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need to enable JavaScript to run this app.
跳转至内容
跳转至主菜单
跳转到更多DW网站
最新视频
地区
中国
德国
台湾
欧洲
香港
亚洲
主题
人权
新闻自由
法治国家
气候环境
分类
政治
经济
文化
科技创新
焦点
习近平
俄罗斯入侵乌克兰
第二次世界大战
最新视频
电视直播节目
繁
广告
图像来源: picture-alliance/dpa/W. Hong
专题报道:中国经济何处去?
中国经济告别两位数增长,而产能过剩、出口不振、汇率波动、股市地产震荡等诸多问题也一一浮上台面。“全球经济火车头”是否动力不再?“世界工厂”如何实现转型?
跳转至下一栏 所有相关主题内容
所有相关主题内容
皮尤:九成美国人视中国为竞争者或敌手
皮尤中心的最新调查显示,48%的美国民众认为,限制中国的影响力应是美国外交政策的一项首要优先事务。与此同时,对于中国人权政策的忧虑增加。
德语媒体:中国的经济蓝图
本周五,中国的人大会议将在北京召开。经济转型将是本次会议的重要议题,中国领导层希望中国能在2035年超越美国,成为世界第一经济大国。
世贸组织新任总干事上任 担子重任务多
世贸组织迫切需要新动力。尼日利亚人恩戈齐·奥孔乔-伊韦阿拉被寄予厚望。3月1日是她履新总干事的第一天。
美凖贸易代表戴琪出席听证 誓言让北京履行承诺
美国的候任首席贸易谈判代表戴琪25日出席美国参议院的任命听证会。她称支持把关税当做对抗中国经济模式的工具,并称中国是一个极其强大的竞争对手。
美候任副财长:将对抗中国不平等的经济行为
美国候任副财长阿德耶莫(Wally Adeyemo)将在周二的提名听证会上聚焦美国的经济繁荣与成长,会中也将讨论美国如何对抗中国不平等的经济行为。
2020新冠年 中国世界出口冠军地位加固
根据德国经济研究所(Ifo)提供的数字,中国扩大了与其最强硬对手美国和德国之间的距离,进一步巩固了其世界出口冠军的地位。
英国经济去年严重萎缩
受新冠疫情影响,去年英国经济严重萎缩。但第四季度有所回升,带来一线希望曙光。
中国反垄断指南出炉 整肃科技平台“二选一”
中国反垄断风暴持续燃烧,当局对外征求意见短短三个月后,公布对平台经济的反垄断指南最终版,“二选一”也涵盖在内,让许多大型科技公司面临更多压力。
新冠之年:中国市场成为德企业务支柱
根据德国商会对在华会员企业进行的商业信心调查,四成左右企业表示2020年在华业务实现增长。大多数受访企业对欧中全面投资协定寄予厚望。不过,防疫措施下的严格入境限制,以及繁杂的行政手续和法律规范,仍然令在华德企感到头疼。
台湾GDP增长30年来首超中国
台湾行政院主计总处公布,2020年台湾经济成长率概估为2.98%,成为新冠疫情期间全球表现最强劲的经济体之一,并在30年来首次超过中国。
IMF看好2021:中国经济将增长8.1%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周二预测,在疫苗的帮助下,2021年全球经济将强劲复苏。其这次给出的2021年全球增长数字比三个月前更加乐观,同时尤其看好中国和印度的经济回暖。
德语媒体: 私企也姓党 经济怎会好?
《奥格斯堡汇报》点评了欧盟最新公布的《欧中投资协议》文本,指出问题的关键是欧洲能否出卖政治价值观来换取中国的经济让步。《商报》则担心,北京的“国进民退”策略会损害中国经济的可持续增长能力。
外国投资全球最多 中国经济持续扩张
疫情下,中国成为2020年外国直接投资最多的国家,为中国经济带来了1630亿美元,去年第一的美国外国直接投资则大幅缩水。
拜登会继续对华贸易战吗?
"美国优先"之后的政策会是什么?拜登将如何接手中美贸易战?他会取消特朗普的对华惩罚性关税吗?
中国2020年经济增长2.3%优于预期
中国18日公布数据显示,中国2020年GDP总量首度突破100万亿元,全年经济增长率为2.3%,显示该国虽受到新冠疫情影响,经济复苏力道仍强。
客座评论:中美系统性竞争开启 谁能抢占经济先机?
2021年是中美“系统性竞争”的正式开始。西方可能还蒙在鼓里,但中国政治精英早已把这种压力列为议事日程的重头戏。享有疫情复苏经济红利的北京能否打响这头一炮?
“中国好,德国受益”
尽管发生新冠第二波疫情、限制措施强化,去年11月,德国出口连续第7个月增长。
德语媒体:新冠危机将让中国成为唯一超级大国?
德国门户网站t-online发表文章,探讨新冠危机是否将让中国成为唯一的超级大国。《新苏黎世报》聚焦中国如何试图在德国和欧洲搞”统战“。
喜中有忧 中国经济忐忑迈入2021
疫情肆虐的2020年,中国是唯一一个实现经济增长的大国。不过,整体疲软的全球经济、并未平息的贸易战,仍有可能拖累2021年的中国经济。
中国卖家占领2020美国圣诞消费市场
这个圣诞节,很多美国消费者发现自己为亲友预订的圣诞礼物绝大部分来自中国。同时,美国消费者对“中国制造”的印象也在发生改变。
华尔街2021展望:从一个最高走向另一个新纪录?
专家们相信,2021年,华尔街股市亦将上行。不过,他们也建议,审慎选择投资战略,因为,不是所有股票都能保证有丰厚回报。
大趋势预测:重返全球化
新冠大流行瘟疫重创全球化:贸易萧条、对中国的依赖性暴露无遗。然而,一段时间以来,全球化重又活跃。只是,与大瘟疫爆发前有所不同。
欧中投资协议“完成谈判”
中国与欧盟、德国、法国的领导人召开了远程视频会议,随后共同宣布延续了7年的欧中投资协议“如期完成谈判”。为此欧盟发表公告。此前德国之声获得欧中协议相关内容,专家分析了其中的利弊所在。
德语媒体:中国经济新战略给德国敲响警钟
在这个动荡的2020年,新冠危机让不少德国经济界人士意识到过度依赖中国造成的风险。
专家:中国经济总量将于2028年超越美国
12月26日,英国经济与商业研究中心(Centre for Economics and Business Research)最新公布的年度报告预测称,该机构的专家们认为中国将于2028取代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大经济体。
北京立案调查阿里巴巴 官媒:加强反垄断
阿里巴巴与蚂蚁集团24日接连传出将遭中国政府调查与约谈。中国官媒《人民日报》在一篇评论中表示,此举是要加强在互联网领域的反垄断措施,促进平台经济“健康发展”。
德语媒体:中国猛于病毒也
《商报》担心,欧盟为了赶在年底前与中国达成双边投资协议,正在出卖自己的价值观。《奥格斯堡汇报》则指出,凭借疫苗,西方国家迟早能控制住疫情,但是成为疫情赢家的中国今后将越来越难对付。
德语媒体:中国走向世界经济的宝座
德国《焦点》杂志文章认为,在《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的推动和新冠危机的影响下,中国成为世界经济头号强国已无法阻挡。德国电视一台每日新闻关注了世卫专家棘手的赴华寻找新冠源头之行。
德语媒体:欧中投资协议“操之过急”
历时七年谈判的欧中投资协议或将在年终前出现突破。德语媒体认为,在美国政府换届前达成此协议,不仅会影响跨大西洋关系,也将削弱欧洲对华谈判地位,向中国传达出错误信号。
德语媒体:西方救市 受益的却是中国
中国11月外贸顺差创下历史新高,让德语报刊忧心忡忡。《法兰克福汇报》指出,西方国家用于刺激本国经济的资金,到头来都流向了中国。《法兰克福评论报》则警告说,和中国人签的每一笔合同都在加强对中国的依赖。
新冠危机过后:中国外贸火爆
中国外贸已从年初的骤降状态恢复正常:根据该国海关总署提供的数据,11月份,出口增幅出乎意料,贸易顺差继续扩大。
客座评论:刺激消费与刺激生产 - 中美疫情的不同对策
2020年临近年底,折腾了一年的新冠病毒迎来疫苗的好消息,似乎是即将收尾。在此回顾一下各国的应对措施,尤其是宏观经济对策,颇有意思。
中国想称霸全球? 美国提出的三大证据
美国最高情报官员拉特克利夫说中国不只对美国,也是对全世界民主和自由的最大威胁。他的证据是什么?
中国经济复苏 德企获利
中国新近发布的PMI数据显示,制造业景气创数年来新高。分析认为,尽管供给侧的复苏远快于需求,不过,中国经济逐渐恢复活力对德企是个好消息。
德驻华大使:德海军存在利于印太地区稳定
德国驻华大使葛策接受香港《南华早报》采访时在中德关系、中国人权、德国印太战略等等问题上表态。他强调,德国海军在当地的存在有助于印太地区稳定,目前尚未确定巡防舰的具体路线。
经合组织:明年全球GDP将恢复疫情前水平
经合组织表示,在疫苗推出和政府支持下,世界经济将卷土重来实现复苏。但是到那时,新冠流行病会给许多国家带来一些痛苦而持久的打击。
中国经济PMI:工业增速强劲 就业压力仍存
本周,中国官方和财新先后发布其PMI指数。官方数字显示,需求仍不足,就业市场仍有压力。财新专家则提醒,退出疫情期间的宽松措施要稳妥进行。
自由贸易:"美国已经失去影响力"
在中国的主导下,世界上最大的自由贸易区RCEP诞生。贸易专家Rolf Langhammer接受德国之声采访时,分析了RCEP对全球化和欧盟的意义,以及这个自贸协议对下任美国总统会产生的影响。
“没有中国,我们的营业额不会这么好”
疫情之下,德国一些企业与中国的关系愈发紧密,虽然德国政府担心由此对华的依赖程度会加强,但除此之外没有其它选项。
智库:德国在诸多领域严重依赖中国
德国智库的最新研究表明,在很多领域德国对中国产品有着很大的依赖性。这些领域贯穿电子、医疗和化学产品。但同时专家指出,对这种依赖性不必过于担忧。
拜登倚重国际组织 团结盟友制衡中国
特朗普政府多次抨击多边组织,并指世贸对美国不公而阻挡世贸新任总干事任命,使得这个全球贸易争端解决机构陷入瘫痪。拜登表示自己将有不同做法。
消费带动中国经济继续复苏
10月份中国宏观经济延续了复苏态势。据中国官方本周一公布的数据,10月份中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实际增长6.9%,社会消费品零售同比增长4.3%,餐饮收入增速年内首度转正。
评论:用自贸协议束缚中国
德国之声评论员Martin Fritz认为,亚洲国家通过签署世界上最大自由贸易协议展示了他们的战略思维能力和政治远见,同时也凸显出,中国的崛起不能靠对抗的手段来阻止。
中国推长江经济带 习近平:畅通国内大循环
中国下一个阶段发展的模式“双循环”将是什么模式?从习近平近日在“全面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可以一探究竟。
德国从中国进口额创新高
据德国联邦统计署的数据,今年前三季度,德国自中国进口货物占到进口总额的11.3%,再创历史新高。新冠疫情爆发以来,德国各界一直在讨论要减少对中国的经贸依赖。
世界疫情下的中国双11购物节
中国电子商务巨头阿里巴巴11月11日再度推出一年一度的单身购物节,希望疫情后经济复苏之际,透过消费者对折扣的渴望冲高营业额。此前中国暂停了蚂蚁集团的中港上市计划,使阿里巴巴损失了近760亿美元市值。
德语媒体:中国何以迟迟不向拜登祝贺?
世界各主要国家对民主党人拜登参选获胜表达祝贺之际,中国官方却迟迟不肯表态。而在四年前特朗普当选之际,中国曾是最先发去贺电的国家之一。
德国经济:没有那么糟,只有这么糟
“德国经济五贤人”在其年度报告中预测,德国经济今年衰退的幅度“只有”5.1%,好过之前的担忧。此前有专业人士预测今年德国经济可能出现10%的下滑。因此尽管遭遇百年不遇的新冠疫情,今年德国经济蒙受的损失仍低于2008年的金融危机。
什么疫情?什么危机?中国继续高速造富
谁说2020新冠之年大家的日子都不好过?从美金融财经媒体福布斯发布的2020年“中国400富豪榜”中可以明显看出“富人更富”的大趋势。从数字上来说,中国已经妥妥取代了美国“造富之王”的地位。
美国大选 中国在看:经贸是关键
从中美贸易战,到围绕华为的纷纷扰扰,中国出口导向型经济正面临着考验。中国希望两国关系有新的走向,谁入主白宫或扮演重要角色。
前一页面
第24 页,共41 页
下一页面