家再次聚焦中国于太平洋地区的势力扩张。专家认为,该协议可能影响该地区的战略环境,但也促使区域大国重新评估如何处理与太平洋岛国的关系。
经济下行压力大 李克强:尽快出台政策稳增长
中国约5.5%的经济增长目标恐将更难达成?中国经济面臨内忧外患,李克强週二(29日)在国常会称要“把稳增长放在更突出的位置”,尽快出台稳定经济的政策,并加大国债发行力度,但上海疫情发展却让专家看法不太乐观。
德语媒体:中国在南太平洋的布局
多年来,通过发放贷款和发展基建项目,北京在南太平洋的影响力一直在不断扩大。该地区总共14个岛国当中的大多数已放弃台湾,转而同北京建立起了外交关系。
中国央视自2020年10月以来首次复播NBA
中国央视在3月30日直播了NBA快船对阵爵士的比赛。这是央视自2020年10月以来首次复播NBA比赛。此前,休斯敦火箭队总经理莫雷发推文支持香港示威者、NBA总裁挺“言论自由”,引发中方不满。在过去近18个月里,NBA从央视栏目
mRNA疫苗亮绿灯?上海市:支持新冠疫苗进口
中国疫情持续升温,週二(29)单日新增逾8000例本土确诊,再破纪录。疫情重灾区的上海市同日发布公文称“支持新冠病毒疫苗进口”,被认为中国疫苗政策或将转弯、允许引进外国mRNA疫苗?
客座评论:中国的尴尬才刚刚开始
号称“上不封顶”的中俄友谊原来还有底线?政论家邓聿文认为,美国频频施压要求中国在俄罗斯问题上选边站,根本意图是要把中国拉进这场战争,疏远和离间中俄关系。
中国举办阿富汗邻国外长会议 北京打什么算盘?
中国即将在30与31日召开阿富汗邻国外长会议,美国也确认将派代表与会。在会议召开前,美国表示其与参与会议的主要国家都希望塔利班能组建一个具有包容性的国家。
澳大利亚朝野避见中国大使 对华强硬基调难改变
在联邦大选临近之际,澳大利亚总理莫里森对会见中国大使设下前提:要求中国重新开启部长级对话。政治分析人士认为,在大选前澳大利亚各个政治派别不可能改变对华强硬路线。
为什么中国的新增绝大部分是无症状感染者?
流行病学家正在研究目前的中国疫情,试图确定无症状感染病例的比例如此之高的原因,以及这对中国未来的防疫策略的可能影响。
基础设施融资分歧如何阻碍着中国与尼泊尔的关系
中国似乎急于加强与邻国尼泊尔的关系。此前,两国在几次基础设施融资方面出现分歧,而美国最近对加德满都赠款5亿美元。
上海“鸳鸯锅”封城 足不出户定义惹议
过去10天,上海已累计新增近2万例本土感染。该市以黄浦江为界分两区封控,被称是“鸳鸯锅封控”,官方要求居民“足不出户”,连遛狗和扔垃圾也禁止。这次封城会否重创经济?
威尔史密斯“赏巴掌”惹议 舆论如何看奥斯卡风波?
护妻?暴力?还是有毒的阳刚气概?威尔史密斯在奥斯卡颁奖典礼石破天惊的“一巴掌”,引发轩然大波,在他道歉后网上讨论仍持续发酵,但东、西方的舆论似乎不太一样,背后反映什么现象?
所羅門总理驳斥纽澳 :与北京签安全协议没受胁迫
在澳大利亚与新西兰政府连日针对所羅門群岛与中国可能展开的军事安全合作发出警告后,所羅門群岛总理週二在向国会演说时称这些反弹是“非常侮辱的”。他重申,所羅門群岛未受到任何压力,也没有意图让中国建立军事基地。
对俄制裁冲击中国?汪文斌:与俄贸易受不必要损害
有外媒引述知情消息报道,北京正急于打探民主国家对俄制裁的更多细节,以了解该如何遵守美国主导的制裁。对此,中国外交部发言人週一(28日)表示,包括中国在内,各国与俄罗斯的正常经贸往来“已受到不必要的损害。”
前一页面
第117 页,共200 页
下一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