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need to enable JavaScript to run this app.
跳转至内容
跳转至主菜单
跳转到更多DW网站
最新视频
地区
中国
德国
台湾
欧洲
香港
亚洲
主题
人权
新闻自由
法治国家
气候环境
分类
政治
经济
文化
科技创新
焦点
习近平
俄罗斯入侵乌克兰
第二次世界大战
最新视频
电视直播节目
繁
广告
图像来源: picture-alliance/dpa/W. Hong
专题报道:中国经济何处去?
中国经济告别两位数增长,而产能过剩、出口不振、汇率波动、股市地产震荡等诸多问题也一一浮上台面。“全球经济火车头”是否动力不再?“世界工厂”如何实现转型?
跳转至下一栏 所有相关主题内容
所有相关主题内容
拉拢东盟抗衡中国?奥巴马庄园待新客
美国加州的安纳伯格庄园在接待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两年多后,又将迎来东盟各国领导人。这场峰会是否会惹怒中国?
印度称经济增长超中国 专家表怀疑
印度官方称,去年第四季度GDP已超越中国。经济学家对比其他消息来源表示:“不能完全相信”。
德语媒体:中国经济危机还有多远?
周五的德语媒体,关注了中国日趋严重的企业债务问题,并就中国经济是否会陷入真正的危机展开了讨论。
墙外文摘:请享用春晚政治兴奋剂
有评论认为,跟中国梦政治兴奋剂相比,马家军的兴奋剂是小巫见大巫。而同庆春节的台湾正在永久性地离开中国。
研究:中国投资者继续青睐德国企业
安永的一项研究显示,中国投资方对于德国中型企业很感兴趣,投资热情不减。如今,中国已上升为德国企业的第五大外国投资方。
德语媒体:垃圾成金
由美国主导的《跨太平洋战略经济伙伴关系协议》于本周四正式签署。《法兰克福汇报》文章指出,这份被普遍认为意在抗衡中国的文件还面临着诸多障碍。《南德意志报》则关注了中国人又收购一家欧洲企业的举动。
拉加德:中国经济仍有可能避免“硬着陆”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呼吁建立一个全球的“增长伙伴”关系,并对中国经济增长放缓的后果提出警告。不过,该机构也表示,糟糕的情况并非不可避免。
泽林视点:猴年大“移”
德国之声专栏作者泽林发现,有越来越多的中国人春节回家以后就不愿意走了。
专访:“中国政府把索罗斯的话太当真了”
股票下跌、增长乏力,投机“大鳄”索罗斯甚至断言中国经济将在2016年“硬着陆”。作为重要的出口市场,中国的好坏也直接关系到欧洲特别是德国经济的走向。近日,欧洲商会主席乌特克(Jörg Wuttke)接受了德国之声的采访。
1月中国财新服务业PMI大幅回升
本周三,财新/Markit联合公布2016年1月中国综合采购经理人指数(PMI)重回荣枯线上方,达到50.1。同月服务业PMI大幅回升至52.4,创下6个月以来的新高。
三年最低!中国官版1月制造业PMI公布
中国官方2月1日公布的1月份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降至三年来最低,连续六个月低于枯荣线。数据再次反映出中国制造业的不景气状况。
又是一年“春”来到:“猴”味儿十足
又是一年“春”来到:“猴”味儿十足
德中共同瞄准“工业4.0”
在当前德中两国经济合作里,“工业4.0”是一大热词。两国政府也已经认识到这一点,准备加强合作力度。
中国今年经济增长目标是多少?
中国政界高层知情人士向路透社透露,中国政府为2016年设定的经济增长目标大约会在6.5%~7%之间。一消息人士表示,设定区间而不是具体数值,说明政策制订者认为经济前景不确定。
日本央行意外出“大招” 推出负利率
日本央行决定跟随欧洲央行的脚步,推出“负指导利率”。在分析人士看来,这已经是日本央行提振经济的最后一招。
台湾陷入经济萧条 出口面临压力
最新统计数据表明,台湾经济在去年10月至12月期间陷入萧条。
德语媒体:硬着陆与天价外援
德国《商报》对中国经济是否面临“硬着陆”的问题进行探讨,认为目前出现的种种疲软迹象是经济改革的必然结果。
走进中国遭惨洗的股票小散户
2016年一开始,国际金融圈又向中国股市投来了担忧的目光。德广联采访了一位损失惨重的中国小散户。
“中国制造”需要创新人才
在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期间,中国经济放缓是人们始终热议的一个话题。多数与会者其实对中国经济的前景并没有太大的担心,更让一些人担忧的是中国作为经济大国在创新方面缺乏后劲。
拉加德:中国经济增长减速属正常现象
IMF总裁拉加德认为中国目前经济增长速度放缓是其改革过程中的“正常现象”,但她也指出这条改革的道路将会困难重重。
2016经济走向? 达沃斯忧喜参半
在一月份召开的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上,有人担心害怕,也有人态度非常乐观。
全球经济引擎的“硬着陆”
从国际比较来看,中国过去25年的经济增长已经是相当稳健;但也不乏有观点认为,“硬着陆”已经不可避免。
李源潮力挺中国经济 表态将继续干预股市
中国国家副主席李源潮表示,中国政府会继续干预股市,并“有信心、有能力保持经济中高速增长。”
标准普尔警示中国金融业风险
美国信用评级机构标准普尔(Standard & Poor's)警告称,中国的金融系统中存在着可观的风险。
泽林视点:叛逆时光
中国经济增速放缓。对规模如此大的经济体而言,这相当正常。全球经济的需求降低,更加深了这一趋势。不过德国之声专栏作者泽林认为,这并不是危机。
德语媒体:北京心怀恐惧和铤而走险
中国官方数据显示,去年GDP增速为25年来最低。德语媒体分析其中的后果以及北京的对策。
欧中世贸争端 中国首战首胜
欧盟对中国产钢铁紧固件实施反倾销制裁的做法被世界贸易组织否定。
中国去年GDP增长创25年来最低
中国国家统计局本周二(1月19日)发布了2015年中国GDP数据。
德语媒体:台湾或迎来新模样
周六将举行的台湾大选吸引了德语媒体的目光。《南德意志报》指出,本周六台湾将变成另外一番模样;《法兰克福汇报》文章分析称,如果台湾出现政权更迭,可能会给经济发展带来一些变数。
德语媒体:中国效应和政府能否镇住大局
中国股市新年以来多次大跳水,每周四出版的两大德国知名周刊分别采访多名经济学家,解析中国经济现状及其影响。其中有专家指出,股市强震将成为新常态。
德语媒体:在资本主义中摸索的中国
德国《时代在线》指出,政治策略的反复以及不良的沟通,使中国在经济问题上犯下了多项决定性的失误。《柏林报》则分析中国参与阿富汗和平进程四方会谈的主要考量。
德语媒体:体制的课题和世界工厂禁抗议
《明镜在线》指出,中国股市连日震荡,令外界对中国政府是否能继续顺利地操控经济与市场感到质疑。《法兰克福汇报》则关注中国劳工维权人士被捕的消息。
德国专家:中国股灾是世界经济的毒药
在经济学家马赛尔·弗兰彻尔看来, 2016年的德国经济不容乐观。疲软的中国经济以及其它诸多危机将给德国出口造成负面影响。而大量难民的到来却给德国经济带来了积极的因素。
中国股市跌势难刹
经过上一周的大幅下挫后, 中国股市本周一遭遇"开门黑",沪深股市大幅低开。随着中国股市暴跌,亚太股市也普遍大幅下挫,韩国指数开盘即跌,而香港恒生指数两年半以来首次跌破2万点。
墙外文摘:两岸都将迎来大变化?
有评论认为,台湾大选将造就两岸政治史上的历史剧变,而中国大陆的经济面临前所未有的风险。
“中国股市动荡不会对欧洲构成危险”
面对新年第一个星期里沪深两市连续跳水,德国央行理事蒂勒强调,欧洲金融业不会被中国股市的动荡“传染感冒”。
德语媒体:经济滑坡和自由的凋零
《南德意志报》指出,多年来经济景气一片欣欣向荣的中国如今正面临一场危机,习近平的领导模式将决定中国如何走出危机。德广联则在一篇评论中认为,中国影响力所到之处,自由正逐渐凋零。
2016年中国经济前景惹人忧
最新的官方数据显示,中国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连续46个月下滑,增加各界对于中国通缩风险升温的担心。
评论:北京须让平壤的如意算盘落空
朝鲜进行了所谓的氢弹试验,希望借此提升谈判筹码。德国之声记者Alexander Freund认为,现在就看北京是否会言行一致,将在国际舞台上发挥更大影响力这个新的外交政策付诸于行动。
德语媒体:因"毛泽东"而热的河南小村
中国东部农村一座36米高的巨型毛泽东雕像即将完工,德国《明镜周刊》在线对这一耗资不菲的工程给予关注。《新闻电视台》在线则以"中国是一个巨大的风险因素"为题,继续剖析对中国股市暴跌引发的忧虑。
专访:2016年亚洲各国经济预测
经济学家比斯瓦斯(Rajiv Biswas)认为,尽管有着中国经济增长放缓、美联储加息等因素,人们依然可以对亚太地区2016年的经济增长保持乐观。
12月中国官方经济指数“双回升”
新年伊始,中国国家统计局公布去年12月中国制造业和非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数据显示,中国制造业已经连续5个月出现收缩,这表明制造业下行压力依然较大,稳增长仍需要宽松政策扶持。
中国经济2015:股市跌宕与全球布局
疯狂振荡的股市和持续下跌的对外贸易额,主导了中国农历“羊年”的经济话题。同时诸多事件表明,中国在国际金融和经济体系中的作用持续增强。
德语媒体:“把希望放在年轻人身上”
《新德意志报》周二刊文分析,为何中国在他国战争问题上表现地低调、谨慎,但却格外热衷于缔结和约;《法兰克福汇报》表示,中国年轻的消费者有望拉动内需,解决经济问题。
欧洲在华企业的黄金时代结束
德新社发表文章指出,中国经济增长放缓,改革意志不坚,风险系数加大。外国在华企业对前景深感忧虑。
专访:中国的“网络主权”在哪里?
为期三天的第二届世界互联网大会在浙江乌镇落下帷幕。德国墨卡托中国研究中心的网络问题专家对德国之声解读习近平提出的"网络主权"、"网络治理"等概念。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谈些啥?
产能过剩、金融改革和房地产去库存是舆论最为关注的重点话题。
美联储加息:“老大”、“老二”势头已变?
美联储本周三宣布将基准利率上调25个基点。这是近十年来美联储首次加息。此举对中国经济、人民币走势等会产生何种影响?本台记者采访了华东理工大学商学院经济系副教授、宏观经济研究室主任沈凌。
加息“靴子落地” 亚太股市全线上扬
美联储周三宣布将基准利率上调25个基点,结束了近7年的零利率时代。周四亚太股市全线上涨。与此同时,中国央行调整了其对明年的增长预期。
中国经济增长渐缓 罢工大增
根据“中国劳工通讯”的调查,今年以来中国罢工和抗议的数量比去年几乎增加了一倍。这背后是中国工人反抗意识的觉醒,还是就业市场的疲软?
前一页面
第40 页,共41 页
下一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