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need to enable JavaScript to run this app.
跳转至内容
跳转至主菜单
跳转到更多DW网站
最新视频
地区
中国
德国
台湾
欧洲
香港
亚洲
主题
人权
新闻自由
法治国家
气候环境
分类
政治
经济
文化
科技创新
焦点
习近平
俄罗斯入侵乌克兰
第二次世界大战
最新视频
电视直播节目
繁
广告
图像来源: picture-alliance/dpa/W. Hong
专题报道:中国经济何处去?
中国经济告别两位数增长,而产能过剩、出口不振、汇率波动、股市地产震荡等诸多问题也一一浮上台面。“全球经济火车头”是否动力不再?“世界工厂”如何实现转型?
跳转至下一栏 所有相关主题内容
所有相关主题内容
改造中国工厂 大众快速赶超特斯拉
为了实现年产50万辆电动汽车的目标,美国新兴车企特斯拉近年来忙得焦头烂额。现在,老牌厂商德国大众正计划在2020年底前将电动车产能快速提升到每年100万辆,其内部文件显示,大众的“捷径”就是改造现有的中国生产线。
经济放缓?中国还是奢侈品牌的救命稻草!
奢侈品牌蒂芙尼本月称,正将其最昂贵的珠宝送往中国大陆,以供给那些不再飞到国外购物的阔绰买家。这反映出一种趋势,帮助全球奢侈品牌挺过中国经济的增速放缓。
中国将德国置入“外交冰柜”
自德外长马斯与香港维权人士黄之锋会晤起,中国外长王毅便回避与这位德国同行打交道。先是在纽约的一次早餐泡汤;然后,对柏林的访问告吹。现在,轮到德国经济感受北京的愤怒了?
泽林视点:关系冷却
多年里,澳大利亚和中国互惠互利;现在,关系大变。堪培拉和美国一起抗衡北京。关键的问题是,澳大利亚人在经济上能挺多久。
中欧展开双向投资协商 王毅: 协商过程一切顺利
中国外交部长王毅周一 (10月21日) 在法国巴黎接受法新社访问时表示,中国与欧盟针对长期投资计划展开的谈判进行得非常顺利。 此外,他也呼吁布鲁塞尔与北京能尽快针对自由贸易协议展开协商。
德语媒体:神奇数字6.0
《明镜在线》认为,对其他国家这是理想中的数字,对于中国来说,6%的经济增速却太低。这对别的国家意味着什么? 《南德意志报》则分析了为什么北京需要更多的增长。
中国经济疲软 农民工找工作难
中国许多工厂现在因接不到订单,被迫裁减员工或降低工资。寻找工作的人日益增多。
有记录以来最低 中国第三季GDP增速降至6%
北京在18日公布2019年第三季GDP,成长率将比上一季的6.2%更低。中美贸易战短期无解,专家认为,北京必须在2021年中共建党100周年前稳住经济以固民心。
贸易战、猪瘟让中国经济压力山大
与美国的贸易争端以及非洲猪瘟让中国经济承受巨大压力。虽然今年的既定目标应该仍可实现,但领导层已公开表达对此的忧虑。与此同时,鉴于中美贸易战,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下调了全球经济增长预期。
专访:香港抗议潮的经济根源不容忽视
从示威者的基本诉求来看,香港持续数月的抗议活动无疑是为了争取民主自由权利,但德国学者迪特认为,这场运动背后的社会和经济根源也不容忽视。
想在中国做生意 就要“叩头”?
无论是汽车、电子消费产品或者是体育用品,如今越来越多的行业都依赖于中国。因为那里客户多,赚钱容易。但是要想在中国做生意,就必须听从指挥。
习近平在印度:参观古寺庙、与莫迪单聊
习近平和莫迪在印度南部度假胜地金奈举行了非正式会晤。两国领导人进行了长达几个小时的一对一会晤,印度高官透露,两人就双边问题进行了长久的讨论。
经济增速放缓挡不住中国富人更富的脚步
2019年度胡润百富榜今日公布。尽管美中贸易战仍没有收兵之势,中国经济增速放缓,但中国富人们的财富仍在增加。“二马当先”的就是首富“老马”马云和二富“小马”马化腾。
鲁比奥再出招 要求美委员会调查抖音收购案
美国共和党参议员鲁比奥 (Marco Rubio) 周三 (10月9日) 要求美国外国投资委员会 ( CFIUS)审查抖音母公司北京字节跳动科技公司2017年收购Musical.ly一案,他表示此举与中国政府利用抖音审查政治敏感内容有关。
贸易战阴云笼罩德国经济
中美贸易战和英国脱欧僵局,给依赖出口的德国经济带来严重冲击。
德语媒体:中国体制已经接近极限?
北京即将迎来70年国庆之际,德语媒体也纷纷开始总结回顾中共建政以来的成败得失。《奥格斯堡汇报》的评论认为中国的体制已经走到了极限;而墨卡托中国研究中心主任彭轲在《南德意志报》发表的客座评论则认为,西方对于中国的恐惧其实源于自身对于未来的忧虑
亚开行下调中国经济增长预估
由于出口下滑和中美贸易争端不断加剧,亚洲开发银行周三下调了对中国经济的增长预估。
欧盟商会:中国正在陷入危机 国企必须改革
中国领导人对国营企业情有独钟,该领域成长速度很快,但其债务也在同步增长,并在拖中国经济的后腿。与美国的贸易战只能导致中国经济增长更加缓慢。现在是该采取行动的时候了。
德语媒体:经济降温挑战中国
《新苏黎世报》文章指出,中国经济越来越缺乏活力,领导层也因此越来越感到不安。《南德意志报》聚焦了中国农村流行的网上直播卖货潮和方兴未艾的所谓”淘宝村“。
客座评论:世界衰退了,中国怎么办?
世界经济前景黯淡,中国是否会不可避免地陷入衰退?经济学家沈凌认为,这取决于中国如何应对。
德国经济界要求欧盟为中国一带一路倡议做出积极回应
德国经济界要求欧盟对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做出答复。德国经济东方委员会主席比歇勒称,总是对中国的这个项目不停地抱怨无济于事,必须积极地进行参与。
李克强:保六“十分不易”
中国工业生产、零售业及设备投资趋弱超预期,下行压力增加。与美国的贸易冲突会在多大程度上制约中国经济增长?
逐个攻破台湾邦交国 海地是下一个目标?
在北京的“金钱攻势”下,台湾的邦交国数量已经所剩不多。正当太平洋岛国所罗门商讨与台断交事宜的同时,媒体报道指出,中美洲贫穷岛国海地似乎成为北京正在争取的另一个目标。
互相示好 中美贸易争端和解有望?
美国关税延期,中国投桃报李,两国的贸易争端释放出缓和信号。北京宣布,将对美国大豆、猪肉等农产品采购实施加征关税排除的政策。而特朗普则表示,不排除与中国签署一项临时贸易协议。
避开中国国庆 美国延后对中关税
美国总统特朗普周三宣布,他同意延后两周对价值2500亿的中国商品征收关税,并且强调他做下这个决定,是听取了北京提出的请求。北京方面对于推迟的决定表示欢迎,还暗示可能会重新购买美国农产品。
专访:德国经济亟需降低对中国的依赖
德国总理默克尔此次访问中国前后,德国报界形成了几乎“一边倒”的舆论,要求对北京更强硬;与此同时,德国商界则依然“闷声赚钱”。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什么?德国政界又能如何走出这种左右为难的局面?德国之声就此专访了柏林全球公共政策研究所所长贝纳。
中国出口8月出人意料下跌
按照路透社预测,中国8月出口将呈现上扬,然而最新海关数据显示,该数据实际下行。这是否意味着,美国关税的影响愈加显现?
默克尔抵京 经贸与人权议题成主轴
德国总理默克尔周五 抵达北京,除了上午与中国总理李克强会面外,她也将与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共进晚餐。 外界预测,默克尔本次出访的焦点将放在中德经贸关系,与她是否针对中国境内人权问题向北京施压。
丝绸之路上的反向交通
为免遭美中贸易战碾轧,德国和欧洲该怎么做?德国经济界要求,欧洲人应有更多的战略考虑、态度更为坚决。
中国推行企业社会信用体系 外国企业咋办?
中国推行企业社会信用体系引发诸多质疑,德国之声就此话题采访了伦敦大学亚非学院中国研究院院长曾锐生教授。
与中国交往要付出多少代价?
德国总理默克尔即将在9月6日访问中国,柏林智库墨卡托中国研究中心副总裁(Merics)胡谧空(Mikko Huotari)预言:“这是一趟不舒服的旅行,她将会遇到一连串争议。”
美产大龙虾贸易战中“躺枪” 谁来填空?
在中美贸易战中”躺枪“的不仅仅是大豆和手机,还有美国大龙虾。最新数据显示,美国向中国出口龙虾的总量呈断崖式下滑。但中国人对龙虾的热情不减,该怎么办呢?
贸易战下企业压力大 中国央行出手相助
持续的中美贸易争端已经使中国经济明显受到影响。中国计划通过深刻的利率改革帮助陷入困境的企业,促进经济发展。
香港:衔接中国和世界的地位不可或缺
中华人民共和国持续数十年高速增长容易让人忽视特别行政区香港的意义。其实,作为与世界联系的接口,对北京而言,香港的重要性独一无二。
中国网友四问“反送中” 香港人怎么回?
许多中国人难以理解香港人的心思,有的更直接提出质疑。德国之声记者特别在街边访问了不同年龄与性别的香港民众,听听他们对于这些质疑如何作答。
北京阻挡赴台自由行 专家: 时间越久对台影响越大
中国政府昨日一宣布暂停发放中国旅客到台湾自由行的签证,各界便开始在预估此策略对台湾经济可能造成的冲击与影响。 专家认为,北京此举不仅政治意图明显,且禁令时程越久,对台湾影响越大。
德语媒体:威权经济奇迹不可持续
《时代周报》认为,威权政府能够实现工业化奇迹,但是之后的增长率不可避免地会下滑,中国也不例外。《法兰克福汇报》则猛烈抨击了围绕孙杨的争议中,国际泳联“护犊子”心态。
亚洲经济三连痛:中国放缓、贸易战、芯片业走弱
从首尔到新加坡,都受到中国经济困境的影响,特朗普的贸易战只是部分原因。甚至朝鲜都在经历数十年来的谷底。
泽林视点:透过数字看本质
德国之声评论员泽林指出,若只强调中国的经济增速降到了30年来的最低,我们就低估了所面对的那个根本的挑战。
中国派出新战将 投资者叹贸易战终点遥远
当各界都在观望中美何时会重启贸易谈判时,美国总统特朗普周二表示,中美仍需要许多时间来达成贸易协议,并再次提到对剩余价值3250亿的中国商品征收关税的可能性。
中国经济继续低迷 与美通话能有新解?
中美贸易谈判代表将在本周再次通话,将是双方两周内的第二次通话。如果中国经济成长率下滑真的是如特朗普所说,是他课征高额关税的“杰作”,那么这些电话是否将会为成长趋缓的中国经济带来转机?
27年来最低 中国第二季GDP成长6.2%
面对经济下行压力和世界贸易保护主义抬头等因素,中国GDP增速再降至新低。这是否会影响中美贸易谈判,使得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更难对美国进行强有力的反击,让贸易战继续恶化?
中国在非洲:更多武器换取更多和平?
中国军方领导人邀请非洲国家军队首脑前往北京——按照官方的说法是讨论和平使命。不过,专家们指出,中国在非洲的军事战略还含有其它截然不同的目的。
对外投资大减 中国有何打算?
特朗普周四说他对中国购买农产品的表现感到失望,但他没有发现的是,他看到中国在美国投资的报告时,或许也会感到失望。2019上半年,中国在世界各地的投资都在戏剧性的减少。
港媒:中国监管机构欲入股“华尔街见闻”
香港媒体《南华早报》报道称,中国官方的互联网监管机构正策划入股不久前被勒令停运的"华尔街见闻"。因为在中美贸易战的过程中编译报道了许多外媒消息,"华尔街见闻"成为了中国政府要管控的对象。
美中要恢复贸易谈判 接下来呢?
中美贸易战正式打响一周年,双方经历了拔河和掀桌的波澜后,准备于本周恢复谈判。这是一周前闭幕的日本大阪G20峰会上确定的消息。但到目前为止,还不清楚中美双方将具体与何时何地,以怎样的方式重启贸易谈判。
专访:“中国不是症结,更不是解药”
中德经贸关系的双赢时代是否正在结束?中国是否正在蚕食欧洲经济的传统竞争力?中美贸易战是否正在对中德经济关系也造成损害?德国之声就这些热点话题,采访了驻德国中国商会干事长段炜。
德语媒体:贸易战给中国造成了多大损失?
贸易战演变成持久战,将给中国带来哪些利弊?在特朗普与习近平即将会晤前,德语报刊纷纷进行了展望。
东盟峰会开幕 经济、主权都要谈
为期两天的东盟峰会周六在泰国首都曼谷拉开帷幕。预计,最近在南中国海的中国渔船撞沉菲律宾渔船事件,以及在中美贸易战背景下加快《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谈判,都将是会议讨论的主题。
习金会 中国赞赏朝鲜经济改革
在周四晚间于平壤举行的晚宴上,习近平发表讲话,对朝鲜近年来聚焦于经济建设的政策表示了鼓励。中国官媒报道称,金正恩在会晤中抱怨美国没有对朝鲜的努力予以“积极回应”,而朝鲜媒体则对朝美会谈僵局只字不提。
前一页面
第28 页,共41 页
下一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