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need to enable JavaScript to run this app.
跳转至内容
跳转至主菜单
跳转到更多DW网站
最新视频
地区
中国
德国
台湾
欧洲
香港
亚洲
主题
人权
新闻自由
法治国家
气候环境
分类
政治
经济
文化
科技创新
焦点
习近平
俄罗斯入侵乌克兰
第二次世界大战
最新视频
电视直播节目
繁
广告
中国
中国,为中国历史上历朝历代政权的统称。现今在国际的行使“中国”主权的政权,主要指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
跳转至下一栏 所有相关主题内容
所有相关主题内容
客座评论:美国台湾教会枪杀案冲击中国统战
美国南加州尔湾的台湾基督教会枪杀案虽然凶嫌是来自台湾的“外省人第二代”,但是此一案件不但有可能加剧亲中与亲台侨团、侨社之间原本就不睦的关系,中国在美国的统战工作更是恐怕会受到严厉的挑战。
联合国人权高专访新疆 海外维族人:愿她有所作为
联合国人权高专巴切莱特正式出访中国之际,海外维吾尔人持续喊话表示,希望她在出访时,能够有所作为。然而,国际社会与人权组织对她出访的整体效益,仍保持高度怀疑。
拜登宣布启动“印太经济框架” 13国为初始成员
美国总统拜登正式宣布组建印太经济框架IPEF。13个初始成员中没有台湾。对此,台湾表示遗憾,却也重申会继续争取加入。中国则对框架提出质疑。
罗马教皇为中国天主信徒祈祷
香港荣休主教陈日君被逮捕的事件发生后,罗马教皇方济各本周日为中国信徒进行了祈祷。陈日君本人已经被捕数天后获得假释。
继续缺席世界卫生大会 蔡英文强调“WHA需要台湾”
本年度的世界卫生大会5月22日到28日在日内瓦召开。台湾再次未能获准以观察员身份参加这次会议。蔡英文在一段讲话中强调,全球防疫体系的完整,“不应该因为单一国家的政治干预,造成破口”。
德语媒体:超级堵塞中的文化自信
以新冠防疫为由,中国各地的强势封控在助推中国实现“内循环”的同时,也给全球经济带来前所未见的影响。德语媒体还注意到,不仅是在经济上,在文化上,中国的年轻人也开始了一种“内循环”。
习近平喊话 官媒连发文--中国力求稳外资保就业
中国官媒在反驳“外资撤离论”的同时呼吁外企从长计议,与中国共克时艰。经济下行压力进一步加大,中国依旧坚持"清零"政策,有专家认为这是因为习近平赌注下得太大,现已无退路。
拜登尹锡悦会谈: 致力于朝鲜无核化、美韩半导体合作
拜登上任首次亚洲行,周五抵达韩国先拜访了三星的半导体生产线,隔日和韩国总统尹锡悦举行会谈。拜登接下来将前往日本参加“印太经济框架”和“四方安全对话”的相关活动,这被认为是美国为了与中、俄抗衡所采取的行动。
德语媒体:德国需要走出中国陷阱
严防死守的清零政策,无休无止的封城措施,已经使中国从昔日世界经济的火车头,沦为经济复苏的主要障碍,也使德国经济对中国的高度依赖暴露无遗。
美国检察官起诉更多骚扰异议人士的中国特工
身份是学者和作家的王书君曾在纽约帮助创建一个反共民运组织。他被指控收集在美中国异议人士和人权活动家、维吾尔人、西藏人和台湾独立倡导者的情报,并发送给中国政府。
路透社: 中国悄悄加大购买俄罗斯低价石油
根据货物跟踪服务机构Vortexa Analytics的估算,中国5月份的俄罗斯海运石油进口量飙升至接近创纪录的110万桶/日。知情者称,俄罗斯5月份的石油出口量大约为2400万桶,比4月份增长6%。
独家:在德国的中国访问学者——为军方服务?
德国各所科技大学深受中国访问学者的青睐。而回到中国之后,其中不少人为军方效力。德国之声与媒体伙伴机构对此展开新闻调查。
加拿大跟进“五眼联盟” 5G网络禁用华为
加拿大成为“五眼联盟”里最后一个加入排除华为行列的国家。加拿大审查此事多年,迟迟未能拍板,如今在週四(5月19日)宣布这项重大决定。外界普遍认为,这与加拿大-中国关系的变化有关。
德语媒体:德国大学帮助习近平实现"强军梦"
集党政军大权与一身的中国领导人习近平早在上台之初,就喊出了打造世界一流军队的"强军"口号。而最新发布的一项调研显示,在中国实现强军梦的努力中,欧洲和德国的科研机构也"功不可没"。
朝鲜疫情:发热病例近两百万 欲学中国力不从心
朝鲜官方公布的累计发热病例已接近200万例。有韩国媒体透露,朝鲜本周可能从中国运回了新冠药品。此前表示要借鉴中国抗疫经验的平壤其实并无法采取中国式的封控措施。
客座评论:中国民心急变 习仍掌控大局
有关习李斗最近一段时间在海外流传,据说斗争的结果是“习降李升”。政论家邓聿文认为,这些传言虽然并非空穴来风,但还是附会成分居多。不过同时也确实说明,中共党内和民间对习的不满正在增强和扩散。
联邦议院人权委员会:中国人权律师状况更糟糕
在联合国人权专员访华前夕,德国议院人权委员会再次关注中国人权律师的状况。据估计有三分之一的人权律师被取消了从业资格。
各方解读刘鹤发言:监管风暴暂息 派别斗争加剧?
中国最高经济官员刘鹤罕见公开表达对平台经济的支持,引发广泛关注:有人认为,该国针对科技公司实施的监管风暴或已告一段落,也有分析指出,混乱的监管环境反映出决策层的分歧。
独家调查:与中国国防科大合作的学者们
德国之声新闻调查团队加入“中国科学调查”团队,这是一个由荷兰新闻调查平台“Follow the Money”及德国非盈利新闻组织“CORRECTIV”主导的欧洲记者研究项目。来自7个国家的11个新闻团队用了一个多月的时间,深入研究中国与欧洲学者之间的合作关系。结果显示,许多合作项目直接指向中国军方。欧洲正在帮助中国实现军队现代化吗?
独家:欧洲学者暗助中国军方?
数所欧洲大学的科研人员和与中国军方关系密切的学者展开合作。
上海解封压力大 天津拟禁密接者高考惹议
上海预计6月将逐步解封,但许多当地居民抱怨仍被困在社区。北京则疫情不退,已有超过100个地铁站关闭。与此同时,天津因禁止密接者参加春季高考,引发民众抗议后连夜修改公告。
拜登亚洲行前夕 杨洁篪警告美方勿打“台湾牌”
美国总统拜登出访亚洲前夕,中美高层再次通话。中国最高外交官杨洁篪警告,美国在台湾问题上“走错了路”,可能导致“危险局势”。他与美国白宫国家安全顾问沙利文(Jake Sullivan)通话还谈了什么?
德语媒体:太平洋 - 中国和西方没有硝烟的战场
中国同所罗门群岛签署安全协定的消息,在西方世界引起了极大的不安。种种迹象显示,二战后,美国及其盟友在太平洋海域建立起的主导地位正在受到来自北京的挑战。
俄政治学者:若俄罗斯战败 中国将参与瓜分
俄罗斯媒体"真理在线"援引该国一名政治学者报道称,俄罗斯其实一个盟友都没有,中国也不是。俄罗斯官方电视台上也出现类似的罕见声音。
高盛下调今年中国经济增长预估至4%
投资银行高盛的分析师认为,近两个月来中国的疫情防控措施对经济造成的影响,将让政府的经济增长目标难以实现。与此同时,中国总理李克强主持座谈会,着眼“稳增长稳市场主体保就业”。
菲律宾当选总统要让对华关系上新台阶
小马科斯5月18日与习近平进行了电话会谈。这位菲律宾当选总统表示,在他就任期间,将致力于扩展和北京的关系,使之“进入更高层次”。这表明,他有意进一步推进前任杜特尔特的亲中路线。
美司法部起诉赌场大亨 指其代表中国游说特朗普
美国司法部起诉赌场大亨韦恩,原因是他曾代表中国从事游说工作却未注册为外国代理人。起诉书中指韦恩曾代表中国前公安部长孙力军游说特朗普驱逐一名中国公民,此人据悉正是流亡美国的郭文贵。
世卫再质疑中国“清零” 呼吁朝鲜接受疫苗援助
世卫组织总干事谭德赛再次表示,由于奥密克戎病毒变种的高传染性,中国控制新冠疫情的极端措施难以持久。但他表示,采取何种防疫政策是每个国家自己的选择。
美军称成功测试高超音速武器
美国空军宣布,成功测试了一种新的高超音速武器,该武器能以5倍音速飞行并实现精确打击。俄罗斯声称,在对乌战争中多次使用高超音速导弹。去年夏天,也曾传出中国进行相关试验的消息。
东航空难:美媒称黑匣子初判为蓄意坠机
中国东航坠机事件至今两个月,官方尚未公布调查。有美媒週二(5月17日)援引知情消息称,初步评估显示“驾驶舱内有人故意坠毁了这架飞机。”与此同时,中国官媒回应指:美中双方调查人员“未向任何媒体发布有关调查信息”。
南加州枪击案 专家:突显“在美华人”异质性
南加州教会枪击案凶手证实为台湾外省二代。警方表示,周嫌疑因不满“台湾与中国的紧张关系”行凶,已展开仇恨犯罪调查。此案引发许多关于“在美华人”国族身份及政治立场的讨论。这对“在美华人”、美国及海峡两岸可能带来什么影响?
德国主教大会不满中国当局打压基督徒
天主教德国主教大会对基督徒在中国的境遇深感忧虑,批评北京当局对互联网监管趋紧,日益阻碍该国国内宗教自由。
德语媒体:习近平的三大错误
德国《经济周刊》指出,过去数月内习近平对新冠防疫政策、中国经济及乌克兰战争的政策误判,使其权力结构出现裂痕。《法兰克福汇报》则关注清零政策下的中国经济下滑。
中国停止更新境外机构债券交易数据
境外机构在中国的债券交易数据悄悄消失,内部人士认为,这和人民币大幅贬值以及大量资本外流有关。
中共规范离退休干部“听党话、跟党走、不妄议大政方针”
中共发布离退休干部党建设工作的相关规定,要引导离退休干部党员自觉“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在大是大非面前对党忠诚、为党尽责。
欧洲绿色能源对中国有多依赖?
为了摆脱对俄罗斯化石燃料的依赖,欧洲和德国将加速能源转型,加大可再生能源的发展。而在这其中不少领域,中国在全球供应链中占据主导地位。这是否意味着新的依赖关系?
巴基斯坦一嫌犯被捕 被指计划袭击中国人
上个月巴基斯坦南部发生爆炸袭击,致3名中国公民和1名巴基斯坦人死亡,这周巴基斯坦安全部队逮捕了一名有意袭击中国人的妇女。在昨天中巴双方总理通话中,巴基斯坦总理谢里夫承诺,会为中国公民提供最大限度的安全保障。
上海宣布实现“社会面清零” 疫情影响春耕粮产
上海17日宣布全市实现“社会面清零”,然而整个中国为此付出的代价还没结束。正逢春耕时节,近日传出河北的低风险地区,也因为“全县静默”导致农民无法外出耕作。疫情如何影响“粮食保卫战”?
将历史作为政治工具:俄中大同小异
为了确保他们的统治和政策实施,普京和习近平都不惮于歪曲本国历史。对于他们而言,为了确保自己的权力地位以及为政策辩护,本国历史可以随意“装扮”,任意扭曲。
新疆疏附县:“每25人就有1人被关”
美联社报道指出,在中国新疆的一个县,每25人中就有1人曾因与恐怖主义有关的指控而被判处监禁,这是世界上已知的最高监禁率。学者和人权团体认为,中国正以监禁控制维吾尔人、将法律作为镇压的武器。
封控下的中国经济:生产消费双降
中国为应对奥密克戎疫情采取的封控措施对经济产生的影响已显现,并超出人们的预料。今年4月的经济数据令经济学家担忧。
“120万发热病例” 金正恩下令军队保障药物供给
朝鲜官方上周首次承认境内发现新冠感染病例后,感染人数仍在不断增多。朝鲜官媒报道称,金正恩要求军队确保平壤的药物供给。
美欧合作抗中?官媒:改变产业链布局“一厢情愿”
美国及欧盟欲摆脱对中国的经济依赖。美国-欧盟贸易和技术委员会(TTC)週一将(5月16日)召开会议,据悉将聚焦高科技与强迫劳动等四大重点。欧盟会跟进美国、一致同调抗中吗?
美中“大国竞争”如何威胁全球治理?
专家向德国之声表示,西方民主国家和以中国为首的威权国家之间正在出现竞争,而这些竞争已对现有国际体系构成了严重挑战。
解封在望?上海:6月全面恢复正常生产生活
上海週一(5月16日)上午宣布,6月要“全面恢复全市正常生产生活秩序。”此前,胡锡进才称经济“触目惊心”,怎能让大城市反復封控。坐困围城数月余的上海人,终于要迎来解封了吗?社群网络的舆论反应却是既期待又怕受伤害。
朝鲜疫情蔓延 美国支持捐赠辉瑞疫苗
朝鲜新冠疫情持续发酵,死亡病例新增15人,新增2.9万发烧病例。韩国政府计划向朝提议提供防疫援助。与此同时,美韩发出警告,平壤可能正准备另一次核试验,专家指出,金正恩或会加快核试验计划,以转移民众对疫情的注意力。
德语媒体:俄罗斯被孤立,中国却获利?
《世界报》分析指出,如果说西方与俄罗斯之间的经济战是一场两败俱伤的战争,那么中国就算不是赢家,也是相对损失较小的一方。中国希望在不损害西方制裁的情况下,充分利用俄罗斯孤立状态给自己带来的好处。
因新冠疫情 中国放弃主办亚洲杯足球赛
原定于明年在中国举行的亚足联亚洲杯将易地举办。此前已有多场中国承办的国际赛事因为疫情发生变更,但放弃亚洲杯举办权的影响似乎更加深远。
冲绳回归日本50年:居民们落空的希望
五十年来,冲绳居民一直对美国在冲绳岛的军事存在感到不满。冲绳县知事提醒首相岸田文雄,居民们希望削减美军的愿望至今没有得到满意的答复。
朝鲜疫情发酵 金正恩:可借鉴中国抗疫经验
朝鲜疫情状况严峻。朝鲜领导人金正恩本周六形容,此次爆发的疫情让该国陷入“大动荡”,他呼吁全民抗疫并表示可以借鉴中国的抗疫经验。美联社分析指出,近日朝鲜举行的大型庆祝活动可能是导致该国疫情蔓延的一个原因。
前一页面
第113 页,共200 页
下一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