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need to enable JavaScript to run this app.
跳转至内容
跳转至主菜单
跳转到更多DW网站
最新视频
地区
中国
德国
台湾
欧洲
香港
亚洲
主题
人权
新闻自由
法治国家
气候环境
分类
政治
经济
文化
科技创新
焦点
习近平
俄罗斯入侵乌克兰
第二次世界大战
最新视频
电视直播节目
繁
广告
两次世界大战
第一次世界大战(1914年8月—1918年11月),-第二次世界大战(1939年-1945年)。
跳转至下一栏 所有相关主题内容
所有相关主题内容
"普京粉丝队" 难进柏林城
俄罗斯"夜狼"俱乐部赴往柏林的二战"纪念之旅"在接近终点之时吃到"闭门羹",波兰和德国拒绝这支亲普京车队入境。
德国纪念贝尔根-贝尔森集中营获解放70周年
二战期间,大约有7万人在纳粹德国的贝尔根-贝尔森集中营丧生,其中包括《安妮日记》作者安妮·弗朗克。本周日,德国官方举行活动,纪念该集中营在70年前被英国军队解放。
一战歼敌无数的传奇华裔狙击手
一战期间,澳大利亚狙击手沈比利在加里波利战役中击毙超过200名奥斯曼士兵,赢得了“加里波利刺客”及“杀手”的称号。
安倍“如愿”与习近平举行会晤
日本媒体透露,安倍晋三首相周三与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举行了会晤。
象征意义第一:安倍将参观华盛顿二战纪念碑
日本首相安倍晋三将从周日(4月26日)起对美国进行为期八天的国事访问。他将在美国国会参众两院联席会议上发表演讲,并将对华盛顿二战纪念碑进行一次极具象征意义的访问。
参拜靖国神社,日本议员发强硬信号
安倍晋三首相供奉祭品、招致中韩等邻国批评第二天,100多名日本国会议员周三参加靖国神社春祭,释放强硬信息。
安倍供奉靖国神社 中韩反应强烈
日本首相安倍晋三周二(4月21日)向引起争议的靖国神社供奉祭品;日前,他在电视采访中表示,无意再度就日本在二战中的行为正式致歉。中韩外交部均表示愤怒。
93岁前纳粹终被送上法庭
二战结束70周年之际,犹太人大屠杀最后一批作案人中间的一个被送上法庭:前党卫军成员、现年93岁的格勒宁被控参与了在他任职的奥斯威辛集中营里对至少30万囚徒的屠杀。被告只承认有“道德责任”。
澳大利亚挫败恐袭 逮捕5人
澳大利亚警方逮捕了5名受恐怖组织"伊斯兰国"影响的少年嫌犯。他们正策划对墨尔本发动一次恐怖袭击。
纳粹集中营中的囚犯头目
在当年的布痕瓦尔德集中营,纳粹党卫军挑选一些囚犯担任囚犯头目,建起了一个残忍的“狼群”体系。
乌克兰禁共产主义宣传
乌克兰立法禁止纳粹和共产主义宣传。共产党和纳粹标记、纪念碑和相关文字命名的街道都在被禁之列。
格奥尔格·埃尔泽—试图暗杀希特勒的那个人
70年前,希特勒的行刺者—格奥尔格·埃尔泽在达豪集中营遭纳粹谋杀。这位希特勒暴政的抵抗者从未像另一位抵抗运动骨干—冯·施陶芬贝格伯爵那么出名。其实,他有过真正的机会,改变世界。
日本社会对战争过去“没有共识”
德国总理默克尔近期呼吁日本修复与其亚洲邻国的战后关系。伊恩·布鲁玛教授向德国之声分析日本与德国对待战争罪责的不同之处。
历史沉默中的挪威纳粹
当德国士兵踏上挪威领土的时候,达格妮·欧沃嘎德还是一名15岁的少女,对当时的情景记忆犹新。然而对于曾经拥护并加入挪威纳粹党的哥哥,她却不愿多提。
希腊要求德国支付战争赔偿
柏林政府拒绝希腊的战争赔偿要求,称该问题早已解决。
日本教科书再挑争端
日本政府审议通过含有主张争议岛屿主权内容的教科书,引起韩国的抗议。
中日破冰继续?
日媒报道称,中国人大副委员长吉炳轩将率代表团与本周内访日。
德小镇难民收容所或遭蓄意纵火
仇外情绪使德国小镇特罗格里茨成为聚光灯下的焦点。避难申请者们原定在一个多月后迁往镇上居住,一场大火却使收容所部分损毁。
安倍将成在美国会两院联席会议演讲的首位日本政要
安倍晋三下月访问华盛顿,推进双边经贸及军事关系,并有望成为首位在美国国会两院联席会议上演说的日本首相。
俄罗斯"熊"访问中国"龙"
中国将在9月3日举行阅兵纪念二战胜利,中方并没有透露邀请了哪些领导人观看阅兵时。现在,一位宾客的身份浮出水面。
中日重启安保对话
中断四年的中日安保对话再度进行。尽管分歧仍然存在,但双方计划建立交流机制避免冲突。
德执政党内有观点认为"对希腊战争赔偿问题可以谈"
希腊要求德国对其进行战争赔偿。德国联邦政府则拒绝任何相关的支付。不过,这一紧绷的情势目前有些松动。
俄外长:中、朝领导人参加红场二战胜利庆典
俄罗斯外长宣布,中国和朝鲜领导人都将前往莫斯科,参加在红场举行的庆祝苏联卫国战争胜利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70周年盛典。
评论:具有象征意义的决定
联邦德国总理默克尔日前决定,不出席5月9日在莫斯科红场举行的庆祝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阅兵式。德国之声评论员Trippe认为,这是一个艰难但必要的决定。
希腊要求的战争赔偿,现实吗?
希腊政府再次向德国提出二战赔偿的要求。虽然这些要求并非全然无理,但成功的希望却十分渺茫。
两岸争取"二战"历史发言权
二战胜利70周年,两岸竞相争取历史发言权。台湾强调,中华民国主导抗战胜利的历史事实不容窜改和扭曲。
默克尔拒绝出席俄罗斯"胜利日"阅兵仪式
默克尔拒绝出席今年俄罗斯即将举行的庆祝二战胜利70周年阅兵仪式
默克尔访日 经济历史两手抓
德国总理默克尔周二结束了在日本的访问行程。启程回国前,她再次呼吁日本尽快和欧盟签署自由贸易协定,并要求日本应调查二战期间的慰安妇问题。
默克尔敦促东亚地区和平
正在日本进行访问的德国总理默克尔发出呼吁,希望东亚地区的冲突能够得到和平解决。在东京发表讲话时她指出,直面历史、坦诚过往是能够达成和解的前提条件。
二战结束70年 王毅吁日本“不应再输掉良知”
中国外交部长王毅周日在回答是否会邀请日本首相参与二战结束70周年的阅兵式时表示,“不管是谁,只要诚心来,我们都欢迎”。
资金告罄 雅典再提二战赔偿
希腊财政捉襟见肘。该国特使卡齐马卡基斯就此提出了一个建议方案。他呼吁德国政府为当年纳粹政权的罪行而向希腊提供巨额赔偿金。而为了打击逃税,希腊财长想出了一些“怪招”。
苏台德德国人放弃对故乡的主权要求
苏台德德国人联合会出现立场转变。“重获家乡”的字句在其章程中被删除。
“安倍谈话”需要找平衡?
关于是否延续过去历次谈话为历史道歉的论调,目前日本内部存在不同观点。
Pegida支持和反对者齐上街 部分地区起冲突
具有明显仇外色彩的德国公民运动“Pegida”声势虽有减弱,但每周一的示威游行仍在继续。
德累斯顿大轰炸
70年前,德累斯顿遭遇二战中盟军的猛烈轰炸,化为废墟,2.5万人在大火中丧生。轰炸后,这个美丽城市面目全非。
“威廉·古斯特洛夫号”—梦幻之船的死亡之旅
70年前,德国巨型客轮“威廉·古斯特洛夫号”(Wilhelm Gustloff)在波罗的海上被苏联潜艇击沉,9000多人溺死。直到今天,了解这一史上最惨烈海上悲剧的人并不多。
"Pegida"多名高层请辞
"Pegida"内部再起涟漪:该运动发言人厄特尔(Kathrin Oertel)以及组织团队中的其他4名成员宣布辞职。本周三,"Pegida"在其网站上公布了这个消息。
评论:永远不要忘记!
奥斯威辛是纳粹罪孽的同义词。德国之声评论员Christoph Strack认为,今年可能是最后一次与当年的幸存者共同纪念奥斯威辛集中营得到解放,其意义更加特殊。
中国今年举行阅兵式“震慑日本”
据《人民日报》官微发文以及香港《文汇报》报道,中国今年将举行2009年以来首次大规模阅兵式,纪念二战结束70周年。其目的之一是“震慑日本”。
“德国人不能忘记奥斯威辛”
德国联邦议院周二举行奥斯威辛集中营解放70周年纪念仪式。
德国年轻一代的历史观
位于德国的政治及旅游中心柏林的大屠杀纪念碑林令人印象深刻,十年来它已经成为受害者的纪念地,同时也是深受游人欢迎的拍摄对象,而且它也清楚地表明了德国对待纳粹历史的态度。
艺术中的纳粹伤痛
艺术中的纳粹伤痛
奥斯威辛集中营的孩子
照片上的孩子是达格玛·利勃拉瓦和妹妹,那时她还不到十岁,随着家乡波希米亚被纳粹占领,无忧无虑的童年也就结束了......
"Pegida"运动发起人卷入"纳粹门"
德累斯顿检察官宣布要调查"Pegida"运动创始人之一巴赫曼是否有触犯法律的行为。
穿围裙、卖炸鸡的希特勒
中国人对党卫军、闪电战和希特勒感兴趣并非新闻。然而周五《世界报》的文章发现,中国对希特勒和纳粹德国的兴趣也延伸到艺术、设计领域。
明仁天皇:日本应该从历史中学习
2015年是日本二战战败70周年。新年伊始,日本明仁天皇在新年致辞中说,日本公众应该从该国上世纪的战争历史中学习。
德国著名犹太裔作家拉尔夫·乔达诺逝世
多次获奖的犹太裔作家、记者拉尔夫·乔达诺(Ralph Giordano)周三(12月10日)在科隆逝世,享年91岁。犹太大屠杀给他的一生打下最深刻烙印,成为他文字生涯中的最重要题材。
极右翼集会遭遇反纳粹App
面对近期德国多个城市的极右翼游行,一款“反纳粹App”应运而生。
纳粹战犯或已死于叙利亚
纳粹党卫军军官布鲁纳手上沾满了十几万犹太人的鲜血。
东京启动在华化武销毁
据东京方面消息,一家日本在华机构周一开始销毁二战时期日本遗留在中国的最大一批化学武器。这是中日两国罕见的合作。
前一页面
第12 页,共22 页
下一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