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need to enable JavaScript to run this app.
跳转至内容
跳转至主菜单
跳转到更多DW网站
最新视频
地区
中国
德国
台湾
欧洲
香港
亚洲
主题
人权
新闻自由
法治国家
气候环境
分类
政治
经济
文化
科技创新
焦点
习近平
俄罗斯入侵乌克兰
第二次世界大战
最新视频
电视直播节目
繁
广告
中国
中国,为中国历史上历朝历代政权的统称。现今在国际的行使“中国”主权的政权,主要指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
跳转至下一栏 所有相关主题内容
所有相关主题内容
内卷导致恶性竞争 中国餐馆倒闭数量创纪录
9.9元的咖啡、99元的四人套餐——中国餐饮业陷入价格竞争的白炽化。消费者减少外出就餐,通缩持续。
媒体:中国开发出深海电缆切割器
多家媒体引述港媒《南华早报》报道称中国近日发布了一款能够切割海底电缆的强大设备。尽管中国强调该技术为民用而研究,但该技术作为军民两用的潜在可能性,或对全球通信网络和海洋安全带来潜在战略影响。
鼓励婚育:中国放宽结婚登记规定
根据新修订的婚姻登记法规,在中国办理婚姻登记不再受常住户口所在地的限制。有分析认为,此类简化手续的措施,也是为了扭转中国年轻人结婚数下滑的趋势。
中国能成为发展援助大国吗?
特朗普总统叫停对外援助,使亚洲国家的许多重要发展援助项目陷入停顿。那么,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中国会填补这一空白吗?
中国称将走“正确”的全球化道路,以应对贸易困境
中国总理李强在中国发展高层论坛上强调,面对全球经济“碎片化”趋势加剧和贸易冲突升级,中国将坚定推进全球化,倡导公平竞争,反对单边主义和保护主义。随着特朗普再度掀关税战,中国正努力塑造自身作为多边经济体系坚定捍卫者的角色。
面对中国挑战 德国工业还有救吗?
中国汽车行业的崛起不仅对大众和奔驰构成重大威胁,德国化工和工程行业也面临着来自中国对手的冲击。
俄罗斯人排队去日本看樱花
莫斯科春寒料峭,数百人身着暖和的外套和毛线帽,排着整齐的队伍。他们不是来看什么名人或展览,而是想要申请日本签证。
美国亲特朗普议员访华 施压打击芬太尼
美国共和党参议员戴恩斯在北京会见中国副总理何立峰,敦促中方遏制芬太尼原料出口,并表达特朗普推动美中高层对话的意愿。
德媒:中国考虑加入乌克兰维和行动“自愿联盟”
据欧盟外交圈人士向德国《世界报》透露,中国可能考虑加入在乌克兰的维和行动,并正在试探欧盟方面对此的态度。据悉,布鲁塞尔方面认为,中国加入“自愿联盟”或许会有助于俄罗斯接受维和部队进入乌克兰。
“没有中国战争计划” 美防长否认向马斯克泄密
美国总统特朗普与国防部长海格塞斯均否认向马斯克透露中国战争计划,并强调相关会谈仅涉“创新与效率”,此事引发关于国家安全与商业利益边界的激烈争议。
东航空难三周年已过 最终调查结论仍无踪
今年年初发生的一系列空难事件使得航空安全再次成为舆论关注焦点。中国东航客机坠毁事件已经过去整整三年,但最终调查报告仍未发布。国际航空运输协会指出,调查报告是为了吸取教训改善安全而不是追责。
客座评论:消费不需要刺激 只需要好产品
沈凌
经济学者沈凌认为,消费不应该作为维持经济增长的手段,它是人们生活幸福的保证。《哪吒2》和《黑悟空》的爆火证明了,只要产品够好,需求总是存在的,而政府真正应该做的,是打开对消费需求的限制,同时创造真正优胜劣汰的市场竞争环境。
中国出台新规:不得强迫个人接受人脸识别
随着人脸识别技术的广泛应用,人们对数据隐私风险的担忧也日益增长,新规是对此的回应,强调应用该技术时的自愿原则。
韩国将为中国随团游客免签
周五,中韩外长在东京举行会谈,双方就加强经济合作,恢复文化和人员交流达成共识。 在此前一天,韩国政府表示,将从今年第三季开始,开放中国团客限时免签入境。
台湾军演 模拟中国入侵
台湾本周正在举行“立即备战操演”,并计划在7月举行年度“汉光军演”,模拟中国军队武力攻台以及“灰色地带”入侵战术。
智利审查中国在该国合建天文台项目
智利政府周三(3月19日)表示,正在审查一项中国在智利建天文观测站的协议。该项目遭到华盛顿的批评。美国驻智利大使馆表示,中国共产党在西半球的角色与日俱增,威胁到美国的利益。
自由亚洲电台员工强制休假 美议员批评切断资金
自由亚洲电台告知员工,自本周末起无薪休假。特朗普政府此前宣布停止对该电台以及美国之音等机构的资助。此举受到一些美国议员的批评。欧洲十国表示愿意支持自由欧洲电台的运作。
2025年世界幸福报告出炉 芬兰再夺冠
3月20日联合国国际幸福日当天,牛津大学、盖洛普及联合国机构合作发布“2025年世界幸福报告”。芬兰连续第八年获评世界上最幸福的国家,阿富汗排名最末。德、美分别位居全球榜单第22位和第24位,中国和台湾分别位居第68位和第27位。
中国国安部:向境外兜售情报的前工程师被判死刑
中国情报机构国安部在微信公众号发文称,一名前中国工程师因向外国势力泄露国家机密而被判处死刑。中国官媒新华网以“‘高智’间谍?死刑!”为题转发了该文。
台湾汉光演习首以“2027年中国犯台”为设定
台湾军方本周公布,今年的汉光演习实兵演练将在7月举行,并首次以“2027年中国犯台”的可能行动来设想。
澳大利亚就针对香港异见人士的匿名信向中国表示担忧
墨尔本居民近日收到来自香港、悬赏举报一名澳籍香港民运人士的匿名信。对此,澳大利亚外交部长黄英贤表示,这样的做法是不可接受的,已向中国表达担忧。英国近期也有居民收到悬赏举报两名流亡英国的香港民运人士的匿名信。
奥迪宣布在德国裁员7500人
大众汽车集团旗下的品牌奥迪周一宣布将在德国裁员7500人,理由是德国汽车业面临“巨大挑战”,面对着电动汽车需求放缓和来自中国日益激烈的竞争。
北京延长美国猪肉、禽肉厂商输华许可
北京对数百家美国猪肉、禽肉厂商的对华出口资质予以延长。此前路透社曾报道称,中国海关网站显示,超过1000家美国肉制品厂的对华出口资质过期,而中方未回应美方更新这些厂商出口资质的请求。
习近平或在中国发展论坛之后会见外企CEO
一年一度的中国发展高层论坛年会将于3月23日至24日在北京钓鱼台国宾馆举行。有消息人士透露,今年与会的欧洲企业首席执行官的比例增加。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可能在会议后几天会见一批外国企业首席执行官。
德语媒体:中国人打开钱袋子?
媒体看中国
《新苏黎世报》聚焦中国一二月份个人消费有所上升,但指出这还算不上可持续的好转。《世界报》关注日、韩等美国亚洲盟友也担心华盛顿的安全政策变化,而中国在该地区的影响力则可能增加。
中国经济开年有所改善 挑战依旧
中国公布的1-2月经济数据显示,社会消费零售总额同比增长4%,比去年全年加快0.5个百分点。但国家统计局同时警告称,“国内有效需求不足,部分企业生产经营困难。”在特朗普的关税大棒下,中国政府希望继续提振国内消费,实现全年5%左右的增长目标。
客座评论:北京对赖清德会采取什么“断然措施”
邓聿文
赖清德第一次把中国定义“境外敌对势力”,在大陆内部掀起了一股冲击波。DW客座评论员邓聿文分析认为,在两岸势力悬殊下,民进党政府不会贸然宣布台湾独立,从而台湾就可以不断突破北京的心理红线,而不用担心会遭受解放军的武力惩罚。
巴基斯坦火车袭击:如何应对俾路支武装分子?
周二,巴基斯坦俾路支省发生火车劫持事件,这是该地区近年来遭受的一系列分离主义袭击中最新的一次。专家指出,这一袭击事件对巴基斯坦的安全影响深远。
挑战麦当劳、星巴克? 中国餐饮品牌风靡东南亚
中国品牌蜜雪冰城等连锁餐饮企业正在东南亚迅速扩张,超越星巴克和麦当劳,成为市场新宠。这些品牌凭借低价策略和敏捷的商业模式,正在改变区域消费者的饮食习惯,并推动中国文化影响力的进一步扩大。
中国国务院港澳办转发评论 抨击长和集团背叛中国
中国国务院港澳办转发了一篇评论文章,批评长江和记在特朗普的压力下出售其利润丰厚的巴拿马运河港口业务是对中国的背叛,导致这家总部位于香港的企业集团的股价周五(3月14日)大幅下跌。
德语媒体:“美国优先”与中国的“强国梦”
媒体看中国
在刚刚结束的中国人大会议上,中国党和国家领导人习近平提出的高科技发展战略又一次获得人大代表们的一致通过。中国的高科技产业对促进经济增长几乎毫无功效,其目标是要让国家摆脱对西方的依赖。因为习近平坚信,落后就会挨打。
中国纪念《反分裂国家法》生效20周年
3月14日,中国《反分裂国家法》实施20周年座谈会在北京举行。此前一天,台湾总统赖清德称中国是台湾的“境外敌对势力“。
中德商会:中国人申请德国签证仍太麻烦
德中两国的商界人士抱怨,中国人申请赴德签证难度大,阻碍了商业来往。官方数据则显示,德国驻华使领馆收到的签证申请数量仍大大低于新冠疫情之前。
美国议员欲提案禁止中国公民获学生签证
美国众议院共和党议员摩尔正计划推出一项新法案,旨在全面禁止中国公民获得美国学生签证,理由是这些留学生有可能会充当北京的间谍。
赖清德:中国是台湾的“境外敌对势力”
台湾总统赖清德13日以“凝聚反并吞共识,因应中国统战渗透”为主题,召开国安高层会议,会后发表敞厅谈话,谈及多项应对中国的策略。
德语媒体:“中国加几”才安全?
《法兰克福汇报》写道,特朗普的关税可能波及任何一个国家,以至于实行“中国加一”战略的企业开始考虑,究竟“中国加几”才足以去风险?《商报》评论说,中国出口受压,出路只有一条:推动内需。但这样做是有风险的,即便是集权国家也没办法强迫老百姓消费。
伊朗核协议中国来斡旋?北京将主持三方会议
中国外交部本周三表示,伊朗、俄罗斯和中国三方将在本周于北京就核问题举行会晤,会议还将就其他共同关心的问题进行讨论。
中国仿冒品正充斥欧洲吗?
中国的廉价电商平台如阿里巴巴、Shein、Temu 等销售的商品中,许多并不符合欧洲安全标准,甚至涉及产品仿冒与劣质商品交易。这些问题给经济带来了数十亿欧元的损失。
客座评论:2025中国两会,垃圾时间还是政策创新?
张俊华
每年一次的中国两会日前结束,对此今年两会的评论褒贬不一。旅德华人政治学者张俊华认为,说目前中国政治进入“垃圾时间”,远比说中国经济进入“垃圾时间”更确切一些。
美国钢铝进口关税生效 欧盟立即宣布对等金额反制措施
本周三(3月12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对所有进口至美国的钢铁和铝征收25%关税的措施正式生效。对此,欧盟委员会本周三宣布,将从下个月开始对美国的钢铝关税政策采取反制措施。
欧洲电池“一哥”Northvolt破产 制衡中国电池巨头梦碎
瑞典电动车电池巨头 Northvolt 本周三(3月12日)宣布已在瑞典申请破产,欧洲最有希望制衡中国电动车电池制造商的努力就此告终。
中国人大会议闭幕 人大委员长因病缺席
本周二(3月11日)下午,中国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闭幕会在北京举行。全国人大副委员长李鸿忠主持会议并宣布,全国人大委员长赵乐际因呼吸道感染请假。这是数十年来中国人大委员长首次缺席人大闭幕会。
大众利润锐减三成 总裁收入仍超千万
中国市场曾是德国大众汽车重要的利润来源,如今该市场的利润明显降低。此外,在欧洲的重组成本也颇为高昂。尽管如此,大众员工仍获得4800欧元奖金,总裁布鲁默在放弃部分薪酬的情况下,收入仍超过千万欧元。
流亡藏人纪念“西藏起义”66周年
西藏起义66周年之际,流亡藏人在印度举行了纪念活动。在中国驻新德里大使馆外,一些示威者同印度警方发生了冲突,数十名示威者被短暂逮捕。
客座评论:经济和安全,习近平和李强更看重哪个?
邓聿文
从今次中国两会看,对发展经济可用得上“拼”字来形容。这本没有什么太奇怪的,因为经济没有起色,很多问题都难解决。然而,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也让当局担忧对国内安全尤其政治安全造成不利影响,进而干扰到对大力发展经济的定力。不过,从李强所作的政府工
打击中国造船业—停靠美港收费百万会有效吗?
中国造船只停靠美国港口,或将面临150万美元额外费用。船运公司已在考虑如何规避这一可能的措施。分析人士认为,此举难以实现复苏美国造船业的目标。
澳大利亚前总理:特朗普对盟友的态度会为中国提供机会
澳大利亚前总理特恩布尔说,习近平会力求成为特朗普的反面:特朗普混乱无序,习近平会始终如一;特朗普粗鲁无礼,习近平会彬彬有礼;特朗普反复无常,习近平会坚持如故。
SIPRI:乌克兰成最大军武进口国 中国降低进口靠自产
斯德哥尔摩国际和平研究所最新报告指出,乌克兰在过去4年成为全球最大军武进口国;其他欧洲国家也受到俄乌战争影响,进口军备大增155%;中国的进口量则是下滑超过60%。
对美关税周一生效 中美贸易战继续升温
中美两大经济体之间的贸易战正在不断升温。周一,中国将开始对美国部分农产品征收关税,以报复美国总统特朗普此前出台的对华关税措施。
德语媒体:中国经济疲软的根源在哪?
媒体看中国
正在召开的中国人大会议,将经济议题列为了重点。《新苏黎世报》刊评指出,中国经济当前的疲软,主要因归咎于习近平前几年的政策失误,而其补救措施不可能完全见效。《法兰克福汇报》认为,彻底解决中国经济结构性问题的方法还是在于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前一页面
第11 页,共200 页
下一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