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need to enable JavaScript to run this app.
跳转至内容
跳转至主菜单
跳转到更多DW网站
最新视频
地区
中国
德国
台湾
欧洲
香港
亚洲
主题
人权
新闻自由
法治国家
气候环境
分类
政治
经济
文化
科技创新
焦点
习近平
俄罗斯入侵乌克兰
第二次世界大战
最新视频
电视直播节目
繁
广告
中国
中国,为中国历史上历朝历代政权的统称。现今在国际的行使“中国”主权的政权,主要指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
跳转至下一栏 所有相关主题内容
所有相关主题内容
中国军机坠入民宅 造成至少一死两伤
中国空军一架歼-7飞机在训练中失事,坠入湖北襄阳某机场附近民宅,造成至少一死两伤。
不愿见平壤重启核试验 北京吁美朝展开对谈
前一日才刚刚否决加强制裁朝鲜的中国驻联合国大使张军週四告诉路透社,中国此举是因为不希望看到朝鲜展开新的核试验。他持续呼吁美朝谈话,表示:“美国是世界上头号超级大国。如果美国想与世界上的任何人进行对话,这不是一件难事。”
欧洲议会称新疆面臨“种族灭绝” 吁禁止强迫劳动商品
在巴切莱特结束被抨击“失职”的中国行后,欧洲议会週四以压倒性票数通过两项新疆相关决议,谴责北京。与此同时,有消息指出联合国国际劳工组织(ILO)已组织代表团,要审查中国在疆的劳工政策。
缺少中国资料 世卫小组:新冠疫情起源难解
世界卫生组织的新冠起源专家小组9日发布报告,表示新冠病毒起源调查仍无结论。报告强调主要原因是缺少来自中国的数据,但该小组也重申,现下最重要目标是确立一个框架协助未来其他疫情起源的调查。
报告:多数欧洲企业仍将在华投资创新研发
很多在华欧企正在重新评估中国市场的机遇和风险,但一份研究报告显示,大部分企业仍将中国视为具有潜力的创新研发基地。
俄罗斯的芯片工业:买不到 只能造?
西方制裁的经济后果正在俄罗斯慢慢显现。除了全球芯片供应瓶颈外,硬件和软件的进口禁令迫使俄罗斯要尽快振兴其国内芯片制造业。但该计划有多现实呢?我们进行了考察。
画饼难充饥 捷克据称有意退出“16+1合作”
继立陶宛之后,捷克也在考虑退出中国-中东欧国家合作平台(“16+1合作”)。捷克外长表示,该机制做出的大规模投资和互利贸易的承诺,“即使在十年之后也没有实现”。不过有看法认为,捷克此举可能会惹怒北京,继而重蹈立陶宛“覆辙”。
中国5月外贸复苏快于预期
中国最近“封城”地区减少,经济活动回升。不过,外企仍忧虑未来重大不稳定性。
中国在美国"后院"扩大贸易领先优势
虽然美国正在试图说服拉美伙伴,同北京相比华盛顿是一个更可靠、更透明的商业伙伴,但拉美国家领导人抱怨美国只会“说空话”、“画大饼”,不如中国带来的“真金白银”实在。
批巴切莱特访新疆失职 数百人权组织促下台
数百个人权团体8日发布联合声明,批评联合国人权高专巴切莱特出访中国期间,协助“粉饰”了中国的人权侵犯行为,并呼吁她下台。同日,37名新疆议题专家也发函表示,巴切莱特的言论与相关学术研究结果相抵触。
耶伦:削减对中关税不是解决通胀的万灵丹
美国财政部长耶伦週三表示,拜登政府正寻求对中国进口商品的关税进行“重新配置”,使其更具“战略性”。但她同时警告,这种削减不会成为缓解高通货膨胀的“万灵丹”。
因朝鲜制裁问题 美国再次杠上中俄
美国8日于联合国就朝鲜制裁议题再次对中俄两国提出质疑。中国外交官否决美国的质疑,并呼吁美国采取行动,放松对朝鲜制裁。与此同时,朝鲜传出将召开连续数天的重要政治会议。
粮食危机:能否指望中国提供解决方案?
俄罗斯总统普京声称,若西方放松对俄罗斯的制裁,他将允许从乌克兰港口出口粮食。而世界目前迫切需要这些粮食。但是否还有其他选择呢?比如说中国?
德语媒体:北京瞄上了太平洋岛国
上个星期,中国外交部长王毅对太平洋八个岛国展开的访问活动,格外引人关注。王毅此行虽然签署了一系列双边协议,但另一项意义重大的区域性协议却中途搁浅。
交流岂能是单行道?德中学术交流之桥几近坍塌
两年多来,中国以疫情为由对外国游客以及外国留学生关闭国门。在中国的德国留学生以前约为8000人,如今降至不足50人。德国学术交流中心、德国高校与中国的交流合作变成了只有中国留学生来德的单行道。
“世界不会等着中国收拾完‘烂摊子’”
上海市政府计划6月召开20场政企沟通圆桌会议,恢复外企投资信心。中国欧盟商会主席伍德克说,清零政策不仅削弱了上海的吸引力,而且削弱了整个中国的吸引力,“世界不会等着中国收拾完这个烂摊子”。
王毅前脚刚走 美宣布派特使出访马绍尔群岛
美国7日宣布下週将派特使出访马绍尔群岛,针对即将到期的双边协议进行谈判。与此同时,6个太平洋岛国领袖针对如何解决太平洋岛国论坛的内部分歧达成共识,强调团结的重要性。
兴建秘密基地专供中国使用? 柬中两国否认
日前《华盛顿邮报》引述多名西方官员称,柬埔寨云朗海军基地北部的一座秘密基地将在本週举行奠基开工仪式,并指该秘密基地是专供中国使用,对此柬中两国皆出面否认。
现金奖励举报者 中国鼓励民众为国安出力
中国国安部近日公布了《公民举报危害国家安全行为奖励办法》,以“鼓励公民举报危害国家安全的行为”、规范举报的奖励工作。根据该措施,举报者可获得最高10万元以上的物质奖励,或者特别证书这样的精神奖励。
科索沃市场上的中国制造
玩具、纺织品、科技产品等中国制造在科索沃随处可见。对于当地消费者来说,这些便宜的商品是好事;对于当地制造业而言,则并非如此。而且这一切,都是发生在一个中国不承认的国家。
杨洁篪同日本国安局长通话:中日关系新老问题交织
中共外事工作委员会办公室主任杨洁篪同日本国家安全保障局长秋叶刚男通电话时提出,“当前中日关系新老问题交织凸显,困难和挑战不容忽视”。日本外务省称,上周中国一艘海洋调查船未经许可在日本专属经济区实施科学调查。
互控军机“挑衅” 中加紧张局势升级
加拿大总理特鲁多週一(6月6日)再谴责北京,称中国战机频繁逼近加国军机的行为是“挑衅”;中国外交部则回应称,加国军机以执行联合国安理会决议为藉口“侦查并挑衅”,危害中国国安,“引发的一切严重后果由加方承担。”
美国通胀何解?戴琪:应审慎处理中美贸易关系
美国贸易代表戴琪6日表示,通胀是个复杂议题,拜登政府在对抗通胀时,不该只专注于透过中国关税来解决问题。她也重申,华府必须以一种深思熟虑的方式处理中美贸易关系。
德语媒体:投资中国 风险自负
大众公司一项在华投资项目未能获得德国政府的借贷担保,这也是德国政府首次以人权原因拒绝为企业的境外投资计划提供担保。对于高度重视中国市场的德国企业界来说,这无疑是一个严重的警告信号。
中国续守动态清零 北京餐厅允许堂内待客
端午节假期后,北京市民6月6日迎来“堂食首日”。许多民众抢在第一时间凌晨0点就到餐厅用餐,有顾客向媒体说:“馋死了,必须吃起来”。
美商务部长 : 华府研究取消部分对华关税以抗通胀
面对几十年来最高的通胀,美国商务部长雷蒙多週日透露,拜登政府正研究取消部分特朗普执政时期对中国进口商品征收的关税。此外,她还认为,芯片短缺的情况可能延续至2024。
神舟14号飞船抵达“天宫” 中国空间站全面扩建
6月5日,三名中国航天员搭乘“神舟14号”飞船从酒泉发射中心升空,并且在近10个小时后成功进驻中国空间站“天和号核心舱”。在接下来6个月期间,三名航天员将迎来两个大型实验舱,完成中国空间站的一期工程建设工作。
墙外文摘: 维园悼念仪式不再,港人如何海外移植?
有评论认指出,每逢6月,“八九六四”在香港已成为一种民主仪式。但是维园万点烛光不再,香港人在海外输出“八九六四”是必走之路。
台湾与菲律宾学者南海科研:“中国海警骚扰没停过”
菲律宾外交部日前称4月召见了中国外交官,以抗议中国海警船在菲律宾领海内干扰正进行科研的台湾籍“励进号”研究船。船上领队向德国之声叙述,他们在海上是如何被中国海警船持续骚扰。
中国列车脱轨 造成一死八伤
一列由贵州开往广州的中国动车在贵州省榕江站附近遭遇泥石流, 发生脱轨事故,导致司机死亡,另有1名列车员和7名旅客受伤。
乌东北顿涅茨克战斗持续 德官员建议由中国调停
乌克兰军方称,俄罗斯正部署更多军队以攻占顿巴斯地区北顿涅茨克市。与此同时,德国社民党官员表示,德国不适合作为战争调解人,建议由中国或其他在联合国大会一直保持缄默未谴责俄罗斯的国家出面调解。
台欧举行经贸对话会议 中方表示反对
6月2日,台湾和欧盟举行首次部长级经济对话。台湾经济部将其视为台欧盟关系获得重大突破。中国驻欧盟使团发言人回应称,敦促欧方恪守一个中国原则,不与台湾进行任何形式的官方往来。
中国003号航母并未如“猜”而至
近期有大量传闻猜测,中国第三艘航母003号会在端午节当日下水。据报道,这艘航母拥有电磁弹射器,是吸引外界广泛关注的亮点之一。不过截至发稿,中国官媒并未发出003号航母下水的消息报道。
“清零”政策对于中国经济意味着什么?
中国严格的防疫封锁措施对其经济的损害比预期的还要严重,而对中国乃至世界其他国家都有深远的影响。
澳大利亚商界期待恢复中澳关系 华人不敢太乐观
澳大利亚新总理阿尔巴尼斯(Anthony Albanese )和工党政府的上台,重燃了包含中国政府在内,许多人认为可以改善中澳关系的契机,但中澳贸易战会结束吗?
新冠疫情延绵两年半 专家:成北京试验社会管控契机
六四33週年前夕,中国首都北京几所大学校园发生学生抗议防疫政策的事件。部分专家认为,这些抗议显示学生的愤怒程度,而同时,过去两年半来的疫情,也让中国政府得以试验社会管控手段。
美再更新对台政策内容 专家:减少模糊性是好事
美国国务院5月28日再次更新台美关系事实清单内容,把“不支持台独”等字句再度加入该网页。不具名的美国国务院发言人向台湾媒体称,此举是为了反映布林肯上週对中政策演说的内容。
中澳扩大争夺对南太平洋地区的影响力
南太平洋岛国萨摩亚总理马塔阿法周四表示,太平洋各岛国领导人们一致认为,就中国提出的全面贸易和安全协议做出任何决定前,都应该先在区域会议上进行讨论。
遭中国关押近两年 成蕾健康状况下滑
被中国拘禁的华裔澳大利亚记者成蕾的男友6月2日表示,成蕾在押期间被剥夺了与家人以及澳大利亚外交人员交谈的机会。而且由于拘留所糟糕的伙食状况,成蕾的健康状况正在下降。
中国拒撤对澳制裁 要堪培拉“重调立场”
澳大利亚工党新政府上台10天至今,中澳关系似乎有逐渐解冻的趋势,中方也频频对新政府释出善意。但双方之间的主要问题,包含贸易制裁和过去的外交冲突等,可能就此化解吗?
经济差求职难 中国破千万毕业生有何选择?
今年中国大学应届毕业生达1076万人,比2021年多出167万人,规模和增幅皆创下历史新高。他们面对的是受疫情影响的恶劣经济情势,青年失业率达到18.2%,究竟未来的路该怎么走,应届毕业生与德国之声分享他们心境。
中国战机频繁逼近加拿大侦察机 恐致坠机事故
加拿大军方向媒体指出,该国空军巡逻机在西太平洋上空执行联合国的任务时,遭到中国军机多次“逼近”,距离近到双方可以看到彼此。专家指出,中国军机的行为可能造成坠机事故甚至中加两国的国际冲突。
德语媒体: 德国必须解除与中国利益的捆绑
《法兰克福汇报》刊评指出,南太平洋岛国没有和中国签署全面合作协议,是因为担心自己会成为大国博弈的棋子。《每日镜报》则呼吁通过牺牲中国人权换来自身繁荣的德国,必须尽快解除和中国利益的捆绑。
中国军方证实曾在台湾周边开展“战备警巡”
中国军方证实近日曾在台湾附近海域空域展开巡逻行动,并明确指出这是对“美台勾结”做出的回应。台湾媒体报道称,本周一,曾有30架次中国军机进入台湾防空识别区。
中国大量购买俄能源 引起华盛顿不满
观察家们普遍认为,尽管并没有迹象显示北京在帮助莫斯科逃避西方制裁,但中国大量购买俄罗斯原油和天然气仍引起华盛顿极为不满,从而提升了美国对中国采取报复性措施的风险。
中国禁止被俄罗斯“国有化”的外国客机飞入领空
俄罗斯媒体报道称,中国方面要求只有在运营商能够证明相关飞机在俄罗斯注册之前已在国外正式注销的情况下使用的客机才可以飞入中国领空。今年3月,为了应对欧盟制裁,俄罗斯准许境内的外资客机在俄罗斯重新注册,引发飞机所有权争议。
中国插旗太平洋受挫 专家称“自信过了头”
太平洋岛国拒绝签署中国提出的区域协议后,专家指出中国失败的主因,是忽略的该地区各国针对重要议题需达成共识的重要性。但他们也说,这次事件不只是提醒中国,对其他合作伙伴来说,也是个重要的教训。
中国流亡诗人廖亦武:我的愤怒仍然是很年轻的
长年旅居德国的中国流亡诗人廖亦武目前人在台湾访问,期间正好将遇到六四天安门事件33周年。当年他因为朗诵《大屠杀》遭到关押,其后几经磨难流亡海外。今年63岁的他接受德国之声专访,谈他如何用愤怒文笔对抗独裁国家。
蔡英文见美参议员 称美国民警卫队拟与台军合作
美国参议员达克沃斯(Tammy Duckworth)访台,路透社报道,蔡英文週二(5月31日)会见她后表示,台湾将持续表达参与印太经济框架的意愿,并称美国国民警卫队计画与台湾军方“合作”。
六四33週年专访廖亦武:一本书对抗一个国家
2022年6月4日是“六四”33週年,德国之声专访现旅居台湾的中国流亡作家廖亦武。作为“六四”见证者,哪些历史记忆于他依然鲜明?他的书写,如今是为了什么?
前一页面
第111 页,共200 页
下一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