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need to enable JavaScript to run this app.
跳转至内容
跳转至主菜单
跳转到更多DW网站
最新视频
地区
中国
德国
台湾
欧洲
香港
亚洲
主题
人权
新闻自由
法治国家
气候环境
分类
政治
经济
文化
科技创新
焦点
习近平
俄罗斯入侵乌克兰
第二次世界大战
最新视频
电视直播节目
繁
广告
中国
中国,为中国历史上历朝历代政权的统称。现今在国际的行使“中国”主权的政权,主要指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
跳转至下一栏 所有相关主题内容
所有相关主题内容
中国制裁访台立国官员 台外交部谴责“霸凌行径”
台湾政府周六谴责中国因立陶宛交通部副部长台北之行,对其实施的制裁,称这种“霸凌行径”毫无根据。 8月7日,立陶宛交通与通讯部次长瓦伊丘凯维丘特抵达台北,进行为期五天的经济文化访问,被中国外交部称为“窜访中国台湾地区 ”。
客座评论:安定民心为上的一场两岸对峙
中国宣布台海军演结束,这场举世瞩目的军演虽然被形容是近年来两岸之间最危险的时刻,但是从双方的表现而言,彼此也都有所顾忌,行为上其实亦都有所节制。
海南省感染人数激增 新疆西藏疫情仍处上升期
中国多省疫情持续扩散,挑战当局“动态清零”防疫政策。其中海南省目前疫情仍处于高位发展阶段;新疆自7月底至今累计病例已破千;时隔920天没有发生疫情的西藏也破功。
中国如何试图重新定义台湾海峡的权力平衡?
中国过去一週在台湾周围举行大规模军演,并在军演结束后誓言在台湾附近进行“定期巡逻”。专家告诉德国之声,相关言论显现出了一个令人担忧和危险的发展。
追随立陶宛脚步 爱沙尼亚与拉脱维亚退出17+1机制
“中国—中东欧国家合作”机制再度受到考验。继立陶宛去年宣布退出中国主导的17+1合作机制后,拉脱维亚与爱沙尼亚10日也宣布退出该机制。除了台海局势紧张,中国在俄乌战争中的暧昧立场也是重要诱因。
德语媒体:对台白皮书发警告 “反抗是徒劳的”
在中国军队宣布完成围绕台湾岛军演的同一天,中国政府发布新的对台政策白皮书。德语媒体注意到文件的强硬口气,但专家分析认为目前不会开战。
“剪不断理还乱” 千丝万缕的两岸经济关系
中国对台湾施加的压力,不仅体现在军事层面上,也表现在经济方面。就在上周,中国刚刚宣布了对台湾的经济制裁措施。由此可见,两岸政治关系对双边的经济往来有着直接的影响。
台湾周四再演习 蔡英文称中国军事威胁并未缩小
路透社援引知情人士称,台湾海峡内的军舰数量8月11日已经“大幅减少”。台湾总统蔡英文则警告说,来自中国的威胁并未缩小。她同时也再次强调,台湾既不会激化冲突,也不会挑起争端。
中国的新冠康复者生活在歧视阴影下
在中国,新冠感染者常被调侃地称为"小阳人",新冠康复者在就业市场上也屡屡遭到歧视,难以找到工作,被用人单位随意解聘。政府虽然宣布了反歧视规定,但情况并未得到真正改变。
德国工业界:中国有风险 投资应谨慎
德国工业界:中国有风险 投资应谨慎在俄罗斯入侵乌克兰后,中国对台湾动武成了一个现实的危胁。在历届联邦政府的鼓励和资助下,德国企业在中国进行了巨大的投资。现在看来,这是否太天真了?
韩国总统办公室:“萨德”问题不容妥协
韩国总统办公室周四强调,“萨德”系统是自卫性防御手段,关乎国家安全主权,不容妥协。韩国外长朴振近日在访问中国时也表示,“萨德”问题并不是韩中关系的全部,也不应成为全部。
美国《芯片法案》对两岸半导体产业冲击几何?
美国总统拜登週二签署《芯片法案》,剑指中国。这项被拜登称作“一世代才有一次的投资美国机会”,对两岸半导体产业可能带来什么影响?能如拜登所说,为美国赢得本世纪的经济竞争吗?
疫情封控拖累经济 中国应届生就业前景黯淡
今年以来,中国多个城市轮番爆发疫情,而在当局严格的清零政策下,产业受到冲击,带来庞大损失。另根据中国教育部数据显示,今年应届毕业生首次突破千万,创历史新高,许多人在求职过程遇上挫折。
佩洛西警告中国不能孤立台湾 北京称美挑衅在前
佩洛西週三再次强调,访台符合美国政策,谴责北京藉口升高局势,企图建立“新常态”。她表示,美国不能允许这样的情况发生,中国不能孤立台湾。对此,中国外交部回应称佩洛西“窜台”是“升级美台交往的重大政治挑衅”,中方反制有理。
英媒:中国军演迫使拜登考虑搁置取消中国关税决定
中国10日宣布结束于台湾周围的大规模军演后,路透社独家报道称,军演迫使拜登政府思考是否搁置取消部分中国进口商品关税的想法。对此,白宫否认拜登已作出相关决定。
德语媒体:对台开战将使中国陷入危机
在新一轮的台海紧张局势升级之前,中国经济就已经深受“清零”防疫政策之苦,《南德意志报》发表分析文章指出,如果两岸真的开战,中国将会彻底跌入危机的深渊。《日报》分析认为,解放军在台海区域的威胁性军事演习未来可能会成为一种常态。
英国就台海危机升级召见中国大使
英国外交大臣特拉斯周三召见了中国驻英国大使郑泽光,要求中方对美国众议院议长访台后北京“咄咄逼人”的反应作出解释。中方则随后谴责英方言辞“不负责任”。这位英国外相是下任英国首相的有力竞争者。
北京:中澳解决贸易纠纷前须先修补双边关系
中国驻澳大利亚大使强调,中澳两国尚未进入解决政治和贸易纠纷的阶段,并警告堪培拉在台湾问题上应“谨言慎行”。
央视名嘴“朱军性骚扰案”二审维持原判
本周三,“朱军性骚扰案”再次开庭。北京市第一中院发布官方消息称,判决驳回周某某的全部上诉请求,维持原判。
科研人员:中国发现新型“琅琊病毒”
根据《新英格兰医学杂志》上周刊发的多国研究人员论文,中国山东和河南已经发现35人感染一种新型的“琅琊病毒”,其症状包括发热、疲劳和食欲不振等,目前没有致死病例。
中韩外长会谈 邀习近平来韩 “稳妥处理了萨德问题”
中国外交部长王毅和韩国外交部长朴振週二会面,双方承诺建立更紧密的关系,韩方并邀请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来访。这次会谈发生在佩洛西访台引发美中关系紧张之后,作为美国长期盟友的韩国会更靠向北京吗?两人还谈了什么?
军演促使制定撤离计画? 在台外商:未获消息
中国军队对台湾周边海空域进行实弹演习,造成台海局势升温。《南华早报》报道称,在台湾的外商公司和侨胞已开始制定人员和资产撤离计画。在回应德国之声查询时,多个在台外国商会回復表示:目前尚未接获有关消息。
华府智库兵推中国攻台 专家揭三大启示
台海局势紧张,华府智库近日兵推,结果显示台湾在美国援助下可以抵御中国攻台,但各方代价惨重。这项兵推带来哪些启示?在中国持续军演的当下,台湾应如何应对?德国之声采訪台湾军事专家,请他做出分析。
中国军演环绕台湾 台湾人如何应对?
盡管中国在台湾周围进行了大规模的军事演习,但台湾的生活和氛围过去几天基本上保持不变。这种相对平静的氛围与国际社会对台海局势的看法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拜登签署芯片法案 视其为美国重要时刻
美国总统拜登9日签署了受各界关注多时的芯片法案,未来将挹注520亿美元策进美国半导体产业的发展。他将近期美国国会通过的一连串法案视为重要突破。
中国芯片产业反腐:中央对谁恼了?
中国芯片业的反腐风暴在今夏再现高潮。有媒体分析,该行业虽获大量国家投资却未能实现中国芯片技术的突破、提高抵御美国制裁的能力,这让北京领导层感到懊恼。
德语媒体:如果中国侵略台湾,德国怎么办?台湾怎么办?
德国Ifo经济研究所新发布的报告警告,如果德国和中国发生贸易战,德方的损失将是英国脱欧所带来损失的6倍。德国经济学者分析,为什么让企业搬离中国、将产业链德国本地化的想法并不是一个正确的解决办法。
拜登称不担心台湾 佩洛西说“此行值得”
美国总统拜登8日称,他对中国在台湾周围的行动感到忧虑,但不担心台湾问题。美国国防部官员同日也说,华府并未改变其对中国可能武力犯台的时间评估。而佩洛西9日为其台湾之行辩护。与此同时,中国解放军宣布继续在台湾周边海空域军演。
德国议员代表团计划访台: 不会被北京吓住
美国众议院议长佩洛西访台引起了中方的激烈反应。德国联邦议院一个议员小组也有访问台湾的计划,有关人士表示,不会因北京的威吓而改变行程。
不止能源:德国出口导向型经济危机四伏
在全球化进程的黄金时期,以出口为导向的德国经济获得了巨大的利益。而近年来全球化遭遇逆风,也使得“德国制造”面临困境——而当前的能源危机只不过是其中一部分。
“我从拒绝相信到愤怒、悲伤、绝望”
公告卫生专家、纽约大学上海分校教授霍尔在6月终于离开此前封城许久的上海,前往度假胜地海南。孰料,他又在海南被封。他向路透社讲述了自己的经历。
吴钊燮:中国的野心绝不会止于台湾
台湾外交部部长吴钊燮周二召开国际记者会指责中国举行针对性的大规模军演“破坏长久以来台海中线的默契,破坏台海以及区域现状”,“已为整体区域安全带来极不稳定的因素”。他呼吁“所有爱好自由民主的国家必须一起合作,研议共同因应之道”。
路透:中国“清零”让更多女性不想生育
中国多地疫情连爆之际,中国仍坚持“清零”。路透社分析指出,这项防疫政策正让越来越多的女性不想生孩子——因为她们无法承受“清零”凌驾一切之上所带来的惶恐与不安。这对中国前景黯淡的生育率预料将是又一打击。
布林肯访非剑指中俄 但称非洲不需选边站
正展开非洲之行的美国国务卿布林肯週一概述了美国的新非洲战略,希望抗衡中国及俄罗斯在该地区的影响力。但他同时表示,美国与非洲国家是“平等的伙伴”,“不会对非洲的选择指手画脚,其他任何人也不应如此”。
企业纷纷声明同台湾划清界线
在美国众议院议长佩洛西高调访台后,从酱油生产商到专事亚洲业务的资产管理公司,处于地缘政治紧张局势之中的在华企业纷纷表态,与台湾切割。
德语媒体:挑起冲突的是中国而非佩洛西
《柏林晨报》指出,中国在台湾周边的演习是为“南海局势火上浇油”,而中国领导层正可借演习测试全面战争的必要性。 《奥格斯堡汇报》认为,佩洛西抵台时神色凝重,显然她很清楚访台行程会引起的风波,但仍前来“支持民主岛屿”。
斯里兰卡请求中方推迟探测船访问计划
法新社报道称,迫于印度方面的压力,斯里兰卡当局已要求中国方面推迟一艘探测船的访问计划。
台国防部公布中国军演动态 专家: 让台湾观察策略运用
中国解放军东部战区在8日中午发文称对台湾海空域的军演将持续,台湾国防部于同日下午召开记者会回应,表示目前未有中方军机舰进入台湾领空、领海,而接下来会因应敌情,派遣机舰实施应处。
客座评论: 军事演习对今后地缘政治的影响
佩洛西访问台湾后中国围绕台湾岛展开大规模军演。政治学者张俊华认为,这次空前的军事演习有三个目的,而从习近平的眼光来看,这三个目的应该说都达到了。军演实际上大大改变了台湾的安全现状,解放军的舰机今后在海峡中线以东游弋会变成常态化。
“台湾是中国一部分” 摇滚前辈语出惊人
日前在接受采访时,平克·弗洛伊德乐队前主唱沃特斯就眼下政治议题批评西方的对外政策,并称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在社交媒体上引起热烈讨论。
中国军演继续 两岸民众如何看待?
美国众议院议长佩洛西访台之后,中国解放军在台湾周边海空域的军事演习已经持续多日。路透社记者分别在台北和上海进行了街访,听听两岸民众分别如何看待这一事件给台海关系带来的影响?
游客因疫情滞留海南 被酒店当“肥羊”?
海南三亚紧急宣布实施全域静态管理,大部分自海南出发的飞机航班取消,上万名正在度假的游客只能继续待在酒店。部分游客抱怨:被政策影响而滞留,却要自己负担高昂的酒店住宿费用,甚至有“坐地起价”的情形。
Ifo经济研究所: 与中国贸易战将使德方损失惨重
德国著名的Ifo经济研究所表示,若和中国发生贸易对抗,德方所受经济损失将是英国脱欧带来损失的6倍,而最大输家会是汽车产业 。
德国经济界忧台海冲突升级
德国经济界人士担心主要贸易伙伴中国和台湾之间的冲突进一步升级,表示如果发生战争,其给德国经济带来的损失将是俄乌战争的“数倍”。
客座评论: 中国对美采取更具对抗性的姿态
中国外交部针对佩洛西访台宣布了反制措施,政论家邓聿文认为,这些反制举措是精心挑选的,表明北京在和美国的关系中已采取更具对抗性的姿态。尽管北京的八项反制不会对美国造成太大伤害,可它们“侮辱性极强”。
东部战区:解放军8日继续在台湾周边海空域军演
中国在台湾周边6个海域进行军演,表定7日12时结束。东部战区8日中午却发文称,继续在台周边进行军演。这是否可能成为台海未来的“新常态”?
美媒:美印将于中印边境军演 中国反应受瞩
美媒CNN週末报道,美国与印度10月将在距离中印争议边境不到100公里之处举行联合军演。美国官员表示,印度是美国维持自由开放印太地区愿景最重要的伙伴之一。外界关注,中国将如何反应?
墙外文摘:佩洛西拆除了“一个中国”的紧符咒
有评论认为,佩洛西访台,清脆而响亮地打破了中共设置的玻璃窗,拆除了中共“一个中国”的紧符咒,让台湾的“民主暖风”吹出窗外、涵濡世界,为台湾的国际困境打开了一条通道。
发泄怒气后,北京将如何走出台海危机?
美国众议院议长佩洛西访台后,中国首次发导弹穿越台北上空、派无人机飞过台湾外岛,遣军舰到台湾本岛周边巡航并越过非正式缓冲区海峡中线。这些行动能够让习近平挽救无法阻止佩洛西访台而引发的危机吗?北京发泄怒气后还会怎样?
经济新势头?中国出口呈现意外强劲增长
严格的新冠防疫政策和房地产等行业的危机困扰着中国经济。不过,7月最新的强劲出口数字让专家们感到意外。其中,中国与俄罗斯的外贸往来增幅尤为明显。
前一页面
第103 页,共200 页
下一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